中国通号(03969)

搜索文档
中国通号(688009) - 关于自愿披露轨道交通市场重要项目中标的公告

2025-05-23 09:15
业绩总结 - 2025年3 - 4月轨道交通市场中标十一个项目[2][3] - 项目中标金额总计约37.89亿元,占2024年营收11.67%[9] - 项目跨年分期实施,对2025业绩影响不确定[9] 项目详情 - 鄂尔多斯项目中标金额6.97亿元,工期12个月[2][3] - 石家庄至雄安项目中标4.89亿元,周期约36个月[2][3] - 合福高铁5G改造项目中标2.88亿元,周期约27个月[2][4] - 哈密东站改造工程中标2亿元,周期约18个月[2][4] - 新建沪渝高铁项目中标1.58亿元,周期约60个月[2][5] - 新建渝昆高铁电缆项目中标1.45亿元,周期约24个月[2][5] - 迪拜地铁蓝线项目中标折合13.29亿元[2] - 沈阳地铁9号线二期中标1.23亿元[2] - 武汉轨交1号线项目中标1.18亿元[2] - 项目七中标1.26亿元,周期25个月[6] - 项目八中标1.16亿元,周期42个月[6] - 项目九中标折合13.29亿元,周期91个月[7] - 项目十中标1.23亿元,周期54个月[7] - 项目十一中标1.18亿元,周期64个月[8] 风险提示 - 项目未签正式合同,存在不确定性[10] - 境外项目有汇率波动风险[10]
中国通号:中标37.89亿元轨道交通项目
快讯· 2025-05-23 08:52
中标项目概况 - 公司在2025年3月至4月期间中标11个轨道交通项目,其中铁路市场8个,城市轨道交通市场3个 [1] - 中标项目总金额约为人民币37.89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1.67% [1] 铁路市场中标项目 - 鄂尔多斯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三垧梁铁路专用线投资人+EPC+运营一体化项目,中标金额6.97亿元 [1] - 石家庄至雄安新区铁路"四电"及相关工程"弱电"系统集成SXRD标段项目,中标金额4.89亿元 [1] - 合福高铁福建段公网覆盖5G改造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项目,中标金额2.88亿元 [1] 城市轨道交通市场中标项目 - 迪拜地铁蓝线项目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维护管理系统(MMS)及虚拟化云平台供货集成安装项目,中标金额折合人民币约13.29亿元 [1] - 沈阳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信号系统集成项目,中标金额1.23亿元 [1]
中国通号: 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2 08:17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5月29日下午15:00-17:00 [1][2] - 会议地点为上证路演中心并通过视频直播和网络互动方式召开 [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5月22日至5月28日16:00前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预征集"栏目或公司邮箱ir@crsc.cn提交问题 [1][3] 参会人员 - 公司高管包括董事长楼齐良、独立非执行董事姚桂清、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李连清、副总裁兼总工程师张志辉、副总裁万宝华将出席说明会 [2] 会议内容 - 说明会主要针对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2] - 公司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2] 投资者参与方式 - 投资者可通过登录上证路演中心网站在线参与会议 [2] - 说明会结束后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会议情况及主要内容 [4] 公司公告信息 - 公司已分别于2025年3月29日和4月30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2]
中国通号董事长楼齐良:低空经济如果“管不住”,就“飞不起”!
证券日报· 2025-05-21 12:41
低空经济战略布局 - 公司将低空经济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布局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培育智能轨交、智能低空、智慧城市、智能作业等业务 [5] - 在低空经济领域推动培育低空空域管控、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三大业务,构建"三业一态"产业格局 [5] - 已自主研发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ID-Space 1.0版,提出"一塔一城"低空通信专网方案,发布通号空管监视防护系统 [5] 低空经济核心技术突破 - 聚焦通信、控制、反制三大核心技术攻关,分别与三个院士团队合作研究 [3] - 自主研发的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具备高效运控、自动反制功能,可解决多航空器追踪、避障、非合作无人机监管等关键问题 [4] - 当前低空管理需解决三大核心问题:飞行器有效管控、无人驾驶通信、反制技术体系建立 [3] 应用场景拓展 - 与中信集团、中国邮政、中国铁塔合作开发载人运营、物流运输、政务巡检等低空业态 [6] - 在合肥、重庆、怒江等地示范应用低空巡检和物流场景,推动青岛、石家庄"轨道+低空"融合模式 [6] - 打造湛江西至海口"空铁联运"跨海航线及贵州榕江"村超+低空"新模式 [6] 轨道交通主业优势 - 公司是全球最大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全面参与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建设 [5] - 智能控制技术保障全国每日6000多列动车组和27000多列客货列车安全高效运行 [5] 市值管理措施 - 专门出台市值管理办法,将自我滚动发展与资本运作结合,成立战略投资部门和资本公司 [7] - 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17元,合计分红18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51.51% [7] - 计划通过增持、回购等方式稳定市值,保持盈利质量和现金流健康 [7]
要求判赔合计1774万元 光格科技起诉中国通号及其分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6 14:16
诉讼案件概述 - 光格科技因买卖合同纠纷向中国通号天津分公司及中国通号提起诉讼,案件已由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1] - 纠纷涉及2023年签署的《接融大街、康平路检测系统买卖合同》,合同总金额为1710.66万元(含税)[1] - 光格科技已按约履行合同义务,但中国通号天津分公司未支付合同价款,多次催要无果[1] 诉讼请求内容 - 光格科技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支付到期货款1710.66万元及利息63.28万元[1] - 同时要求被告承担律师费损失16.69万元及诉讼费用、保全费用[1] 财务影响说明 - 公司已对中国通号天津分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2] - 若应收账款收回将对当期利润产生积极影响,若未能收回则可能继续计提坏账准备并对损益产生不利影响[2] - 诉讼事项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最终以法院判决为准[2] 公司立场声明 - 本次诉讼系公司依法主张自身合法权益,旨在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2]
港股概念追踪|动车组招标回暖 铁路装备景气度高(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01:10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 202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506亿元 同比增长11.26% [1] - 2025年1-3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12亿元 同比增长5.13% [1] - 2024年8月全国铁路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775亿元 同比增长10.5% [1] - 预计2024-2025年铁路投资年均8000亿元以上 2026-2027年行业投资维持高位 [1] 动车组招标情况 - 2024年度国铁集团公开招标350km/h动车组245组 同比增长49% [1] - 2025年国铁集团首次动车组招标采购68组动车 招标金额约115亿元(按单价1.7亿元计算) [1] 铁路设备更替周期 - 国铁集团提出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 [1] - 机车及配套列控/机电设备招标采购加速 招标交付有望提升 [1] - 设备更新周期与中央财经委员会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节奏一致 [3] 中国中车业绩表现 - 2024年动车组高级修招标涉及三/四/五级修56/269/509组 同比变化-19%/+138%/+371% [2] - 2024年公司动车组高级修新签订单453.6亿元 [2] - 2025Q1实现营收486.71亿元 同比增长51.23% [2] - 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 同比增长202.79% [2] - 2025Q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06亿元 同比增长320.20% [2] 时代电气检修周期 - 和谐机车/高速动车组C6修/C5修平均周期约12年 [2] - 和谐号机车2019年进入C6修 2022年开始逐步放量 [2] - 高速动车组2020年首次进入五级修 检修高峰期延迟近两年 [2] - 预计2024-2027年将处于高级修相对高峰期 [2] - 老旧内燃机淘汰政策有望带来收入增量 [2] 中国通号市场地位 - 公司系国内唯一轨交信号通信系统集设计、装备、施工于一体的企业 [3] - 2023年高铁弱电集成业务市占率超60% [3] - 2023年城轨信号系统集成领域市占率超37% 蝉联榜首 [3] - 高铁线路改造及2G到5G专网改造建设需求加速释放 [3] - 城轨领域信号系统升级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3]
中国通号(688009)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3: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67.00亿元,上年同期65.09亿元,同比增长2.93%[3] - 2025年1 - 3月终端市场营业收入合计670,042.37万元,上年同期为650,942.70万元,增减比率为2.93%[1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6,733,566,880.03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6,547,480,136.78元[17]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2,968,089.76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47,305,803.48元下降约50.09%[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净利润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亿元,上年同期6.04亿元,同比下降7.08%[3] - 公司2025年净利润为6.52亿元,2024年为7.13亿元,同比下降8.49%[18]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0,145,920.39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5,754,373.03元下降约90.4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9.96亿元,上年同期20.82亿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9.96亿元,2024年为20.82亿元[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19219438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171479286亿美元[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收益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5元/股,上年同期0.06元/股,同比下降16.67%[3] - 2025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5元/股,2024年为0.06元/股[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上年同期1.28%,减少0.12个百分点[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研发投入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3.97亿元,上年同期3.76亿元,同比增长5.64%[4] - 2025年研发费用为3.80亿元,2024年为3.76亿元,同比上升0.89%[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总资产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160.67亿元,上年度末1178.91亿元,同比下降1.55%[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为116,066,949,868.92元,2024年12月31日为117,890,875,515.13元[15] - 2025年资产总计43,490,383,882.03元,较上一年的43,749,841,293.21元下降约0.60%[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所有者权益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86.22亿元,上年度末480.25亿元,同比增长1.24%[4] - 2025年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34,248,573,152.82元,较上一年的34,240,066,765.19元增长约0.02%[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股东户数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4624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8]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64,624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209户[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大股东持股情况 - 第一大股东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6.14亿股,持股比例62.46%[8] - 截止报告期末,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6,648,518,000股,占总股本62.78%[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签合同总额 - 2025年1 - 3月,累计新签外部合同总额72.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5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新签合同额 - 2025年1 - 3月,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42.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5%;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22.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7%;海外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3.4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16%;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3.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30%[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货币资金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20,205,779,824.84元,2024年12月31日为22,577,015,997.32元[13]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75.59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80.49亿元,下降6.07%[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合计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64,943,804,942.65元,2024年12月31日为67,455,073,189.37元[16] - 2025年负债合计9,241,810,729.21元,较上一年的9,509,774,528.02元下降约2.82%[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总成本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成本为5,956,677,019.2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796,129,469.47元[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费用 - 2025年销售费用为1.64亿元,2024年为1.74亿元,同比下降5.65%[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管理费用 - 2025年管理费用为4.91亿元,2024年为4.88亿元,同比上升0.49%[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46,509,084.89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064,513,581.89元下降约58.05%[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预付款项 - 2025年预付款项218,293,497.49元,较上一年的204,119,039.99元增长约6.94%[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存货 - 2025年存货39,709,727.52元,较上一年的27,260,241.98元增长约45.67%[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短期借款 - 2025年短期借款为0,上一年为2,000,000,000.00元[2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长期借款 - 2025年长 期借款2,000,000,000.00元,上一年为0[23][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各项目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706908805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2.4974739403亿美元[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126128243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0.4803260117亿美元[3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763342823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6.5331347758亿美元[3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639182619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7.9128032664亿美元[3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亿美元[3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0.142969444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20.0404075亿美元[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7583979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1.3796684906亿美元[3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01429694444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0.00404075亿美元[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4.438443619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610611863亿美元[30]
中国通号(03969)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12: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7.004236514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5.0942691025亿元增长2.93%[1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16789085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0449094826亿元下降7.08%[11]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净利润5.56904183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9436803217亿元下降6.30%[11]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5元/股,较上年同期的0.06元/股下降16.67%[11] - 2025年第一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6%,较上年同期减少0.12个百分点[11] - 2025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670,042.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3%[27] - 2025年1 - 3月,铁路营业收入341,392.2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5%[27] - 2025年1 - 3月,城市轨道营业收入196,451.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66%[2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7.34亿元,2024年一季度为65.47亿元,同比增长2.84%[3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819505182.3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879671556.88元[3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52303752.78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12787783.12元[36] - 2025年第一季度综合收益总额为659082194.5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17666489.55元[39]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5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均为0.06元/股[39]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72,968,089.76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47,305,803.48元,同比下降约50.09%[51]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0,145,920.3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5,754,373.03元,同比下降约90.41%[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3.97499991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7627050183亿元增长5.64%[11]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93%,较上年同期增加0.15个百分点[1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成本59.57亿元,2024年一季度为57.96亿元,同比增长2.78%[35] - 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3.80亿元,2024年一季度为3.76亿元,同比增长0.89%[35]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3314.32万元,2024年一季度为3805.32万元,同比下降12.90%[35]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支出141.99万元,2024年一季度为136.36万元,同比增长4.12%[35]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费用27,023,308.74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3,464,182.40元,同比增长约15.17%[51]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30,644,729.65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51,978,051.72元,同比下降约40.99%[5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1 - 3月,公司累计新签外部合同总额72.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51%[27] - 2025年1 - 3月,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42.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5%[27] - 2025年1 - 3月,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新签合同额22.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7%[27] - 2025年1 - 3月,海外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额3.4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16%[27] - 2025年1 - 3月,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3.9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1.30%[27] 其他财务数据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160.6694986892亿元,较上年度末的1178.9087551513亿元下降1.55%[13] - 报告期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486.2172247020亿元,较上年度末的480.2500737597亿元增长1.24%[13] - 2025年一季度末流动资产合计880.46亿元,2024年末为911.06亿元,同比下降3.36%[30] - 2025年一季度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80.21亿元,2024年末为267.85亿元,同比增长4.61%[31] - 2025年一季度末流动负债合计586.52亿元,2024年末为632.24亿元,同比下降7.23%[32] - 2025年一季度末非流动负债合计62.91亿元,2024年末为42.31亿元,同比增长48.69%[32] - 2025年一季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511.23亿元,2024年末为504.36亿元,同比增长1.36%[33]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434.903838820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437.4984129321亿美元[47] - 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92.4181072921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95.0977452802亿美元[48] 现金流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39.96015804亿元,上年同期为20.8232131872亿元[11]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089113302.9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9269125042.59元[41] - 2025年第一季度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为 - 1996901303.7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500814107.01元[4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682221382.9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219785766.72元[41]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996015804.00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082321318.72元[41]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3116579605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3397488509亿美元[42]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601775252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7824211091亿美元[42]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098827085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5573277418亿美元[42]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5353428117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0[42]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970625475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1.6695802045亿美元[43]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8382802642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21.6695802045亿美元[43] - 2025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3.4008985155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 0.2907676113亿美元[4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70,690,880.53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249,747,394.03元,同比下降约62.33%[5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712,612,824.37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48,032,601.17元,同比下降约31.97%[57]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1,921,943.84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01,714,792.86元,同比下降约219.93%[57]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46,509,084.89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064,513,581.89元,同比下降约58.05%[57] - 2025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510,271,748.02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738,770,511.50元,同比下降约30.93%[57] - 2025年Q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7633428236亿,2024年Q1为26.5331347758亿[58] - 2025年Q1投资活动现金流出4.6391826196亿,2024年Q1为27.9128032664亿[58] - 2025年Q1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75839796亿,2024年Q1为 - 1.3796684906亿[58] - 2025年Q1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亿,2024年Q1为20亿[58] - 2025年Q1筹资活动现金流出20.1429694444亿,2024年Q1为20.0404075亿[58] - 2025年Q1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0.1429694444亿,2024年Q1为 - 0.0404075亿[58] - 2025年Q1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影响为 - 41494.05,2024年Q1为1353992.5[59] - 2025年Q1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4.4384436193亿,2024年Q1为0.610611863亿[61] - 2025年Q1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3.0276816635亿,2024年Q1为68.779092144亿[61] - 2025年Q1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8.5892380442亿,2024年Q1为69.389704007亿[61] 股权相关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648,518,000股,占总股本62.78%[25]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64,624户,H股登记股东户数为209户[25]
中国通号(0396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17 10:46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24.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24%[3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95亿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50%[3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36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54.42%[3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80.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31]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8%,同比增加0.77个百分点[3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34%,同比减少0.2个百分点[34]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6.59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7]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36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7]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9亿元人民币[39] - 剔除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73亿元人民币[42] - 剔除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3.73亿元,同比增长23.59%[44][54] - 研发投入总额为2,038,187,568.37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6.28%[140] - 费用化研发投入1,912,373,179.2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140] - 资本化研发投入125,814,389.08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35%[140]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6.17%,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140] 订单与合同 - 2024年累计新签合同总额为人民币500.69亿元,同比下降31.53%[48] - 铁路领域新签合同额人民币256.37亿元,同比增长2.09%[48] - 城轨领域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00.06亿元,同比下降24.09%[48] - 海外领域新签合同额人民币59.19亿元,同比增长58.27%[48] - 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新签合同额人民币85.08亿元,同比下降72.63%[4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为人民币1228.9亿元[48] 业务线表现 - 智能运控、智能运维等数智业务增长超30%[50] - 运维业务增长超80%[50] - 公司核心业务为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及其衍生业务,业务组成未发生重大变化[59] - 公司业务模式包括设计集成、设备制造及系统交付三大板块[55] - 公司调整发展战略,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56] - 公司推动低空经济产业格局构建,签署9个战略合作协议并落地4家合资公司[17] - 公司推动低空巡检、物流场景在合肥、重庆、怒江等地示范应用[17] - 自主研发低空空域管控系统(ID-Space)已在南安落地应用[56] - 与中信集团、中国邮政等合作构建低空全场景应用示范[58] - 订单获取主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60][61] - 采购模式采用集中采购制度,分总部和二级企业两级实施[63] - 实行股份公司总部-二级企业-三级企业三级经营管理体制[64] - 公司占据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40%左右市场份额[194] - 公司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覆盖全国80%以上的已运营及在建线路[194] 研发与技术成果 - 公司自主研发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ID-Space 1.0版入选国资委"百大工程"项目[17] - 公司获批成为轨道交通安全控制技术原创策源地,布局I-CTC等原创技术[19] - 公司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组建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通信信号分技术委员会[19] - 参与编制工信部《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2024版)》白皮书[58] - 成功申报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6] - 公司完成市域铁路CTCS2+ATO系统3分钟自动折返和20秒自动换端功能现场试验[73] - 公司自主研发铁路货运综合调度指挥管理系统并完成现场开通应用[76] - 公司自主研发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76] - 公司开展面向400km/h以上高速列控系统研究,突破C3系统支持450km/h运行难题[78] - 公司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相关研究,预计2026年具备试验条件[78] - 公司开展多制式控制系统融合研究并完成兼容型车载设备研制[73] - 公司加速推进智慧城轨建设,服务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项目[75] - 货运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在全路多个编组站和路局调度中心广泛运用,攻克了货车运行线智能调整等重大技术难题[81] - 行车指挥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及部分普速铁路等领域[81] - 轨道交通智能检测运维技术通过专家系统等手段实现了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83] - 安全计算机平台技术通过国际功能安全标准规定的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84] - 移频键控信号安全调制解调技术构建了故障-安全轨道电路系统,实现了轨道区段占用空闲检查等安全核心功能[84] - 道岔转换技术创建了国际领先的高速道岔转换系统技术体系[84] - 轨道交通仿真测试技术攻克了分布式半实物的仿真测试架构等重大难题,提高了被测系统缺陷纠正率和质量可信度[86] - 基于空间多物理场耦合的高精度仿真技术建立了误差在0.5%以内的高精度仿真分析平台,覆盖公司铁路约万种典型配置轨道电路传输特性[86] - 宽带无线通信行业应用技术基于LTE-M/R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可满足铁路运营业务无线宽带化等需求[87] - 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技术攻克了高清视频码流分转发、海量视频检索、人脸智能识别认证等技术难题[87] - 区域轨道交通协同运输与服务技术提升总体运输能力并缩短旅客跨方式旅行时间[89] - 轻型轨道交通智能运输与控制技术适用于中低速磁浮线路等多种系统[89] - 列车自主运行技术提高轨旁资源利用率和列车运行效率[90] - 基于北斗定位的列车控制技术缩短列车追踪间隔并提升货运运能[90] -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达SIL4级[92] - CTCS2+ATO自动折返技术实现3分钟内站后自动折返和20秒内原地自动换端[92] -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提升复杂场景分析性能[93] - 400MHz无线调度通信技术提高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93] - 列车全自动灵活编组技术降低牵引供电能耗和车辆检修费用[95] - 重载列车群组运行控制系统降低运输能耗并提升货运综合效能[95] - 货场数字化综合管控技术实现货物从进场到出场全过程管理,提升堆场换装作业效率[98] - 安全型铁路智能信号显示技术开发功能安全SIL4级设备,智能LED信号机可替代白炽灯信号机[98] - 系统RAM建模及评价技术可缩短列控系统装备验证周期并保障产品性能品质[99] -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工厂化"施工成套技术通过模块化装配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量和用工[99] - 高速铁路隧道内视频分析技术适应低照度/高湿/强震动等特殊条件,支持智能防灾检测[99] - 视联网融合算法仓库技术集中管理AI算法模型,提升产品智能分析能力[99] - 多制式信号系统融合技术实现"一套车载两种制式无感贯通",满足互联互通需求[101] - 高安全弹性可靠的全自动运行控制技术实现故障自适应和高效恢复[101] - 智轨全轴转向控制技术通过模型预测控制实现轨迹跟踪和安全控制[102] - 区间钢轨断轨检查技术通过多物理场特征提取建立钢轨健康状态大数据平台[104] - 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技术实现多维度多模态信息深度对齐和融合分析提升产品性能并优化成本[105] -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大修技术形成PHM评估标准体系并构建全要素数字化平台实现维修维护数字化转型[107] - 编组站综合智能化技术实现阶段计划智能编制和调车机车自动驾驶使作业效率整体提升[107] - 城轨信号控制技术通过动态评估粘着状态和可用制动率等关键参数提升对复杂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108][109] - 轨道交通5G关键技术建立高效实时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海量终端接入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108] - 铁路视觉大模型技术实现开放类别目标检测和智能语义提示辨别功能形成专用异常入侵监测算法[111] - 数字孪生可视化监控技术通过Web3D建模实现设备细节精确构建达到场景还原和全域状态感知[111] - 巡检机器人轨迹同步技术通过空间坐标映射校准实现三维模型与现实场景轨迹实时同步[111] - 车网地监测诊断技术通过多源数据关联实现故障综合分析提高分析准确度并优化监测范围深度[112] - 调度控制一体化技术突破高速高自动化等级限制实现从客流到车轮的一体化运营[112] - 新增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大修及更新改造关键技术构建高铁信号设备全要素数字化平台减少大修改造对运营的影响[117] - 新增编组站综合智能化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实现阶段计划智能编制和车站能力自动查定[117] - 新增复杂恶劣环境下城轨信号控制和运输组织技术智能评估轨道粘着状态和可用制动率等运行关键参数[117] - 新增轨道交通5G关键技术建立高效实时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海量终端接入降低铁路运营成本[117] - 新增铁路通用视觉大模型智能分析技术实现铁路开放类别目标检测和极速语义提示属性辨别[117] - 新增基于三维建模与数字孪生的可视化监控技术完成精细准确模型构建实现场景还原和全域感知[117] - 新增基于空间坐标映射的巡检机器人轨迹同步技术实现三维模型与现实场景轨迹实时同步[117] - 新增高速铁路列控系统车网地监测诊断关键技术优化监测范围及深度提高故障定位准确度[118] - 轨道交通运输调度控制一体化技术实现从客流到车轮的一体化运营[118] - 基于轨旁数智化的两级列控系统技术采用两级架构显著提升运维质量和效率[118] - 公司实现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品的100%自主化[195] 研发项目与投入 - 新一代调度集中系统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25,222,300元人民币[142] - 重载货运列车自组网高密度自动运行控制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8,180.98万元,本期投入7,299.34万元,累计投入15,130.39万元[144] - 新型列控系统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6,294.01万元,本期投入1,466.37万元,累计投入14,875.10万元[144] -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0,169.63万元,本期投入9,670.69万元,累计投入24,095.41万元[146] - 基础性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2,084.00万元,极速投入11,136.74万元,累计投入17,212.88万元[146] - 普速铁路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420.54万元,本期投入467.34万元,累计投入6,172.97极速万元[147] - 欧洲五国车载系统集成开发与认证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148.00万元,本期投入320.57万元,累计投入2,339.58万元[147] - 地铁智能运维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9030.77万元,本期投入1567.7万元,累计投入8517.83万元,已在上海地铁、宁波地铁投入试点应用[149] - 轨旁目标控制器极速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0424.27万元,本期投入1586.32万元,累计投入10566.22万元,已在深圳20号线、上海3/4号线投入应用[149] - 高速磁浮/低真空管道运控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5525万元,本期投入3074.52万元,累计投入5451.96万元,实现国际首次低真空条件下动态悬浮试验[150] - 泰国联锁设备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1412.3万元,本期投入324.8万元,累计投入981.73万元,已获得SIL4级安全认证证书[150] - 列车自主感知系统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338万元,本期投入1297.24万元,累计投入3510.73万元,已取得ISA证书并用于宁波7号线调试[152] - 铁路视频一体化技术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818.4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725.2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513.0万元[153] - 铁路通信综合监测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23.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60.96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145.01万元[153] - 准池重载铁路列控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35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3878.18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952.25万元[155] - 西部铁路列控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292.55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481.03万元[156] - 面向更高速度的高铁列控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67.0万元,本期投入金额为735.43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1131.55万元[158] - 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45亿元,本期投入423.1万元,累计投入596.57万元[159] - 货场数字化管控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407万元,本期投入2,117.87万元,累计投入2,435.46万元[161] - 新一代网络化智能列控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2亿元,本期投入3,315.88万元,累计投入8,917.97万元[162] - 市域铁路公交化网络化列车调度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493.89万元,本期投入2,310.43万元,累计投入4,473.1万元[164] - 货场数字化管控技术研究已完成装备研制并在中老铁路磨憨货场完成应用示范[161] - 新一代网络化智能列控系统已取得最高SIL4级安全认证并完成高性能折返关键技术现场试验[极速162] - 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已于2024年12月27日开通初期运营[164] - 轨道交通调度控制一体化项目已完成系统原型样机开发与测试[159] - 新一代网络化智能列控系统采用简统化系统架构并保留完备的降级模式[162] - 市域铁路公交化网络化列车调度系统已获得项目级第三方安全认证证书[164] - 面向行车指挥的城轨运营综合自动化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809.36万元,本期投入1,596.15万元,累计投入2,406.30万元[165] - 基于超声导波的多维能量复合式区间断轨检查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25.50万元,本期投入865.61万元,累计投入1,120.72万元[167] - 轨道交通基础装备安全产品研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608.94万元,本期投入374.64万元,累计投入4,842.28万元[168] -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通信信号工程"工厂化"施工成套技术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00.00万元,本期投入644.03万元,累计投入1,347.40万元[170] - 区间断轨检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74.50万元,本期投入195.17万元,累计投入265.17万元,已完成样机生产调试并取得应用销售合同[171] - 道岔工电设备关键参数检测监测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极速规模为2,000.00万元,本期投入22.47万元,累计投入849.17万元,已通过行业主管单位评审[171] - 高速铁路列控系统智能诊断及安全监督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00.00万元,本期投入297.39万元,累计投入751.39万元,已完成系统研发测试并在多条线路实现工程应用[173] - 智轨全轴转向控制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744.28万元,本期投入982.38万元,累计投入1,236.95万元,已完成系统样机研制并在三地完成实车测试[173] - 多制式互操作列控系统研究及装备研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700.00万元,本期投入855.38万元,累计投入855.38万元,已完成一体化车载设备软硬件集成和互联通专项环境开发[174] - 天基列控系统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2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已达1,179.75万元,完成技术调研报告及总体技术方案编制[176] - 基于轨旁数智化的两级列控系统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40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902.93万元,完成系统需求报告及实验室样机开发[177] - 四电数字孪生设计仿真运维一体化平台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280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0元,处于立项阶段,目标提升设计可视化率90%以上[179] - 编组站综合智能化系统CIPS2.0研究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316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261.81万元,完成总体技术方案制定并启动现场示范应用[180] - 基于卫星定位的移动闭塞列控系统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770万元,累计投入金额为2,497.61万元,已取得几内亚马西铁路商业合同并完成设计联络[180] - "羲和"数字城轨解决方案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858万元,本期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3,002.7万元,完成概念原型发布并于2024年6月28日论坛演示[182] - 铁路领域通用视觉大模型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300万元,本期和累计投入金额均为728.15万元,完成进度100%[183] - 铁路视觉
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指数报1341.23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通号等
新浪财经· 2025-04-14 09:07
指数表现 - 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指数报1341.23点 [1] - 近一个月下跌7.54% [1] - 近三个月上涨5.70% [1] - 年至今上涨0.08% [1] 指数编制规则 - 从科创板选取经营风险及估值水平较低的50只证券作为样本 [1]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2]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38.82% [2] - 工业占比29.38% [2] - 医药卫生占比18.72% [2] - 可选消费占比5.30% [2] - 原材料占比3.77% [2] - 主要消费占比2.24% [2]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6.99%)、海光信息(4.24%)、中国通号(2.96%)、铁建重工(2.83%)、晶科能源(2.76%)、苑东生物 [1] - 全部样本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