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代电气(03898)
icon
搜索文档
格隆汇港股回购榜 | 5月6日
格隆汇APP· 2025-05-07 00:08
公司回购情况 - 中国宏桥(01378)以4796.84万港元回购344.20万股,年累计回购1.31亿股,占总股本1.390% [1][2] - 中远海控(01919)以4292.39万港元回购357.00万股,年累计回购2.45亿股,占总股本7.672% [2] - 时代电气(03898)以3126.26万港元回购98.10万股,年累计回购4472.33万股,占总股本8.242% [2] -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以2314.86万港元回购33.50万股,年累计回购5432.95万股,占总股本6.505% [2]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以1727.57万港元回购50.00万股 [2] - 四环医药(00460)以1468.40万港元回购2000.00万股,年累计回购1.06亿股,占总股本1.141% [2] - 极兔速递-W(01519)以1001.29万港元回购163.00万股,年累计回购5850.26万股,占总股本0.664% [2] - 太古地产(01972)以995.18万港元回购60.00万股,年累计回购9011.52万股,占总股本1.540% [2] - 固生堂(02273)以845.02万港元回购27.31万股,年累计回购698.50万股,占总股本2.850% [2] - 中国外运(00598)以794.21万港元回购169.00万股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中裕能源(03633)以432.34万港元回购100.00万股,年累计回购3659.40万股,占总股本1.310% [2] - 和铂医药-B(02142)以345.81万港元回购40.00万股,年累计回购1501.10万股,占总股本1.950% [2] - 中远海发(02866)以331.33万港元回购360.70万股,年累计回购1.55亿股,占总股本4.229% [2] -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00338)以306.20万港元回购260.00万股,年累计回购1.12亿股,占总股本3.228% [2] - 周黑鸭(01458)以291.78万港元回购114.00万股,年累计回购1.73亿股,占总股本7.444% [2] - 太古股份公司B(00087)以266.68万港元回购25.00万股,年累计回购4795.00万股,占总股本1.654% [2] - 和誉-B(02256)以235.06万港元回购30.00万股,年累计回购1155.90万股,占总股本1.646% [2] - IGG(00799)以210.69万港元回购57.00万股,年累计回购492.60万股,占总股本0.417% [2] - 名创优品(09896)以199.41万港元回购5.64万股,年累计回购1778.86万股,占总股本1.413% [2] - 百融云-W(06608)以199.34万港元回购25.15万股,年累计回购1980.60万股,占总股本4.034% [2] 低金额回购公司 - 信利国际(00732)以192.56万港元回购196.80万股,年累计回购4231.40万股,占总股本1.339% [2] - 永达汽车(03669)以178.48万港元回购70.00万股,年累计回购5210.25万股,占总股本2.703% [2] - 卡罗特(02549)以157.89万港元回购31.85万股,年累计回购84.10万股,占总股本1.570% [2] - 维亚生物(01873)以146.62万港元回购100.00万股,年累计回购3149.10万股,占总股本1.457% [2] - 思派健康(00314)以139.27万港元回购30.70万股,年累计回购934.22万股,占总股本1.225% [2] - IMAX CHINA(01970)以100.01万港元回购15.00万股,年累计回购15.00万股,占总股本0.040% [2] - 归创通桥-B(02190)以96.92万港元回购5.00万股,年累计回购565.70万股,占总股本1.702% [2] - 希玛医疗(03309)以67.74万港元回购40.00万股,年累计回购40.00万股,占总股本0.032% [2] - 嬴集团(00397)以55.18万港元回购800.00万股,年累计回购6730.00万股,占总股本2.686% [3]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以52.01万港元回购50.00万股,年累计回购2444.50万股,占总股本0.256% [3]
港股概念追踪|动车组招标回暖 铁路装备景气度高(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01:10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 202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506亿元 同比增长11.26% [1] - 2025年1-3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12亿元 同比增长5.13% [1] - 2024年8月全国铁路累计固定资产投资4775亿元 同比增长10.5% [1] - 预计2024-2025年铁路投资年均8000亿元以上 2026-2027年行业投资维持高位 [1] 动车组招标情况 - 2024年度国铁集团公开招标350km/h动车组245组 同比增长49% [1] - 2025年国铁集团首次动车组招标采购68组动车 招标金额约115亿元(按单价1.7亿元计算) [1] 铁路设备更替周期 - 国铁集团提出力争到2027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 [1] - 机车及配套列控/机电设备招标采购加速 招标交付有望提升 [1] - 设备更新周期与中央财经委员会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节奏一致 [3] 中国中车业绩表现 - 2024年动车组高级修招标涉及三/四/五级修56/269/509组 同比变化-19%/+138%/+371% [2] - 2024年公司动车组高级修新签订单453.6亿元 [2] - 2025Q1实现营收486.71亿元 同比增长51.23% [2] - 2025Q1实现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 同比增长202.79% [2] - 2025Q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06亿元 同比增长320.20% [2] 时代电气检修周期 - 和谐机车/高速动车组C6修/C5修平均周期约12年 [2] - 和谐号机车2019年进入C6修 2022年开始逐步放量 [2] - 高速动车组2020年首次进入五级修 检修高峰期延迟近两年 [2] - 预计2024-2027年将处于高级修相对高峰期 [2] - 老旧内燃机淘汰政策有望带来收入增量 [2] 中国通号市场地位 - 公司系国内唯一轨交信号通信系统集设计、装备、施工于一体的企业 [3] - 2023年高铁弱电集成业务市占率超60% [3] - 2023年城轨信号系统集成领域市占率超37% 蝉联榜首 [3] - 高铁线路改造及2G到5G专网改造建设需求加速释放 [3] - 城轨领域信号系统升级改造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3]
港股公告精选|工商银行一季度净赚超840亿元 中国中冶前3月新签合同额同比跌近3成
新浪财经· 2025-04-29 13:56
业绩速递 - 工商银行一季度营收2046.88亿元同比减少2.61% 净利润841.56亿元同比减少3.99% [3] - 建设银行一季度经营收入1859.9亿元同比减少4.76% 净利润833.51亿元同比减少3.99% [3] - 农业银行一季度营收1867.35亿元同比增长0.32% 净利润719.31亿元同比增长2.2% [3] - 中国银行一季度营收1649.11亿元同比增加2.41% 净利润586.44亿元同比减少2.22% [3] - 邮储银行一季度营收894.06亿元同比减少0.1% 净利润252.46亿元同比减少2.62% [3] - 招商银行一季度营收837.31亿元同比减少3.11% 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减少2.08% [3] - 交通银行一季度净经营收入664.4亿元同比减少1.13% 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加1.54% [3] - 汇丰控股一季度收入176.49亿美元同比减少14.95% 除税后利润75.7亿美元同比减少30.15% [3]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一季度营收1565.89亿元同比增加12.8% 净利润128.49亿元同比增加43.4% [3] - 中国人寿一季度营收1101.77亿元同比减少8.9% 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增长39.5% [3] - 新华保险一季度营收334.02亿元同比增加26.1% 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加19% [3] - 中国石油股份一季度营收7531.08亿元同比下降7.3% 净利润468.09亿元同比增长2.3% [3] - 中国海洋石油一季度营收1068.54亿元同比下降4.1% 净利润365.63亿元同比下降7.9% [3] -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一季度营收265.7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14% 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加3.66% [3] - 中国中免一季度营收167.46亿元同比下降10.96% 净利润19.38亿元同比下降15.98% [3] - 中国国航一季度营收400.23亿元同比减少0.11% 净亏损20.44亿同比扩大22.07% [3] - 中信证券一季度营收177.61亿元同比增加29.13% 净利润65.45亿元同比增加32% [3] - 中国银河一季度营收约75.58亿元同比增长4.77% 净利润约30.16亿元同比增长84.86% [3] - 中信建投证券一季度营业收入49.19亿元同比增加14.54% 净利润18.43亿元同比增加50.07% [3] - 华泰证券一季度营收约82.32亿元同比增长34.83% 净利润约36.42亿元同比增长58.97% [3] - 中国铁建一季度营收2567.62亿元同比减少6.61% 净利润51.51亿元同比减少14.51% [3] - 中国能源建设一季度营收1003.71亿元同比增加3.05% 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增加8.83% [3] - 时代电气一季度营收45.37亿元同比增长14.81% 净利润6.31亿元同比增长13.42% [3] - 美的集团一季度营收1278.39亿元同比增加20.49% 净利润124.22亿元同比增加38.02% [3] - 万洲国际一季度收入65.54亿美元同比增长6.0% 利润3.6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 [3] - 澳博控股一季度总收入74.8亿港元同比增长8.1% 净利润3100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中远海运港口一季度收入3.82亿美元同比增加14.7% 净利润8390万美元同比增加33.5% [3] - 福莱特玻璃一季度营收40.79亿元同比下降28.76% 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86.03% [3] - 中联重科一季度营收121.17亿元同比增加2.92% 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加53.98% [3] - 赣锋锂业一季度营收约37.72亿元同比减少25.43% 净亏损约3.56亿元同比收窄18.93% [3] - 青岛港一季度营收48.07亿元同比增加8.51% 净利润14.02亿元同比增加6.51% [3] - 中船防务一季度营收约36.41亿元同比增长29.73% 净利润约1.84亿元同比增长约11倍 [3] - 白云山一季度营收224.73亿元同比减少2.06% 净利润18.21亿元同比减少6.99% [3] 投资动态 - 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4] - 中国人寿拟出资20亿元成立合伙企业 [4] 合同与业务 - 中国中冶一季度新签合同额2306.6亿元同比降低27.2% 其中新签海外合同额120.4亿元同比降低35.7% [5] - 新天绿色能源一季度完成发电量454.4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10.37% [6] - 中国电力前3个月总售电量为3074.77万兆瓦时同比增加2.59% 3月总售电量为1096.17万兆瓦时同比增加3.95% [6] - 青岛港前3个月合计完成货物总吞吐量1.77亿吨同比增长2.9% [6] - 复宏汉霖与Sandoz AG订立许可协议 授权其在多个地区商业化HLX13 [6] 公司行动 - 迪生创建获溢价约50.63%提私有化 现金代价最高约为港币10.986亿元 [7] 回购动态 - 友邦保险斥资3.426亿港元回购625.92万股 回购价54.25港元至55.35港元 [8] - 极兔速递斥资924.85万港元回购154万股股份 回购价5.98-6.03港元 [8]
时代电气(688187)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9 12:22
会议情况 - 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4名监事实到4名[2] 报告审议 - 监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表决4票同意[3][6] 分红规划 - 监事会审议通过未来三年(2025 - 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表决4票同意,尚需股东会审议[7][8][9]
时代电气(688187)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构成的公告
2025-04-29 10:57
会议相关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1] - 会议审议通过调整董事会相关专门委员会构成的议案[1] 人员调整 - 冯晓云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委员调整为提名委员会委员[1] - 钟宁桦由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调整为薪酬委员会委员[1]
时代电气(688187)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株洲中车时代半导体有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公告
2025-04-29 10:55
公司基本信息 - 时代半导体注册资本为564,763.3598万元[1] - 时代电气对时代半导体持股比例为77.8284%,出资额为4,395,465,186元[3]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8月31日,母公司资产总额14,040,581,334.11元,负债3,366,145,316.91元,所有者权益10,674,436,017.20元[6] 股改情况 - 股改后总股本5,647,633,598股不变,发起人股东持股比例不变[7][10] - 以2024年8月31日为基准日,净资产按1:0.5291折合股本[8][9] 股改影响与风险 - 可完善治理结构,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和上市地位[12] - 股份制改造需核准或备案,存在不确定性[13]
时代电气(688187)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 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2025-04-29 10:55
股东分红规划 - 未来三年(2025 - 2027 年)制定股东分红回报规划[1] - 至少每 3 年重新审议股东分红回报规划[10] 分红比例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比例最低 80%[4]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比例最低 40%[4]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比例最低 20%[4] 分红条件与要求 - 实施现金分红需满足 7 个条件,包括净利润为正等[5] - 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 35%[6] - 每三年现金累计分配不少于最近三年年均可供分配利润的 105%[6] - 分配股票股利时,每 10 股不少于 1 股[6] 政策调整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需经出席股东会股东所持表决权 2/3 以上通过[10]
时代电气(688187)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9 10:5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8%[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6%,同比下降0.12个百分点[3]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37亿元,同比增长14.81%[11][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4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6.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17]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1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5.3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86%[3]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5.23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总收入的11.5%[1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长10.72%,其中轨道交通电气装备收入19.23亿元,同比增长18.89%[12]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21.71亿元,同比增长20.88%,其中基础器件收入11.60亿元,同比增长29.86%[12] - 工业变流业务收入2.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0.41%[1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上年同期的-5.09亿元人民币转为正数,达到5446万元人民币[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46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5.09亿元人民币[19][20]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6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投资支付增加[20]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9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借款和其他筹资活动[20]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9.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4%[19] - 2025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2%[20]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达到664.7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58%[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03.48亿元,较2024年底的106.52亿元略有下降[11] - 应收账款为115.30亿元,较2024年底的116.12亿元略有减少[11] - 存货为80.26亿元,较2024年底的70.64亿元有所增加[13] - 固定资产为84.02亿元,较2024年底的85.95亿元有所减少[13] - 短期借款为0.84亿元,较2024年底的0.39亿元有所增加[13] - 应付账款为79.68亿元,较2024年底的82.90亿元有所减少[13] 其他财务数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238万元人民币[5] - 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3.84%和36.45%[8]
时代电气(03898)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9 08:3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52%[12] - 基本每股收益0.4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8%[12]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总营收4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29][30] - 营业收入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9.51亿元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45.37亿元,增长14.8%[41] - 净利润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67亿元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6.88亿元,增长21.5%[4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5.57亿元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6.31亿元,增长13.4%[43]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增长21.4%至7.07亿元(2025年Q1)vs 5.82亿元(2024年Q1)[45]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15.4%至0.45元/股(2025年Q1)vs 0.39元/股(2024年Q1)[4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综合收益增长14.0%至6.52亿元(2025年Q1)vs 5.72亿元(2024年Q1)[4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合计5.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2%[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1.86%,同比减少0.12个百分点[12]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4.64亿元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23亿元,增长12.7%[41] - 支付职工现金增长19.6%至6.66亿元(2025年Q1)vs 5.57亿元(2024年Q1)[48] 各业务线表现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2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2%,其中电气装备业务收入19.23亿元,同比增长18.89%[30]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2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8%,其中基础器件业务收入11.60亿元,同比增长29.86%[30] - 工业变流业务收入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00.41%[3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446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负5.09亿元人民币[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5.09亿元改善至5446万元[4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104.8%至69.78亿元(2025年Q1)vs 34.08亿元(2024年Q1)[48]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增长35.4%至39.69亿元(2025年Q1)vs 29.32亿元(2024年Q1)[4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24.2%至54.38亿元(2025年Q1)vs 71.71亿元(2024年Q1)[50] - 投资支付现金增长108.6%至64.2亿元(2025年Q1)vs 30.77亿元(2024年Q1)[4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205.3%至11.42亿元(2025年Q1)vs 3.74亿元(2024年Q1)[50]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为103.4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106.52亿元略有下降[34] - 应收账款为115.30亿元人民币,与年初116.12亿元基本持平[34] - 存货为80.26亿元人民币,较年初70.64亿元有所增加[34] - 总资产664.7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58%[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412.6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0.63%[1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8.02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664.72亿元,增长2.6%[36][38] - 短期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0.39亿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0.84亿元,增长115.3%[36] - 应付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17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66.92亿元,增长15.0%[36] - 在建工程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1.26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251.11亿元,增长8.6%[36] - 合同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34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31日的15.73亿元,增长17.9%[36] 非经常性损益及利息收入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3417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2238万元人民币[17] - 利息收入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0.66亿元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0.80亿元,增长22.4%[41] 股权结构 -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子公司合计间接持有公司49.36%股权[27]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43.84%,持有5.90亿股限售股份[23] - HKSCC NOMINEES LIMITED为第二大股东,持股36.45%,全部为境外上市外资股[23][25]
时代电气(0389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24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0][27]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达到249.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2%[41] - 公司营业收入人民币249.09亿元,同比增长13.42%[164][166][172] - 2024年净利润为39.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0%[20]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3亿元人民币[20] - 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77%[41] - 公司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8%[41] - 2024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49亿元,同比增长28.0%(对比上年同期30.85亿元)[50]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人民币37.03亿元,同比增长21.77%[164]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收入人民币146.36亿元,同比增长13.37%[170][173] - 新兴装备业务收入人民币101.15亿元,同比增长13.71%[170][174] - 通信信号系统收入人民币11.05亿元,同比增长67.50%[170][173] - 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收入人民币25.69亿元,同比增长23.96%[170][174]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235.29亿元,同比增长12.27%[178] - 其他国家或地区营业收入13.80亿元,同比增长37.25%[178]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246.65亿元,同比增长14.32%[178] - 半导体器件销售量523.32万只,同比增长26.34%[179] - 轨道工程机械车销售量428辆,同比增长35.02%[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 - 2024年研发费用达2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20] - 研发费用人民币26.57亿元,同比增长28.81%[166] - 研发费用为26.57亿元,较上年增长28.81%[195] - 研发投入总额为28.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5%[110]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1%[110]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1.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84%[110]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6.52%,同比增加0.83个百分点[110]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4025人,同比增长26.6%[142]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达12.68亿元,同比增长33.8%[142]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31.51万元,同比增长5.7%[142] - 毛利率32.48%,同比增加3.87个百分点[176] - 轨道交通装备业务营业收入146.36亿元,同比增长13.37%,毛利率37.80%,同比增加6.17个百分点[178] - 新兴装备业务营业收入101.15亿元,同比增长13.71%,毛利率25.02%,同比增加0.63个百分点[178]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235.29亿元,同比增长12.27%,毛利率33.11%,同比增加4.22个百分点[178] - 其他国家或地区营业收入13.80亿元,同比增长37.25%,毛利率21.84%,同比减少0.91个百分点[178]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246.65亿元,同比增长14.32%,毛利率32.41%,同比增加4.00个百分点[178] - 轨道交通装备直接材料成本142.0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4.49%,同比增长4.49%[183] 每股盈利和分红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2.15元/股[17] - 公司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62元/股,同比增长21.86%[42]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元(含税)[10] - 截至2025年2月26日公司总股本为1,369,339,712股[10]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1,369,339,712元[10] - 现金分红总额占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6.98%[10] 资产和现金流 - 2024年资产总额为人民币647.98亿元[17] - 2024年权益总额为人民币415.28亿元[17] - 2024年资产总额增至648.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22]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648.0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0.50%[41] - 公司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15.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2.24%[41] - 公司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5%[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33.61亿元,同比增长21.45%[1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入33.61亿元,同比增长21.45%[19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流出32.00亿元[19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06.52亿元,较上期增长34.71%[200]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9.95亿元,较上期大幅增长155.48%[200]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85.95亿元,较上期增长62.26%[200]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0.39亿元,较上期大幅下降90.60%[200]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58.17亿元,较上期增长45.88%[200] 各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半导体业务宜兴三期项目全面投产[27] - 城轨牵引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以上连续13年行业领跑[60] - 新能源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达225.6万套市占率约13.7%排名第二[61] - 新能源乘用车电驱系统全年装机25.1万套排名第八[63] - 光伏逆变器国内中标超过20GW全年出货量超过10GW[63] - 机车自动驾驶获取订单近亿元[60] - 海外订单金额近8亿元[60] - 矿卡电驱系统交付近300套应用于全球10个国家[64] - IGBT模块在电网市场中标7条线[61] - 第四代电驱平台系统损耗降低10%以上[63] - 永磁牵引系统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市场份额优于传统产品[60] - 公司城轨牵引变流系统2012至2024年连续十三年国内市占率第一[74] - 公司2024年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排名行业第二 市占率达13.7%[75] - 公司新能源电驱动系统全年装机超25.1万套 较去年稳步增长[78] - 光伏逆变器年度中标超20GW 国内排名行业前列[78] - IGBT制氢电源国内市场份额持续第一[78] - 传感器件稳居轨道交通领域国内市占率第一[78] - 公司为铁总三大养路机械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拥有79项行政许可[74] - 公司建有6英寸双极器件/8英寸IGBT/6英寸碳化硅产业化基地[75] - 2024年地铁牵引变流系统中标2,178辆,占公开招标总量3,656辆的59.57%[144] - 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市场占有率13.7%,排名行业第二[145] - 光伏逆变器2024年全年中标超20GW[145]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235.29亿元,同比增长12.27%,毛利率33.11%,同比增加4.22个百分点[178] - 其他国家或地区营业收入13.80亿元,同比增长37.25%,毛利率21.84%,同比减少0.91个百分点[178] 研发和技术成果 - 2024年公司申请专利504件,参与发布行业标准38项[29] - 半导体超精细沟槽栅7.5代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9] - 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1.41%,同比增加1.45个百分点[42] - 公司本年度申请专利504件,新增授权专利278件[106] - 公司目前授权且有效专利数量为3,762件,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60%[106] - DWL-32捣固稳定车系统响应时间小于5毫秒,作业精度提升20%,故障排查时间缩短50%[102] - 公司推出匹配314Ah电芯的2,500kW储能液冷机型和1,250kW模块化机型[105] - 公司完成国内首台20MW漂浮式风电机组孤岛运行[105] - 基于第四代高功率密度IGBT牵引变流器功率密度提升20%以上,开关频率达1kHz[116] - 永磁牵引系统效率提升3%以上,网机侧谐波性能提升40%,低速段噪声降低5dB以上[116] - 公司320k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实现量产并通过认证,产品性能参数达业内领先水平[117] - 公司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中标容量位居国内前三[117] - 集中式1+X模块化逆变器最高转换效率不低于99%,达业界领先水平[119] - 公司制氢电源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第一,500标方和1000标方产品已成功投运[120] - 公司制氢电源产品通过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国际领先"评价[120] - 波哥大地铁项目牵引系统已完成样机试制及批量交付,降噪水平达国际领先[117] - 基于车车通信的自主运行控制系统已在宁波8号线正线完成全功能试验验证并通过行业专家评审[122] - 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已完成ATP、ATO、ATS、CI产品认证工作及外场线软件测试[123] - 西安地铁双动力源工程车已完成10号线钢轨探伤车、综合检测车和钢轨打磨车的试制及验收[125] - 自主运行控制系统获得融合控制、感知、ATO、ATS等关键部件安全认证证书[122] - 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完成正线首通段和停车场CBTC级现场测试[123] - 双动力源工程车采用接触网+蓄电池双动源设计,实现清洁能源零排放[125] - 全自动运行信号系统实现全电子联锁系统在城轨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的首次应用[123] - 市域铁路项目已完成系统仿真及技术方案设计评审,完成同相供电装置及能量调度装置样机研制[126] - 城轨海外项目完成DC3000V和DC750V供电制式产品开发需求分析及电气牵引系统施工设计[128] - 多源融合能源系统项目完成4种系统解决方案集及5MW单相并网变流器样机研制[128] -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项目实现变流器小型化轻量化技术指标提升20%,完成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客车一体化网络控制系统研制[129] - 多源融合能源系统攻克装备系统集成与协同控制保护技术及大容量储能充放电能量调度管理技术[128] -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项目完成牵引变流器、网络控制系统、列供配电柜等部件样机研制和地面试验[129] - 公司完成货物普载列车和重载列车复杂运用场景评审及标准线路场景集构建,提升系统自适应能力[131] - 开发电子地图、运行时分和参数配置模块化设计,增强机车自动驾驶系统对复杂场景的适应能力[131] - 完成虚拟编组原理仿真外部专家评审及系统装车方案设计,推动自动驾驶向虚拟编组场景拓展[131] - 轨道交通图像项目实现弓网异物、行人侵限等异常场景数据生成,解决长尾场景数据缺乏问题[132] - 开发跨模态数据融合算法初版软件和自动标注软件,支持多模态提示信息并提升标注效率[132] - 构建基于虚拟编组的自动驾驶仿真系统,支撑产品拓展至虚拟编组运用场景[131] - 通过仿真数据生成技术降低轨道交通数据采集成本和风险,提升数据可靠性[132] - 提出基于视觉与雷达数据集的质量评测方案,填补行业在多源数据综合评测空白[132] - IGBT芯片产品2024年销售模块超10万只[134] - 光伏电流传感器已获批量订单[136] - 完成新能源电控单芯片霍尔电流传感器模具样机试制[136] - 完成新能源电控三联体及多联体电流传感器可靠性耐久测试[136] - 新能源800V高压平台电控配套电流传感器进入样机试制阶段[136] - 研发人员总数4,025人,占员工总数比例40.21%[151] - 研发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47.90%[151] - 境内外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762件,其中发明专利2,366件[147] - 累计主持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1项、国内标准187项[147] - 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49项,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39项[147] - 公司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6个、省级平台7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1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新能源发电产业"风-光-储-氢"市场多点耦合爆发[82] - 重载货运机车仍有较大潜力 城际市域领域发展迎来契机[81] - 公司管理层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经验丰富,原董事长拥有超过40年行业经验[154] - 公司现任董事长和副董事长亦拥有超过20年行业经验[154] - 公司现任总经理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154] - 公司面临核心技术研发不确定性风险,可能导致新产品无法带来预期收益[155] - 公司面临境外经营风险,包括人力资源短缺和供应链紧张[158] - 公司财务风险包括汇率波动导致外币资产损失及购汇成本增加[159]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压缩市场份额[161] - 技术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对研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161] - 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产业链调整增加国际市场不确定性[162] - 公司需从海外采购原材料并向海外销售,受国际贸易政策影响[162]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存货周转率显著提升[29] - 2024年收购湖南中车商用车动力科技100%股权[22]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77亿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5.94亿元[47] - 2024年EBITDA为55.91亿元,较上年同期43.54亿元增长28.42%[50][52] - 2024年公司收购湖南中车商用车动力科技100%股权,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45] - 2024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8958万元[54] - 202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59] - 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59] - 2024年光伏及风力发电新增装机分别达2.77亿千瓦和0.7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和18.0%[5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32.3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3.15%,其中关联方销售额93.71亿元[187][19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1.8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0.63%,其中关联方采购额19.89亿元[19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为318,06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0.63%[193] - 中车集团作为关联方采购额为198,94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2.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