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光集团(03380)
icon
搜索文档
“债转股”成主流方式,房企化债进度加速
证券时报· 2025-04-23 11:50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融创中国境外债务重组取得重大进展 推出全额债权转股权方案 涉及总规模约95.5亿美元 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 转股价分别为6.80港元/股和3.85港元/股 后者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25% [2] - 佳兆业计划发行六档新美元债(约50亿美元)和八档强制可转换债券(约68.92亿美元) 若全部转换将形成130.16亿股新股 [2] - 龙光集团境内债务重组涵盖21笔债券 本金余额合计219.62亿元 提供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等五种选项 [3] 债务重组方式创新 - 荣盛发展通过搭建挚享平台及至启平台两大轻资产运营主体 以平台股权抵偿约160亿元债务 涉及酒店/代建/商业管理等业务板块 [3] - 新一轮债务重组从展期为主转向全面削债 主要通过折价赎回债券和强制转股实现 债转股成为大多数出险房企重组标配 [4] - 折价回购和债转股能从源头减少债务 为企业争取恢复流动性时间 换取未来企业价值回升空间 [4] 行业发展趋势 - 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市场出清与风险化解需政策/企业/金融系统多方协同 [5] - 短期现金流紧张和债务压力仍是最大挑战 中长期需通过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端刺激重建行业健康生态 [5] - 具备稳健现金流/聚焦核心城市/创新能力强的房企有望率先突围 [5]
2025年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克而瑞研究中心· 2025-04-03 00:5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3][4] 核心观点 - 房企债务重组与重整进入深水区 消债比例逐渐提升 债转股成为主流手段 [6][10][15] - 债务重组并非一蹴而就 回归正常经营仍需依赖市场复苏 [20][22][23] - 香港与内地破产程序存在差异 香港注重债权人自治 内地侧重法院主导 [6][8] 香港与内地破产程序对比 - 香港法律下企业可选择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盘 债务重组需法院批准并对所有债权人具约束力 [6][8] - 内地破产程序分和解 重整及清算三类 重整需法院批准且程序复杂 清算则限制债务人与债权人权利 [8][9] 房企债务重组进展 - 截至2025年2月底 59家出险房企披露债务重组或破产重整进展 [10] - 39家房企披露债务重组情况 13家完成全部或部分重组 宝龙和正荣重组协议失效 金辉偿清所有逾期债务 [10] - 42家H股内房企中25家收到清盘呈请 4家被颁令清盘 6家撤回呈请 [10] - 16家A股或未上市房企中 3家主动申请破产重整 2家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2家已完成重整 [10] H股房企重组案例 - 花样年 融创中国 中国奥园 龙光集团 远洋集团基本完成境内境外债务整体重组或展期 [11] - 时代中国 碧桂园 方圆地产基本完成境内债券展期 [11] - 禹洲集团 中梁控股 当代置业完成境外债重组或展期 [11] - 远洋集团境外债务重组获香港及英国法院批准 [11] - 龙光集团76.4%同意债权人加入整体CSA 境外债重组基本成功 [11] - 碧桂园提出116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提案 [12] 内地房企重整案例 - 华晨地产 新华联成功完成重整 [13] - 金科股份重整进入倒计时 关键债权人博裕资本终止仲裁程序 表决结果将于2025年3月31日揭晓 [13] - 协信远创重整搁浅 债权人申报金额928.6亿元 确认债权623.78亿元 重整计划草案未通过 [14] 债转股成为重组标配 - 碧桂园采用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形式进行债转股 [16][19] - 融创中国向特殊目的信托增发约4亿股股票偿付债券持有人 [16] - 华夏幸福以下属公司股权搭建平台实施债务重组 [16] - 中国奥园发行新债务工具及股权置换境外债务 [19] - 远洋集团发行强制可转换债券及永续权益 初始金额约40.18亿美元 最多转换73.97亿股 [19] - 龙光集团强制可转债以6港元/股转股 [19] - 花样年13亿美元负债股权化 债务工具持有人将持股45.2% [19]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2024年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行 各地政府落实白名单机制 [20] - 2024年白名单项目审批贷款超5万亿元 全年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 [20] - 收储机制建立 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可发放贷款收购存量土地 [21] - 2025年广东省7城市披露专项债闲置土地收储清单 [21] - 政策利好有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 为房企资金状况改善提供支持 [22] 行业挑战与风险 - 部分房企如恒大中国已被清盘 蓝光发展 泰禾集团仍深陷债务危机 [22] - 二次违约风险需警惕 重组或需更大力度消债 [6][15] - 重组成功不代表上岸 恢复盈利仍需市场检验 [23]
青岛调整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龙光集团2024年净亏损66.2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3-28 02:49
房地产行业政策 - 3月27日青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通知,缴存人购青岛市商品房现房申请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上浮10%,且可与其他上浮政策叠加,叠加后最高限额150万元 [1] - 通知调整青岛市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年龄上限,贷款到期日男性不超过68岁,女性不超过63岁,或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 [1] 企业业绩情况 龙光集团 - 3月27日龙光集团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权益合约销售额71.8亿元,确认收入232.6亿元,年内净亏损66.2亿元,持续亏损因房地产业务低迷、项目结转毛利率下行及计提存货减值 [2] - 截至2025年2月27日,龙光境外债务整体重组获持有62.07亿美元境外债务本金总额超80.8%的债权人加入支持协议 [2] 金融街物业 - 3月27日金融街物业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收入约17.52亿元,同比增加约15.65%,年内利润约1.32亿元,同比减少约7.87%,股东应占利润约1.16亿元,同比减少约9.39% [2] 碧桂园服务 - 3月27日碧桂园服务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总收入439.9亿元,同比增长3.2%,物业管理等业务合计经调整收入同比增长10.2%,核心业务合计经调整毛利增长6.4%至92亿元 [3] 弘阳地产 - 3月27日弘阳地产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度营收约113.06亿元,同比减少42.9%,净亏损55.256亿元,报告期间毛损率为1.6%,去年同期为3.4% [4]
龙光集团(03380)公布2024年业绩 全年完成交付约2.8万套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09:55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龙光集团面临挑战积极应对,虽业绩亏损但交付房屋,境外债务重组获进展,境内债重组方案公布且具合理性 [1][2] 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深度调整态势,行业整体销售规模持续收缩,房企经营压力加剧 [1] - 百强房企全年销售总额同比降幅超30%,市场下行压力显著 [1] - 已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的90余家上市房企中,约60%企业面临不同程度亏损,行业盈利空间持续收窄 [1] 公司经营举措 - 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深化精细化管理 [1] - 狠抓销售去化与资金回笼,全力保障项目开发运营 [1] - 始终将“稳经营、保交”付作为重要任务,2024年累计完成70批次、约2.8万套房屋交付 [1]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32.6亿元,录得净亏损人民币66.2亿元,主要系项目结转毛利率下行及计提存货减值所致 [1] 公司债务重组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7日,境外债务已获得持有境外债务本金总额62.07亿美元中超过80.8%的债权人加入支持协议 [1] - 境内债重组方案于2025年3月17日正式公布,提供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等五个选项 [2] - 分析人士认为境内债重组方案设计合理全面,为投资人提供灵活多元退出路径,反映企业诚意,具较高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 公司后续计划 - 继续采取积极措施“稳经营、保交付”,加快推进境内外债务整体重组方案实施落地 [3]
龙光集团(03380)发布年度业绩 取得收入232.65亿元 全年合计顺利完成项目交付约2.8万套
智通财经网· 2025-03-27 09:40
文章核心观点 - 龙光集团2024年业绩亏损,主要因行业低迷和存货减值,集团积极应对挑战,推进交付和债务重组 [1][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集团收入232.65亿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2.98亿元,每股基本亏损113.95分 [1] - 持续亏损主因房地产行业低迷、毛利率低及存货计提减值拨备 [1] 公司经营举措 - 积极应对挑战,调整经营策略,落实精细化管理,强化项目销售及资金回笼,保障项目开发运营 [1] - 2024年全年完成项目交付70个批次、约2.8万套 [1] - 坚持生产经营和债务管理两手抓,继续采取措施“保交付,稳经营” [2] - 境外债务整体重组方案获多数债权人支持批准,将加快推进实施落地,继续与境内债权人沟通完成境内外整体债务重组 [2] 公司土地储备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2361.41万平方米,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货值占比约76% [2] 行业政策情况 - 中央政府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目标,出台优化增量住房和消化存量住房措施,放宽限购,下调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政策,但效果显现需过程 [2]
龙光集团(0338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09:2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权益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71.8亿元,确认收入为人民币232.6亿元,年内净亏损为人民币66.2亿元[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32.65亿元,较2023年的471.67亿元下降50.67%;年内亏损66.18亿元,较2023年的88.58亿元收窄25.29%[4] - 2024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75.66亿元,较2023年的91.62亿元收窄17.42%[5]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48.60亿元,较2023年末的558.87亿元下降1.84%;流动资产总值为1577.26亿元,较2023年末的1924.95亿元下降18.06%[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总额为1577.61亿元,较2023年末的1633.90亿元下降3.44%;净流动负债为3462.2万元,2023年末为净流动资产29.11亿元[6]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00.20亿元,较2023年末的522.59亿元下降42.56%;净资产为248.05亿元,较2023年末的327.33亿元下降24.22%[7] - 2024年末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02.37亿元,较2023年末的274.83亿元下降26.36%;非控股权益为45.68亿元,较2023年末的52.50亿元下降12.9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为1577.26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54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1577.61亿元[12] - 2024年可申报分部收入为233.17026亿元,2023年为472.14843亿元;2024年综合收入为232.64613亿元,2023年为471.66787亿元[25] - 2024年可申报分部亏损为62.04307亿元,2023年为66.29493亿元;2024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74.31398亿元,2023年为70.7191亿元[25] - 2024年集团总收入232.65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239.02亿元(或约50.7%),主要因物业开发收入减少[59][60] - 2024年销售成本283.40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233.36亿元(或约45.2%),计提存货减值拨备约62.80亿元[61] - 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值2125.86亿元,负债总额1877.81亿元,权益总额248.05亿元[65] 各业务线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开发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229.64107亿元,物业经营分部为3.00506亿元,总计232.64613亿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67.81883亿元、3.84904亿元、471.66787亿元[23] - 2024年物业开发收入为23,113,967千元,2023年为46,987,885千元,同比下降约50.81%[27] - 2024年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其他租赁付款收入为305,684千元,2023年为387,124千元,同比下降约21.04%[27]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为127,848千元,2023年为200,216千元,同比下降约36.14%[27] - 2024年财务成本为1,104,841千元,2023年为1,620,802千元,同比下降约31.83%[28] - 2024年所售物业成本为22,040,916千元,2023年为45,196,633千元,同比下降约51.24%[29] - 2024年撇减存货至可变现净值为6,280,000千元,2023年为6,030,000千元,同比增长约4.15%[29] - 2024年年内税项抵免为812,914千元,2023年税项开支为1,786,202千元[31] - 2024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6,298,354千元,2023年为8,934,542千元,同比下降约29.51%[33] - 2024年30日内贸易应收款项为52,587千元,2023年为137,944千元,同比下降约62.02%[3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1,136,478千元,2023年为1,361,684千元,同比下降约16.54%[35] - 跨境担保安排负债2024年为818,896千元,2023年为829,074千元[37] - 贸易应付款项2024年总计23,277,191千元,2023年为29,795,615千元[38] - 2024年物业开发收入229.64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50.9%,来自长三角、大湾区、西南及其他区域占比分别为37.5%、35.5%、14.5%及12.5%[60][61] - 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8.1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44.0%;行政开支5.16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42.2%[62] - 2024年财务成本净额减少至11.05亿元(2023年:16.21亿元)[63] - 2024年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净额分别拨回6.09亿元及2.04亿元(2023年:7.08亿元及10.78亿元)[64] 境外债务重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美元优先票据及港元股本挂钩证券的未偿还本金为36.19亿美元(人民币260.77亿元)[10] - 2025年1月6日公告境外债务整体重组方案,1月10日与债权人小组签署附有条款的整体债权人支持协议[10] - 截至2025年2月27日,持有公司境外债务本金总额62.07亿美元中超80.8%的同意债权人已加入整体债权人支持协议[10] - 截至2025年2月27日,持有公司境外债务本金总额62.07亿美元中超过80.8%的同意债权人加入整体CSA[45] 公司运营策略 - 集团正与金融机构及债务持有人磋商借款、优先票据及担保债务展期事宜[14] - 集团会加快开发中及已竣工物业预售及销售,加快销售回款及应收款项收回[14] - 集团将在需要时出售资产[14] - 集团将落实措施管控行政成本[14] 财务准则相关 - 集团本年度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7] 地理资料相关 - 集团超90%外部客户收入和分部资产来自中国内地,不呈列地理资料[26]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6%至100,280亿元,住宅投资同比减少10.5%至76,040亿元[44] - 202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44] 项目交付情况 - 2024年公司全年完成项目交付70个批次、约2.8万套[44] 区域权益合约销售情况 - 2024年公司权益合约销售额约71.8亿元,大湾区、长三角、西南及其他区域占比分别约为52.1%、14.9%、9.2%及23.8%[51] - 2024年大湾区权益合约销售金额37.43亿元,占比52.1%,建筑面积172,318平方米,占比34.5%,平均售价23,890元/平方米[52] - 2024年长江三角洲区域权益合约销售金额10.65亿元,占比14.9%,建筑面积56,838平方米,占比11.4%,平均售价17,863元/平方米[52] 项目规划与土地储备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52] - 2024年末集团规划竣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52万平方米,发展中项目约763万平方米[53][54] - 2024年末集团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约2361.41万平方米,大湾区及长三角区域货值占比约76%[5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零)[67] 财务数据核对与核证情况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初步公告财务数据与综合财务报表草稿金额核对一致[74] - 公司核数师工作不构成核证聘任,未对初步公告发表核证[74] 公告相关说明 - 公告载有前瞻性陈述,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75] 年报发布计划 - 公司2024年年报将在适当时候刊登于港交所及公司网站[76] 公司人员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纪海鹏、赖卓斌、黄湘玲、陈勇及周吉[77]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张化桥、廖家莹、蔡穗声及刘勇平博士[77]
龙光集团公布219.62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为投资人提供折价购回等五个选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8 14:02
文章核心观点 3月18日龙光集团向债权人公布219.62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 提供五个选项满足不同投资人需求 此前已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并呈现相关资产负债及项目面积数据 [1][3] 境内债务重组方案 - 涵盖21笔债券 本金余额合计219.62亿元 [1] - 提供五个选项 包括折价购回 资产抵债 债转股 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 [1] - 折价购回拟筹集不超5亿元现金 以债券面值15%价格购回 [1] - 资产抵债分实物资产和财产权信托份额抵债 资产分布多地 信托期限3至5年分配资金含0.5%头部现金 [2] - 债转股拟增发不超5.3亿股普通股 转股价6港元/股 [2] - 特定资产依托上海项目设信托 期限15年 存续期靠项目现金流受偿含0.5%头部现金 [2] - 展期留债未参与其他选项的债券剩余本金展期9.5年 利息调为1% 第5年期末开始分期兑付 [2] 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 2月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约76.4%债权人加入整体CSA 提供四个选项 [3]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总资产2264.88亿元 流动资产1716.19亿元 现金及银行结余95亿元 [3] - 负债总额1959.75亿元 流动负债总额1593.97亿元 资产负债率86.53% [3] 项目面积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面积约27万平方米 竣工项目面积228万平方米 发展中项目面积887万平方米 [3] - 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9万平方米 111万平方米 999万平方米 [3]
龙光集团公布219.62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 为投资人提供折价购回等五个选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18 13:59
文章核心观点 龙光集团公布219.62亿元境内债务重组方案 为投资人提供折价购回等五个选项 [1] 分组1:境内债务重组方案 - 3月18日龙光集团向债权人公布整体境内债务重组方案 涵盖21笔债券 本金余额合计219.62亿元 [2] - 方案提供折价购回、资产抵债、债转股、特定资产和全额展期留债五个选项 [2] - 折价购回拟筹集不超5亿元现金 以债券面值15%价格购回 [2] - 资产抵债包括实物资产和财产权信托份额抵债 抵债资产含自持商业等 分布多地 [2] - 债转股拟增发不超5.3亿股普通股 转股价6港元/股 与海外方案一致 [3] - 特定资产依托上海13万平方米商业项目设信托 每100元债券面值可登记100份信托份额 [3] - 展期留债未参与其他选项的债券剩余本金展期9.5年 利息调为1% 第5年期末开始分期兑付 [3] 分组2:境外债务重组情况 - 今年2月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 约76.4%债权人加入整体CSA [3] - 境外债务为债权人提供现金支付等四个选项 [3] 分组3:财务及项目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 总资产2264.88亿元 流动资产1716.19亿元 现金及银行结余95亿元 [4] - 负债总额1959.75亿元 流动负债总额1593.97亿元 资产负债率86.53% [4] - 2024年上半年新开工、竣工、发展中项目面积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9万、111万、999万平方米 [4]
债务重组重大进展!龙光集团宣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1-06 04:48
龙光集团债务重组进展 - 龙光集团境外债务整体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已与若干境外债权人达成一致,推出包含现金收购、短期票据与强制可转债组合、强制可转债、长期票据四个选项的重组方案 [1] - 龙光集团境外债务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75.62亿美元,公司通过加快销售回款、缩减运营开支等方式全力做好"稳经营、保交付"工作,2024年全年共计完成交付2.8万套 [1] - 龙光集团拥有优质的境外资产和现金资源,包括现金、境外项目和股票等,是已公告重组方案的同行中境外资源价值较高的房企之一 [1] 房企债务重组趋势 - 房企债务重组策略从以展期为主转向全面削债,主要通过折价赎回债券和强制转股等方式实现 [2] - 融创房地产集团PR融创01债券重组获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其境内债务二次重组方案涵盖现金要约收购、股票及股票经济收益权兑付、以资抵债和全额长展期四个选项 [2] - 折价回购、债转股等方式能够从源头减少债务,有助于企业真正走出债务危机,为房企争取恢复流动性的时间 [2] 房企债务现状与应对策略 - 2024年房企到期债券规模为7703.1亿元,同比下降19.6%,其中信用债占比69.0%,境外债占比31.0%,房企境内债务偿债压力较大 [3] - 房企应紧抓"因城施策"窗口期,加速布局较好项目的销售去化,快速回笼资金,增强偿债能力 [3] - 房企在加快销售去化、出售资产、回笼资金的同时,还应减少拿地、减少支出,积极进行债务重组,与债权方沟通协商 [3]
龙光集团(0338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09:49
公司整体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40.53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4%,期内亏损18.001亿元[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约53.176亿元,大灣區、長江三角洲區域、西南區域及其他區域佔比分別約為50.9%、17.2%、7.6%及24.3%[8] - 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140.534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4%,主要因物业开发收入增长[13][15] - 2024年上半年年内亏损合计约18.00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3%[1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40.53亿元,2023年同期为138.59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损为16.74亿元,2023年同期为8.66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所得亏损为23.41亿元,2023年同期为15.44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4.67亿元,2023年同期为21.31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18.00亿元,2023年同期为17.60亿元[56]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278元,2023年同期为0.346元[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19.96亿元,2023年同期为27.58亿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10.6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 -19.28亿元有所改善[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81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92.74亿元[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29.32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 -76.73亿元有所减少[6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项目为65.77亿元,较期初的102.38亿元减少[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140.53364亿元,可申报分部收入为140.56546亿元[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申报分部亏损为23.555亿元[78] - 2024年可申报分部收入为14,056,546千元,2023年为13,866,998千元;2024年综合收入为14,053,364千元,2023年为13,859,041千元[84] - 2024年可申报分部亏损为2,355,500千元,2023年为1,669,252千元;2024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3,467,196千元,2023年为2,130,927千元[84] - 2024年物业销售为13,831,793千元,2023年为13,352,499千元;2024年开发管理收入为150,554千元,2023年为443,637千元[88]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5,991千元,2023年为339,660千元[84][92] - 2024年财务成本为1,126,364千元,2023年为586,767千元[84][93] - 2024年所售物业成本为12,872,907千元,2023年为12,305,023千元;2024年所提供服务成本为44,541千元,2023年为419,531千元[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税项抵免总额为16.67081亿元,2023年为3.7103亿元[97]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5.36487亿元,2023年为19.12641亿元[10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所用的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55.27178亿股,与2023年相同[10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及在建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净减少3679.9万元,2023年同期为净增加5202.8万元[10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及在建投资物业添置为7410.6万元,2023年同期为1.85053亿元[105] - 2024年上半年有4.53254亿元投资物业转拨至待售竣工物业,2023年同期无此情况[10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别收购及出售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123万元和1186.2万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221万元和58.8万元[106] - 2024年来自合营公司的建筑合同收入为人民币70813千元,2023年为188523千元;来自联营公司的建筑合同收入2024年为266千元,2023年为1075千元[175] - 2024年给予主要管理人员的薪酬(含董事款项)为人民币8657千元,2023年为8130千元[178] 项目建设与交付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開工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27萬平方米[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竣工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228萬平方米[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發展中項目規劃總建築面積約為877萬平方米[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項目交付45個批次、近1.7萬套[4] 土地储备与获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透過公開市場招拍掛的方式獲取新項目[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土地儲備的總建築面積約為2412.1574萬平方米,大灣區及長江三角洲區域貨值佔比約為77%[11] 债务处理与协议 - 迄今持有美元優先票據未償還本金總額超過92%的現有票據持有人已簽署債權人支持協議[4] - 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市龍光控股有限公司發行的二十一筆境內公司債券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調整本息兌付安排等議案在寬限期內均獲得持有人會議表決通過[4] - 截至资料批准日期,逾92%的优先票据持有人已加入债权人支持协议[71] 财务收支明细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开发收入约138.753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3%,大湾区、长三角区域、西南区域及其他区域占比分别为42.1%、49.5%、6.4%及2.0%[15][1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约157.272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6.8%,主要因结算单价增长[17][1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约3.94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7.9%;行政开支约3.677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6.0%[18]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净额增至约11.264亿元,2023年同期约为5.868亿元[20] - 2024年上半年土地增值税净额拨回3.206亿元,企业所得税净额拨回13.465亿元[21] - 2024年银行及借款利息为2,021,771千元,2023年为1,150,988千元;2024年优先票据的利息为63,341千元,2023年为676,785千元[93] - 2024年撇减存货至可变现净值为2,809,788千元,2023年为2,000,000千元[9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约2264.8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8.8%;负债总额约1959.75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2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48.6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8.87亿元有所下降[6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1716.1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24.95亿元减少[6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593.97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33.90亿元略有降低[61] - 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122.2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1.05亿元大幅减少[61]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365.7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2.59亿元显著下降[63]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05.13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7.33亿元有所减少[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美元优先票据及港元股本挂钩证券未偿还本金为36.19亿美元(人民币257亿元),未支付利息总额为3.77亿美元(人民币26.8亿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716.1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95亿元,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593.97亿元[72]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除外)扣除亏损拨备后为11.4039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61684亿元[109] - 2024年6月30日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为4.7046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1829亿元[1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跨境担保安排负债为834,984,2023年为829,074[113] - 2024年6月30日,总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5亿元,2023年为131.72亿元[114] - 2024年6月30日,存放于指定银行账户的存款为41.65亿元,2023年为82.15亿元[114] - 2024年6月30日,受限制存款为29.23亿元,2023年为28.47亿元[11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结余为231.69561亿元,2023年为297.95615亿元[116] - 2024年6月30日,30天以内贸易应付款项为61.8572亿元,2023年为93.6771亿元[117] - 2024年6月30日,31天至90天贸易应付款项为16.51301亿元,2023年为21.40319亿元[117] - 2024年6月30日,优先票据总计259.13724亿元,2023年为257.51918亿元[118] - 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流动负债的优先票据根据到期日为133.50493亿元,2023年为111.34222亿元[118] - 2024年6月30日,根据合约条款分类为其他流动负债的优先票据为125.63231亿元,2023年为146.17696亿元[118] - 2024年6月30日,2025年到期公司债券为44.55892亿元,2026年到期公司债券为125.67047亿元[125] - 2024年6月30日,其他流动负债总额为179.850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4.09908亿元有所下降[125] - 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流动负债的部分为39.3712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92952亿元大幅增加[125] - 2024年6月,2025年到期公司债券偿还本金290.88万元,2026年到期公司债券偿还本金483.6462万元[128][130] - 2024年6月30日,分类为非流动负债的部分为 - 130.8581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 - 161.5452亿元有所减少[125] - 根据物业开发项目累计预售额等分类为其他流动负债的银行及其他贷款,2024年6月30日为14.8468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9926亿元减少[125] - 2022年12月2日,公司获本金12.231亿元公司债券持有人批准,将到期日延长36个月,2023年2月和5月分别偿还1170万元和1108万元,2023年末2.40064亿元分类为流动负债,2024年6月偿还237.1003万元,2024年6月末7.20192222亿元分类为流动负债[131] - 2019年8月5日深圳龙光发行两期私募境内公司债券,本金分别为5亿元和1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6.5%和6.2%,2021年8月3日8.95亿元第二期债券回售,2022年8月偿还5000万元第一期债券本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