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龙工(03339)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概念追踪|上半年全国基建投资多点开花 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回暖(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00:13
基建投资与工程机械行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44.81%,第二季度开工率为47.1%,环比一季度上涨4.62% [1] - 15个省份平均开工率超过50%,其中安徽、福建、河南、江西、浙江和重庆连续6个月综合开工率超过50%,华东、华南地区表现突出 [1] - 吊装设备平均开工率为66.87%,位居各大类设备榜首 [1] 高空作业车销售数据 - 2025年6月高空作业车销量539台,同比增长153%,其中国内销量509台(+147%),出口30台(+329%) [1] - 1-6月高空作业车累计销量2445台(+27.9%),其中国内2312台(+25%),出口133台(+115%) [1] 叉车销售数据 - 2025年6月叉车销量137570台(+23.1%),其中国内83892台(+27.3%),出口53678台(+17.2%) [2] - 1-6月叉车累计销量739334台(+11.7%),其中国内476382台(+9.79%),出口262952台(+15.2%) [2] - 6月不含电动步行式仓储车辆的叉车销量53266台(+14.5%),其中国内34899台(+15.3%),出口18367台(+13%) [2] 工程机械企业动态 - 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柳工等头部企业海外销售占比逼近或超越50%,国内复苏由挖掘机传导至非挖设备板块 [2] - 行业头部企业对海外市场保持乐观预期,预计海外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2] 相关港股标的 - 中联重科(01157)、三一国际(00631)、中国龙工(03339)、郑煤机(00564)等工程机械产业链企业 [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4 08: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7月14日收盘 共有138只股票创52周新高 其中绿心集团股权(02999)、欧科云链(01499)、珠江钢管(01938)创高率位列前三 分别为70.00%、48.39%和33.33% [1]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包括伟仕佳杰(00856)32.01%和云知声(09678)20.99% [1] - 创高率在10%-20%区间的股票包括中国诚通发展集团(00217)14.48%、四环医药(00460)14.40%、泰德医药(03880)13.85%等 [1]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31.76% 收盘价0.242港元 最低价0.232港元 [4]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11.11% 收盘价0.094港元 最低价0.088港元 [4] - 百望股份(06657)创低率-9.35% 收盘价17.480港元 最低价16.860港元 [4] 细分行业表现 - 医药行业表现突出 四环医药创高率14.40% 泰德医药13.85% 北海康成-B 12.94% [1] - 比特币相关ETF产品表现活跃 嘉实比特币-U(09439)创高率9.51% 华夏比特币(03042)4.02% FA南方比特币(03066)3.91% [2] - 科技板块中 欧科云链创高率48.39% 硬蛋创新(00400)3.14% 元征科技(02488)3.10% [1][2]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08: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7月2日收盘,共有137只股票创52周新高,领航医药生物科技(00399)、重庆钢铁股份(01053)、富誉控股(08269)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80.00%、52.52%、36.81% [1] -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收盘价0.26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创高率180.00% [1] - 重庆钢铁股份收盘价1.720港元,最高价2.120港元,创高率52.52% [1] - 富誉控股收盘价0.249港元,最高价0.249港元,创高率36.81% [1] - 黄河实业(00318)收盘价0.390港元,最高价0.600港元,创高率33.33% [1] - 中国东方集团(00581)收盘价1.460港元,最高价1.830港元,创高率23.65% [1] - 鞍钢股份(00347)收盘价1.860港元,最高价2.620港元,创高率23.00% [1] 其他显著新高股票 - 荣晖国际(00990)收盘价0.740港元,最高价0.840港元,创高率21.74% [1] - HOME CONTROL(01747)收盘价2.840港元,最高价2.840港元,创高率20.85% [1] - 天安卓健(00383)收盘价1.140港元,最高价1.150港元,创高率17.35% [1]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收盘价2.020港元,最高价2.490港元,创高率16.90% [1] - 兴利集团(00114)收盘价0.550港元,最高价0.640港元,创高率16.36% [1] - 盛良物流(08292)收盘价0.660港元,最高价0.660港元,创高率13.79% [1] 中低涨幅新高股票 - 三生制药(01530)收盘价24.250港元,最高价26.100港元,创高率4.61% [2] - 信义能源(03868)收盘价1.170港元,最高价1.200港元,创高率4.35% [2] - 中国飞机租赁(01848)收盘价4.1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创高率4.24% [2] - 华油能源(01251)收盘价0.213港元,最高价0.248港元,创高率4.20% [2] - 江南布衣(03306)收盘价18.340港元,最高价18.380港元,创高率3.90%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青瓷游戏(06633)收盘价3.100港元,最低价1.000港元,创低率-54.55% [4] - 迪信通(06188)收盘价0.231港元,最低价0.211港元,创低率-14.57% [4] - 钧濠集团(00115)收盘价2.700港元,最低价2.690港元,创低率-10.33% [4]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收盘价0.042港元,最低价0.019港元,创低率-9.52% [4] - 易站绿色科技(08475)收盘价0.063港元,最低价0.055港元,创低率-8.33% [4]
中国龙工(0333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4:01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102.14亿元,较2023年的105.23亿元下降3.23%[6]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2.32亿元,较2023年的8.18亿元增长50.62%[6] - 2024年权益母公司应占溢利为10.19亿元,较2023年的6.45亿元增长57.82%[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4元,较2023年的0.15元增长60%[6]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19.56%,较2023年的17.53%增长2.03%[6] - 2024年销售净利率为9.97%,较2023年的6.13%增长3.84%[6]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44.57%,较2023年的56.52%下降11.95%[6]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15天,较2023年的136天减少21天[6] - 2024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10.68亿港元,出口额34.57亿港元,同比增长4%,净利润11.04亿港元,同比增长58%[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102.14亿元,同比下降2.94%[15] - 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0.19亿元,同比增长57.80%[15] - 2024年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9.56%,比2023年度同期上升2.03个百分点[15] - 2024年集团出口额同比增长3.76%,出口销售增加至31.9亿元[15][16] - 2024财年,公司总收益为102.14亿元,较2023年的105.23亿元减少3%[28]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9.98亿元,较2023年的18.45亿元增加8%,毛利率由18%提升至20%[29] - 公司存货减少20%,由28.77亿元减至22.87亿元[33]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19%,由19.95亿元增至23.77亿元[34] - 已抵押存款减少15%,由7.08亿元减至5.99亿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净值约为107.04亿元,较2023年的99.82亿元增加7.24%[2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64,2023年为2.23[2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0.83%,2023年为36.11%[25] - 2024年集团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约6900万元,2023年约为1.52亿元[26] - 其他收益及亏损由2023年亏损1亿元转为2024年收益5700万元[3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总额约为79.21亿元,2023年为72.06亿元[5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装载机销售额占集团整体销售额比重41.23%,较2023年上升0.04个百分点[15] - 2024年叉车销售额占比为36.41%,较2023年同期上升1.63个百分点[15] - 2024年挖掘机销售额占比较2023年同期下降1.61个百分点至10.34%[15] - 2024年西北及西南地区销售收入跌幅最大,分别减少16.81%及17.67%[16] - 2024年ZL50系列收入下降17.44%,ZL60系列收入增长56.04%[18] 股息相关 - 2024年末拟派息每股0.13港元,派息比率达净利润的50%[8] - 2023年经营业绩末期股息每股0.08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07元),共计3.42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11亿元),年内无中期股息[49]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3港元[50] 股东及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倪银英持有公司2,398,273,188股,占已发行股本56.03%;陈超持有1,596,000股,占0.04%;郑可文持有429,900股,占0.01%[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李新炎和倪银英在相联法团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注册股本均为480,000,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0.11%[64]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佣约7,212名员工[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7212人,男性员工占83%[168] - 公司员工年龄在21岁以下占比3.31%,21 - 25岁以下占6.97%,26 - 30岁以下占8.89%,31 - 40岁以下占33.78%,41 - 50岁以下占32.31%,51 - 55岁以下占10.01%,56岁以上占4.73%[169]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集团五大客户占本年度总营业额约12%(2023年:13%),最大客户占本年度总营业额约5%(2023年:5%)[78] - 集团五大供应商占本年度总购货额约28%(2023年:28%),最大供应商占总购货额约10%(2023年:11%)[78] 董事相关 - 公司全体董事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全体愿意膺选连任[58]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的董事概无与集团订立于一年内毋须赔偿(法定赔偿除外)而不可终止的服务合约[60] - 公司董事会现共有董事8名,其中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3名[1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曾举行4次会议,召开定期会议发出不少于14天通知[109] - 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位非执行董事未能出席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101] - 钱世政博士及吴建明先生各自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已逾九年,在2024年5月28日股东周年大会上获股东投票通过重选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2][103] - 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李新炎自2015年12月21日起兼任首席执行官,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但董事会认为此举合适[104]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各董事确认2024年度内已遵守规定[105] - 董事会下设执行、审核、薪酬及提名四个委员会,各在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能[106] - 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钱世政博士具备相关财务管理专长,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确认独立性[108] - 董事会成员包括两名家族成员,即李新炎及其妻子倪银英,须按执行董事方式轮席告退及膺选连任[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执行委员会举行会议2次,执行董事出席率均为100%;董事会举行会议4次,全体董事出席率均为100%;审核委员会举行会议2次,相关成员出席率为100%;薪酬委员会举行会议1次,相关成员出席率为100%;提名委员会举行会议1次,相关成员出席率为100%;股东周年大会举行1次,部分董事出席率为100%,部分为0%[110] - 执行委员会由4名执行董事组成,战略及管治委员会负责制定公司战略、政策及业务计划并控制风险[112] - 审核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和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公司2024年度中期及末期业绩[113][117] - 薪酬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协助董事会决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事宜[120] - 提名委员会由1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协助董事会物色董事人选等工作[121] - 为确保董事会独立性,独立非执行董事比例至少保持在董事会的三分之一,目前董事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公司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关于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独立性[123] - 董事会充分考虑服务超9年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贡献和独立性,认为其符合公司及股东最佳利益[123] - 提名委员会每年审查确保董事会获独立观点及意见机制的有效性,2024年已确认该机制实行及有效[122]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含1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女性董事占比约13%,目标为保持“至少一名女性董事”或“女性董事占12%”以较低者为准[125] - 大部分董事在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公司担任高管或董事超九年,董事年龄分布在40 - 79岁,居住地包括中国内地6名、中国香港2名[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已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31] 公司运营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无订立有关管理及执行公司全部或任何重大部份业务之合约[61] - 年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股份及其他上市证券[70] - 集团五名最高薪雇员全部为公司董事,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8[73] - 2022年12月30日公司与金隆订立总采购协议,2024年2月6日与海克力斯订立经更新总采购协议[8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根据金隆总采购协议购入约2400万元零件,根据海克力斯总采购协议购入约700万元自动化机器人产品[82] - 金隆总采购协议及海克力斯总采购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构成关联交易,相关金额各百分比比率(溢利比率除外)按年计算均低于5%,可豁免独立股东批准[82] - 2024年度无有关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出售[84] - 公司无重大结算日后事件[85]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或开曼群岛法例无优先购买权条文[86] - 集团无严重违反适用法规情况[87] - 董事会采纳股息政策,宣派及派付股息时考虑集团财务表现等因素[88] - 公司面临市场、财务、营运等风险[90][92][93] - 有关续聘安永为公司核数师的决议案将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95] 公司沟通与政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境内外投资者进行电话沟通90余次及参观10余次[132]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沟通,鼓励股东参加股东大会交流并行使投票权[133] - 股东通讯政策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属有效[134]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赋有在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34] - 除非获董事推荐参选,股东提名人士参选董事需满足相关条件,最短通告期限至少为7日[1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组织章程文件无重大变动[137] ESG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与工程机械相关的ESG举措及表现事宜[14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所载之ESG指引编制[140] - 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治理架构分为董事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及执行部门三个主要组成部分[147] - 董事会对公司ESG承担整体责任并作整体监督,提出ESG目标及方向,评估和确定ESG相关风险[147] - 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及协调所有与ESG相关的活动,处理重要性评估等工作[147] - 执行部门推动企业内部可持续发展政策及举措的落地实施,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148] - 2024年公司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21.43364万吨,甲烷0.43803吨,氧化亚氮0.05776吨[158] - 2024年公司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56.2349万吨,排水达标率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5%[158] - 2024年公司排放二氧化硫0.0316吨,氮氧化物14.7832吨[159] - 2024年公司产生有害废弃物2084吨,全部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160] - 2024年公司产生无害废弃物82,877吨,其中可再利用废弃物82,033吨全部回收综合利用,工业垃圾844吨委托处置[160] - 2024年公司主要能源消耗天然气790.1万立方米,电力23,588.34万千瓦时,柴油1,313.44吨,丙烷611.47吨[161] - 公司将ESG议题分为“非常重要”和“较为重要”两类,废气排放等属于“非常重要”议题[152][153] - 公司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编制应急预案,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155] - 公司建有12套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多种工艺处理生产废水[158] - 公司锅炉污染物排放达相关标准,工艺废气处理后达相关标准[159] - 2024年公司共消耗自来水66.15865万吨[162] - 2024年公司共消耗各类包装材料约433.8吨[163] - 员工对生产环境满意度达到99%[171] - 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00%覆盖所有岗位[171] - 公司采取能源管理三级计量和定额管理等措施后能耗降低明显[162] - 公司产品耗水量下降明显[163] - 公司投入资金对有毒有害工序和污染治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和污染治理水平[164] - 2024年公司无违反劳工相关法例或规定[173] 供应商管理 - 2024年发展战略合作伙伴10家,开发新供应商170家[175] - 2024年合格供方名录供应商数量为1426家,其中华东地区1108家,华北地区93家,华南地区44家,西南地区22家,华中地区115家,东北地区18家,西北地区13家,国外13家[175] - 公司对供应商实行优劣竞争管理,持续优化与整合供应链资源[17
紫金矿业单季净利破百亿!解锁龙岩四大龙头上市公司发展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4-25 03:15
文章核心观点 龙岩市几家龙头上市公司通过转型升级、控本增效、拓展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应认清形势、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发挥优势、深挖潜力、对接市场、调整策略,以应对风险挑战 [21] 转型升级 - 龙净环保升级环保装备技术,依托紫金矿业开拓新能源产业,布局矿山风光、电芯研发等业务,形成“环保与新能源技术研发等”相结合格局,如西藏拉果错项目建成发电 [1][23] - 龙工集团秉持“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理念,完善产品组合,电动装载机产销量创新高,装载机和叉车销售额占总收入77.6%,与宁德时代合作推出新一代装载机 [2][4][23] - 龙岩高岭土开发尾矿和瓷石利用技术,提高产品利用率,推动结构升级,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比增8.82%、2.99% [5] - 紫金矿业聚焦金铜主业,兼顾多种金属,计划将矿产金从去年73吨提升至85吨,靠罗斯贝尔金矿等项目支撑 [6][23] 控本增效 - 龙岩高岭土构建采购制度,兼顾产能、利润和需求确定生产计划,采选精细化管理,直销缩短流通环节 [10][27] - 龙工集团2024年营收降2.94%,净利润增57.80%,毛利率提升2.03个百分点,存货从28.77亿元减至22.87亿元 [12][33] - 龙净环保去年环保设备制造板块营收降12.75%,净利润逆势增63.15%,今年一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0.5%,剥离低效业务发展新能源 [13] - 紫金矿业“矿石流五环归一”模式推动矿山项目,与海康威视合作打造管理平台和集控中心,优化流程控本增效 [15] 拓展空间 - 紫金矿业去年归母净利润增52%,今年一季度增62%,在海外16个国家和国内17个省有超30座矿产基地,推进塞尔维亚项目改扩建 [16][28] - 龙工集团国内部分地区销售收入减少,出口销售额增3.76%至31.9亿元,装载机出口销量占比约50%,将开拓国内外市场 [17][29] - 龙净环保工程业绩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注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化,拓展海外业务 [18][29] - 龙岩高岭土提高资源利用率,中高端市场占有率有上升空间,灵活调整开采和深加工规模确保可持续发展 [19][29]
港股重型机械股拉升,中联重科涨超5%,三一国际涨超4%,中国龙工涨1.5%!机构:挖机销量超预期好转,地产企稳、基建发力对中挖形成支撑
格隆汇· 2025-04-02 03:04
文章核心观点 港股重型机械股普遍拉升,CME预计2025年3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国内外需求回暖共振,东吴证券认为挖机销量超预期好转,全年挖机内销值得期待 [1][2] 行业表现 - 港股重型机械股普遍拉升,中联重科涨超5%,三一国际涨超4%,中国龙工涨1.5%,森松国际、中国重汽跟涨 [1] 公司表现 - 中联重科最新价5.890,涨幅4.99% [2] - 三一国际最新价5.440,涨幅4.02% [2] - 中国龙工最新价2.120,涨幅1.44% [2] - 森松国际最新价6.390,涨幅1.11% [2] - 中国重汽最新价20.250,涨幅0.75% [2] 行业数据 - CME预计2025年3月挖掘机销量28500台,同比增长14%,其中国内18500台,同比增长22%,出口10000台,同比增长2% [2] 行业展望 - 东吴证券研究判断挖机销量超预期好转,认为水利投资高增速对小挖形成支撑,地产企稳、基建发力对中挖形成支撑,矿山需求稳定对大挖销量形成支撑,叠加存量更新替换背景下,全年挖机内销值得期待 [2]
中国龙工(03339):2024年度业绩点评:净利润大幅增长,装载机电动化趋势支撑公司未来成长
光大证券· 2025-03-31 08: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龙工2024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虽部分产品收入端短期承压,但国内工程机械需求复苏、海外业务增长,且装载机电动化进程提速,公司作为装载机龙头有望深度受益,故维持“买入”评级 [1][2][3][4][5] 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2.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1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57.8%;每股收益0.24元人民币;综合毛利率19.6%,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净利率10.0%,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拟每股分红0.13港元,分红比例50%,股息率约6.4%(按2025年3月28日股价计算) [1] 产品收入情况 - 2024年轮式装载机收入3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其中迷你轮式装载机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5.9%;叉车收入37.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挖掘机收入10.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6.1% [2] 市场需求与业务增长 - 2024年内销收入70.2亿元,同比下降5.7%,2025年1 - 2月我国挖掘机、装载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51.4%/26.2%,2025年政府相关政策有望拉动基建投资带动下游设备需求;2024年海外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3.8%,海外收入占比31.2%,同比提升2.0个百分点 [3] 电动化趋势 - 2025年1 - 2月电动装载机销量2413台,同比增长261.2%;电动化率14.5%,同比提升12.0个百分点,公司电动装载机月度销量屡创新高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公司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1.8%/23.4%至12.2/13.9亿元人民币,引入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8亿元人民币,对应EPS分别为0.29/0.33/0.37元人民币 [5] 收益表现 - 1M相对收益20.8%,绝对收益19.3%;3M相对收益21.2%,绝对收益37.8%;1Y相对收益8.9%,绝对收益50.5% [9] 财务报表预测 - 包含2023 - 2027E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预测 [10][11]
1+2月挖机海关出口同比高增 机构看好国内工程机械超预期复苏(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3-31 02:20
行业数据表现 - 2025年2月升降工作平台出租率指数为350点 环比下降21.4% 但同比增长34.1% [1] - 2025年3月挖掘机销量预计28500台 同比增长14% 其中国内销量18500台同比增长22% 出口10000台同比增长2% [1] - 2025年1-3月挖掘机累计内销35545台同比增长34% 累计出口24737台同比增长5% 国内外需求呈现边际回暖态势 [1] 需求驱动因素 - 存量设备更新替换需求集中释放 上一轮挖机上行周期为2015-2023年 按8-10年使用寿命计算近两年为集中更换节点 [1] - 国内下游资金端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好转 对存量及新增项目形成支撑作用 [1] - 水利投资高增速支撑小挖需求 地产企稳与基建发力支撑中挖需求 矿山需求稳定支撑大挖销量 [1] 出口市场表现 - 2025年1-2月挖机产品出口数据同比继续高增长 海外市场对主机厂利润贡献显著 [2] - 下游各主要区域出口同比均呈现向好趋势 出口端利润率更高 [2] - 海外需求环境向好预期下 出口增长预计对各主机厂业绩端形成积极影响 [2] 相关上市公司 - 港股工程机械板块重点企业包括:中联重科(01157) 中国龙工(03339) 第一拖拉机股份(00038) 三一国际(00631) 郑煤机(00564) 中国重汽(03808) 潍柴动力(02338) 森松国际(02155) [3]
中国龙工(03339)发布年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10.18亿元 同比增加57.78%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10:2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龙工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益减少但股东应占溢利大幅增加,公司在复杂环境下坚持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经营成果 [1] 公司业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取得收益102.14亿元,同比减少2.94%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18亿元,同比增加57.78% [1] - 每股盈利0.24元,拟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3港元 [1]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总额102.14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09亿元,同比下降2.94% [2] - 全年实现净利润10.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3亿元,同比增长57.80% [2] 产品销售情况 - 集团产品以装载机和叉车为主,装载机是拳头产品和主要利润来源,报告期内销售额占比41.23%,较2023年小幅上升0.04个百分点 [2] - 电动装载机月度产销量屡创新高 [2] - 叉车下游运用广泛,本期销售额占比36.41%,较2023年同期上升1.63个百分点 [2] - 受销售策略调整影响,挖掘机销售额占比较2023年同期下降1.61个百分点至10.34% [2] 出口与毛利率情况 - 行业出口进入高基数阶段,集团出口额同比增长3.76% [2] - 报告期集团综合毛利率为19.56%,比2023年度同期上升2.03个百分点 [2] 净利润增加原因 - 集团出口收入保持增长以及提质控本工作取得成效,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 [2] - 报告期内金融资产产生净收益6000万元 [2] 行业市场情况 - 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0% [1] - 中国工程机械国内市场需求企稳但仍处于筑底阶段,海外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放缓 [1]
中国龙工(0333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0: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0,213,55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522,92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94%[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998,11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44,98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30%[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217,1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72,65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7.53%[5] - 2024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018,63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45,5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7.79%[5] - 2024年母公司普通股本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24元人民币,2023年为0.1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0%[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011,6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142,65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17%[8]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2,463,36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480,88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0.14%[8]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4,712,86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591,40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5.71%[9]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0,704,09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981,52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24%[9] - 2024年银行结构性存款利息收入55,618千元,银行定期存款利息收入68,186千元;2023年分别为63,313千元和49,697千元[29] - 2024年财务成本15,062千元,2023年为45,451千元[30]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8,040,826千元,2023年为8,132,270千元[31]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53,185千元,2023年为269,230千元[31] - 2024年研发开支447,511千元,2023年为437,700千元[31] - 2024年金融资产的减值(贸易应收款项)为 - 17,325千元,(其他应收款项)为 - 101千元;2023年分别为50,297千元和18,226千元[31] - 2024年年内税项开支总额为198,543千元,2023年为127,113千元,2024年实际税率为16.3%,2023年为16.5%[32] - 2024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13港元,金额为513,514千元,2023年每股0.08港元,金额为310,513千元[33] - 2024年和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时加权平均股数均为4,280,100,000股[34] - 2024年末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值为6,285,512千元,账面价值为1,760,226千元;2023年末成本值为6,257,472千元,账面价值为1,951,564千元[35][36] - 2024年长期应收款项中贸易应收款项为191,772千元,2023年为74,788千元[37] - 2024年存货总额为2,287,310千元,其中原材料795,288千元、在建工程195,937千元、制成品1,296,085千元;2023年存货总额为2,287,310千元,其中原材料880,969千元、在建工程141,937千元、制成品1,853,601千元[3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3,040,304千元,减值后为2,569,091千元,扣除非即期部分后为2,377,319千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2,559,621千元,减值后为2,069,689千元,扣除非即期部分后为1,994,901千元[38] - 按发票日期计及扣除亏损拨备后,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中三个月内为1,292,871千元、三至六个月为591,051千元、六个月至一年为462,892千元、一年以上为222,277千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1,029,410千元、400,382千元、313,257千元、326,640千元[39]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净额为17,325千元,撇销不可收回为1,394千元,年末减值为471,213千元;2023年减值亏损净额为50,297千元,撇销不可收回为569千元,年末减值为489,932千元[40]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信贷减值累计预期信贷亏损为438,446,000元,总账面值为547,581,000元;2023年末对应分别为459,473,000元、649,617,000元[4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31%,总账面值2492723千元,预期信贷亏损32767千元;2023年12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率为1.59%,总账面值1910004千元,预期信贷亏损30459千元[42] - 2024年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总计521363千元,2023年为413479千元[43]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于12月31日为437868千元,2023年为437969千元[43] - 2024年应收贷款超过一年的账面价值为6563千元,2023年为6700千元[46]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应收票据为42640千元,2023年为129489千元[46] - 2024年指定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非上市股本投资为1000千元,2023年为1000千元[48]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659338千元,2023年为1405402千元[4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8049千元,2023年为3470777千元[50] - 2024年12月31日以美元、港元、欧元计值的现金及银行结余分别相当于人民币739165千元、4635千元、2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771973千元、2710千元、0千元[51]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37.449亿元,较2023年的38.69222亿元减少[52] - 2024年累计销售回佣等其他应付款项合计8.01633亿元,较2023年的7.93904亿元略有增加[54] - 2024年计息银行借款已全部偿还,2023年有抵押银行贷款为7.26556亿元,实际年利率5.10 - 6.40%[55] - 2024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02.14亿元,同比下降2.94%;净利润为10.19亿元,同比增长57.80%[57]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为19.56%,较2023年上升2.03个百分点[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2.18亿元,较2023年的34.71亿元减少约22.59亿元[64][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净值约为107.04亿元,较2023年的99.82亿元增加7.24%;流动比率为2.64,2023年为2.23[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0.83%,2023年为36.11%[67] - 2024财年,公司总收益为102.14亿元,较2023年的105.23亿元减少3%[70]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9.98亿元,较2023年的18.45亿元增加8%,毛利率由18%提升至20%[71] - 公司其他收入由2023年的1.25亿元增至2024年的1.29亿元[72] - 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由2023年的亏损1亿元转为2024年的收益0.57亿元[73] - 公司金融资产的减值亏损由2023年的0.69亿元转为2024年的收益0.17亿元[74] - 公司存货减少20%,由28.77亿元减少至22.87亿元;贸易应收款项由19.95亿元增加至23.77亿元;已抵押存款减少15%,由7.08亿元减少至5.99亿元[75][76][77]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分销轮式装载机、压路机、挖掘机、起重叉车及其他基建机器以及为基建机器提供融资租赁[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工程机械分部收入为102.13556亿元人民币,业绩为10.4185亿元人民币[24] - 2023年工程机械分部收益为10,522,921千元,融资租赁为4千元,总计10,522,925千元;2024年总收益为10,213,556千元[25][26]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772,657千元,2024年相关数据未直接给出完整计算项[25] - 2024年轮式装载机收益4,211,545千元,占比41.2%;叉车收益3,718,397千元,占比36.4%;挖掘机收益1,055,621千元,占比10.3%等[26] - 2024年中国内地收益7,023,569千元,中国境外收益3,189,987千元;2023年中国内地收益7,448,464千元,中国境外收益3,074,461千元[28] - 2024年装载机销售额占比41.23%,较2023年上升0.04个百分点;叉车销售额占比36.41%,上升1.63个百分点;挖掘机销售额占比10.34%,下降1.61个百分点[57] - 2024年集团出口额同比增长3.76%,出口销售增加至31.9亿元[57][58] - 2024年轮式装载机销售收入约39.32亿元,较去年减少3.08%,其中ZL50系列下降17.44%,ZL60系列增长56.04%,ZL30系列增长28.44%,迷你轮式装载机增长5.91%[60] - 2024年叉车销售收入约37.18亿元,较2023年小幅增长1.61%[61] - 2024年挖掘机销售收入约10.55亿元,较2023年减少16.08%[62]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四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7][18][19][20] - 集团未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六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生效后适用,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1][2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三项准则预计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22][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两项准则预计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2][23]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预计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22][23] 公司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在企业管治方面,未对董事可能面对的法律行动作投保安排,部分董事未出席股东大会,部分独立董事任职逾九年[81][82][83] - 2024年5月28日股东周年大会通过重选钱先生及吴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4] - 公司执行主席李新炎兼任首席执行官,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但董事会认为合适[85] - 全体董事确认年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检讨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审阅财务业绩[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外聘核数师核对数字一致[88] - 年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9] 公司股息及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2024年经营业绩3.42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3.11亿元),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08港元,无中期股息[90]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0.13港元,待股东批准[91][94] - 公司2025年5月23 - 28日暂停股份登记确定股东周年大会资格,6月3 - 5日暂停登记确定股息资格[92] - 公司2025年5月28日在上海举行股东周年大会[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