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城(02330)

搜索文档
中国上城(0233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2:0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2332.2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44.2万元大幅增长425.1%[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4298.7万元,较2023年亏损人民币4623.1万元收窄7.0%[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4.17分,较2023年的每股亏损人民币17.90分有所改善[9] - 2024年公司总营收2330万元全部来自贸易业务(2023年:440万元全部来自物业开发)[3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300万元(2023年:4620万元)[3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贸易业务毛利率仅为0.1%[25] - 公司员工总数35人,较2023年的53人减少,全年总薪酬约人民币84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320万元减少[66] - 公司薪酬总额降至人民币840万元,较2023年的1320万元下降36.4%[71] 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表现 - 2024年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益为零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40万元[12][15] - 2023年确认销售的第一个茂名项目物业总面积约为747平方米[13][15] - 第二个茂名项目总地盘面积约29,274.16平方米,土地收购代价约为人民币2.415亿元[16] - 第二个茂名项目规划总可售面积约84,00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59,000平方米,商业面积25,000平方米[16] - 第二个茂名项目土地收购成本为人民币2.415亿元[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第二个茂名项目建设完成度达63%[19] - 公司开发物业承付金额为人民币2.373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43亿元有所减少[65][70] 电子产品贸易业务表现 - 电子产品贸易业务年度收入为人民币2330万元(2023年:零元)[2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4年末总资产为人民币5.69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6.52亿元减少12.6%[9] - 2024年末总负债为人民币4.67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04亿元减少7.3%[9]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02亿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48亿元减少30.8%[9] - 截至2024年底银行结存及现金为1580万元(2023年:1720万元)[32] - 有抵押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940万元(2023年:3000万元)[33] - 资产负债率降至9%(2023年:20%)[33] - 公司为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最高责任约人民币825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9400万元减少[67] - 财务担保合约最高责任为人民币8250万元,较2023年的9400万元下降12.2%[72] - 2023年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金额为人民币1460万元,2024年无抵押[57][61] - 公司银行存款人民币310万元作为抵押获得按揭贷款,金额与2023年持平[57][61] 融资活动 - 2024年配售5088.8万股净集资约688万港元[41] - 公司完成配售50,888,000股股份,配售价每股港币0.14元,较协议日收市价港币0.171元折让约18.13%[43]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港币712万元,净额约港币688万元,每股净发行价约港币0.135元[44] - 公司完成供股发行8,347,605股供股股份及2,602,800股额外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港币0.15元,合计占可供认购股份总数610,714,104股的约1.8%[49][52] - 供股及特别授权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港币160万元,净额约港币56万元[54][59]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刘建辉于2025年4月1日被任命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84][91] - 刘建辉先生自2025年4月1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95] - 刘智仁先生自2024年12月18日起担任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95] - 张先生自2023年10月30日起担任执行董事[98][102] - 邱先生自2022年7月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05][107] - 李先生自2022年6月17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多个委员会成员[111] - 李先生自2024年9月30日起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11]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7] - 至少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专业会计资格及财务专长符合上市规则[127] - 李鎮彤54岁自2024年9月30日起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112] - 苏志杰42岁自2024年9月30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三委员会委员[113][117] - Aika Ouji52岁自2024年12月3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4][117] - 刘建辉自2025年4月1日起任首席执行官[128] - 刘智仁自2024年12月18日起任执行董事[128] - 张小军自2023年10月30日起任执行董事[128] - 符永远于2024年9月30日辞任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157][161] - 彭中辉于2024年12月18日辞任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157][161] - 刘智仁于2024年12月18日获任提名委员会主席[157][161] - 潘世民于2024年4月10日辞任提名委员会主席职务[157][161] - 陈伟江于2024年9月30日辞任薪酬委员会主席职务[171][172] - 2024年4月10日至12月18日期间彭中辉先生(Mr. Pang Chung Fai Benny)担任主席[152] - 2024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符永远先生(Mr. Fu Yongyuan)担任行政总裁[152] - 截至报告日期,行政总裁由执行董事刘建辉先生(Mr. Liu Jian Hui)担任,主席职位空缺[152] - 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上市规则第3.10条要求的专业资格或会计/财务管理专长[154]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向公司确认其独立性[154] 董事会及委员会运作 - 董事会本年度共举行12次会议[138] - 执行董事张晓君先生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镇彤先生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邱思扬先生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41] - 审计委员会本年度共举行5次会议[141]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共举行8次会议[141]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共举行8次会议[141] - 执行董事彭中辉先生出席9次董事会会议中的9次,出席率100%[1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伟江先生出席8次董事会会议中的8次,出席率100%[14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志杰先生出席5次董事会会议中的5次,出席率100%[141] - 提名委员会在年度内召开8次会议讨论董事任命及董事会结构事宜[164][165] - 薪酬委员会在年度内召开8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与方案[174] - 薪酬委员会采纳顾问模式运作,董事会保留最终薪酬批准权[168] - 提名委员会已制定书面提名程序规范董事候选人筛选流程[160][163] - 审计委员会成员包括苏志杰(2024年9月30日委任)及邱思扬(主席)[175] - 审核委员会在年度内召开5次会议[180]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年度的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181]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合并中期财务报表[181]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本集团可能受影响的会计政策及惯例[181]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2022年及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的关键审计事项[181]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本集团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性[183]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84][189] - 审核委员会审查了外聘核数师收取的费用[189] - 审核委员会批准了外聘核数师的酬金及聘任条款[189] - 董事提名政策于2019年1月1日生效[191][196] 董事持续专业发展 - 董事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1.4条,参加足够相关持续专业培训[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通过参加研讨会或简介会/阅读材料方式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4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邱思扬先生(Mr. Yau Sze Yeung)参加了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4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镇彤先生(Mr. Lee Chun Tung)参加了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50] - 执行董事张晓君先生(Mr. Zhang Xiao Jun)参加了持续专业发展培训[150] 企业管治合规 - 公司已全面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相关条款[122][125] - 所有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的交易标准[123][126] 管理层背景 - 邱先生拥有逾20年金融行业经验[105][107] - 张先生拥有基金管理商业硕士学位及银行与金融学士学位[101][103] - 李先生拥有金融工程理学硕士学位及会计与金融荣誉学士学位[111] - 张先生曾设立中国第一支农业产业基金,设计基金规模为人民币48亿元[100] 其他重大事项 - 公司未宣派2024年度任何股息[73] - 公司股票因未按时发布年报于2025年4月1日起停牌,4月14日恢复交易[86] - 公司截至2024年末未持有重大投资且无重大资本支出计划[75][79]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末无重大或然负债[83][88] - 公司审计延迟因需额外时间获取银行确认及评估物业估值[85] - 公司出售香港物业获得对价港币3250万元[76][80] - 公司雇员人数减少至35人,较2023年的53人下降34.0%[71]
中国上城(0233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14 04:2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3,32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4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5.03%[3] - 2024年年内亏损为53,34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1,6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31%[4]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4.17分人民币,2023年为17.90分人民币,同比减少20.84%[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86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232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5.09%[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66,4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32,502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0.44%[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51,79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7,641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21%[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02,4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8,075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0.7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产生净亏损约53.3百万元人民币,五年内经常出现净亏损[10] - 2024年中国内地客户合约收益为23,322千元,2023年为4,437千元[20]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销售一年内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交易价为127,061千元,2023年为124,528千元[23] - 2024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2,160千元,2023年为3,871千元;香港2024年为708千元,2023年为15,361千元[25]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收益为0千元,2023年为4,442千元;香港2024年为23,322千元,2023年为0千元[25] - 2024年客户F收益为23,322千元,2023年客户A、B、C、D、E收益分别为1,093千元、879千元、755千元、576千元、536千元[2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5,832千元,2023年为161千元,主要因出售物业收益15,660千元所致[27] - 2024年其他亏损为80千元,2023年为868千元,主要是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的公允值变动减少[27] - 2024年财务成本为3,138千元,2023年为1,940千元,其他借款利息开支增加是主因[27]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中递延税项为 - 2千元,2023年为 - 857千元[28] - 2024年年内亏损扣除各项后,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42,987千元,2023年为46,231千元[30][32] - 2024年按金、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20,393千元,2023年为36,240千元[3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15,110千元,2023年为132,331千元[36] - 2024年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益约为0元,2023年为4.4百万元,因项目销售情况变化所致[39] - 2024年无销售房地产项目,2023年确认销售的第一茂名项目住宅与商业物业总面积约747平方米[39] - 本年度贸易业务收益约为2330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电子产品贸易,2023年为440万元人民币且全部来自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42][44]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30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4620万元人民币[4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158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720万元人民币;已抵押银行存款31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10万元人民币;受限制银行存款331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920万元人民币[44] - 2024年12月31日,有抵押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94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000万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约为9%,2023年为20%;流动比率约为1.3倍,2023年为1.3倍[4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2023年有1460万元人民币就其他借款而抵押[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开发物业之承担金额为2.373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43亿元人民币[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约人民币5334.7万元[74] 业务运营相关 - 物业销售通常签协议时收30%预收款,余下70%两至三个月通过按揭贷款收取[21] - 第二茂名项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约63%建设已完成,部分物业预售时间重新安排[40] - 本年度贸易业务毛利率约为0.1%[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全职雇员35位,较2023年的53位减少[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总额约人民币840万元,较2023年的1320万元降低[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买家按揭贷款最高责任约人民币8250万元,较2023年的9400万元减少[57] 融资与资本运作 - 2024年2月15日,公司进行配售事项,配售5088.8万股股份,每股配售价0.14港元,较收市价折让约18.13%;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12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88万港元[46] - 2024年4月8日,公司进行供股及特别授权配售事项,供股及特别授权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6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6万港元[50] - 供股及特别授权配售事项中,合共配发达1094.9605万股供股股份,占供股项下可供认购供股股份总数6.10714104亿股的约1.8%[50] 会计准则相关 - 2024年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修订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修订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公司正评估影响[19] 公司决策与展望 - 公司将继续寻求股权融资机会,采取措施控制行政成本和资本支出[14] 公司重大事项 - 2024年9月2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出售物业,代价为港币3250万元[61] - 2024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9] - 2024年公司无重大投资,无附属公司等重大收购及出售,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60] - 2024年公司无宣派或拟派股息[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2] 年报与股份交易相关 - 2024年年报将于2025年4月30日或之前发布[75] - 公司因未能于2025年3月31日或之前刊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全年业绩公告,股份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于联交所买卖[78] - 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自2025年4月14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股份于联交所的买卖[78] 公司治理结构 - 自2025年4月11日起,独立非执行董事Aika Ouji女士获委任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76] - 经变更后,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刘智仁先生、苏志杰先生、李镇彤先生及Aika Ouji女士[76]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刘建辉先生、刘智仁先生及张晓君先生[79]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邱思扬先生、苏志杰先生、李镇彤先生及Aika Ouji女士[79]
中国上城(0233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4-11 11:1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332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442千元人民币增长425.03%[3] - 2024年毛利为2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80千元人民币下降88.89%[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5334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2494千元人民币增加1.63%[4] - 2024年年内亏损为5334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1637千元人民币增加3.31%[4]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4.17分人民币,较2023年的17.90分人民币下降20.84%[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86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232千元人民币下降85.09%[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6647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632502千元人民币下降10.44%[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5179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97641千元人民币下降9.21%[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0248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48075千元人民币下降30.78%[8] - 集团2024年产生净亏损约53300千元人民币,五年内经常出现净亏损,持续经营能力存疑[10] - 2024年中国内地客户合约收益为23,322千元,2023年为4,437千元[20] - 2024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2,160千元,2023年为3,871千元;香港2024年为708千元,2023年为15,361千元[25]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收益为0千元,2023年为4,442千元;香港2024年为23,322千元,2023年为0千元[25] - 2024年客户F收益为23,322千元,2023年无;2023年客户A、B、C、D、E收益分别为1,093千元、879千元、755千元、576千元、536千元[2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5,832千元,2023年为161千元;其他亏损2024年为80千元,2023年为868千元;财务成本2024年为3,138千元,2023年为1,940千元[27] - 2024年所得税抵免中递延税项为(2)千元,2023年为(857)千元[28] - 2024年年内亏损扣除董事酬金2,514千元、其他员工成本8,354千元等多项费用,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245千元、13,220千元等[3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42,987)千元,2023年为(46,231)千元(经重列);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股份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303,421千股,2023年为258,252千股[32] - 2024年按金、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20,393千元,2023年为36,240千元[3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15,110千元,2023年为132,331千元[36] - 本年度电子零部件产品贸易收益约2330万元(2023年为0元),贸易业务毛利率约0.1%[42] - 本年度公司收益约2330万元(2023年为440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300万元(2023年为4620万元)[4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1580万元(2023年为1720万元),已抵押银行存款310万元(2023年为310万元),受限制银行存款3310万元(2023年为3920万元)[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约940万元(2023年为3000万元),资产负债率约9%(2023年为20%),流动比率约1.3倍(2023年为1.3倍)[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开发物业承担金额为2.373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43亿元人民币[5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35位,2023年为53位;2024年度薪酬总额约84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1320万元人民币[5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买家按揭贷款最高责任约825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9400万元人民币[57]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净亏损约人民币53,347,000元[74] 物业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销售通常签协议时收30%预收款,余下70%两至三个月通过按揭贷款收取[21]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销售一年内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交易价为127,061千元,2023年为124,528千元[23] - 2024年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益约为0元,2023年为4400千元[39] - 2024年公司无销售房地产项目,2023年确认销售的第一个茂名项目住宅与商业物业总面积约为747平方米[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向物业买方授予的应收贷款约为335,000元,与2023年相同[35] - 2019年11月27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以约2.415亿元中标茂名市吉祥小区项目土地使用权,2020年完成交易[4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茂名项目约63%的建设已完成,住宅预售于2022年6月开始,剩余部分预售时间重新安排[40]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修订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1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修订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公司正评估影响[19] 公司融资与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2月15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3月6日完成配售,发行5088.8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688万港元[46] - 2024年4月8日,公司宣布供股,7月22日和8月5日分别完成供股及特别授权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56万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全部使用,供股及特别授权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全部用于支付专业费用及一般营运资金[48][50] 公司股本情况 - 公司法定股本为3亿港元,分为3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已发行股本为3163074.57港元,分为316307457股股份[45] 公司资产抵押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2023年为1460万元人民币[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310万元人民币已作抵押,2023年为310万元人民币[53] 公司物业出售计划 - 2024年9月26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拟出售物业,代价为3250万港元[61] 公司人事变动 - 刘建辉自2025年4月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63] - 自2025年4月11日起,独立非执行董事Aika Ouji女士获委任为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76] - 截至2025年4月11日,执行董事为刘建辉先生、刘智仁先生及张晓君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邱思扬先生、苏志杰先生、李镇彤先生及Aika Ouji女士[79] 公司股份相关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6日至6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5] - 股份自2025年4月1日起暂停于联交所买卖,公司申请自2025年4月14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78]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相关守则条文[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已遵守标准守则规定标准[67] 年报发布安排 - 2024年年报将于2025年4月30日或之前寄予股东并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发布[75]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业务位于中国内地及香港,运营构成单一经营及可报告分部[24] 公司决策与措施 - 公司将继续寻求股权融资机会,采取措施控制行政成本和资本支出[14] 公司股息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均无宣派及拟派股息[31]
台积电员工每天做啥?流程曝光!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4 01:23
台积电行业地位与影响 - 台积电被誉为台湾"护岛神山",开创晶圆代工模式并成为全球半导体领军企业,是台湾经济奇迹与技术卓越的象征 [2] - 公司通过"夜鹰计划"24小时研发团队加速工艺开发,在5nm/3nm等前沿技术保持领先,Fab 12母厂主导创新 [3][5][6] - 全球扩张引发技术泄露担忧,但核心工艺创新仍集中在台湾本土 [6] 晶圆厂运营与生产管理 - 晶圆厂分为光刻、蚀刻、薄膜、扩散四大模块,通过工艺集成管理复杂流程,WAT团队和缺陷分析团队确保良率 [6][7] - 生产计划(PP)管理WIP库存,统计过程控制(SPC)监控关键参数以优化产能利用率 [34][36] - 先进封装成为行业关键趋势,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投资封装厂支持N4/N3工艺 [39] 工程师工作模式与文化 - 工程师采用轮班制维持24小时生产,"十万青年十万肝"反映高强度工作文化 [12][14] - 典型工作日长达14小时,包含晨会、生产会议、问题处理及交接,需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14][22][28] - 师徒制传承技术经验,新员工通过资深工程师指导快速掌握关键技术 [31][33] 企业战略与市场动态 - 2025年计划在台湾招聘8000名员工,硕士工程师平均年薪220万新台币,覆盖多学科背景 [11] - 客户产品结构驱动增长,前十大客户与公司共同推动工艺节点升级 [37] - 成熟节点面临中国厂商定价压力,设备折旧成本影响盈利策略 [36] 技术挑战与行业竞争 - Rapidus直接挑战2nm工艺但面临先进封装技术短板 [11] - 日本在CoWoS/HBM供应链材料设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12] - 系统集成需整合设备、工艺流程及自动化系统,依赖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 [32]
中国上城(0233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9: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330[1][4] 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数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入为人民币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468,000元[6][8] - 去年同期第一茂名项目确认销售的住宅及商用物业总面积约为510平方米[6][8] - 第一茂名项目大部分商用及住宅物业已于2019年交付[5][7] - 2019年11月27日,茂名上诚置业以约人民币241,512,000元中标第二茂名项目土地使用权,土地总面积约29,274.16平方米[7][9] - 第二茂名项目计划发展为住宅及商业物业综合体,地盘面积约29,000平方米[9] - 第二茂名项目总可售面积约84,000平方米[9] - 第二茂名项目住宅面积约59,000平方米[9] - 第二茂名项目商用面积约25,000平方米[9] - 第二茂名项目规划停车位约1,000个[9] - 截至2024年6月,茂名二期项目约63%的建设已完成,包括地下室、幼儿园及前两幢住宅楼宇[10] - 2024年中期物业租金收入为人民币零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000元[125][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租赁应收未贴现付款一年内为零,2023年12月31日为5千元人民币[127] - 茂名项目部分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90%,2016年完工[133] - 茂名站前七路粤华东小区商业及住宅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24.5万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90%,2016/2018年完工[133] - 茂名吉祥小区JIXIANG - 23商业及住宅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65%,开发中[133] - 九龙尖沙咀广东道30号新港中心一期15楼1501室写字楼物业,可出售面积242平方米,公司应占权益100%[133] 零售销售数据 - 2024年上半年零售销售额同比微升3.7%,6月仅增长2.0%[11] 股份配售与供股事项 - 2024年3月6日,公司成功配售50,888,000股配售股份,每股配售价为0.14港元[12] - 2024年3月6日,成功配售5088.8万股配售股份,所得款项总额约为港币712万元,净额约为港币688万元[19] - 2024年4月8日,公司宣布按合资格股东每持有一股获发两股供股股份的非包销基准,以每股港币0.15元的认购价进行供股[31][34] - 供股及配售事项分别于2024年7月22日及8月5日完成,共配发及发行10950405股供股股份,相当于可供认购供股股份总数610714104股的约1.8%[32][34] - 供股及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港币160万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港币56万元,将用于支付专业费用及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33][34] - 2024年4月8日公司宣布供股,按每持有一股获发两股供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5港元[130][132] - 2024年7月22日和8月5日供股及配售事项分别完成,有效接纳暂定配额通知书配发及发行8347605股供股股份,有效申请额外申请表配发及发行2602800股供股股份[131][132] 电子产品贸易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产品贸易收益约为23,328,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0元),毛利率约为0.1%[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子产品销售收益为23,328千元,物业销售收益为0,其他来源收益为0;2023年上半年,电子产品销售收益为0,物业销售收益为4,464千元,其他来源收益为4千元[76]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收益为0千元,电子产品贸易分部收益为23,328千元,总计23,328千元[8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亏损11,621千元,电子产品贸易分部溢利13千元,总计亏损11,608千元[8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公司收入约为23,328,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4,468,000元),均来自贸易业务[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6,414,000元人民币(2023年为32,831,000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12,102,000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7,208,000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质押银行存款约为3,135,000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133,000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受限制银行存款为37,418,000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9,226,000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660,394,000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651,734,000元)[16] - 2024年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2332.8万元,均来自贸易业务,2023年均来自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金额为人民币446.8万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641.4万元(2023年:人民币3283.1万元)[1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人民币1210.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1720.8万元)[1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其他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3071.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2999.4万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3%(2023年12月31日:20%),流动比率约为1.3(2023年12月31日:1.3)[1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将总账面价值约人民币1466.9万元的若干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1455.6万元)[21][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开发物业的承担金额为人民币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2.42952亿元)[23][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雇用36位全职雇员(2023年12月31日:47位),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394.5万元(2023年:人民币583.7万元)[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物业按揭贷款的最大承担金额约为人民币9254.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9404.6万元)[2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人民币6.6039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6.51734亿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关物业若干买家按揭贷款的最高责任约为人民币9254.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9404.6万元[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约人民币19,636,000元,且四年内经常出现净亏损[54] - 公司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人民币105,030,000元,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约人民币115,498,000元,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的其他借款约人民币21,406,000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12,102,000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币3,135,000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人民币37,418,000元[5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23,328,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468,000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3,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206,000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9,646,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3,812,000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9,636,000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43,012,000元[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5.63分,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2.71分[5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摊薄每股亏损为人民币5.63分,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12.71分[58]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9,636千元,2023年同期为43,012千元[5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开支)为 - 138千元,2023年同期为 - 1,491千元[5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9,774千元,2023年同期为44,503千元[5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38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20千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共计17,87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232千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建物业为380,0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3,753千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持作出售物业为150,26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2,942千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4,60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018千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4,84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075千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股本为2,68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22千元[6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约1963.6万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210.2万元人民币,抵押银行存款约313.5万元人民币,受限银行存款3741.8万元人民币[6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41.8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所得现金2525.1万元人民币[6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6.4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所用现金2172.6万元人民币[6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09.9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所用现金596.3万元人民币[65]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45.5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43.8万元人民币[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建筑成本和电器产品款项约1.0503亿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非控股股东款项约1.15498亿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借款约2140.6万元人民币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到期[68] - 公司已就930.7万元人民币的循环其他借款成功续签延期协议至2026年4月30日[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净亏损约1.96亿元人民币,且四年内经常出现净亏损[70] - 流动负债包括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1.05亿元人民币、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约1.15亿元人民币、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其他借款约2140.6万元人民币[7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仅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210.2万元人民币、已抵押银行存款约313.5万元人民币、受限制银行存款3741.8万元人民币[70] - 公司已将尚未偿还本金930.7万元人民币的其他循环借款到期日重续至2026年4月30日[70] - 公司将磋商重续未偿还本金2140.6万元人民币的其他循环借款,该借款8月到期,由账面金额1466.9万元人民币的物业作抵押[70] - 公司已获相关非控股权益书面确认,不会要求偿还总额约1.15亿元人民币的未偿还本金[71] - 公司成功配售5088.8万股配售股份及1095.0405万股供股股份,分别收到净额约632.1万元人民币及52.2万元人民币[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为660,39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51,734千元人民币增长1.33%[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525,54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503,659千元人民币增长4.34%[8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5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1%[8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计6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0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12%[8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及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亏损4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亏损767千元人民币,
中国上城(0233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9-02 04:01
财务状况 - 本集团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净亏损约人民币19,636,000元[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仅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12,102,000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币3,135,000元及受限制银行存款人民币37,418,000元[7] - 本集团的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31,580,000元[7] - 本集团的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34,846,000元[11] - 本集团的其他借款总额为约人民幣30,713,000元,資產負債率約為23%[47] 流动负债 - 流动负债包括建设成本及电子产品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人民币105,030,000元、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约人民币115,498,000元以及将于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的其他借款约人民币21,406,000元[12] - 本集团正积极与相关人士磋商重續尚未偿還本金額人民幣9,307,000元的其他循環借款[12] - 本集团將積極與相關人士磋商重續未偿還本金人民幣21,406,000元的其他循環借款[12] - 本集团已获得相关非控股权益的书面确认,彼等將不會要求偿還總額約人民幣115,498,000元的未偿還本金[12] 持续经营能力 - 本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2] - 本公司董事認為本集團將擁有充足的資金償還自報告期末起至少十二個月到期之負債[13] - 審閱報告提醒存在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68][69] 业务表现 - 本集團於本期間之收益為人民幣23,328,000元,來自香港的電子產品銷售[19][20] - 本集團的物業發展及投資分部錄得虧損人民幣11,621,000元,而電子產品貿易分部錄得溢利人民幣13,000元[23] - 本集團於本期間錄得除稅前虧損人民幣19,646,000元[23] - 本期間內來自物業發展及投資業務的收益為人民幣0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40] - 第一個茂名項目的銷售已接近尾聲,而第二個茂名項目仍在開發中,導致收益大幅下降[40] - 第二個茂名項目的建設開發遭遇嚴重阻礙,預售計劃亦被推遲[42] - 經濟下行持續影響削弱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公眾購買力[43] 业务多元化 - 本集團透過涉足品牌存儲卡等電子產品貿易,使其貿易業務多元化[44] - 本集團將以靈活多變的經營模式重定業務策略,並繼續把握業務發展機遇[45] 融资活动 - 本集團分別收到配售股份及供股股份的淨額約人民幣6,321,000元及人民幣522,000元[13] - 本公司成功透過配售代理配售50,888,000股新股份,所得款項淨額約為港幣6.88百萬元[49] - 供股及特別授權項下配售事項分別於2024年7月22日及2024年8月5日完成[59][60] - 供股及配售事項所得款項淨額約為港幣560,000元,將用於支付專業費用及一般營運資金[60] 其他 - 本集團於本期間內並未宣派或建議任何股息[32] - 本公司於本期間內的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分別為人民幣16,414元和人民幣32,831元[33] - 本集團將繼續預售第二個茂名項目的物業[12] - 本集團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控制行政成本並繼續控制資本支出[13] - 本集團並無任何外匯對沖政策,但管理層會密切監察外匯風險[50] - 本集團將若干租賃土地及樓宇抵押,作為獲授其他借款之擔保[51] - 本集團開發物業之承擔金額為人民幣240,000,000元[54]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在香港及中國共有36位全職員工[55] - 本期間薪酬總額約為人民幣3,945,000元[55] - 本集團有關物業買家獲提供的最高按揭貸款責任約為人民幣92,542,000元[56] - 本期間內未有任何重大投資或收購出售事項[58] - 本公司已遵守企業管治守則及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61][62]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並建議董事會批准本集團本期間的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64] - 公司於2024年8月30日刊發中期業績及中期報告[70] - 中期報告將會在切實可行之情況下盡快寄予股東並於公司網站及聯交所網站發布[70] - 董事會由4名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70]
中国上城(0233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3:32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2332.8万元,2023年同期为446.8万元[1]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2330.5万元,2023年同期为426.2万元[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963.6万元,2023年同期为4301.2万元[1][2][3] - 2024年上半年因将功能货币换算为呈列货币产生之汇兑差额为1629.7万元,2023年同期为3180.3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因换算海外业务之财务报表产生之汇兑差额为 - 1643.5万元,2023年同期为 - 3329.4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人民币23,328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人民币4,468千元[12][14][15]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9,646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人民币43,812千元[14][15]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63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人民币107千元[17]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775千元,2023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48千元[17] - 2024年和2023年递延税项本期分别为10千元和800千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均为25%,土地增值税按30% - 60%递增税率拨备[18] - 2024年和2023年持作出售物业确认拨备分别为2,681千元和6,514千元,在建物业确认拨备分别为7,042千元和22,020千元[20]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16,414千元和32,831千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分别为291,533,548股和258,251,588股[23] - 2024年公司收益约2332.8万元(2023年为446.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641.4万元(2023年为3283.1万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净亏损约1963.6万元人民币,四年内经常出现净亏损[54]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3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2万元[4] - 2024年6月30日在建物业为3.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3753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5960.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24万元[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2233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2331亿元[4]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为人民币660,39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51,734千元[16]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25,54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03,659千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23,556千元和0千元,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8,566千元和8,122千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29,906千元和6,284千元,应付增值税均为39,540千元[27]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1210.2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20.8万元)[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6.6039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1734亿元)[34]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借款总额约3071.3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99.4万元),资产负债率约23%(2023年12月31日为20%)[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开发物业承担金额为2.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42952亿元)[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约1.0503亿元人民币,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约1.15498亿元人民币,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之其他借款约2140.6万元人民币[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仅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210.2万元人民币、已抵押银行存款约313.5万元人民币及受限制银行存款3741.8万元人民币,且仅用于建设用途[54]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源自香港电子产品销售客户合约收益为人民币23,328千元,2023年上半年源自中国物业销售客户合约收益为人民币4,464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电子产品贸易分部溢利为人民币13千元,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亏损为人民币11,621千元[1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亏损为人民币35,192千元[15] - 2024年来自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益为0元,2023年为4,468,000元,去年同期确认销售面积约510平方米[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电子产品贸易收益约2332.8万元(2023年为0元),贸易业务毛利率约0.1%[32] 资金运作与融资 - 公司已确定多项措施满足流动资金需求,包括重续930.7万元及2140.6万元其他循环借款等[6] - 成功配售50,888,000股配售股份和10,950,405股供股股份,分别获净额约人民币6,321,000元和人民币522,000元[7] - 2024年3月6日公司按每股0.14港元配售5088.8万股,所得款项总额约712万港元,净额约688万港元[36] - 2024年4月8日公司宣布按每持有一股获发两股供股股份进行供股,认购价每股0.15港元,同日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46] - 供股及配售事项分别于2024年7月22日及8月5日完成,共配發及發行10,950,405股供股股份,相当于供股股份总数610,714,104股的约1.8%,无配售代理配發及發行之未獲認購供股股份[47] - 供股及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6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56万港元,将用于支付专业费用及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47] 项目进展 - 2019年11月27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以241,512,000元中标第二个茂名项目土地使用权,总占地面积约29,274.16平方米[29] - 第二个茂名项目规划地盘面积29,000平方米,总可售面积84,000平方米,住宅面积59,000平方米,商用面积25,000平方米,停车位1,000个[29] - 截至2024年6月,第二个茂名项目约63%建设已完成,部分预售时间重新安排,预计2026年下半年竣工并交付[30] 其他信息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均无宣派及建议股息[21] - 2024年上半年国内零售额同比微升3.7%,6月仅增长2.0%[3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约305.357052万港元,分为3.0535705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3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持有重大投资,期间内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重大收购及出售,公告日期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之计划[4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概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6]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负责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审阅财务报告及监控财务申报和风险管理等系统[51] - 公司独立核数师对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的审阅未发现报表未按准则编制的事项[5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36位(2023年12月31日为47位),薪酬总额约394.5万元(2023年为583.7万元)[42]
中国上城(0233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08:37
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3年的收入为4,442,000人民币,较2022年的60,709,000人民币大幅下降[4] - 第一茂名项目的住宅与商用物业总面积为747平方米,较2022年的10,043平方米有所减少[7] - 物业发展和投资业务在本年度的收入主要来自第一茂名项目,第二茂名项目仍在开发中[7] 股本变动 - 公司股本削减,每股面值从1港元降至0.01港元[23] - 股本分拆后,每股面值为0.01港元[25] - 股份交易手数由4,000股变为8,000股[26] - 配售新股份总额约为7.12百万港元,净额约为6.88百万港元[34] - 配售价格为每股0.14港元,较配售协议日期收市价0.171港元折让约18.13%[29] - 配售股份净发行价约为每股0.135港元[35] - 配售所得款项将用于償還未償負債及一般營運資金[36] - 已用约3.40百万港元款项償還未償負債,余额将在2024年12月31日前使用[38] 资金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仅有约人民币1720.8万元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可能无法在未来12个月内完全偿还到期债务[50] - 集团已采取多项措施来满足流动资金需求,包括与相关方协商延长未偿还借款的期限[52] - 集团已获得相关非控股权益的书面确认,他们不会要求偿还约人民币11549.8万元的未偿还本金[53] - 集团成功以每股0.14港元的价格配售了总计5088.8万股,净额约为人民币632.1万元,拟用于偿还未偿还债务和一般营运资金[53] - 根据管理层编制的现金流预测和上述措施的成功,董事认为集团将有足够资金在报告期末起至少12个月内偿还债务[54]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致力于维护良好的企业治理实践和程序[93] - 在董事的意见下,公司在本年度遵守了企业治理守则中的所有相关规定[95] 董事任命 - 公司董事潘世民先生于2022年1月28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后于2022年2月10日被任命为公司首席执行官,目前担任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67] - 公司董事陈贤先生于2007年10月12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和公司副主席,后于2007年11月30日被任命为公司主席,目前担任公司副主席[69] - 公司董事张晓军先生于2023年10月30日被任命为执行董事,担任贵州星臣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和英国星臣教育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兼总裁[71] - 梁志超先生于2024年1月29日被任命为公司的执行董事[79] - 邱思揚先生于2022年7月6日被任命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主席[83] - 陈伟江先生于2020年1月3日被任命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和薪酬委员会主席[87] - 李骏东先生于2022年6月17日被任命为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和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90] 董事会运作 - 提名委员会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推荐董事连任,并审查董事会的规模、结构、成员多元化等方面[128] - 提名委员会认为公司已实现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的目标[129] - 薪酬委员会根据修订后的职权范围,审批了薪酬委员会的运作模式,以符合新的上市规则[130] - 審核委員會负责审批外部审计师的委任、薪酬及聘任条款,以及监督财务申报程序和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136] - 審核委員會在年度内召开了5次会议,审查了截至2021年和2022年年底的审计合并财务报表,审查了外部审计师收费情况,批准了外部审计师的薪酬和聘任条款[138]
中国上城(0233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4:42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444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0709千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 - 2023年毛利为18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08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5249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7715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有所收窄[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5163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5469千元人民币,亏损减少[2] - 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8.17分人民币,2022年为21.92分人民币,亏损幅度降低[3] - 2023年中国内地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444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0709千元人民币;香港2023年为0,2022年为0[22]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6.1万元,2022年为130.5万元,其中2022年有取消糖贸易合约赔偿11.4万元[24] - 2023年其他亏损为86.8万元,2022年为176.2万元[24] - 2023年财务成本为194万元,2022年为90.3万元,有抵押银行借款、其他借款等利息开支均有变化[24] - 2023年所得税抵免即期税项为0,2022年为324.6万元;递延税项2023年为 - 85.7万元,2022年为 - 224.6万元[25] - 2023年年内亏损扣除各项后总计1322万元,2022年为1463.3万元[28] - 本年度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444.2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6070.9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4623.1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5576.8万元[4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约人民币5163.7万元,四年内经常出现净亏损[61] 资产与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投资物业为142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00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 - 2023年在建物业为38375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4900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7] - 2023年流动负债为49764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07922千元人民币,有所上升[7]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4807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9995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7693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4147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8] - 2023年按金、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总计3624万元,2022年为3448.9万元[34]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3233.1万元,2022年为15114.2万元[36] - 2023年末向物业买方授予应收贷款约33.5万元,2022年为86.1万元;用于购买糖的已付按金2023年末约18.5万元,2022年为55万元[38]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人民币1720.8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671万元;已抵押银行存款人民币313.3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392.4万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人民币3922.6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709.4万元[4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999.4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2102.8万元;资产负债率约为20%,2022年为11%;流动比率约为1.3,2022年为1.5[4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将总账面价值约人民币1455.6万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2022年为人民币1461.2万元[5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开发物业承担金额为人民币2.4295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95205亿元[5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物业买家按揭贷款最高责任约为人民币9404.6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4181.4万元[60] - 流动负债包括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人民币7942.4万元、应付非控股权益款项约人民币11549.8万元、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的其他借款约人民币2999.4万元[6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仅有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1720.8万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人民币313.3万元及受限制银行存款人民币3922.6万元[61] - 其他循环借款未偿还本金人民币908.9万元已延期至2026年4月30日,另一笔未偿还本金人民币2090.5万元的其他循环借款将于2024年8月到期,由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456.6万元的物业作抵押[63] - 非控股股东确认不会要求偿还总额约人民币11549.8万元的尚未偿还本金[63] 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内地物业销售(时点)收益为443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0546千元人民币;租赁(其他来源)收益2023年为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3千元人民币[16] - 2023年12月31日,物业销售一年内预期确认收益的交易价为12452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2496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投资物业经营租赁固定租赁付款为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3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387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162千元人民币;香港2023年为1536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4950千元人民币[22] - 2023年客户A收益为1093千元人民币,客户B为879千元人民币,客户C为755千元人民币,客户D为576千元人民币,客户E为536千元人民币,2022年均为0[23] - 2023年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收益约444.2万元,2022年为6070.9万元,销售面积2023年约747平方米,2022年为10043平方米[39] 法规与会计指引 - 香港《二零二二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自2025年5月1日起生效,废除“抵销机制”[12]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香港废除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抵销机制的会计影响》提供会计指引[12] 物业销售收款方式 - 销售物业合约通常签订时收取合约价值30%作为预收款,余下70%在协议签订后两至三个月通过银行按揭贷款收取[17] 公司运营分部情况 - 集团运营构成单一经营及可报告分部,无独立分部资料[20] 项目进展情况 - 第二个茂名项目土地使用权收购代价约24151.2万元,2023年12月约60%建设完成,部分物业预售安排在2024年下半年,2025年上半年竣工交付[41] 股本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港币3亿元,已发行股本为港币254.469052万元[48] 股份配售情况 - 2024年2月15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港币0.14元配售5088.8万股股份,较收市价折让约18.13%;配售事项于3月6日完成,所得款项总额约为港币712万元,净额约为港币688万元[52] - 截至公告日期,所得款项净额约港币340万元已用于偿还未偿负债,余下约港币348万元将于2024年12月31日或之前使用[54] - 合共5088.8万股配售股份已按每股港幣0.14元配售,集团收到净额约人民币632.1万元[63] 雇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佣47位全职雇员,2022年为55位;年度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1322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463.3万元[59] 股息情况 - 本年度无宣派或拟派股息,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年度股息[65] 股份买卖与过户情况 - 股份自2022年5月27日起暂停买卖,2023年12月6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买卖[70] - 公司将于2024年6月14日至2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71]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财务报表[75]
中国上城(0233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09: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期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446.8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5027.2万元,全部来自物业发展及投资业务[25][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3283.1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4253.1万元,因物业销售收益减少及物业减值亏损所致[25][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人民币2288.6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671万元[26][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392.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92.4万元[26][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人民币6.06859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6.14052亿元,略微减少约1%[26][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抵押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总额约为人民币169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02.8万元[27][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约为10.9%,2022年12月31日为10.5%;流动比率约为1.3,2022年12月31日为1.5[27][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若干租赁土地及楼宇抵押总值约为人民币15,058,000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4,612,000元)[50][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3,929,000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3,924,000元)[51][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动用银行信贷约为人民币7,714,000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2,184,000元)[52][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开发物业的承担金额为人民币267,643,000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295,205,000元)[54][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49人(2022年12月31日:53人),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5,837,000元(2022年:人民币6,671,000元)[55][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关按揭贷款的最高责任约为人民币86,877,000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41,814,000元)[56][61]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446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0272千元人民币[131]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426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2401千元人民币[13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0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7871千元人民币[13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4381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6012千元人民币[13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301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9457千元人民币[13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283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42531千元人民币[13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2.90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均为16.71分人民币[13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43,01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9,457千元人民币减少约27.66%[13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44,50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59,945千元人民币减少约25.76%[1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51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00千元人民币减少约16.11%[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建物业为333,00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9,000千元人民币减少约4.58%[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持作出售物业为159,35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0,156千元人民币减少约6.34%[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46,03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7,922千元人民币增加约9.34%[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43,03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8,018千元人民币减少约23.93%[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37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74千元人民币减少约12.99%[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55,45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9,956千元人民币减少约22.26%[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之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88,14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4,147千元人民币减少约16.95%[1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5,251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18,657千元人民币[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1,72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1,787千元人民币[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 - 5,96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20千元人民币[1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2,43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20,324千元人民币[142]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886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521千元人民币[142]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益4464千元,2022年为50131千元;租赁收益2023年为4千元,2022年为141千元[15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4468千元,2022年为50272千元[15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溢利为 - 35192千元,原蔗糖贸易分部溢利为 - 1009千元,除税前亏损43812千元[162]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亏损47696千元,原蔗糖贸易分部亏损1059千元,除税前亏损56012千元[164]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资产584649千元,原蔗糖贸易分部资产3464千元,综合资产总额606859千元[167]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资产580558千元,原蔗糖贸易分部资产13185千元,综合资产总额614052千元[167]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负债 - 421572千元,原蔗糖贸易分部负债 - 295千元,综合负债总额 - 451406千元[167]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负债 - 383857千元,原蔗糖贸易分部负债 - 2750千元,综合负债总额 - 414096千元[167]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54千元,其他利息收入53千元,共计107千元;2022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30千元,其他利息收入83千元,共计113千元[1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为 - 290千元,按公允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公允值变动为 - 477千元,总计 - 767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 - 1038千元、89千元,总计 - 949千元[174] - 2023年上半年利息开支总计548千元,其中有抵押银行借款218千元、其他借款265千元、租赁负债2千元、银行透支63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82千元、248千元、11千元、56千元,总计397千元[177]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为0,递延税项本期为800千元;2022年同期即期税项为 - 8365千元,递延税项为4920千元,总计 - 3445千元。中国附属公司税率均为25%,中国土地增值税按30% - 60%递增税率拨备[179] - 2023年上半年持作出售物业减值亏损6514千元,在建物业减值亏损22020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5190千元、44151千元[18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74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32千元,与短期租赁相关开支21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86千元、466千元、312千元[18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2831千元,2022年同期为42531千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254469052股[192] - 2023年1月1日投资物业为1800千元,截至6月30日因公允值减少290千元,为1510千元[196] 股本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约为港币2.54469052亿元,分为2.54469052亿股每股面值港币1元的股份[28][32] - 公司建议实施股本削减,将每股已发行股份面值由港币1元削减至港币0.01元,现有已发行股本将削减港币2.5192436148亿元至港币254.469052万元[34][35][36][39] - 股本削减及分拆预计于2023年9月20日上午9时生效,联交所股份每手买卖单位将由4000股变为8000股新股份[34][38][44] - 股本削减及分拆预计于2023年9月20日上午九时正生效,需满足多项条件,包括股东批准、法院确认等[46][48] 第二茂名项目情况 - 2019年11月27日,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以约人民币2.41512亿元中标第二茂名项目土地使用权,总面积约29274.16平方米,土地收购于2020年完成[11][13] - 第二茂名项目规划地盘面积29000平方米,总可售面积84000平方米,住宅面积59000平方米,商用面积25000平方米,停车位1000个[14] - 2023年上半年第二茂名项目约52.8%的建设已完成,地下室、幼儿园及前两幢住宅楼建设完成[16] - 住宅物业(四幢)预售时间为2022年6月 - 2024年上半年,商业物业预售为2023年下半年,公寓物业预售为2024年上半年,停车位及铺位预售为2024年下半年,竣工并交付为2025年下半年[17] 第一茂名项目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第一茂名项目确认销售的住宅与商用物业总面积约为510平方米,2022年同期为3855平方米[10][12] 原蔗糖贸易业务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原蔗糖贸易无收益[18] 市场环境情况 - 2023年上半年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放宽,全球经济逐渐走出疫情阴影,但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需求疲软,交易量和价格同时下降[19]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计划[63][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64][68] 公司内控情况 - 2022年1月茂名附属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9月调查完成,3月9日账户解冻,调查发现内控系统有潜在缺陷[65][69][72][73] - 曾有金额约1000万元人民币的建筑工程分包给茂名附属公司少数股东,还向其提供600万元人民币短期贷款且已偿还[76] - 2021年10月,茂名上诚置业向少数股东支付500万元人民币建筑工程进度款,分包工程总额约1000万元人民币,除17.457万元人民币商铺修复工程外,2021年已结清[78][82] - 2021年7月,茂名华大向少数股东借出500万元人民币,另有100万元人民币垫款,两笔贷款2021年底前已偿还[79][83] - 向少数股东分包建筑工程及提供贷款构成公司关连交易[80][83] - 董事会委任独立内控顾问检讨集团内控制度,顾问完成工作并提建议,董事会采纳实施,顾问认为内控制度已改善[81][83] - 2022年9月完成调查,茂名附属公司银行账户曾因关联人被调查冻结,2022年3月9日签订托管协议后解冻[75] - 调查发现部分交易缺乏适当批准或证明文件,集团内控制度存在潜在缺陷需改进[75] 公司复牌情况 - 联交所2022年7月17日发布复牌指引,报告日期管理层致力尽快达成复牌要求[87][89]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铭鸿丰有限公司持有72,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8.29%;刘东先生通过该公司间接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及比例[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