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旭阳集团(01907)

搜索文档
焦炭处于低谷,化工表现突出
安信国际证券· 2024-03-21 16:00
公司业绩 - 公司23年收入460亿,同比增长6.8%;净利润8.6亿,同比下降53%[1] - 公司下调24/25/26年净利润至9.6/13.8/19.6亿人民币,对应EPS为0.26/0.36/0.51港元[1] - 公司23年焦炭及焦化业务收入180亿,同比增长10.4%;税前利润3.95亿,同比下降78.5%[2] - 公司全年焦炭业务量为1583万吨,同比增长11.6%[2] - 公司化工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增长21%,毛利润增长26.8%[3] - 公司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聚焦高附加值产品,氢气销量同比增长2.36倍[3] - 公司托管业务持续扩张,运营管理业务收入增长16倍,托管焦炭规模320万吨[3] - 公司贸易业务收入下降36%,主要是部分订单受价格波动影响[3] - 公司计划加大海外市场拓展,探索国际市场定价权[3]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861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53.60%[4] - 公司2026年每股净资产预计为7.31港元,市净率为0.4[4] - 公司2025年股息收益率预计为12.58%,较前几年有明显增长[4]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预测2021年至2026年逐年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558,611百万人民币[5] - 公司毛利率预计2021年至2026年在7.2%至14.4%之间波动[5] - 公司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权益)预计2021年至2026年逐年增长,2026年预计达到1,960百万人民币[5] - 公司2023年自由现金流预测为3,498亿人民币,2024年预测为3,635亿人民币,2025年预测为3,816亿人民币[9] - 公司自由现金流增长率预测:2023年-130.8%,2024年3.9%,2025年5.0%[9] 评级和目标价 - 目标价格下调至5.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1] - 公司下调24/25/26年净利润预期,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5.5港元[3] - 相对当前股价,目标价有84%的上涨空间[3] - 公司给予PE倍数22x,对应目标价5.2港元[6] - 公司用DCF方式估算,给予WACC为12%,短期增长率5%,长期增速2%,预测目标价5.7港元[7] - 公司综合可比公司和DCF的估值,认为合理目标价为5.5港元[7] 行业比较 -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中,焦化公司的PE为12.6,估值较低[8] -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中,黑猫公司的PE为15.3,估值较高[8] -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中,能源公司的PE为29.3,估值最高[8] -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中,焦化公司的市值为740亿,净利润为12.6亿[8] -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中,黑猫公司的市值为101.5亿,净利润为6.2亿[8] -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中,能源公司的市值为723亿,净利润为25.7亿[8] - 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对比中,焦化公司的PE在2024年预测为8.9,2025年预测为15.5[8] 风险提示 - 风险提示包括焦炭价格下跌、石油价格下跌和环保政策变动[3] - 风险提示包括焦炭价格下降、石油价格下降和环保政策变动[9]
焦炭稳健发展,化工扩张显著
德邦证券· 2024-03-20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0.66亿,同比增长6.8%[1] - 公司2023年焦炭业务实现营收180.77亿,同比增长10.4%[2] - 公司2023年化工业务收入186.81亿,同比增长21.1%[3] - 中国旭阳集团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将达到676亿元,较2023年增长46.3%[9] - 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为0.003元,净资产为3.82元,较2023年分别增长50%和30.8%[9] - 2026年预计净利润率为2.20%,较2023年提升0.33个百分点[9]
2023年年报点评:“双轮驱动”显成效,焦炭行业底部承压
国泰君安· 2024-03-19 16: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60.65亿元,同比增长6.78%[2] - 公司归母净利润8.61亿,同比下滑53.6%[2] 行业比较 - 公司化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焦炭业务,达到186.8亿,同比增长21.1%[4] - 公司焦炭及焦化产品板块收入为180.77亿,同比增长10%,毛利率下降至9.1%[3] 市场趋势 - 中国旭阳集团(1907)提供了海外当地市场指数的数据[16]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4 14:56
财务表现 - 本年度收益为人民幣46,065.9百萬元,較去年同比上升6.8%[1] - 本年度,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人民幣860.8百萬元,較去年同比下降53.6%[1] - 本年度,本公司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19分,較去年同比下降54.8%[1] - 2023年全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458,396千元[50] - 2023年全年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150,615千元[50] - 2023年全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使用权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总额为人民幣2,334,343千元[50] - 2023年全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人民幣42,354,655千元[50] - 2023年全年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幣307,801千元[50]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幣0.19元[54] 资产负债情况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資產淨值為人民幣14,472,445千元[5]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銀行及其他貸款總額為人民幣25,705,643千元[4,5]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239,270千元[4]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受限制銀行結餘為人民幣2,374,651千元[4]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存貨為人民幣3,406,055千元[4]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的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為人民幣7,561,204千元[4]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12,821,609,000元[9] - 本集团未使用的银行融资金额为人民币7,072,458,000元,其中人民币6,502,458,000元为无条件[9] 股利分配 - 董事會建議向股東派付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幣1.20分(相當於每股1.32港仙),末期股息總額約人民幣53,090,000元或58,510,000港元[1] - 2023年中期股息為每股人民幣4.9分,2022年末期股息為每股人民幣0.9分[52] 会计政策变更 - 本集团已首次應用多項新訂及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但對財務狀況及表現概無重大影響[11][12][13][14][18] - 本集团已按總額基準確認遞延稅項資產及遞延稅項負債,但對已呈列的最早期間的保留盈利概無重大影響[14] - 應用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務報告第2號(修訂本)影響了本集團綜合財務報表的會計政策披露[18] - 董事預計,應用所有其他經修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於可見將來不會對綜合財務報表造成重大影響[20] - 2022年修訂本延遲將2020年修訂本應用於2024年1月1日或之後開始的本集團年度報告期間的生效日期[23] - 2022年修訂本訂明有關讓財務報表使用者能夠了解可能在報告期後十二個月內應付的負債風險的披露規定[22] 分部业务情况 - 本集團的收益包括焦炭及焦化產品、精細化工產品、運營管理服務、貿易以及銷售物業開發的物業[26] - 本集團新識別物業開發為可呈報分部,過往年度的分部披露已重列以符合本年度的呈列方式[34] - 本集團的可呈報分部包括焦炭及焦化產品生產、精細化工產品生產、運營管理、貿易和物業開發[35][36] - 本集團可呈報分部的收益、業績、資產和負債情況[37] - 本集團年內非流動分部資產增加為人民幣2,237,212,000元[37] - 本集團分佔聯營公司和合營企業的業績分別為人民幣89,552,000元和人民幣134,038,000元[37] - 2023年全年外部客戶合約收益為460.66亿元人民幣[39] - 2023年全年可呈報分部收益為480.47亿元人民幣[39] - 2023年全年可呈報分部業績為6.67億元人民幣[39] - 2023年12月31日可呈報分部資產為528.89億元人民幣[39] - 2023年12月31日可呈報分部負債為391.61億元人民幣[39] 其他收益和费用 - 2023年全年獲得增值稅優惠1.97億元人民幣[41] - 2023年全年獲得政府補助7,895.3萬元人民幣[42] - 2023年全年確認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值虧損6,771.5萬元人民幣[43] - 2023年全年確認於收購額外權益後重新計量合營企業股權之收益2.52億元人民幣[46] - 2023年全年確認法律仲裁撥備減少1.55億元人民幣[47] 融资情况 - 本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推迟偿还人民币1,770,042,000元银行贷款以遵守若干财务比率[24] - 除人民币71,303,000元的银行贷款因违反若干财务契诺而重新分类至即期负债外,其他到期超过1年的银行贷款均被分类为非即期贷款[24] - 本集團持有按公允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總額為人民幣585,209千元[59][60][61] - 本集團其他長期應收款項及預付款項總額為人民幣1,214,254千元[56][57][58] - 本集團持有按公允價值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合計為人民幣976,187千元[66] - 本集團的貿易應付款項於2023年12月31日合計為人民幣2,601,768千元,其中3個月內到期的為人民幣2,238,794千元[69]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2 04:18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208.299亿,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7.157亿,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8.8%[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6.2分,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8.7%[7] - 公司净利润为173.6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doc id='16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8.04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doc id='16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1.7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doc id='170'] - 公司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净流动负债人民币12,577,260,000元,但有足够的财务资源满足资本支出需求和未来十二个月到期的债务[176] - 公司的总资产为52,819,996千元,总负债为38,360,007千元[200] 业务拓展 - 本集团焦炭年产能约达10.6百万吨,呼和浩特生产园区和苏拉威西生产园区的两个焦炭产能扩张项目已于2023年上半年分阶段完成[19][20] - 本集团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4.90分,总额为人民币216,783,000元,不低于本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的30%[13] - 本集团有四个主要业务分部,包括焦炭及焦化产品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运营管理服务及贸易[17]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了呼和浩特和苏拉威西生产基地的焦炭项目,年产能分别为3.0百万吨和4.8百万吨[12] - 本集团縱向一體化的業務模式及在焦炭化工業生產鏈28年的經驗使其能夠拓展下游精細化工產品市场[15] 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银行存款、受限制银行结余和现金约为4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亿元人民币增加44%[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毛利率为7.2%,净利率为3.4%,EBITDA利润率为9.1%,资本负债率为1.7倍,资产负债率为72.6%[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焦炭业务收入减少18%,主要由于焦炭平均售价下降导致,而焦炭销量增加[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精细化工业务收入增加19.2%,主要由于内酰胺业务量和售价增加[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运营管理业务收入增加848.7%,主要由于新增苯加氢运营管理服务[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贸易业务收入减少30.9%,主要由于焦炭交易量增加但售价下降[73]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杨雪岗先生,拥有丰富的焦炭、焦化及精细化工行业经验[145] - 公司已采纳了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确认董事在报告期内一直遵守[149] - 公司员工需遵守标准守则,公司未发现报告期内员工有不遵守标准守则的情况[151]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7 07: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持续扩大 [3] - 收入和利润规模同比有所下降,主要受焦炭价格下跌影响 [4][5][6] - 环比来看收入和利润规模仍有所上升,公司正处于回升过程中 [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焦炭业务量同比增长14.2%,产能达1700万吨 [9][10][11] - 化工业务量和收入利润均有所增长,得益于新项目投产 [13][14] - 托管运营和贸易业务未取得理想成绩,但公司正在积极拓展 [7][8] - 氢能业务销量同比增长218% [15][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市场基建、机械制造等行业需求弥补了房地产下滑 [26][27] - 海外市场如印尼、土耳其等地区需求良好,公司正积极拓展 [11][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延伸和多元化发展,包括化工、氢能等新领域 [2][3][14][15] - 通过轻资产运营等方式拓展市场份额,降低资本开支 [7][8][21] - 行业整合持续推进,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受益 [26][2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下半年焦煤价格预计将在1800-2500元/吨区间波动 [28][29][30]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措施提升竞争力 [31][32][33][34][35] - 对化工和氢能等新业务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13][14][15][1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公司如何应对下半年钢材需求可能下滑的情况 [23] **公司回答** 公司将继续推进海外市场拓展,同时在国内市场挖掘基建等领域需求 [23][24][25][26][27]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能耗和碳减排方面有哪些创新措施 [31][32] **公司回答** 公司在焦化等核心工艺上持续优化,能耗指标已大幅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31][32][33][34]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公司在焦煤采购方面有何应对措施 [28][29][30] **公司回答** 公司设有专门的研究所,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采购策略,并采取套期保值等措施 [28][29][30]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4:5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为人民币20,829.9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715.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8.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6.2分,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8.7%[1]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人民币818,058千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63.0%[2]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10,932千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9.1%[3]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股本为382,246千元,股份溢价为3,007,156千元,合计股本和股份溢价为3,389,402千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续经营,流动负债净值为12,577,260,000元,公司认为具备充足财务资源应付其资本支出需求和未来十二个月到期的债务[11]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的可呈报分部收益为21,688,375人民币[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可呈报分部资产为50,698,702人民币,负债为37,892,315人民币[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的毛利率为7.2%,净利率为3.4%,EBITDA利润率为9.1%[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焦炭及焦化产品生产业务收入为7,595,256千元,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业务收入为8,636,743千元[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集团总收入为20,829,943千元,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88] - 除税前溢利由2,086.4百万元减少至373.4百万元[111] - 期内净利润为710.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9.0%[115] - 每股基本盈利分别为16.18分和39.14分,由于净利润减少所致[116]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1,803.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89.8百万元,主要由于营运资金增加所致[11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7,226.1百万元减少至约人民币581.6百万元,主要原因包括支付部分山东收购款、投资蕪湖长余支付、收购旭阳中燃现金流入以及固定资产支出减少[11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355.0百万元减少至约人民币172.7百万元,主要由于新计息借款减少所致[120] 公司业务 - 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事生产、销售和分销焦炭、焦化产品及精细化工产品和相关运营管理服务[9] -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焦炭及焦化产品、精细化工产品、运营管理服务和贸易,大部分收入和利润来自中国市场[24] - 公司是中国和全球焦炭、焦化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综合生产商和供应商[54] - 公司在2022年保持全球最大独立焦炭生产商和供应商的领先地位[55] - 公司正处于2021年至2025年的第六个五年规划中期,继续保持焦炭产量和新建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线的增长和扩张[56] - 公司有四大业务分部:焦炭及焦化产品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生产、运营管理和贸易[60] - 公司关注焦炭年产能的扩张,呼和浩特生产园区和苏拉威西生产园区的焦炭产能扩张项目已完成[63] - 公司目前依托于中国的3.0百万吨年度加工能力为多家工厂提供运营管理服务[64] - 公司是世界第二大已内酰胺生产商,年产己内酰胺达75万吨[67] - 公司成功生产高纯度2-氨基-2-甲基-1-丙醇,取得第一笔高价销售订单[68] - 公司新建年加工能力为0.36百万吨的粗苯加氢工程,进一步巩固在苯加氢市场的领先地位[69] - 公司在定州、邢台及呼和浩特的焦炭生产设施中生产氢气,定州氢气生产设施产能每日可达14,000公斤[70] - 本集团将于2023年下半年启动对湘东工业园萍乡生产园区的投资,建设年产180万吨焦炭的生产设施[82] - 本集团将积极参与中中国不同城市的氢气工业化计划,致力成为清洁及低碳氢气能源供应商[83] - 本集团正进行2021至2025年的六五规划,目标是提升焦炭加工总量,最终达到每年3千万吨以上[84]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为楊雪崗先生,负责整体管理及业务发展[133] - 公司已採納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35] 资产负债情况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7,863,082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5.7%[4] - 本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14,956,914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1.8%[4] - 本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1:17
公司发展战略 - 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结束的年度报告中,主席报告中提到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7] - 公司在2022年回购并注销了15,874,000股股份,占当时已发行股份的0.36%[10] - 公司计划通过拓展运营管理和并购来增加所有关键产品的市场份额,强化焦炭和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线,进一步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以适应中国和海外的经济形势[22] - 公司将继续追求“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推动焦炭、新材料和新能源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以实现业务共赢发展[21] - 2023年,公司盈利19亿人民币,计划通过不同方式的运营管理、并购以及与知名企业成立合资企业来增加市场份额[75] - 公司认为焦炭销售价格将受益于供需改革,通过不同方式扩大焦炭生产/加工能力,预计未来几年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将增加至高个位数甚至两位数百分比[76],[77] - 公司正在扩大精细化工设施产能,预计扩建完成后每年将有约0.75百万吨己内醯胺产能,成为中国领先的己内醯胺生产商之一[81] - 公司致力于加快氢能开发项目的建设进程,计划将河北定洲、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河北邢台建设成为氢能示范城市,并最终成为华北氢能输出基地[82] - 公司将通过使用更多加氢加油车来扩大运输车队,提升现有加氢站的加氢能力,并推动北京附近加氢总站的开发建设,将储存和供应辐射至京津冀地区[83] - 公司将进一步探索液氢、绿色氢和氢燃料电池等新技术,丰富氢能应用领域,包括热电联产、氢能输送线路等新应用场景[84],[85]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在过去28年中一直秉承着创新引领未来的理念,旨在成为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8] - 公司在2022年,市场份额方面保持稳定,全球占比为1.6%,中国占比为2.2%[9] - 公司在中国河北、内蒙古、山东和印尼苏拉威西等地拥有八个生产基地,签署了四个新的运营管理服务项目,涉及焦炭和焦化化学品、焦油和氢化苯等产能[9] - 公司通过新建每年产能为300万吨的焦化设施,扩大了焦炭产能,同时生产了3.94百万立方米的高纯氢,供应给京津冀地区的企业[9] -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环保方面累计投资约65亿元人民币,实施了数百项重大环保项目,部分生产基地实现了超低排放[12] - 公司在河北邢台瑞顺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拥有三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同时在河北省的生产基地内的运营子公司被认定为环保績效A級企業[13] - 公司致力于数字化进程,自成立以来投资约9.7亿元人民币,完成了60余项数字化项目,推动自动化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16] - 公司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建立新生产基地,年焦炭总产能将达到13.4百万吨[39] - 公司在全球设有八个生产基地,计划在中国江西省萍乡市建立第九个生产基地[40] - 公司建议派发每股0.9分的末期股息,总金额约为39,817,000人民币[41] - 本集团2022年焦炭年生产/加工量约为10.6百万吨,精细化工产品年生产/加工量约为3.64百万吨[42][43] - 2022年己内醯胺产量为384.2千吨,氢能源产品产量为3.94百万立方米[43] - 本集团有四个业务分部,包括焦炭和焦化化工产品制造、精细化工产品制造、运营管理服务和贸易[44] - 2022年主要产品的平均售价如下:焦炭3041.7元/吨,煤焦油瀝青5600.9元/吨,苯酐6713.5元/吨,甲醇2269.4元/吨,苯6699.8元/吨,己内醯胺12195.9元/吨,氢能源产品每立方米2.72元[47] 财务状况 - 2022年全年股息总额为人民币584.1百万元,占本集团年度可分配净利润的30%[24] - 2022年本集团总收益超过430亿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27] - 2022年本集团净利润为人民币42.8亿元,较2021年有所增长[27] - 2022年本集团主要产品的产量包括焦炭、焦化粗苯、工业萘制苯酐、焦爐煤氣制甲醇、煤焦油、己內酰胺和高純氫等[31] - 2021年度收入为39,370,054人民币千元,同比增长98.9%[33] - 2022年度净资产为12,595,029人民币千元[34] - 2022年集团保持增长和扩张步伐,继续扩充全线产品年产能,深度强化高端化工产品精炼能力[38] - 2022年度总收入为431.39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度的393.70亿元人民币增长[92] - 焦炭及焦化化工制造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159.0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63.68亿元人民币,增长2.9%[93] - 精细化工制造业务收入从202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2 Q4 - 业绩电话会
2023-03-31 0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实现营收431.39亿元,同比增长9.57% [2] - 2022年实现毛利42.75亿元,同比下降22.7% [8] - 2022年实现规模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下降29.02% [7] - 2022年总资产收益率4.49%,同比下降4.02个百分点 [7] - 2022年净资产收益率15.32%,同比下降8.51个百分点 [7] - 2022年末总资产461.03亿元,同比增长25.34% [7] - 2022年末负债率73%,同比上升2.84个百分点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焦炭业务 - 2022年焦炭分部收入163.68亿元,同比增长2.9% [8] - 2022年焦炭分部毛利24.76亿元,同比下降33.1% [8] 化工业务 - 2022年化工分部收入154.3亿元,同比增长14.1% [8][9] - 2022年化工分部毛利10.72亿元,同比下降11.4% [9] 运营管理业务 - 2022年运营管理业务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55.2% [9] - 2022年运营管理业务毛利0.18亿元,同比下降51% [9] 贸易业务 - 2022年贸易业务收入112.24亿元,同比增长15.8% [9][10] - 2022年贸易业务毛利7.09亿元,同比增长22% [1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焦炭总服务量1524.31万吨,市占率达到5% [3][4] - 2022年化工业务总量552.3万吨 [4][6] - 2022年轻能业务量395万方,同比增长163% [4] - 2022年贸易业务完成6.87万吨,焦炭出口580万吨 [13][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公司持续巩固焦炭行业龙头地位,化工业务稳步提升,轻能业务快速增长 [3][4][12]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印尼项目将于2023年投产 [31][32][33][34] - 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运营效率 [55][56][57]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 [56][57][58] - 公司注重ESG,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5][16] 行业竞争 - 公司在焦炭、化工等行业保持领先地位,产能和市占率持续提升 [3][4][1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措施提升竞争力 [48][49][50][51] - 行业整体受到钢铁行业利润下滑和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公司业绩表现优于同行 [7][8][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中国经济和行业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58][59][60][61][62] - 管理层认为公司具备持续增长的能力,将通过创新驱动、成本控制等措施提升盈利能力 [90][91][92][93][94][95][96][97] - 管理层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分红政策,并积极回购股票以提升股价 [92][9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印尼项目的销售和盈利预期 **翟坤 提问** 印尼项目的销售和盈利预期如何 [30][31][32][33] **王鳳山 回答** 印尼项目具有区位优势,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较低,预计盈利能力将高于国内项目 [31][32][33] 问题2: 几内西安项目的盈利情况及发展策略 **翟坤 提问** 几内西安项目的盈利情况及未来发展策略 [30][34][35][36] **杨璐 回答** 几内西安项目通过优化系统降低成本,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4][35][36] 问题3: 公司在新能源氢能领域的规划 **梁笑 提问** 公司在新能源氢能领域的规划和布局 [67][68][69][70][71] **李永军 回答** 公司已建成3条氢气生产线,产能居于行业领先地位,未来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加大在制氢、储氢、加氢等领域的投入 [67][68][69][70][71]
中国旭阳集团(01907)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14:5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人民币43,139.4百万元,较2021年全年上升9.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855.1百万元,较2021年全年下降29.0%[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42分,较2021年全年下降31.1%[2] - 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4,275,321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5,530,618千元[3] - 2022年经营溢利为人民币2,718,110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3,540,760千元[3]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203,483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3,198,254千元[3] - 2022年非流动资为人民币32,713,772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24,634,133千元[5] - 2022年流动资为人民币13,388,852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12,147,384千元[5] - 2022年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2,595,029千元,2021年为人民币11,094,614千元[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116.58227亿元[8] - 报告日期集团未使用的无条件银行融资金额为人民币75.66696亿元[8] - 假设2022年12月31日约50%的银行贷款及其他银行融资到期时成功续期,集团有充足财务资源[8] - 2021年收益增加939643千元,销售成本增加939268千元,年内溢利增加375千元[13] - 2022年销售成本增加976千元,年内溢利减少976千元[13] - 2022年调整前每股基本盈利0.42元,申报的每股基本盈利0.42元[13] - 2021年调整前每股基本盈利0.61元,申报的每股基本盈利0.61元[13] - 2022年年内溢利减少976千元,2021年增加375千元;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增加976千元,2021年无;2021年营运资金及营运活动净现金变动前经营现金流净增加375千元;2021年投资活动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375千元[17] - 2022年综合收益为43,139,449千元,2021年为39,370,054千元,同比增长9.6%[26]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2,203,483千元,2021年为3,198,254千元,同比下降31.1%[26] - 2022年综合资产总额为46,102,624千元,2021年为36,781,517千元,同比增长25.4%[26] - 2022年综合负债总额为33,507,595千元,2021年为25,686,903千元,同比增长30.4%[26] - 2022年其他收入为274,398千元,2021年为137,365千元,同比增长99.8%[30]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1,136千元,2021年为 - 95,632千元,亏损大幅收窄[31] - 2022年员工成本总额为995,454千元,2021年为1,097,720千元,同比下降9.3%[32] - 2022年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96,055千元,2021年为183,602千元,同比增长6.8%[32]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343,992千元,2021年为601,840千元,同比下降42.8%[32]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42元,2021年为0.61元,同比下降31.1%[34] - 2022年中期股息已付每股人民币12.3分,金额为544,306千元;2021年末期股息已付每股人民币6.3分,金额为279,153千元[35] - 报告期后,董事建议拟派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9分,总额为人民币39,817,000元[35] - 报告期内,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人民币6,714.5百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3,015.6百万元[36]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长期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为723,515千元,2021年为1,929,960千元[37] - 2022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流动资产为1,670,920千元,2021年为507,579千元[40] - 2022年12月31日期货合约名义金额为199.5百万美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0.8百万元,未变现收益人民币40.8百万元[41] - 2022年12月31日受限制银行结余为1,379,563千元,2021年为1,256,073千元,年利率介乎0.002%至3.85%[42][43]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按市场利率0.01%至3.50%计息,2021年为0.01%至2.70%[44] - 2022年末美元、港元及其他货币金额分别为98,182千元、3,230千元、2,307千元,2021年末分别为95,242千元、21,071千元、285千元[45] - 2022年末按公允值计量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861,432千元,2021年末为951,378千元;其他应收款项为4,607,036千元,2021年末为3,605,522千元[46] - 2022年末贸易应收款项1个月内、1 - 3个月、3 - 6个月、6 - 12个月分别为243,956千元、42,828千元、5,590千元、10,282千元,2021年末分别为326,630千元、33,407千元、3,078千元、146,796千元[47] - 2022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2,216,347千元,2021年末为1,506,924千元;流动负债为9,463,968千元,2021年末为5,283,894千元[48] - 2022年末贸易应付款项3个月内、3 - 6个月、6 - 12个月、1 - 2年、2 - 3年、3年以上分别为2,003,227千元、68,086千元、59,536千元、53,521千元、5,574千元、26,403千元,2021年末分别为1,327,271千元、73,393千元、67,819千元、9,217千元、5,188千元、24,036千元[50] - 2022年末银行及其他贷款1年内、1 - 2年、2 - 5年分别为12,624,241千元、4,621,556千元、2,982,876千元,2021年末分别为8,209,846千元、3,062,746千元、2,314,088千元[52] - 2022年末银行及其他贷款流动负债为12,624,241千元,非流动负债为7,604,432千元;2021年末分别为8,209,846千元、5,376,834千元[53] - 2022年末银行贷款有抵押、无抵押分别为9,532,525千元、4,677,063千元,其他贷款有抵押、无抵押分别为3,188,292千元、298,183千元;2021年末分别为5,286,852千元、4,488,217千元、2,331,098千元、41,224千元[55] - 2022年末以美元、日元计价的银行及其他贷款分别为1,883,753千元、2,096千元,2021年末分别为1,023,906千元、3,695千元[56] - 2022年末固定利率、浮动利率银行及其他贷款分别为13,306,653千元、6,922,020千元,利率范围分别为1.17% - 12.00%、1.58% - 8.00%;2021年末分别为9,473,579千元、4,113,101千元,利率范围分别为1.82% - 12.00%、1.58% - 8.00%[57] - 2022年末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00亿股,法定股本为10亿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之普通股股份数目为44.24126亿股,股本为4.42413亿千港元[59] - 2022年末综合财务状况表列示金额为38.2246亿人民币千元,较年初减少0.36%[60] - 2021年6月3日配售3.5亿股新股,所得款项总额约20.65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7.05381亿元[60] - 2022年公司购回并注销1587.4万股普通股,支付总代价5599.3万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790.2万元[61] - 2022年总收益为431.394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393.701亿人民币增加[92][93] - 2022年销售成本为388.641亿人民币,较2021年的338.394亿人民币增加[95] - 2022年集团毛利总额为42.753亿人民币,较2021年减少12.553亿人民币或22.7%,毛利率从14.0%降至9.9% [96]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1.374亿元增加1.370亿元或99.7%,至2022年的2.744亿元[98] - 2022年其他亏损为110万元,主要因上市股权证券公允值亏损及汇兑亏损8340万元,部分被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抵销[99] - 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的减值收益扣除8780万元,因若干应收款项收回及减值拨回[10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的9.421亿元增加4320万元或4.6%,至2022年的9.853亿元[101] - 行政开支从2021年约9.738亿元减少约4090万元或4.2%,至2022年约9.329亿元[102]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的9.049亿元增加9240万元或10.2%,至2022年的9.973亿元[103] - 除税前溢利从2021年的31.983亿元减少9.948亿元或31.1%,至2022年的22.035亿元[106] - 2022年和2021年所得税开支分别为3.440亿元和6.018亿元,实际税率分别为15.6%和18.8%[107] - 2022年经营、投资、融资活动现金净额分别约为31.637亿元、-91.806亿元、49.259亿元,2021年分别约为42.057亿元、-51.271亿元、20.221亿元[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约20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6亿元增加约66亿元,增幅48.5%[114] - 2022年定息银行及其他借款133.067亿元,利率1.17 - 12.00%;浮息银行及其他借款69.22亿元,利率1.58 - 8.00%[114] - 2021年定息银行及其他借款94.736亿元,利率1.82 - 12.00%;浮息银行及其他借款41.131亿元,利率1.58 - 8.00%[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以美元和日元计值的借款总计18.859亿元,2021年为10.276亿元[115] - 2022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473234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4008千元[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购回及注销15874000股股份,总代价约55993000港元[117] - 2022年公司盈利人民币19亿元[8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焦炭及焦化产品生产外部客户合约销售焦炭及焦化产品收益为163.68438亿元,2021年为159.00844亿元,同比增长约2.94%[24][25] - 2022年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外部客户合约销售精细化工产品收益为154.85161亿元,2021年为137.07254亿元,同比增长约12.97%[24][25] - 2022年贸易外部客户合约贸易收益为112.23815亿元,2021年为96.88958亿元,同比增长约15.84%[24][25] - 2022年运营管理外部客户合约管理服务收益为6203.5万元,2021年为7299.8万元,同比下降约15.02%[24][25] - 2022年可呈报分部收益为451.36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