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友邦保险(01299)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渠道的过去和未来(一):银保渠道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业年度保费
13个精算师· 2025-06-10 06:33
中国银保渠道发展历程 - 银保业务从1996年开始起步,比个险代理人体系引进中国晚四年 [6] - 2004年前为起步阶段,2001年银保总保费仅47亿占寿险总保费2%,2002年快速增至388亿占17% [7][8] - 2005-2012年为正常增长阶段,银保总保费从952亿增至3897亿,期交保费从30亿增至385亿 [8] - 2013-2016年为投资驱动阶段,受非标投资放开和A股牛市推动,趸交保费增长超200% [11][12] - 2017-2019年为去短期化阶段,监管限制中短存续期产品,要求不超过银保新单保费50% [12] - 2020-2023年为增额终身寿阶段,定价利率降至3.5%,长期期交占比从60%升至95% [13][14] - 2024年起进入"报行合一"新阶段,手续费标准化,三年交9%、五年交14%、十年交18% [20][21] 银保市场格局变化 - 2022年初将银保公司分为"银保七雄"和"八大金刚"两组,15家公司银保保费占比超90% [1][16] - 2015-2019年银保七雄市场份额50%左右,加上八大金刚达60-72% [16] - 2020-2024年老七家市场份额从10.9%升至24.8%,银行系从15.1%升至18.1% [47][48] - 2024年一季度老七家期交保费增长29%,银行系下降21%,非银外资增长26% [25] - 期交市场集中度提高,前10名份额从2019年62%降至2024年50%后回升至54% [25][28] 产品结构演变 - 早期以五年趸交产品为主,2008年分红险占比超80% [8][9] - 2014年后转向万能险,2020年起增额终身寿占比达90%以上 [10][14] - 长期期交占比从2019年60%升至2023年95%,2024年短期交产品重现占10% [14][18][19] - 银行系公司长期期交占比从2020年44%升至2021年91%,转型最成功 [15] - 2025年部分公司转向分红险,但四大行因历史教训意愿不强 [26] 财务与监管影响 - "报行合一"后银保新业务价值率大幅提升,太平人寿从5.9%升至20.8% [23] - 新华、太平、人保寿险银保新业务价值分别增长517%、219%、134% [30] - 监管要求销售费用不超过附加费用倍数从8倍降至1.5倍 [16][17] - 定价利率从2023年3.5%降至2024年3.0%,分红险降至2.5% [17][23] - 老七家个险新业务价值占比普遍下降,新华从97%降至64% [30][35]
杜嘉祺重返友邦保险接任董事长:老将回归背后的战略深意
搜狐财经· 2025-06-10 03:56
人事变动 - 友邦保险董事会主席谢仕荣在任职60年后退任 被授予荣誉主席称号 [1] - 杜嘉祺将于10月1日正式接任董事会主席 此前曾担任集团2010-2017年CEO [1][4] - 此次人事安排标志着公司领导层代际交替和关键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 [4] 新任主席背景 - 杜嘉祺拥有40年横跨四大洲的金融业经验 曾执掌保诚 友邦和汇丰三大国际金融集团 [5] - 在亚洲市场表现突出 曾推动友邦市值从300亿美元增长至近千亿美元 [5] - 深度参与过新兴市场扩张与成熟市场转型 具有独特的跨文化管理背景 [5] 战略考量 - 人事变动正值公司完成"分改子"战略五年后的关键节点 [6] - 中国内地市场新业务价值占比从35%跃升至42% 分支机构从5家拓展至11省 [6] - 行业面临寿险转型挑战 包括新业务增速放缓 代理人模式转型等 [6] 管理协同效应 - 杜嘉祺将与现任CEO李源祥形成"黄金组合" [7] - 李源祥推动集团新业务价值四年增长70% 通过科技赋能和生态布局等战略 [7] - 两人能力互补 可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7]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持股中邮人寿24.99% 持续扩大分支机构网络 [8] - 需应对本土巨头竞争 同时把握养老金和健康管理政策红利 [8] - "亚洲中心化"战略可能升级为"中国本土化"2.0版本 [8] 发展前景 - 新任主席需平衡数字化转型与老龄化趋势带来的行业变革 [9] - 公司看重其对集团战略的深刻理解与执行能力 [10] - 此次人事变动将成为观察外资险企中国战略的重要风向标 [10]
30家港股公司回购 斥资8.1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0 01:46
港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总体情况 - 6月9日共有30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3291.78万股 总金额8.10亿港元[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成为单日回购金额最高公司 友邦保险以2.30亿港元位列第二 锅圈以3910.15万港元排名第三[1] - 锅圈以1268.80万股成为单日回购数量最多公司 中远海发回购373.60万股位列第二 友邦保险回购335.00万股排名第三[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回购96.80万股 金额5.01亿港元 价格区间513.000-520.5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90.34亿港元[1] - 友邦保险回购335.00万股 金额2.30亿港元 价格区间68.100-69.05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22.95亿港元[1] - 锅圈回购1268.80万股 金额3910.15万港元 价格区间3.010-3.13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20亿港元[1]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20.00万股 金额652.70万港元 价格区间2.930-3.03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5.05亿港元[1] - 中远海发回购373.60万股 金额377.10万港元 价格区间1.000-1.009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2.66亿港元[1] - 名创优品回购5.50万股 金额194.15万港元 价格区间34.650-35.80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2.43亿港元[2] - 碧桂园服务回购15.00万股 金额95.70万港元 回购价6.380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3335.69万港元[2]
格隆汇公告精选(港股)︱中国中铁近期中标912亿元重大工程;中国交通建设控股股东累计增持约2.64亿股H股股份
格隆汇· 2025-06-09 01:47
中国中铁(00390.HK)重大工程中标 - 公司近期中标多项重大工程,合计金额约人民币912亿元,占2021年营业收入的8.52% [1]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保费收入 - 2022年1-8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人民币4524.61亿元,同比增长9.89% [2] - 子公司人保财险、人保寿险及人保健康分别实现保费收入人民币3402.47亿元、782.83亿元及339.31亿元 [2] 中煤能源(01898.HK)生产经营数据 - 8月商品煤产量1092万吨,同比增长22.3% [3] - 商品煤销量2596万吨,同比增长1.3%,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1067万吨,同比增长17.6% [3] 渤海银行(09668.HK)员工持股计划 - 员工计划自2022年9月15日起九个月内以自有资金买入不少于2500万股H股 [4] - 买入股份两年内不对外转让 [4] 中国交通建设(01800.HK)控股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中交集团累计增持2.64亿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1.64% [5] - 截至2022年9月14日,中交集团持股比例达59.63% [5] 首程控股(00697.HK)股权变动 - 主要股东首钢集团间接附属公司拟出售7.2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0%)给北京国管控股 [6] - 北京国管为北京市政府设立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6] 建业地产(00832.HK)股份回购 - 公司拟根据回购授权在公开市场回购股份 [7] 威铖国际(01002.HK)业绩预告 - 预期年度净亏损约4600万元 [8] 中国太保(02601.HK)保险业务 - 1-8月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2909亿元 [8] 中国财险(02328.HK)保费收入 - 1-8月保费收入3402.47亿元,同比增长9.8% [9] 航空业运营数据 - 中国国航8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56.4%,环比下降4.9% [9] - 中国东方航空8月旅客周转量同比上升62.14% [9] 中国中冶(01618.HK)新签合同 - 1-8月新签合同额8320亿元,同比增长5.9% [9] 丘钛科技(01478.HK)股东增持 - 控股股东兼董事会主席增持10万股 [9] 宝新金融(01282.HK)股本重组 - 拟"20合1"进行股份合并 [9] 大山教育(09986.HK)收购 - 拟580万英镑收购KSI Education约45.75%股权 [9] 中国投资开发(00204.HK)配股 - 拟折让约19.79%配售4.92亿股,筹资3740万港元 [9] 名创优品(09896.HK)回应做空 - 独立调查完成,称做空报告关键指控无事实依据 [9] 歌礼制药-B(01672.HK)临床研究 - 完成PD-L1抗体ASC22联合西达本胺用于HIV感染功能性治愈临床研究患者入组 [9] 千盛集团控股(08475.HK)合作 - 与广州迈唯科技订立谅解备忘录 [9] TRUE PARTNER(08657.HK)投资 - 斥资1000万元认购基金 [9] ISP GLOBAL(08487.HK)合作 - 与年年卡集团订立战略合作协议 [9] 中环控股(01735.HK)合作 - 与中国电信及中国电信(扬州)订立策略合作协议 [9] 中国光大绿色环保(01257.HK)采购 - 斥资474万元向光大环保常州采购设备及相关技术服务 [9]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 - 腾讯控股耗资3.51亿港元回购117万股 [10] - 创维集团耗资2862.16万港元回购800万股 [10] - 中芯国际耗资5321.95万港元回购330.15万股 [10] - 小米集团耗资2402.56万港元回购230万股 [10] - 友邦保险耗资1.78亿港元回购248.5万股 [10] - 中国软件国际耗资574.69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10] - 太古股份公司A耗资1445.4万港元回购26.2万股 [10] - 渣打集团耗资947.01万英镑回购155.04万股 [11] - 潍柴动力耗资3341.3万元回购300万股A股 [11] - 长城汽车耗资4193.88万元回购135.8万股A股 [11] - 长实集团耗资3314.18万港元回购63.05万股 [11] - 中国飞鹤耗资605.96万港元回购100万股 [11] - 复星国际耗资2926万港元回购600万股 [11] - 德信服务集团耗资789万港元回购263万股 [11] - ASMPT耗资940.5万港元回购15万股 [11] - 绿城服务耗资399.68万港元回购70.2万股 [11] - 易大宗耗资615.7万港元回购400万股 [11] 阿里健康(00241.HK)股权激励 - 授出582.33万个受限制股份单位 [11]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01:21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6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744.31万股,金额达7.5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5.01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当日榜首,友邦保险以2.04亿港元次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以648.42万港元位列第三 [1][2] - 从回购数量看,友邦保险以300万股居首,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20万股)和中国旭阳集团(165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腾讯控股当日回购97.5万股,价格区间511.5-516.5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285.33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回购300万股,价格区间67.15-69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20.65亿港元 [1][2]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回购220万股,价格区间2.92-2.97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98亿港元 [1][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极兔速递-W回购92万股,金额626.52万港元,年内累计2.54亿港元 [2] - 百胜中国回购1.39万股,金额467.34万港元,年内累计7亿港元 [2] - 蒙牛乳业回购20万股,金额358.1万港元,年内累计1.43亿港元 [2] - 周黑鸭回购131.15万股,金额340.39万港元,年内累计1.49亿港元 [2]
友邦保险为何在此时迎来新董事长?
虎嗅· 2025-06-07 15:25
人事变动 - 友邦保险宣布集团董事会主席谢仕荣退任,杜嘉祺将于10月1日接任 [2] - 谢仕荣1961年加入友邦,1983年后陆续担任行政总裁、CEO,2010年后转任名誉主席 [2] - 杜嘉祺2010年从英国保诚CEO职位加入友邦担任CEO,带领公司完成IPO并推出"最优秀代理"策略 [2] - 杜嘉祺提前结束汇丰控股集团主席任期,原定2025年底前退任,现改为9月30日退任 [3][17] 公司治理结构 - 友邦董事局主席为非执行董事,不参与具体经营,主要承担监督职能 [3] - 集团CEO兼总裁李源祥是董事会唯一执行董事,负责日常整体运营 [3] - 董事会成员包括多位亚太地区政商界人士,如携程CEO孙洁、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等 [4][6] - 公司股权分散,最大股东纽约梅隆银行持股约10%,均为财务投资 [7] 董事会职能 - 董事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风险委员会 [8][9] - 董事局主席通过所在委员会确定CEO人选、高管薪酬及公司风险策略 [9] - 提名委员会负责新董事挑选及继任计划,薪酬委员会评估高管薪酬政策 [9] - 风险委员会审议集团风险概况及管理策略 [9] 发展战略 - "最优秀代理"策略仍是公司增长关键支柱,2024年一季度活跃代理人数增长8% [11] - 该策略注重打造"职业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营销员队伍 [11] - 友邦人寿2024年保费增长18%至718亿元,居人身险行业第十位 [12] - 2024年一季度保费增长13.7%,在头部公司中增速较高 [12] 业务变化 - 从保障型保险转向储蓄型保险,因市场利率下调及客户财富保值需求凸显 [14] - 除代理人渠道外,着力拓展银保渠道,2021年入股中邮保险并与邮储达成合作 [15] - 新业务价值率从2019年62.9%降至2024年54.8%,主要因储蓄型保险占比提升 [27] - 医疗康养布局相对滞后,可能影响未来竞争力 [27] 业绩表现 - 加权总保费从2020年354亿美元增至2024年413.98亿美元 [18] - 年化新保费从2020年52.19亿美元增至2024年86.06亿美元 [18] - 新业务价值从2020年27.65亿美元增至2024年47.12亿美元 [18] - 2024年新业务价值刚刚超越2019年41.54亿美元水平 [26] 管理层考量 - 杜嘉祺回归可能涉及CEO李源祥任期评估,其合约已进入第二任期后期 [17] - 李源祥任期内业绩增长合格,但股价从2021年初90港元降至目前67港元 [18] - 未来管理层调整需解决产品结构、渠道竞争及医疗康养布局等挑战 [27]
杜嘉祺卸任汇丰集团主席,时隔8年“回归”友邦保险
国际金融报· 2025-06-06 15:57
高管变动 - 友邦保险独立非执行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谢仕荣将于2025年9月30日起退任 [1] - 前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杜嘉祺将接任主席职位 任期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 [1] - 谢仕荣在友邦保险及其前身AIG集团任职长达60年 曾担任多项高管职务 [1] - 杜嘉祺拥有40年金融服务行业经验 曾领导友邦保险完成首次公开招股 [1][2] 战略布局 - 杜嘉祺回归正值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市场加速扩张的关键时点 [2] - 友邦保险2020年完成"分改子" 成立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友邦人寿 [2] - 2020-2024年省级分公司从5家扩展至14家 覆盖中国内地70%人身险市场 [2] - 2024年四季度获批筹建安徽 山东 重庆 浙江分公司 [2] 财务表现 - 2024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8%至47.12亿美元 年化新保费增长14%至86.06亿美元 [3] - 中国内地市场新业务价值增长20% 年化新保费增长10% [3] - 杜嘉祺回归消息公布后股价盘中涨超3%至69港元 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 [3]
友邦保险(01299.HK)连续22日回购,累计回购6752.52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13:03
公司回购活动 - 6月6日以每股67.150港元至69.000港元回购300.00万股,金额达2.04亿港元,当日收盘价67.050港元,上涨0.30%,成交额27.82亿港元 [2] - 自5月8日起连续22日回购,累计回购6752.52万股,金额43.79亿港元,期间股价累计上涨10.81% [2] - 今年以来进行59次回购,合计回购2.11亿股,累计金额120.65亿港元 [2] 近期回购明细(2025年5月-6月) - 6月5日回购350.00万股,价格区间66.350-67.600港元,金额2.34亿港元 [2] - 6月4日回购325.00万股,价格区间65.950-67.000港元,金额2.15亿港元 [2] - 6月3日回购600.00万股,价格区间66.550-67.650港元,金额4.03亿港元 [2] - 6月2日回购544.80万股,价格区间64.150-65.750港元,金额3.54亿港元 [2] - 5月30日回购815.38万股,价格区间65.050-65.700港元,金额5.34亿港元 [2] - 5月29日回购566.58万股,价格区间63.750-65.200港元,金额3.66亿港元 [2] - 5月28日回购818.00万股,价格区间63.150-64.950港元,金额5.21亿港元 [2] - 5月27日回购32.50万股,价格区间64.500-65.400港元,金额2112.68万港元 [2] - 5月26日回购32.50万股,价格区间64.100-65.500港元,金额2102.91万港元 [2] - 5月23日回购116.84万股,价格区间64.400-65.300港元,金额7556.86万港元 [2] - 5月22日回购32.50万股,价格区间64.850-65.850港元,金额2122.25万港元 [2] - 5月21日回购54.38万股,价格区间65.550-67.300港元,金额3605.29万港元 [2] - 5月20日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5.650-67.650港元,金额1.34亿港元 [2] - 5月19日回购233.84万股,价格区间64.750-66.400港元,金额1.54亿港元 [2] - 5月16日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5.450-66.200港元,金额1.32亿港元 [2] - 5月15日回购40.66万股,价格区间65.650-65.750港元,金额2673.34万港元 [2] - 5月14日回购267.78万股,价格区间62.350-64.950港元,金额1.72亿港元 [2] - 5月13日回购371.76万股,价格区间61.750-63.200港元,金额2.31亿港元 [3] - 5月12日回购200.00万股,价格区间62.050-63.700港元,金额1.25亿港元 [3] - 5月9日回购150.00万股,价格区间60.900-61.750港元,金额9219.15万港元 [3] - 5月8日回购500.00万股,价格区间60.600-61.600港元,金额3.06亿港元 [3] 历史回购记录(2025年1月-4月) - 5月2日回购27.74万股,价格区间57.500-58.350港元,金额1607.29万港元 [3] - 4月30日回购377.36万股,价格区间56.450-57.900港元,金额2.17亿港元 [3] - 4月29日回购625.92万股,价格区间54.250-55.350港元,金额3.43亿港元 [3] - 4月25日回购450.00万股,价格区间55.100-56.600港元,金额2.52亿港元 [3] - 4月24日回购500.00万股,价格区间55.250-56.700港元,金额2.79亿港元 [3] - 4月23日回购248.10万股,价格区间55.000-55.900港元,金额1.38亿港元 [3] - 4月22日回购450.00万股,价格区间53.750-54.650港元,金额2.44亿港元 [3] - 4月17日回购450.00万股,价格区间53.000-54.250港元,金额2.44亿港元 [3] - 4月16日回购360.00万股,价格区间51.850-52.850港元,金额1.89亿港元 [3] - 4月14日回购488.00万股,价格区间51.200-52.600港元,金额2.54亿港元 [3] - 4月15日回购480.00万股,价格区间52.000-52.800港元,金额2.52亿港元 [3] - 2月10日回购652.98万股,价格区间52.250-53.550港元,金额3.45亿港元 [3] - 2月7日回购721.42万股,价格区间52.650-53.450港元,金额3.83亿港元 [3] - 2月6日回购700.38万股,价格区间52.150-53.300港元,金额3.70亿港元 [3] - 2月5日回购676.02万股,价格区间52.750-54.150港元,金额3.61亿港元 [3] - 2月4日回购619.70万股,价格区间52.880-54.550港元,金额3.33亿港元 [3] - 2月3日回购597.92万股,价格区间52.400-53.600港元,金额3.18亿港元 [3] - 1月回购活动密集,单次回购规模多在110-690万股之间,价格区间集中在50.950-56.100港元,单日金额普遍在6000万至3.62亿港元范围内 [3][4]
友邦保险集团领导层变更:谢仕荣即将退任,杜嘉祺接任
环球网· 2025-06-06 07:58
人事变动 - 友邦保险现任独立非执行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谢仕荣将于2025年9月30日退任 [1] - 杜嘉祺爵士被任命为公司新的独立非执行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待监管批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 [1] - 杜嘉祺爵士还将担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同样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 [1] 谢仕荣的贡献 - 谢仕荣在友邦保险任职六十余年,担任管理层及首任独立非执行主席 [3] - 谢仕荣担任董事会主席14年,期间获得董事会同仁的支持 [3] - 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李源祥称赞谢仕荣为集团奠定坚实基础,并带领公司成为领先企业 [3] - 谢仕荣被授予友邦保险集团荣誉主席称号,以表彰其长期卓越贡献 [3] 杜嘉祺的背景 - 杜嘉祺在金融服务行业拥有超过40年经验,曾于2010年至2017年担任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3] - 杜嘉祺将于2025年9月30日结束其在汇丰控股有限公司的集团非执行主席任期 [3] - 杜嘉祺曾与谢仕荣合作带领公司完成首次公开招股,为友邦保险作为全球领先独立上市集团奠定基础 [4]
友邦保险宣布杜嘉祺将“回归”
新华财经· 2025-06-06 06:23
核心人事变动 - 友邦保险宣布独立非执行主席及董事谢仕荣将于2025年9月30日退任 [1] - 杜嘉祺将接任主席职务 其曾于2010-2017年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1] - 杜嘉祺现任汇丰集团主席 将于2024年9月30日退任该职务 [1] 管理层历史业绩 - 杜嘉祺2010年接手从AIG剥离后的友邦保险 推动公司在香港上市 [1] - 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及聚焦最优秀代理策略 使2010-2017年新业务价值增长27% [1] - 同期公司股价涨幅超越恒生指数116个百分点 [1] - 其打造的高素质代理人队伍仍是公司区别于内地同业的核心竞争力 [1] 公司战略定位 - 友邦保险是专注于亚洲的独立上市人寿保险集团 [1] - 公司业务可追溯至1919年上海发源地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达3050亿美元 [1] - 持有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4.99%股权 [1] - 此次人事变动正值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加速扩张的关键节点 [2] 管理层评价 - 谢仕荣称赞杜嘉祺对公司的贡献重大且深远 其经验将确保公司受益于卓越领导 [1] - 首席执行官李源祥肯定杜嘉祺为公司奠定全球领先独立上市集团基础 期待其带领董事会迈步向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