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01024)

搜索文档
2025快手创作者大会亮点:短视频直播联动,亿级分账收入成变现新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9-01 13:38
创作者生态增长 - 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平台新增48万名万粉创作者和3000名百万粉创作者 [1] - 职业主播数量同比增长8% [1] - 2600万创作者在平台获得收入 [1] - 月收入超千元创作者数量增长近12% [1] AI内容爆发式增长 - AI内容播放量较半年前激增超过300% [3] - 每日均有AI视频成为热门话题 [3] - 超过9100万创作者连续三年保持活跃 [3] 内容形式战略布局 - 强调短视频与直播一体化联动机制 [3] - 双栖创作者流量效率较单一内容创作者高4-10倍 [3] - 强化私域与公域流量循环体系 [3] - 高私域粘性创作者将获得更多公域曝光机会 [3] 商业化变现规划 - 重点布局短剧和小游戏等高潜力领域 [3] - 预计未来一年为创作者带来数亿级别分账收入 [3] - 持续完善变现链路以激发创作热情 [3]
2025年高校人群营销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08
人群特征 - 快手泛高校人群月均活跃人数稳定在1亿以上,为平台第二大细分用户群体,活跃度随学生作息波动,暑期和春节期间用户数量显著增多[2][23] - 地域分布呈现新线包围高线格局,新线城市用户规模更大,但二线及以上高线城市的活跃度TGI均超过110,显著高于平台整体用户水平[2][24] - 广东、河南、山东、河北四省用户占比超30%,地域集中度较高,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TGI相对更高[2][26][27] 行为习惯 - 泛高校人群在晚间(19:00-24:00)和凌晨(0:00-5:00)活跃人数最多,凌晨时段TGI超过220,成为品牌夜间营销黄金窗口[3] - 2024年8月搜索峰值时,超8000万泛高校用户在快手发起搜索,搜索渗透率达67.6%,高于平台整体用户的63.4%[3] - 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人均发布视频数量持续增长,暑期创作热情高涨,发布内容占比TGI始终高于100,专科和本科用户TGI分别超280和290[3] 消费行为 - 月均有1400万泛高校人群在快手下单,人均支付金额呈波动增长趋势,第四季度(尤其10-11月)因双11等节点影响成为消费人数高峰[4] - 2025年前5个月,消费频次集中在2-5次,购买5次及以上用户同比增长13.3%,品牌商品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0%,人均品牌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7.4%[4] - 手机/数码/电脑办公为第一大消费品类,TGI超390,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3.4%,iPhone 16 Pro Max、华为Mate 60 Pro、联想拯救者系列等机型热门[5] 品类偏好 - 美妆/个护/美容护肤商品在10月消费金额达全年最高,PL/恋火粉底液、彩棠修容、柳丝木隔离等产品备受青睐[5] - 女装在Q4因双11推动消费金额显著高于其他季度,零食在春节所在月迎来消费峰值,螺蛳粉、重庆自热火锅、风干鸡胸肉等速食与特色零食成为囤货首选[5] - 不同节点热卖单品差异清晰,开学季、学期末、双11前后是核心消费节点,为品牌精准选品提供数据支撑[5] 内容生态 - 泛高校人群更关注影视综艺、生活、游戏、二次元等娱乐类内容,相关搜索量位居前列,直播观看中商品售卖及推荐类直播占比最高,TGI超210[6] - 游戏、美食、短剧类创作者关注人数最多,生活、二次元、时尚类创作者也拥有较高关注度,兴趣圈层特征鲜明[6] - 游戏、二次元、明星娱乐类视频发布量居前,TGI均超140,其中二次元内容TGI超过160,内容创作垂直度与专业性不断提升[6] 营销策略 - 快手提出CAMPUS校园营销策略,以内容共创为核心逻辑,通过发布创意任务、组建创作联盟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7] - 活动场景渗透强调线下+线上联动,沉入学生熟悉场景建立情感连接,如快手与霸王茶姬联名活动线下覆盖5所高校10万+人群,线上曝光2000万+[7] - 兴趣圈层运营聚焦游戏、二次元、美妆等核心兴趣打造垂直玩法,节点作战需把握黄金窗口期,根据不同节点消费偏好调整策略[8] 企业价值 - 校园群体可作为用户增长引擎、销售渠道或创新智库,其规模、创造力和能动性是企业重要动力来源[13] - 企业社会形象成为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42%年轻人因企业对社会/环境积极影响而加深联系,37%因企业道德问题减少合作[14] - 提前锁定优质人才降低错配风险,如华硕硕市生计划输送25%基层、45%中层及33%高层员工,实现企业与人才双赢[15]
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回顾:未来一年想在快手变现可以关注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01 12:07
内容创作表现 - 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2] - 新成长出48万个万粉创作者及3000个百万粉创作者 [2] - 成为职业主播的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8% [2] - 超过9100万创作者在平台连续三年不断更 [2] 创作者变现能力 - 在平台获得收入的创作者达到2600万 [2] - 月收入过千的创作者同比增长近12% [2] - 预计未来一年将为创作者带来亿级规模的分账收入 [3] 内容形式创新 - AI内容播放量较半年前增长超300% [2] - 每天都有新的AI视频成为流量爆款 [2] - 鼓励差异化内容题材及体裁创作 [1] 平台战略重点 - 坚持短视频与直播一体化运营理念 [2] - 双好创作者流量获取效率比单一内容作者高出4-10倍 [3] - 推出专属百亿流量实施直播大舞台百城计划 [3] - 已在河北广东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开设57个直播大舞台 [3] 流量分配机制 - 加大公私域循环为创作者带来新增量 [3] - 对私域粘性高、后链路效率高的作者给予公域曝光倾斜 [3] - 通过短直联动飞轮优化帮助创作者双向经营 [2]
程一笑:快手已找到增长节奏,一年来获得收入创作者达2600万
观察者网· 2025-09-01 11:48
用户增长与活跃度 - 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09亿,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1] - 私域用户日均互动次数超过40亿次,互关对数同比增长15.5% [1] - 年轻一代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7.9%,中产和白领人群增长12% [1] 区域渗透与用户结构 - 西北地区月活渗透率达73%,东北地区高达85% [1] - 华东和华南用户渗透率同比提升9% [1] 创作者生态与内容产出 - 9100万创作者连续三年不断更,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同比增长超100% [1] - 成为职业主播的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8%,获得收入的创作者达2600万 [1] - 平台涌现100多个特色人物,相关视频播放量近400亿次 [1] 内容消费与商业表现 - 直播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6.2%,内容消费同比增长340% [2] - 月收入过千创作者同比增长近12%,电商年GMV超百万创作者增长13% [2] - 每月获得收入创作者数量同比增长4.5% [2] 流量分配机制 - 短视频与直播双内容创作者流量获取效率比单一内容高4-10倍 [2] - 主站公域播放量同比增长15%,私域用户时长同比增长3.7% [2] - 私域高粘性作者公域曝光率二季度环比增10.2%,新增关注量环比增7.2% [3] 技术驱动与内容质量 - 平台5万以上播放量作品数量上半年增加35% [3] - AI单元剧《新世界加载中》全网曝光量达13.7亿 [2] - 推荐系统优先支持普惠知识、趣味内容及鲜活人感类创作 [3]
快手-W9月1日斥资8371.6万港元回购113.7万股
智通财经· 2025-09-01 11:43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斥资8371.6万港元回购113.7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113.7万股 [1] 公司股份发行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至9月1日期间根据股份计划发行合计332.8万股 [1] - 发行股份数量为332.8万股 [1]
快手-W(01024)9月1日斥资8371.6万港元回购113.7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1:41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斥资8371.6万港元回购113.7万股 [1] 股份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5年8月1日至9月1日期间根据股份计划合计发行332.8万股 [1]


快手(01024)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01 11:33
股份发行 - 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3,588,406,577[3] - 2025年8月有多笔因股份奖励或期权涉及新股发行,占比从0% - 0.0186%不等,发行价有0.3273港元、60.2745港元、62.2976港元、62.3港元、57.08港元[3][4][5][6][7][8][9][10]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总额4,316,031,956股,含727,625,379股A类普通股及3,588,406,577股B类普通股[11] - 2025年9月1日结存股份数目为3,591,734,750股[10] 股份购回 - 2025年9月1日公司购回股份1,137,000股,付出价格总额83,716,173港元[20] - 购回授权决议2025年6月19日获通过,可购回股份总数为428,392,652股[20] - 已购回股份占决议获通过当日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0.0265%[20] - 股份购回后新股发行等暂停期截至2025年10月1日[20] 合规事项 - 各项股份发行等已获董事会授权批准并遵从规定[13] - 公司履行上市相关先决条件及批准函件条件[16]


腾讯、抖音、快手、B站、DeepSeek等平台官宣:上线AI标识功能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28
核心监管要求 - 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要求所有AI生成的文字 图片 视频等内容必须亮明身份 自9月1日起施行 [1]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 平台需审核核验标识 对未标识或疑似生成内容添加风险提示 阻断虚假信息扩散 [1] - 用户不得删除 篡改 伪造或隐匿平台添加的AI标识 不得利用AI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或侵权内容 违规将受处罚 [2] 平台执行措施 - 抖音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和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 协助创作者添加提示标识 识别并写入元数据信息以支持内容溯源 [1] - 抖音对未主动添加标识的内容通过技术检测添加"疑似使用了AI生成技术 请谨慎甄别"标识 核验出元数据隐式标识则添加"作品含AI生成内容"标识 [2] - 腾讯优化内容识别能力 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 对疑似AI内容进行提示 保障用户信息透明度与可信度 [2] - B站提供投稿侧标识选项 UP主可自主声明"该视频使用人工智能合成技术" 对未声明内容按社区规则添加标识 禁止恶意篡改隐匿标识 [3] - 快手上线AI生成内容标识和用户主动声明功能 添加"AI生成"显式标识和元数据隐式标识 对疑似AI内容进行显著提示 [3] - DeepSeek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标识并明确提醒用户 发布《模型原理与训练方法说明》解释基本原理 训练数据及生成机制 保障用户知情权和控制权 [5] 行业合规动态 - 腾讯 抖音 快手 B站 DeepSeek等平台均出台细化规则落实《办法》要求 [1][3][5] - 平台要求创作者准确规范标注AI内容 禁止恶意删除 篡改 伪造标识或为恶意行为提供工具 违规作品将按社区规则处置 [4] - 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检测疑似AI生成内容 并添加风险提示标识 防止公众混淆和信息失实风险 [2][5]
上半年全球创作者AI创作收益飙升159% AI、小游戏等成快手变现“新富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1:23
平台创作者增长与表现 - 秦腔创作者安万过去一年在快手直播1801场,粉丝从38万增长至287万[1] - 平台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1] - 在平台获得收入的创作者数量达到2600万,月收入过千元创作者同比增长近12%[1] - 超过9100万创作者在平台连续3年保持内容更新[4] - 平台5万以上播放量作品数量上半年增加35%[4] 短视频与直播协同效应 - 创作者安万上半年发布短视频1454条,开展直播921场,实现月均涨粉20万[3] - 短视频直播双内容形式作者获取流量效率较单一形式作者高出4-10倍[4] - "短直双开"模式带来的GMV是单一短视频的5倍[4] - 安万通过线上直播带来23亿次看播,电商交易年增90%,线下商演价格翻3-4倍[4] 平台生态与商业化进展 - 平台二季度总收入达350亿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20.1%[5] - 日活跃用户达4.09亿,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超7%[5] - 私域用户日均互动次数超过40亿次,互关对数同比增长15.5%[5] - 私域高价值创作者在公域曝光量环比提升10.2%,新增关注数环比增长7.2%[5] - 创作者日均发布商业内容超过660万条,吸引超过3.2亿用户观看,获得超2200万点赞[5] - 电商直播公域流量占比达70%,私域转化率是公域的4倍以上,达人带来GMV增长16.5%[5] 新兴内容赛道发展 - 小游戏创作者半年收入可分得10万元,短剧二创剪辑创作者暑期获得100万元效果分成[6] - 平台计划未来一年与创作者分账4亿元于短剧,分账1亿元于小游戏[6] - AI内容播放量较半年前增长321%,可灵AI月付费流水超1亿元,二季度营收超2.5亿元[6] - 全球创作者用AI创作收益1月至6月提升159%,AI制作内容高端价格达50万元/分钟[6] - 日常AI内容制作价格在数千元到5万元/分钟,全球AI视频创作者规模预计突破1亿人[6]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1:03
南向资金成交活跃度分析 - 2025年9月1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160.33亿元)、中芯国际(63.36亿元)、华虹半导体(40.42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122.70亿元)、中芯国际(42.71亿元)、小米集团-W(24.98亿元) [1] - 阿里巴巴-W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额达283.03亿元,显著领先其他标的 [1][2] 沪港通南向资金偏好 - 净买入额前三位为比亚迪股份(+8.09亿元)、阿里巴巴-W(+8.51亿元)、腾讯控股(+5.88亿元) [2] - 美团-W(-4.73亿元)、小米集团-W(-8.40亿元)、晶泰控股(-8104.37万元)遭遇净卖出 [2] - 半导体板块表现分化:中芯国际获+6.32亿元净买入,华虹半导体获+3.27亿元净买入 [2] 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特征 - 阿里巴巴-W获最大净买入额40.69亿元,远超其他标的 [2] - 中芯国际在深港通遭净卖出5.33亿元,与沪港通操作方向相反 [2] - 泡泡玛特(-7.22亿元)、美图公司(-3.38亿元)、快手-W(-3.38亿元)均遭遇显著资金流出 [2] 行业资金配置趋势 - 科技巨头呈现差异化配置:腾讯控股在两大通道均获净买入(合计+12.34亿元) [2] - 半导体板块资金流向出现分歧,中芯国际在两大通道净买入差为+1.01亿元 [2] - 消费电子领域资金态度谨慎,小米集团-W在两大通道合计净卖出10.35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