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动力(00819)

搜索文档
又大涨,碳酸锂开盘涨近10%,最高触及88840元/吨!独家消息:还有万吨级盐湖提锂企业正在办理矿证续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03:24
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事件 - 宁德时代位于江西的枧下窝矿区采矿端确认停产 该矿区是锂云母供应主产地 供应量占全球碳酸锂当量供应的10%左右 [1][5] - 枧下窝项目年产能折合约10万吨LCE 对应三家冶炼厂二季度月产量维持在7000-8500吨区间 约占全国冶炼总产量的10% [5] - 公司表示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已暂停开采作业 正办理续期申请 待批复后恢复生产 该事项对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4] 碳酸锂市场反应 - 8月1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涨停 涨幅8%报81000元/吨 8月12日继续大涨近10% 最高触及88840元/吨 [1][2] - 锂板块个股先涨后跌 天齐锂业(09696 HK)跌7 76% 赣锋锂业(01772 HK)跌5 76% 中创新航(03931 HK)跌4 25% [1][2] - 富宝资讯数据显示外购锂云母提锂理论成本约7 6万元/吨 现货市场电池级碳酸锂即期生产利润单吨亏损约1200元 [6] 锂行业供给格局 - 2023年全球锂资源供给总量104 78万吨LCE 锂辉石占52% 锂盐湖占41% 锂云母占7% [8] - 国内锂云母提锂产量约1 9万吨/月 占全国碳酸锂冶炼总产量的27% [8] - 除锂云母外 国内大型盐湖提锂企业正在办理矿证续期 青海已有藏格矿业等案例 [2][8]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文倡议加强上下游协同 维护产业安全 抵制无序竞争 [3] - 倡议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稳定市场供应 推动产业链协同 保障供应链循环畅通 [3] - 呼吁共同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推动锂产业高质量发展 [3] 市场预期与影响 - 分析师预计枧下窝停产影响时间持续3个月 实际影响未知 [7] - 短期内关联冶炼厂原料库存仍能维持生产 实际供应冲击有限 更多体现在情绪层面 [9] - 进入9-10月 叠加停产影响传导 预计国内碳酸锂月度产量将收紧 供需平衡趋于紧张 [9]
天能动力(00819)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09:10
股本与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亿港元,股份20亿股,面值0.1港元/股,本月无变动[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11.261245亿股,库存股份0,本月无变动[2] 购股期权情况 - 2018年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及本月底结存期权数为0,本月新股发行及库存转让数为0,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1.1265465亿股[3] 股份变动情况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天能锂电发布新品!
起点锂电· 2025-08-03 07:14
天能锂电新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四款新国标锂电电芯产品:塑壳系列磷酸锰铁锂4824、磷酸铁锂4824,金属壳系列新国标磷酸锰铁锂4824、磷酸铁锂4824 [1] - 提出"三大破界"战略:破除偏见、破除壁垒、破除技术上限,以"轻1公斤、强续航、过3C"为目标 [1] - 推出全新高能新国标电池包6-DZF-16、6-DZF-20系列,完美适配GB17761-2024标准 [1] 天能锂电产品性能 - 6-DZF-20电池包重量仅5.5kg,容量达20Ah,能量密度显著提升 [2] - 6-DZF-16电池包循环寿命达350次以上,正常使用可达2-3年,维护得当可延长至3-5年 [2] - 产品适配电动自行车小功率(≤400W)、低倍率(9A~10A电流)使用特性 [2] 中孚新能源材料 - 公司注册资金2.64亿元,总投资1亿元,为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单位 [3] - 自主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液态电解质原位固化技术 [3] - 技术实现传统产线无缝兼容,将液态电解质固载率降低至临界安全阈值 [3] 中孚核心技术优势 - 无感化产线适配与规模化布局 [5] - 化学稳定,抵御结构风险 [5] - 原生阻燃,护航长效安全 [5] - 高延展性,筑牢安全防线 [5]
天能动力(00819)附属拟于中国发行公司债券及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2:06
融资计划 - 天能股份建议申请注册及发行最多人民币20亿元公司债券,期限最多五年,向上交所申请并向合资格专业投资者分一批或多批发行 [1] - 天能控股建议申请注册及发行最多人民币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期限最多五年,向交易商协会申请并向特定机构投资人分一批或多批发行 [1] 股权结构 - 天能股份为公司间接拥有86.53%权益的附属公司,其股份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1] - 天能控股为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融资目的 - 进一步拓宽集团的融资渠道及优化其融资架构 [1]
天能动力附属拟于中国发行公司债券及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智通财经· 2025-08-01 12:04
融资计划 - 天能股份建议向上交所申请注册及发行本金总额最多人民币20亿元的公司债券,期限最多五年,并向合资格专业投资者分一批或多批发行 [1] - 天能控股建议向交易商协会申请注册及发行本金总额最多人民币20亿元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期限最多五年,并向特定机构投资人分一批或多批发行 [1] 融资目的 - 进一步拓宽集团的融资渠道及优化其融资架构 [1] 公司结构 - 天能股份为公司间接拥有86.53%权益的附属公司,其股份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1] - 天能控股为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1]
天能动力(00819) - 海外监管公告 - 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於註册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告
2025-08-01 12:00
股权结构 - 天能动力国际控制天能股份已发行股本约86.53%[3] 债券发行 - 天能股份拟注册发行不超20亿元公司债券[4] - 债券期限不超5年,发行时间在注册有效期内[4] - 发行方式为公开发行,对象为专业投资者[4] - 发行利率视市场情况确定,资金用于偿债等[5] 决议情况 - 发行议案已通过董事会,需股东大会审议和监管审核[10] - 决议有效期自股东大会通过日起36个月[6]
天能动力(00819) - 本公司之附属公司建议於中国发行公司债券及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2025-08-01 11:58
股权关系 - 天能动力国际间接拥有天能股份86.53%权益[4] - 天能控股为天能动力国际间接全资附属公司[4] 融资计划 - 天能股份拟申请发行最多20亿元公司债券,期限最多五年[4][6] - 天能控股拟申请发行最多20亿元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期限最多五年[4][9] 融资用途及影响 - 发行所得款项用于偿还银行借款等[8][10] - 或促进集团拓宽融资渠道及优化融资架构[11]
天能以“AI+生态”重构智能制造新范式
金投网· 2025-05-06 08:11
核心战略与生态体系 - 公司以AI+生态为核心战略 构建覆盖智能制造 产业链协同 数字营销的全维度生态体系 [1] - 将人工智能深度植入制造基因 实现生产方式的颠覆性变革 [1] - 以数据为纽带打通产业全链路 探索智造筑基 生态共赢的转型路径 [1] 智能制造与技术创新 - 依托物联网 机器人 AGV 大数据 AI 5G等技术优势 对生产过程进行颠覆性变革 [1] - 2019年启动未来工厂建设项目 引进自动化程控设备 智慧工程PCS控制系统等智能化装备 [1] - 应用数字孪生和模拟仿真构建3D模型 实时管控产品全生命周期 [1] - 以ERP MES DCS为主线打通生产制造全业务流程 [1] - 引进低能耗低损耗设备 加强过程管理 构建绿色智造体系 [1] 工业互联网与生态协同 - 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枢纽连接上下游核心企业 实现生态协同 [2] - MES系统与供应商系统直连 原材料库存周转率大幅提升 [2] - AI+专家模式加速技术转化 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2] -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连接亿万终端用户 实时反馈数据指导工艺改进 [2] 智能工厂建设与复制 - 2022年启用铅电行业首家全产业链智能工厂(吴山智能工厂) [2] - 将建设经验和运营模式复制至界首 濮阳 沭阳 台江 马鞍山等核心智造基地 [2] - 濮阳公司加快5G智慧物流 预测性维护 生产监测等应用建设 2024年11月获国家级5G工厂 [2] - 濮阳公司5G网络覆盖率超98% 人力投入减少三分之二 交货时间缩短20% 产能增加20% 产出提高30% [2] 数字化营销与终端管理 - 数万个终端网点数据实时可视化 空白市场识别效率提升5倍 [3] - 用户画像数据驱动3000多家共赢商开展个性化营销 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占比持续突破 [3] -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等AI技术生成5000多条个性化营销内容 提升转化率和客户留存率 [3] - 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驱动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的战略转型 [3]
天能动力20250328
2025-03-31 02:4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电池回收、贸易、汽车后市场、IDC机房UPS备用电源等行业 公司:天能动力及其子公司天能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2024年整体经营情况 - 营收766.69亿元,同比下降8.61%,归母净利润11.42亿元,同比下降37.29%;制造业营收430.59亿元,铅蓄电池营收约398.54亿元占91%,锂离子电池营收4.78亿元,回收产业对外营收27.21亿元;贸易业务营收下滑9.27%,全年资本开支约25亿元,同比下降32%,净资产达189亿元同比增长[3][4] - 铅蓄电池受铅价波动和行业规范影响下半年承压,全年销售近3.8亿只电池约106GWh;积极拓展多元场景,布局新能源技术;海外业务增长迅速,全年海外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28%[3] 核心业务进展 - 铅蓄电池下游需求受电动自行车规范修订和铅价波动抑制,下半年经营承压,但以旧换新政策利好扩大其在轻型车领域发展空间;芊絮动力电池产品营收371.81亿元,同比下滑5%[5] - 推出自研智能制造平台,实现生产线和管理系统数字化转型,发布长续航高功率产品获市场认可;优化渠道布局,融合线上线下销售网络和系统,提高售后服务竞争力[5] - 推出氢蓄、电摩等高性能产品,加快全球布局,越南首个组装厂投产,2.5GWh制造基地建设中[5] 新型能源技术突破 - 锂离子领域应用于低速动力和储能场景,推出多款矩阵低速车规级锂电产品,设计并制备两款固态电芯产品实现订单突破;储能业务从5G基站延伸至数据中心及家庭储能,交付多个项目[3][6] - 氢燃料自主研发发动机系统应用于公共交通和工程机械领域;钠离子推出千纳722代二代动力及钠储一号适用于发电竞网侧工业储能[6] 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 - 铅蓄全产业链布局达120万吨废旧处置能力,各材料回收率超99.5%,构建废旧网络,加强数字化管理与大数据应用,2024年轻蓄回产业值129亿,对外营收超27亿[3][7] - 锂回收现有1万吨三元处置产线,江苏滨海基地6万吨年底投产,新建3000吨废磷酸铁处置能力可产出碳酸铁,新基地应用创新工业技术提升质量,全年度对外营收超5亿小幅提升[7] 未来战略与展望 - 夯实核心主业,拓展应用市场,业务向储能、低速车辆延伸,深化渠道建设,加快新商业化,依托一带一路拓展全球市场,打造本地化差异化影响力[8] 2025年一季度情况 - 行业整体回暖,二轮车和两轮车销售亮眼;公司环比数据改善,对铅蓄电池市场有信心;稳定国内龙头地位,大力发展国际化,越南基地已投入使用,整车生产线全力推进[9] 各业务相关问题观点 - 铅蓄电池仍是二轮车主导技术,从政策和市场看优势明显,存量和新增市场大,多种技术路线并存,公司也布局不同技术路线满足需求[12] - 2024年分红率降至15%因利润压力大、集团支出高,未来随着盈利能力改善和现金流增加,具备提高分红率基础[13] - 2024年铅价波动使公司承担约三亿多成本上升,影响利润,但整体经营稳健;2025年铅价回归正常,负面影响大部分消除,经营状况有望改善[14][15] - 雅迪等下游客户自产铅酸电池是存量优化整合,行业供应未增加,市场份额重新分配,行业竞争态势稳定,天能市场份额稳定[16] - 天能动力回收业务亏损集中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因行业低潮、废旧锂电池退役高潮未到和材料价格波动;雅迪等新进入者难迅速建立全面高效回收网点,天能有竞争优势[17] - 循环经济在国家政策导向下前景好,天能有铅酸和锂电池回收双资质及铅酸电池废旧处置能力,销售净利率高于同行,回收资质牌照价值将凸显[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资本支出集中在铅酸电池板块智能化改造、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锂电板块投资尾款支付[19]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下降因存货增加13亿元和应收账款减少8亿多元,预计2025年保持良好状态[20] - 2024年员工数量减少3 - 4000人发生在铅酸电池行业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是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业转型的必然过程[21] - 2024年下半年存货增加因产能增长,包括原材料储备增加6亿元、回收板块锂电回收部分增加6.7亿元,发出商品8.56亿元在一季度转为收入[22] - 锂电池板块2024年收入约5亿元,亏损8.6亿元,扣除资产减值后经营性亏损5亿多,已在减亏,从产品和销售调整,预计1 - 2年实现正向贡献[3][24] - 锂电池产能14GWh不再增加,2024年锂电相关资本开支不到10亿元,预计2025年降至约5亿元,2026年大幅减少,计划分批建设越南基地[25] - 锂电池板块每年折旧费用约四五个亿,2024年资本开支25亿,预计2025年减至约5亿,2026年大幅减少[26] - 未来几年智能改造投入减少,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投入增加,2026年动力电池制造自品牌项目停止,铅蓄电池智能改造接近尾声,影响整体资本开支结构[27] - 2024 - 2025年IDC机房UPS备用电源市场增长快,公司有产品销售,2024年收入约3亿,2025年预计增长,会增加投入[28][32] - 汽车启停电池和UPS电池毛利率高但规模小,汽车后市场渠道与两轮车有交叉,未来会加大投入[33] - 新型电芯商业化取决于行业启动和公司研发进展,公司跟踪技术发展,利用现有制造能力和成熟产品保持竞争力[34] - 2024年锂电回收业务亏损八亿多元,四家锂电相关子公司总亏损超十亿,可能存在重复计算问题[37] - 2024年利息收入比支出少因存款未到期未计提利息、票据贴现率低、存贷款利率下调利差收窄[38] - 2024年下半年贸易业务收窄,2025年预计不超去年水平,去年对锂电板块资产减值约3亿,今年继续关注市场调整[39]
天能动力(0081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7 14:3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76,668,813千元,较2023年的83,890,973千元下降约8.61%[6][9]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892,013千元,2023年为2,563,485千元[6] - 2024年本年度溢利为1,297,907千元,2023年为1,835,705千元[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42,405千元,较2023年的1,821,836千元下降约37.29%[6][10] - 2024年基本每股溢利为1.01元,2023年为1.62元[6] - 2024年总资产为55,280,555千元,2023年为46,750,952千元[7] - 2024年总负债为36,371,632千元,2023年为28,306,329千元[7] - 2024年净资产/总权益为18,908,923千元,2023年为18,444,623千元[7] - 2024年公司综合营业额约为人民币766.69亿元,较上年下降约8.61%[1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1.42亿元,较上年下降约37.29%[19] - 2024年基本每股溢利约为人民币1.01元[19] - 2024年公司毛利约49.12亿元,较2023年的约59.65亿元下降约17.64%,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7.11%下降0.70个百分点至2024年的6.41% [72] - 2024年公司其他收入约21.01亿元,较2023年的约18.97亿元增加约10.73%,政府补贴由2023年的约12.19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14.76亿元,利息收入由2023年的约5.68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4.85亿元 [73] - 2024年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约12.93亿元,较2023年的约14.24亿元下降约9.19% [74]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约12.71亿元,较2023年的约13.57亿元下降约6.33% [75]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约5.47亿元,较2023年的约4.83亿元增加约13.20% [76] - 2024年公司所得税费用约5.94亿元,较2023年的约7.28亿元减少约18.37% [77]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额约5.49亿元,2023年约23.30亿元;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约214.10亿元,2023年末约154.35亿元;2024年末未使用银行融资约196.45亿元,2023年末约217.56亿元 [78]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39.45亿元,2023年末约60.54亿元;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付息贷款约127.26亿元,2023年末约62.48亿元;一年后到期付息贷款约58.23亿元,2023年末约28.33亿元;付息贷款年利率为2.22%至5.5%,2023年为2.5%至5.85% [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552.81亿元,较2023年的467.51亿元增加18.24%[8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约为363.72亿元,较2023年的283.06亿元增加约28.49%[81] - 2024年净资产回报率为6.95%,2023年为10.31%;2024年毛利率为6.41%,2023年为7.11%[82]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13,2023年为1.26;2024年速动比率为0.85,2023年为0.97[83] - 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为38天,较2023年增加6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8天,较2023年增加1天[84] - 2024年净债务比率为 -22.46%,2023年为 -2.03%;利息保障比率为6.50倍,2023年为8.11倍[85] - 2024年每股盈利(基本)为1.01元,2023年为1.62元;每股派息17港仙/股,2023年为43港仙/股[86] - 2024年度资本开支约为25.03亿元,2023年约为37.22亿元[8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3.55%,2023年约为19.42%[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20,676名员工,2023年为25,776名;员工成本约29.06亿元,2023年约为32.80亿元[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9.10亿元,2023年约为9.19亿元[170] 营业额分类占比 - 营业额分类中,贸易占比43%,铅酸电池产品占比52%,再生资源产品占比3%,锂电池产品占比1%,其他占比1%[12] 公司业务战略推进 - 公司推进核心业务升级,强化铅蓄动力电池领域领先地位,探索多元应用场景,推进储能项目落地[17] - 2024年公司落实“实业、科技、资本”三轮驱动战略,推动业务发展[25] - 2024年公司加强铅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整合与优化[26] - 2024年公司完成多款冠军级铅蓄电池产品升级,推出新型动力电池产品[26] - 2024年公司推动多个储能项目投产并网,交付国内首个“网 – 源 – 储 – 车”协同供能储能系统[28] - 公司铅蓄电池年处置产能提升至约120万吨,锂离子电池年处置产能超7万吨[29] - 2024年公司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在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市场业务拓展取得突破[30] - 公司依托3000多家经销商覆盖中国40多万家终端门店的线下销售网络,推进新模式创新融合[39] - 公司构建了涵盖电池生产、销售、回收等的生态闭环,建立全国立体锂电回收网络,与多家新能源整车企业、汽车拆解厂等达成合作 [67] 各业务线营业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制造业营业额约为人民币435.59亿元[32] -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环保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98.54亿元[32] - 报告期内公司铅蓄动力电池产品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371.81亿元[33] - 报告期内,公司铅炭储能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2.18亿元[43]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高端环保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24.55亿元[45] - 报告期内,公司锂离子电池业务营业收入约4.78亿元[48] - 铅蓄电池回收业务对外营收约21.48亿元[61] - 锂离子电池循环产业取得营业收入约5.73亿元[65] 公司业务拓展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海外营收在动力电池、备用电源、储能等业务领域显著增长[41] - 公司在越南的第一个实体制造组装厂已投产,年产2.5GWh的自建生产基地项目进入土建阶段[41] - 报告期内,天能汽车电池在二级市场新增经销商超100家[45] - 2024年,公司与林肯汽车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实现配套汽车电池装车[45] 公司研发成果与计划 - 公司自主开发的储能型BMS计划2025年投入生产线[48] - 天能首个自主研发的低速动力BMS保护板样机预计2025年量产[48] - 报告期内,安徽省和县37.5MW/100.5MWh锂离子电储能电站项目启动[50]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设计并制备两款固态电芯产品通过安全性能测试[51] - 本年,公司发布适配高性能电摩的固态电池产品[51] - 公司全年申报专利50件,其中发明专利30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7件[54] - 自研的两款氢燃料电池系统和一款石墨板电堆已具备装车条件[54] - 钠电实验室测评循环寿命超1万次[58] - “高安全、低成本钠离子储能电池研发”项目入选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科技攻关计划[58] 公司资质与认证 - 氢燃料电池获“国家安全标准化三级认证”和“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55] - 氢燃料电系统入选2024年“浙江省优秀工业新产品(新技术)名单”并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提名[55] 公司回收业务情况 - 公司在全国15个省取得铅蓄电池回收试点资质[61] - 四大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具备120万吨废旧铅蓄电池年处置能力,各材料回收率超99%[61] - 钴、镍、锰的回收率达到98.5%以上,公司具备年处理回收超7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的能力,滨海县基地6万吨三元锂离子电池年处置产能已建成并投产,另有3000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年处置产能[66] 股息分配相关 - 建议就天能动力股东持有的每股普通股宣派现金股息17港仙,需经2025年5月16日股东大会批准[19]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7港仙,2023年为每股43港仙,须经2025年5月16日股东大会批准,预计2025年6月13日或之前支付[106] - 董事建议派发每股17港仙末期股息,2023年为43港仙[165] - 待股东大会批准后,拟派末期股息预期于2025年6月13日或之前支付[107] 公司历史与业务范围 - 公司创始于1986年,2007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3] - 公司以铅蓄电池为主业,布局锂离子、氢燃料、钠离子及固态电池研发等[2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集团在中国从事动力电池生产业务[164] 公司股权交易相关 - 2023年5月5日,相关方订立增资协议,投资者以1000000000元认购天能新材料新增注册资本39216000元,占增资后注册资本约28.57%,2023年9月收取全部现金代价[97] - 因宏观环境等变化,公司放弃天能新材料2026年12月31日前合格上市安排,投资者行使卖权出售股权,收购价为认购价款相应部分加年化8%单利利息减历年现金分红[98] - 2024年12月26日,天能控股完成收购投资者于天能新材料全部股权,占注册资本约28.57%,总收购价1072302000元,收购后天能新材料股权由天能控股、天能商管、天畅控股分别持有65%、10%、25%[99] 公司关连交易与重大事项 - 公司已就构成关连交易及持续关连交易的关连方交易遵守上市规则规定,其他关连方交易不构成上市规则项下关连交易[100] - 报告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101] - 本年度内购买、出售及赎回公司股份情况见年报“董事报告”章节“股本及发行证券”段落[102] 公司面临风险与应对措施 - 全球及中国经济增长或放缓,集团电动自行车电池销售等传统业务或受影响,集团实行产业链转型升级分散风险[103] - 中国劳工成本上升,集团将设置自动化生产系统并采用雇员激励计划提升人力效益[103] 公司股份过户与股东大会相关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13日至5月1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年度股东大会记录日期为5月16日[107] - 为出席年度股东大会,股票及过户表格须于2025年5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07]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3日至5月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记录日期为5月26日[107] - 为获派末期股息,过户档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22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107] 公司管理层信息 - 张天任博士62岁,负责集团整体管理及战略规划,有39年蓄电池行业经验[108] - 张敖根先生67岁,负责集团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工作[110] - 史伯荣先生71岁,拥有35年蓄电池企业管理经验[111] - 张开花先生67岁,在蓄电池研发等方面有38年经验[112] - 周建中先生54岁,拥有30年蓄电池行业销售及企业管理经验[113] - 赵海敏先生60岁,2004年加盟集团,主管研究院、信息化委员会工作[118] - 王静女士61岁,2004年加盟集团,2009年获委任为集团财务总监,有逾41年财务管理经验[119] - 许惠敏女士57岁,2009年9月加盟集团,负责集团公司秘书事务,有超35年公共会计及企业融资专业经验[120] - 张湧先生49岁,2018年8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独立董事[115] - 肖钢先生63岁,2022年3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是薪酬委员会主席等[116] - 郭圆涛博士于2024年8月29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公司董事会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4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4] - 张天任博士担任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124] - 公司采用并履行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但C.2.1条除外[123] - 董事会认为主席及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利于执行业务策略和提升经营效率[123] - 董事会至少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125] - 与集团资本承担超公司相关比率测试5%的联营项目须经董事会批准[127] - 2024年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128]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股东大会出席率除郭圆涛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