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中铁(00390)
icon
搜索文档
北上协组织上市公司走进中国中铁
证券日报网· 2025-05-13 11:08
活动概况 -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组织70余人走进中国中铁开展市值管理与价值投资专题调研座谈活动 活动由北京证监局指导 中国中铁承办[1] - 活动采用调研参观加座谈交流形式 参观京蔚高速服务区及监控中心 了解智慧运营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运行情况[1] 市值管理战略框架 - 中国中铁构建市值管理长效机制 围绕制度革新 务实规划 系统推动 考核升级四核引擎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 估值提升计划 管理方案和业绩考核方案[2] - 公司明确三条实现路径:价值创造 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 并制定七项落实措施包括完善公司治理 推动质效双升 善用资本工具 开展增持回购 做好分红规划 提高信披质量和畅通沟通渠道[2] 行业交流与共识 - 与会上市公司代表交流市值管理实践经验与困难 认为加强市值管理是提升公司整体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2]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分享市值管理经验做法 促进上市公司间经验分享和相互学习[2][3] 监管导向与市场影响 - 市值管理被定义为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行为 事关公司影响力 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1] - 活动旨在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 树立稳定资本市场和回报股东意识 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3]
资讯|申万宏源证券4月精选动态
普惠金融 - 公司助力海尔融资租赁成功发行租赁行业首单非公开发行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1+1"年,票面利率2.50%,市场认购热烈 [2] - 公司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肯特合金在新三板挂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为实体经济繁荣贡献力量 [3] 科技金融 - 公司助力中国建筑八局成功发行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发行规模10亿元,募集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及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 [4] - 公司主承销中国铁建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总规模30亿元,助力发行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5] - 公司主承销中国中铁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总规模25亿元,提升科技创新实力,服务国家战略 [5] - 公司助力安集科技可转债成功上市,发行数量830.50万张,初始转股价格168.11元/股,融资总额83,050.00万元,助力公司多元化布局 [8] 绿色金融 - 公司在湖北碳市场成功落地首单碳回购业务,盘活企业碳配额资产,支持企业升级环保设备,提升绿色电力使用比例 [10] 区域金融 - 公司助力新疆区域发展,担任哈密市国资投债独家主承销商,发行规模2亿元;分销新疆金投债,发行规模5亿元;主承销新疆兵团第十二师中票,发行规模6亿元 [11] - 公司助力陕西区域发展,联席主承销陕西交控中票,发行规模20亿元,累计承销规模达85亿元;分销陕西旅游乡村振兴债,发行规模6亿元;联席主承销西安经开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发行规模4.5亿元 [12] 金融创新 - 公司落地黄金早利二值收益凭证,首批定制客户认购规模逾5000万元,助力投资者捕捉金价波动带来的超额收益 [16]
A股回购月榜:4月官宣回购计划公司环比大增超4倍,拟回购金额上限超700亿元!紫金矿业三天扫货1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1 05:41
4月A股回购热潮概况 - 4月A股共有241家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735亿元,公司数量和金额较3月分别增长逾4倍和257% [2] - 实际回购交易金额达262.9亿元,环比3月增长73%,徐工机械、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单月回购金额均超10亿元 [1][9] - 紫金矿业等8家公司实现"闪电回购",平均用时仅6个交易日,其中紫金矿业3天顶格完成10亿元回购 [11] 行业龙头回购动态 -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拟回购40-80亿元,半导体显示龙头京东方A拟回购20亿元,工程机械龙头徐工机械拟回购36亿元 [3] - 家电龙头美的集团两期回购方案合计130亿元,证券龙头国泰海通已回购2.84亿元 [3] - 建筑央企中国中铁拟回购8-16亿元并注销减资,成为首家发布回购方案的破净建筑央企 [3] 政策支持与资金结构 - 央行将回购增持贷款期限从1年延长至3年,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 [5] - 241家回购公司中105家取得贷款承诺函,贷款总额上限199.56亿元,环比3月增长68% [5] - 中国中铁获16亿元最高单笔贷款额度,84家公司明确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48家公司贷款比例达90% [5][7] 典型公司回购案例 - 徐工机械4月回购19.46亿元,一个月内推出两期回购方案合计42亿元 [10] - 紫金矿业一季度净利润101.67亿元同比增62%,支撑其快速完成10亿元回购 [11] - 招商系六大央企及14家公司集中公告加速回购,4月合计回购40.82亿元 [10] 市场影响 - 上证指数在4月7日大跌7.34%后,4月8日至5月9日累计上涨7.93% [8] - 央企和龙头企业通过大额回购传递信心,对稳定资本市场起到积极作用 [4][8]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8 20:07
回购股份前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董事会审议通过A股股份回购方案 并于4月30日披露具体公告[1] - 公告列示董事会决议前一个交易日(2025年4月29日)登记在册的前十大股东及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据[1] 前十名股东持股详情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合计持有11,623,119,890股 其中A股11,458,725,890股 H股164,394,000股[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有H股股份 该部分股份代表多个客户持有 并已扣除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持有的H股数量[2]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 - 公告单独列示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但未披露具体名称及持股数据[3] 公告发布信息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5月9日发布本公告 强调内容真实性及法律责任[4]
中国中铁:截至2025年4月29日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占比74.3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1:46
公司公告 - 中国中铁于2025年4月29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中国中铁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方案的议案》[1] - 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披露: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持股116.23亿股(46.98%)、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40.11亿股(16.21%)、国新发展投资管理持股7.43亿股(3%)[1]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约184亿股,占总股本74.35%[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基建建设占比85.57%、房地产开发4.16%、工程设备制造2.14%、勘察设计1.5%、资源利用0.7%[2] - 当前公司市值1388亿元人民币[2] 股东结构 - 主要机构股东包括:中国证券金融股份(2.5%)、香港中央结算(2.01%)、中央汇金资管(0.93%)[1] - 指数基金持仓情况:上证50ETF持有2.11亿股(0.85%)、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有1.91亿股(0.77%)[1]
中国中铁(601390) - 中国中铁关于回购股份事项前十大股东和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的公告
2025-05-08 10:15
股权结构 - 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1,623,119,890股,比例46.98%[3] - 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4,011,292,801股,比例16.21%[3] - 国新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42,605,892股,比例3.00%[3] 其他新策略 - 公司2025年4月29日通过回购部分A股股份方案[3]
中国中铁(601390):境外景气度延续,矿产资源业务稳健发展
长江证券· 2025-05-07 14: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营收下滑但地产开发收入增幅明显,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费用率提升致净利率下滑,新签下滑但境外业务和资产经营高增长,现金流净流出增长且负债率提升,矿产资源业务稳健发展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经营数据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5.64亿元,同比-6.21%;归属净利润60.25亿元,同比-19.46%;扣非净利润55.53亿元,同比-22.54% [2][8] - 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营业收入分别为2167.96、46.7、62.46、66.71亿元,同比变动-7.99%、-2.21%、-5.77%、+59.48% [14] - 2025年公司Q1综合毛利率8.46%,同比下降0.13pct;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毛利率分别为7.13%、22.48%、19.27%、13.10%,同比减少0.49、1.12、1.98、4.64个百分点 [14] - 公司Q1期间费用率4.92%,同比提升0.18pct;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06、-0.16、-0.04、0.32pct至0.57%、2.37%、1.27%和0.71%;公司Q1归属净利率2.42%,同比下降0.40pct,扣非后归属净利率2.23%,同比下降0.47pct [14]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5601.0亿元,同比下降9.9%;境内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4944.3亿元,同比下降13.6%;境外业务实现新签合同额656.7亿元,同比增长33.4% [14] - 设计咨询、工程建造、装备制造、特色地产、资产经营、资源利用、金融物贸、新兴业务新签分别为62.2、4214.30、117.7、69.2、269.6、64.5、82.1、721.4亿元,同比变动-17.10%、-10.40%、-18.70%、+2.80%、+123.70%、+5.20%、-54.50%、-16.70% [14] - 公司Q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73.99亿元,同比多流出93.34亿元,收现比91.02%,同比下降7.51pct;公司资产负债率同比提升2.66pct至77.3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37.84至95.88天 [14] 矿产资源业务 - 公司目前在境内外全资、控股或参股投资建成5座现代化矿山,生产运营状况良好;生产铜金属288252吨;钴金属5629吨;钼金属14945吨;铅金属9415吨;锌金属25048吨;银金属36吨 [14]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给出2024A-2027E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基本指标预测,如2025E营业总收入1190791百万元,2025E每股收益1.13元等 [18]
中国中铁:2025年一季报点评:营收利润继续承压,海外新签订单持续亮眼-20250506
东吴证券· 2025-05-06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冲击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但增量财政政策支持和融资端改善对投资端和实物量的效果将逐渐显现,扩内需预期增强,基建投资和重点区域建设有望政策加码 [7] - 基于传统基建业务承压,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0/285亿元(预测前值为396/431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91亿元 [7] - 化债、稳内需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公司作为基建龙头央企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有望得到修复 [7]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2.83亿元,同比 - 6.2%,归母净利润60.25亿元,同比 - 19.5%,扣非归母净利润55.53亿元,同比 - 22.5% [7] - 2025Q1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168/47/62/67/149亿元,同比分别 - 8.0/-2.2/-5.8/+59.5/+3.2% [7] - 2025Q1综合毛利率8.5%,同比下滑0.1pct,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1%/22.5%/19.3%/13.1%/19.3%,同比分别 - 0.5/-1.1/-2.0/-4.6/+5.7pct [7] - 20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同比 + 0.2pct,主要是财务费用率同比 + 0.3pct至0.7% [7] - 2025Q1公司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 - 2.17/-5.08亿元,同比分别多计提1.34亿元/少计提0.74亿元,2025Q1实现归母净利率2.4%,同比 - 0.4pct [7] - 2025Q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 - 774亿元,同比多流出93亿元,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91.0%/113.3%,同比分别 - 7.5/-8.2pct [7] - 2025年一季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3%,同比 + 2.7pct [7] 新签合同情况 - 2025Q1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5601亿元,同比 - 9.9%,其中工程建造/装备制造/资产经营/新兴业务分别新签4214/118/270/721亿元,同比分别 - 10.4%/-18.7%/+123.7%/-16.7% [7] - 分地区来看,境内/外分别实现新签合同额4944/657亿元,同比分别 - 13.6%/+33.4% [7] -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余额为72341亿元,同比 + 16.0% [7] 盈利预测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263,475|1,160,311|1,135,926|1,145,449|1,165,387| |同比(%)|9.45|(8.17)|(2.10)|0.84|1.7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3,483|27,887|27,987|28,497|29,124| |同比(%)|7.07|(16.71)|0.36|1.82|2.20|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35|1.13|1.13|1.15|1.18| |P/E(现价&最新摊薄)|4.09|4.91|4.89|4.80|4.70| [1] 三大财务预测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等多方面预测数据,如2025E流动资产1,232,166百万元、营业总收入1,135,926百万元等 [8]
中国中铁(601390):营收利润继续承压,海外新签订单持续亮眼
东吴证券· 2025-05-06 08: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外部冲击影响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但增量财政政策支持和融资端改善对投资端和实物量的效果将逐渐显现,扩内需预期增强,基建投资和重点区域建设有望政策加码 [7] - 基于传统基建业务承压,预计公司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80/285亿元(预测前值为396/431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91亿元 [7] - 化债、稳内需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公司作为基建龙头央企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有望得到修复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2.83亿元,同比 - 6.2%,归母净利润60.25亿元,同比 - 19.5%,扣非归母净利润55.53亿元,同比 - 22.5% [7]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359.26亿、11454.49亿、11653.87亿元,同比分别 - 2.10%、0.84%、1.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9.87亿、284.97亿、291.24亿元,同比分别0.36%、1.82%、2.20% [1] 业务情况 - Q1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168/47/62/67/149亿元,同比分别 - 8.0/-2.2/-5.8/+59.5/+3.2% [7] - Q1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5601亿元,同比 - 9.9%,其中工程建造/装备制造/资产经营/新兴业务分别新签4214/118/270/721亿元,同比分别 - 10.4%/-18.7%/+123.7%/-16.7%;境内/外分别实现新签合同额4944/657亿元,同比分别 - 13.6%/+33.4% [7] 盈利指标 - 综合毛利率8.5%,同比下滑0.1pct,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咨询/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1%/22.5%/19.3%/13.1%/19.3%,同比分别 - 0.5/-1.1/-2.0/-4.6/+5.7pct [7] - 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4.9%,同比 + 0.2pct,主要是财务费用率同比 + 0.3pct至0.7%所致 [7] - 公司Q1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 - 2.17/-5.08亿元,同比分别多计提1.34亿元/少计提0.74亿元,2025Q1实现归母净利率2.4%,同比 - 0.4pct [7]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率 - Q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 - 774亿元,同比多流出93亿元,收现比/付现比分别为91.0%/113.3%,同比分别 - 7.5/-8.2pct [7] - 2025年一季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7.3%,同比 + 2.7pct [7] 在手订单 - 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余额为72341亿元,同比 + 16.0% [7]
中国中铁(601390):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经营承压,新兴业务快速增长
光大证券· 2025-05-06 06: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A股评级为买入(维持),当前价5.52元;H股评级为买入(维持),当前价3.38港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下行背景下公司经营持续承压,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82/286亿元(分别下调10%/13%),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92亿元,因新兴产业及境外订单快速增长,维持公司A/H股“买入”评级 [8] 报告各部分总结 市场数据 - 总股本247.42亿股,总市值1365.75亿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4.95/7.23元,近3月换手率为18.71% [1] 收益表现 - 1M、3M、1Y相对收益分别为-1.68%、-4.51%、-16.96%,绝对收益分别为3.37%、-5.15%、-13.88% [4] 事件 - 公司24年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1574.4/278.9/243.3亿元,同比-8.2%/-16.7%/-21.2%;25Q1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485.6/60.3/55.5亿元,同比-6.2%/-19.5%/-22.5% [4] 点评 - 经营承压,毛利率下滑,24年主营业务同比下降,基建等业务营收有不同程度变化,境内/境外业务营收同比-9.1%/+10.3%,24年毛利率/净利率为9.8%/2.7%,同比-0.21/-0.33pcts;25Q1经营仍承压,营收同比降幅收窄,毛利率/净利率为8.5%/2.6%,同比-0.13/-0.39pcts [5] - 境外订单及新兴业务订单增长较快,24年新签合同总额27151.8亿元,同比下降12.4%,境内/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同比-14.0%/+10.6%,新兴业务新签合同4257.4亿元,同比+11.3% [6] - 费用管控良好,25年拟增加一次中期分红,24年费用整体管控有效,财务费用率上扬,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80.5亿元,25Q1净流出774.0亿元,24年拟每10股派1.78元,分红比例为15.79%,较上年同期+0.27pct [7]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7年预测,维持公司A/H股“买入”评级 [8]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展示了2023 - 2027E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 [11][12] 主要指标 - 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等在2023 - 2027E的情况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