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仔机器人(00370)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华能携三家控股上市公司晒成绩单:累计分红超千亿,累计融资约450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5-20 03:30
公司财务表现 - 中国华能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累计分红达1041亿元,平均分红率超56%,累计融资约450亿元,分红规模大幅超越融资规模 [1] - 华能国际2024年末总资产达5868亿元,新能源业务2023年、2024年税前利润分别为80亿元、95亿元,利润占比突破50% [1] - 华能水电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704%,实现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增长518% [3] - 三家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从181亿元攀升至20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稳步上扬 [3]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华能国际新能源业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引擎,2024年新能源利润占比突破50%,全年预计投产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 [1] - 华能水电新能源装机规模从2021年初的235万千瓦跃升至37027万千瓦 [3] - 内蒙华电在建、在运新能源项目占总装机规模的四分之一,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4个百分点 [3] - 中国华能新能源装机破1亿千瓦,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投产、在建、核准核电项目规模达740万千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较"十三五"末提高168个百分点 [6] 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 中国华能全力打造新能源、水电、核电"三大支撑",形成"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良性滚动发展格局 [8] - 发展布局突出"三线一带":在"三北"地区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开发,在东部沿海推动海上风电和核电发展,在西南地区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在中东部建设分散式分布式连片发展带 [8][9] - 聚焦高温气冷堆、海上风电、先进光伏、超临界CO2发电等领域,加快投产CCUS等示范工程,推动自主可控电力工控系统商业化推广 [9] 行业趋势与市场需求 - 电力行业迎来需求侧增长与供给侧转型的双重机遇,伴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能源需求刚性增长 [6] -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024年有望达30%,2030年预计提升至35% [6]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广泛应用,数据中心等能耗大户对电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6] 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 华能水电2023年收购华能四川水电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提高13个百分点 [4] - 内蒙华电正在推进收购正蓝旗和多伦两个大型风电项目,预计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司收益水平 [4] - 中国华能集团过去两年多次实施增持且均落实到位,未来面对股价大幅偏离基本面将更快做出响应 [4]
中国华能携三家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亮相 累计分红已超千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5-19 13:15
公司战略与治理 - 中国华能强调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 明确专注领域 优化产业布局 提升运营质量和价值创造能力 [1] - 推动上市公司建立常态化回报机制 提高分红比例和频次 吸引战略资本和长期资本成为股东 [1] - 建立多层次股价异常波动应对机制 运用增持手段和金融工具维护市值稳定和市场信心 [1] 华能国际业务发展 - 华能国际一季度新增装机容量366.9万千瓦 其中新能源装机243.5万千瓦(风电90.4万千瓦 光伏153.2万千瓦) [2] -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27% 同比提高5.04个百分点 [2] - "十四五"以来新能源项目资本开支累计1530亿元 全年预计新能源投产装机1000万千瓦 [2] 华能水电经营表现 - 华能水电总资产超2100亿元 营收和利润增长均超40倍 营收复合增长率9.9%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97% [3] - 单位资产收入 单位资产利润和单位资产现金流指标持续优化 [3] - 目标2025年发电量超1230亿千瓦时 [3] 内蒙华电业务布局 - 内蒙华电采用煤电一体化+新能源转型双轮驱动战略 [3] - 截至2024年底火电装机1140万千瓦 煤炭产能1500万吨/年 新能源运营装机188万千瓦 在建新能源项目204万千瓦 [3] - 毛利率从2020年14.56%上升至2025年一季度25.04% 目标2025年末新能源装机达火电装机50% [3][4] 市值管理成效 - 三家上市公司合计归母净利润从181亿元增至208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上升 [5] - 累计分红1041亿元 平均分红率超56% 累计融资约450亿元 分红规模大幅超越融资 [6] - 华能国际A股累计分红近700亿元 华能水电累计分红224亿元 内蒙华电累计分红116亿元 [6] 未来市值管理措施 - 健全投资者需求导向的信息披露制度 增加主动自愿披露 提升透明度 [6] - 支持上市公司提高分红回报水平 兼顾可持续发展 [6] - 提高应对股价异常波动的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 维护市值稳定 [6] - 支持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创效实力 [6]
*ST国华: 关于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12:00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 [1] - 投资者可通过巨潮资讯网或互动易平台"云访谈"栏目参与交流 [1] - 参会人员包括董事长黄翔、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吴涤非及独立董事肖永平、孙俊英 [1]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互动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已于2025年4月2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 [1] - 公司公开征集投资者问题以提升交流针对性 [1] - 投资者可通过互动易平台提前提交问题 [1]
港仔机器人(00370)与丰盛达成战略合作:落地香港需求,人形机器人业务加速扩张
智通财经网· 2025-05-16 02:07
公司业务展示与合作进展 - 公司在香港会展广场办公大楼展示了AI人形机器人产品,包括具身人形机器人及清洁机器人,并测试了相关功能,吸引了行业需求者及消费者观摩 [1] - 公司人形机器人业务由合资公司运营,合资方为港仔机器人和行业独角兽达闼,持股比例分别为51%和49% [1] - 公司近期与大成环境科技签署了智能机器人合作框架协议,大成环境是丰盛生活服务全资子公司,拥有物业管理、综合生活服务及机电工程服务三大业务板块 [2] 市场定位与客户拓展 - 公司将人形机器人目标市场定位在物业服务、养老及健康医检、智慧教育以及商业营销领域,这些领域已有场景落地 [3] - 丰盛生活服务将成为公司在香港市场的核心客户,其业务板块均对人形机器人有需求,且收入保持增长,盈利稳定,现金流旺盛 [2] - 公司凭借在香港运营优势,积极开拓客户资源,挖掘香港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助力行业服务转型升级 [2] 业务布局与战略合作 - 公司在不到一个季度时间内完成了海内外人形机器人从产品端到需求端的搭建 [2] - 在国内,公司与中科编易成立AI教育合资公司,与南通市地方政府合作"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 [2] - 在教育领域,公司与中科编易合作,结合达闼在硬件上的优势,开发具备高阶智能的AI教育人形机器人 [3] 行业发展与公司前景 - 智慧教育领域得到国家政策扶持,人形机器人产品已渗透到各大学校 [3] - 公司管理层展现出高效执行力,全面转型人形机器人业务,需求端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3] - 公司市值近期加速上涨,获得长期价值投资者青睐 [3]
*ST国华: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3 12:42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证券简称:*ST国华 证券代码:000004)在2025年5月9日、5月12日、5月1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2%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1] 公司核实情况 - 公司针对股票价格异常波动进行了必要核实 确认不存在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1] - 公司目前不存在其他可能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项或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 [1] 信息披露声明 - 公司董事会确认目前没有任何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相关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1] - 董事会未获悉公司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1]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1] 股票交易状态变更 - 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30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由"国华网安"变更为"*ST国华" 股票代码仍为"000004" 股票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5% [2]
中国华电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持续突破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01:30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 公司一季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6.2% 发电总装机规模为2.4亿千瓦 [2] - 新疆投资涵盖新能源和新型储能领域 包括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及煤电项目(2*100万千瓦) [2] - 青海启动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 为国内规划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基地 [2] 区域项目进展与创新模式 - 甘肃光伏治沙项目使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70% 开创"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新业态 [3] - 西藏建设海拔5370米风电及储能项目(60兆瓦) 计划2025年投产 [3] - 内蒙古推进算力网络绿色能源项目 单日风机吊装数量创区域纪录 [3] 传统产业升级与技术应用 - 公司淘汰低效高耗能设备 推广应用先进智能绿色装备 [3] - 推动煤电机组提升兜底保障和调节能力 实现产业链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科技创新与核心突破 - 青海实现高海拔高寒地区绿氢商业化运营 PEM电解水制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 - 一季度新增专利申请77项 授权专利122项 发明授权占比达46% [4] - 开发碱性电解槽和PEM电解槽系列装备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 - 燃机智慧运维云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提升设备运行效率与安全性 [4] - 区域能源数智管控平台通过鉴定 整体达国际先进水平 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4] -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圈 聚焦智能集控、调度与运营三大方向推进数智化建设 [5]
“国华清雅·侨韵京华”——“侨之家”杨清茨、丁良贵诗、书、画、紫砂艺术展在京举办
环球网· 2025-05-11 11:20
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国华清雅·侨韵京华",以品行高洁、心系家国为理念,旨在通过文化凝聚侨心 [3] - 展览展出杨清茨与丁良贵的作品,包括80幅书画作品、13笺杨清茨诗歌手稿以及12把紫砂艺术品 [3] - 展览由北京市东城区侨联主办,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支持 [4] 活动内容 - 开幕式包括北京市东城区侨联党组书记李娟和《诗刊》主编李少君的致辞 [3] - 杨清茨现场解读并朗诵宋词《一剪梅 舟过吴江》,昆曲艺术家洪一繁以昆曲形式演唱该词 [3] - 青年诗人王娜、班班、刘雅阁共同朗诵杨清茨创作的长诗《魏家胡同9号的春天》 [3] - 杨清茨与丁良贵现场进行书画创作,并向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北京市东城区侨联赠送作品 [3] 出席嘉宾 - 中国侨联副主席程学源、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刘笑伟、作家出版社总编张亚丽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4] - 北京市侨联党组书记周景晓、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郭启华、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洪鑫等也参与活动 [4] 展览时间 - 展览于5月10日开幕,将持续至5月16日 [4]
日本制铁(新日铁)高管Mori将前往美国华盛顿,会见特朗普政府的官员们。Mori将与特朗普政府讨论日本制铁和美国钢铁公司(X)之间的合并交易。(Semafor)
快讯· 2025-05-09 19:19
公司动态 - 日本制铁高管Mori将前往美国华盛顿会见特朗普政府官员 [1] - 日本制铁高管Mori将与特朗普政府讨论日本制铁和美国钢铁公司之间的合并交易 [1]
母公司年报“难产”背后:国华人寿业绩滑坡、陷关联交易疑云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02:31
公司财务与经营状况 - 天茂集团因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面临退市风险 [2] - 国华人寿2024年预计营收400亿元-430亿元,同比下滑13.48%-19.52%,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亿元-7.5亿元,连续两年亏损 [2][3] - 2024年国华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346.39亿元,同比下滑13.47%,2025年一季度保费收入115.93亿元,同比下滑23.76% [3] - 2024年上半年国华人寿赔付支出206.18亿元,同比增加2259.51%,主要因产品到期满期给付增加 [4] 偿付能力与行业对比 - 截至2024年6月末,国华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74.64%,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19.78%,接近监管临界点 [5] - 2024年二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5.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32.4%,国华人寿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5] 关联交易与资产腾挪 - 国华人寿2021-2023年投资性房地产规模分别为107.26亿元、112亿元、194.8亿元,2023年同比增加73.96% [8] - 国华人寿控股14家地产开发子公司,项目遍布上海、武汉等地,与实控人刘益谦关联企业宸嘉发展存在代建管理关系 [8][9][10] - 刘益谦近年频繁减持股票,如2024年减持上海新世界股份2343万股(占总股本3.6%),云从科技持股从3.86%降至1.36% [10] 历史发展与重组尝试 - 天茂集团保险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99.99%,国华人寿2014-2019年净利润峰值达27.33亿元,2023年转为亏损11.55亿元 [7][8] - 天茂集团曾计划2019年吸收合并国华人寿以实现整体上市,但因审计评估未完成于2020年终止 [7] 市场关注与质疑 - 年报延期被业内质疑可能隐藏治理协同、财务透明度及行业周期压力等多重风险 [2] - 国华人寿高退保率问题突出,2022年国华泰山5号年金保险退保率78.80%,占当年退保总额72.59% [3] - 实控人刘益谦通过宸嘉发展与国华人寿地产项目关联交易引发资金流向质疑,公司未正面回应投资者询问 [9][10]
国华(00370)完成更名:新阶段,港仔机器人扬帆起航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10:09
公司更名及业务转型 - 公司名称由国华控股有限公司变更为港仔机器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英文名变更为Hong Kong Robotics Group Holding Limited [1] - 更名旨在配合业务转型方向 加速人工智能赛道转型 提升市场品牌认知度和投融资关注度 [1] - 更名从4月10日发布拟更名公告到5月6日通过股东大会表决 不足一个月完成 体现管理层高效执行力 [1] 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3月6日宣布与达闼重组在香港合资成立香港仔机器人 3月28日完成重组 [1] - 3月24日与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人民政府签订崇明岛人工智能康养项目"香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 [1] - 达闼作为战略股东持有香港仔机器人49%份额 将全面支持项目发展 [2] - 达闼拥有1800多项专利及软件权利 涵盖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及动作控制系统 将在两年内分阶段向香港仔机器人转让知识产权 [2] 业务进展及订单情况 - 香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将打造长三角"AI机器人+康养"标杆 达闼承诺2025年实现经审核收入不低于5亿元 [3] - 公司与中科编易成立合资公司进入AI+教育领域 中科编易承诺第一年实现AI教育基地10个 营业收入不低于1.2亿元 [3] - 教育场景与机器人业务存在协同效应 可为人形机器人带来商机 [3] 行业前景及市场机会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消费电子、政务机构、教育机构、养老机构及家用等 [2] - 2024年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 标志AI+人形机器人进入规模商业化阶段 [2] - 大摩预计到2050年全球家用人形机器人将达8420万台 销售额将达4.7万亿美元 [2] - 2025年被视为AI+人形机器人爆发元年 行业将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可能诞生万亿级别龙头企业 [4] - 当前人形机器人标的稀缺且估值较高 公司更名后市场辨识度提升 存在估值优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