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置业(00083)

搜索文档
信和置业(00083) - 选择表格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

2024-11-05 08:37
THIS DOCUMENT IS IMPORTANT AND REQUIRES YOUR IMMEDIATE ATTENTION 此乃要件,請即處理 IF YOU ARE IN ANY DOUBT ABOUT THIS FORM, YOU SHOULD CONSULT YOUR STOCKBROKER, BANK MANAGER, SOLICITOR, PROFESSIONAL ACCOUNTANT OR OTHER PROFESSIONAL ADVISER. 閣下如對本表格有任何疑問,應諮詢 閣下之股票經紀、銀行經理、律師、專業會計師或其他專業顧問。 (Incorporated in Hong Kong with limited liability) (Stock Code 股份代號:83) FINAL DIVIDEND FOR THE YEAR ENDED 30TH JUNE, 2024 - FORM OF ELECTION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選擇表格 IF YOU WISH TO RECEIVE YOUR DIVIDEND WHOLLY IN CASH, YOU NEED NOT ...


信和置业(00083)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以股代息

2024-11-05 08:36
股息派发 - 公司建议派发2024末期股息每股0.43港元[4] - 股东可选择现金、新股或部分现金部分新股收取股息[7] - 每股新股价格为7.83港元,由2024年10月25日起五个连续交易日收市价平均值确定[8] - 2024年10月30日已发行股份8,649,730,572股,若无人选新股,应付现金股息总额3,719,384,145.96港元[9] - 若所有股东选新股,将发行新股最高约475,017,132股,相当于现有已发行股份5.49%及经扩大已发行股份5.21%[9] 时间安排 - 股份过户文件送达登记处最后时间为2024年10月28日下午4时30分[6] - 2024年10月29日至10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6] - 交回选择表格最后时限为2024年11月21日下午4时30分,遇特定信号将延期[7] - 预计12月2日寄发现金股息支票和新股股票,12月3日开始买卖新股[7] 用户数据 - 海外股东共143名,注册地址位于澳洲、汶莱等多个地区[13] - 中国港股通投资者持有34,829,292股股份,占公司现有已发行股份约0.4%[17] 其他 - 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批准计划发行新股上市及买卖[20] - 计划须待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批准新股上市及买卖后才可作实[21] - 选择以新股收取股息的股东可能获发碎股,公司不设碎股交易特别安排[22] - 按计划获取股份,拥有公司有投票权股份5%或以上权益者须按规定作出通知[23] - 通函并非新西兰披露文件,未向新西兰监管机构注册或存档[15] - 加拿大安大略省等三省股东可合法参与计划,但买卖证券有条件限制[16] - 计划不包括注册地址在美国、马来西亚及中国(除中国港股通投资者)的除外股东[18] - 通函(英文及中文版)已在公司网站www.sino.com登载[25] - 股东可书面通知公司股票登记处或电邮要求更改收取通讯的语言版本及方式[25] - 公司股票登记处为卓佳标准有限公司,邮寄地址为香港夏慤道16号远东金融中心17楼,电邮地址为sinoland83 - ecom@vistra.com[25]


信和置业(00083) - 二零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举行之股东周年大会 - 按股数投票表决结果

2024-10-23 09:35
股份情况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为8,649,730,572股[6] 议案表决 - 省览、考虑及接纳财务报告等议案赞成票7,787,168,777(99.92%),反对票6,397,944(0.08%)[3] - 宣派末期股息议案赞成票7,772,301,231(99.73%),反对票21,431,803(0.27%)[3] - 选举盛智文博士连任董事议案赞成票6,872,052,761(88.17%),反对票921,675,352(11.83%)[3] - 选举王继荣先生连任董事议案赞成票7,259,960,159(93.15%),反对票533,767,954(6.85%)[3] - 选举黄楚标先生连任董事议案赞成票7,752,662,356(99.47%),反对票41,065,757(0.53%)[3] - 选举黄永光先生连任董事议案赞成票7,122,745,071(91.39%),反对票670,983,042(8.61%)[3] - 重聘毕马威为核数师等议案赞成票7,789,150,123(99.94%),反对票4,412,165(0.06%)[4] - 批准不超已发行股份10%之股份回购授权议案赞成票7,786,694,904(99.91%),反对票7,038,130(0.09%)[4] - 批准不超已发行股份20%之股份发行授权议案赞成票6,800,538,931(87.26%),反对票993,190,103(12.74%)[4]


信和置业(0008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9-26 09:16
财务表现 - 营业额由2020年的58.87亿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87.65亿港元[6] - 基礎營運純利由2020年的45.57亿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51.71亿港元[6] - 本公司股東應佔溢利由2020年的16.88亿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44.02亿港元[6] - 每股基礎盈利由2020年的0.65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0.61港元[6] - 每股股息由2020年的55仙增加至2024年的58仙[6] 资产负债表 - 非流動資產由2020年的1,063.32億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099.09億港元[9] - 股東權益總額由2020年的1,449.16億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657.90億港元[9] - 每股股東權益由2020年的20.57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9.17港元[9] - 流動資產由2020年的803.91億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704.35億港元[9] - 流動負債由2020年的323.19億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78.18億港元[9] 业务表现 - 集团股东应佔基础溢利为51.71亿港元,每股基础盈利为0.61港元[13] - 集团股东應佔溢利為44.02億港元,每股盈利為0.52港元[13] - 集团应佔物业销售总收入为88.93亿港元[15] - 推售两个香港新住宅项目,分别为海盈山和凯柏峰II[16] - 出售過往推售項目的餘下單位,包括St. George's Mansions、維港滙、凱柏峰和ONE SOHO[15][16] - 未來將有多個新項目推售,包括ONE CENTRAL PLACE、柏瓏III、油塘通風樓物業發展項目和日出康城第十三期物業發展項目[16] 土地储备 - 集团在中国内地、香港、新加坡及悉尼拥有约1,950万平方呎的土地储备[17] - 集团在本財政年度內從香港政府購入兩幅地皮及獲得一幅用地的發展權,總應佔面積為80.6萬平方呎[18] - 集团在本財政年度內取得多個香港項目的合約完成證明書,總應佔面積為74.9萬平方呎[19] - 集团在深圳前海完成了可可苑項目,應佔面積為25.2萬平方呎[20] 投资物业 - 集团總租金收益為35.5億港元,按年上升1.3%[21] - 集团投資物業組合整體出租率為90.8%[21] - 集团在香港拥有約1,320萬平方呎的投資物業及酒店[24] - 集团投資物業組合中商業物業占63%[24] - 集团預計香港辦公空間需求將逐步恢復正常水平[24] 酒店业务 - 集团酒店經營收入為15.27億港元,同比增長10.8%[25] - 香港旅遊業稳步复苏,访港旅客人数预计将达4230万人次,同比增长215.7%[25] - 新加坡和悉尼酒店业务持续取得良好成绩,海外酒店平均房价已超过疫情前水平[25] 可持续发展 - 集团致力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發布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獲評全球最可持續發展企業之一[31] - 信和置業獲多項可持續發展獎項及評級,如獲《時代》雜誌和Statista評為全球最可持續發展企業之一[32] - 信和置業在MSCI環境、社會及管治指數中獲「AA」評級[32] - 信和置業在二零二三年全球房地產可持續標準(GRESB)房地產評估中獲頒發五星級別[32] - 信和置業獲Sustainalytics評級為「亞太區域ESG最高評級企業」[32] - 信和置業於二零二三年CDP氣候變化評分中獲得「A–」級[32] - 信和置業獲納入「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並獲「AA+」評級[32] 土地储备组合 - 集团的土地儲備主要位於中國內地(18.1%)、新界(31.3%)、九龍(32.1%)及香港島(12.0%)等地區[44] - 集团的土地儲備組合在過去五年保持相對平衡,住宅及商業物業佔比較高[45][46] 发展项目 - 集团在香港、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共有18个发展中项目,总应佔楼面面积510万平方呎[51] - 集团在香港完成的主要发展项目包括維港滙第二期及第三期和ONE SOHO[48][49] - 維港滙第二期及第三期已售出約82.5%的單位,物業銷售總收入為132億港元[48] - ONE SOHO已售出約99.7%的單位,物業銷售總收入為22億港元[49] - 集团在香港的主要发展项目包括ONE CENTRAL PLACE、柏瓏和凯柏峰[53] - 凯柏峰已售出約44.8%的單位,物業銷售總收入為72億港元[53] 投资物业组合 - 集团在香港、新加坡及悉尼的酒店业务保持警惕,面對通貨膨脹,管理層繼續關注控制成本[101] - 集团在新加坡的富麗敦天地項目包括多個建築物,如富麗敦一號、富麗敦船屋、富麗敦蓮亭等[102] - 集团在中国福州的信和廣場提供商用面積約四十九萬三千一百七十七平方呎,本財政年度物業的出租率維持高水平[99] - 集团在中国上海的來福士廣場項目,集團應佔面積約為三十萬平方呎,本財政年度物業的出租率維持高水平[100] 酒店资产 - 新加坡富麗敦海灣酒店獨立於濱海灣海旁,地段優越,鄰近主要景點[


信和置业(0008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27 08:5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财年,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影响后,集团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51.71亿港元,每股基础盈利为0.61港元[1] - 计及投资物业重估亏损,本财年集团股东应占溢利为44.02亿港元,每股盈利为0.52港元[1] - 2024年集团收入87.65亿港元,2023年为118.81亿港元[29] - 2024年集团毛利34.21亿港元,2023年为53.89亿港元[29] - 2024年集团除税前溢利47.7亿港元,2023年为67.41亿港元[29] - 2024年集团本年度溢利42.51亿港元,2023年为58.8亿港元[2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0.52港元,每股基础盈利0.61港元;2023年分别为0.73港元和0.76港元[29] - 2024年集团全面收益总额42.38亿港元,2023年为53.96亿港元[3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099.09亿港元,2023年为1116.29亿港元[31] - 2024年流动资产为704.35亿港元,2023年为676.41亿港元[31] - 2024年流动负债为78.18亿港元,2023年为109.02亿港元[31]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为626.17亿港元,2023年为567.39亿港元[31]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725.26亿港元,2023年为1683.68亿港元[31]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657.90亿港元,2023年为1623.49亿港元[32]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663.16亿港元,2023年为1631.05亿港元[32]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62.10亿港元,2023年为52.63亿港元[32] - 2024年分部溢利4608百万港元,2023年为6849百万港元[38] - 2024年除税前溢利4770百万港元,2023年为6741百万港元[38] - 2024年内部分部销售为147百万港元,2023年为93百万港元[38] - 2024年来自外间客户收入8765百万港元,2023年为11881百万港元[39]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232百万港元,2023年为208百万港元[40] - 2024年应占合营企业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80百万港元,2023年为166百万港元[41] - 2024年所得税项519百万港元,2023年为861百万港元[42] - 2024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盈利4402百万港元,2023年为5849百万港元[43]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基础溢利5171百万港元,2023年为6088百万港元[45]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116百万港元,2023年为144百万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2024年为281百万港元,2023年为276百万港元,逾期超90日2024年为74百万港元,2023年为68百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定期存款1632百万港元,2023年为144百万港元;托管人持有现金2024年为843百万港元,2023年为1467百万港元;有限制银行存款2024年为24百万港元,2023年为23百万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116百万港元,2023年为144百万港元[48] - 2024年向银行作出担保已动用7777百万港元,未动用1521百万港元;2023年已动用7073百万港元,未动用3019百万港元[49] - 2024年未拨备未偿还资本承担已签约82百万港元,2023年为42百万港元;本集团应占合营及联营公司未偿还资本承担2024年已签约301百万港元,已授权未签约5百万港元,2023年已签约85百万港元,已授权未签约25百万港元[5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本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43港元,本财年每股派息共0.58港元[2] - 2024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金额12.8亿港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43港仙,金额37.19亿港元[29] - 拟派末期股息记录日期为2024年10月30日,10月29 - 30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股东需在10月28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51] 物业销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财年集团应占物业销售收入为88.93亿港元,低于上一财年的119.37亿港元[4] - 本财年集团推售的香港新住宅项目中,海盈山售出6.8%,凯柏峰III售出34.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物业销售分部收入为120.58亿港元,业绩为30.45亿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物业销售分部收入为97.13亿港元,业绩为8.02亿港元[36] 土地储备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土地储备应占楼面面积约1950万平方呎,商业占47.5%、住宅占28.3%[5] - 本财年集团从香港特区政府购入两幅地皮及获市区重建局批出一幅用地发展权,总应占楼面面积为80.615万平方呎[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中国内地拥有土地储备应占楼面积约350万平方呎,约200万平方呎为发展中项目[13] 项目进展情况 - 本财年集团取得香港ONE SOHO、朗壹广场等项目合约完成证明书[8] 租金收益及出租率情况 - 本财年集团总租金收益为35.5亿港元,按年上升1.3%,净租金收益为29.1亿港元,按年下降2.5%[9] - 本财年集团投资物业组合整体出租率为90.8%,较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9] - 2023/2024年工业物业出租率上升2.3个百分点至90%,写字楼物业和商铺物业出租率分别为86.5%和93.5%[10] 酒店经营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财年集团酒店经营收入为15.27亿港元,去年为13.76亿港元,经营溢利为4.87亿港元,2022/2023年为4.51亿港元[11] 市场环境相关数据 - 2023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访港旅客人次接近4230万,去年为1340万[12] - 2024年首6个月一手买卖交易数目为9419宗,是2023年全年总买卖交易数目的87.6%[26] - 截至2024年6月底,香港特区政府人才入境计划收到逾32万份申请,超60%获批,约13万人才来港定居[25] 集团资金状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附属公司层面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464.17亿港元,扣除借贷总额8.32亿港元,拥有净现金455.85亿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及股东权益总额分别为1803.44亿港元及1657.9亿港元[14]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集团账面净值为每股19.17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每股19.87港元[14] - 集团全部债务以港元计值,大部分现金为港元,一部分为美元、人民币及新加坡元[14] 公司治理及资讯发布 - 集团成立审核、遵守规章、薪酬及提名委员会,维持高透明度发布资讯[15] 公司可持续发展荣誉 - 公司获《时代》杂志和Statista评为2024年全球最可持续发展企业之一,连续第二年获Corporate Knights评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企业一百强之一[18] - 公司在MSCI环境、社会及管治指数中获「AA」评级,2023年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标准(GRESB)房地产评估中获五星级,Sustainalytics评级为「亚太区域ESG最高评级企业」,2023年CDP气候变化评分中获「A」级[18] - 公司获纳入「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获「AA+」评级,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获评为十强(先驱者)[18] - 公司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香港成就奖2023」等多个奖项中获奖[19] 公司可持续发展行动 - 公司成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可持续发展联盟首批参与地产发展商之一,也是自然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NFD)早期采用者之一[20] - 公司本财政年度获科学基础目标倡议组织认证其短期科学基础目标[21] 公司社会责任活动 - 「活化珊瑚中心」已接待超2800名本地和国际访客,超280块获救珊瑚碎片被移植到熨波洲[22] - 公司为香港首批获《女性职场指数》雇主金奖认证的地产发展商,成为《联合国妇女赋权原则》的全球签署企业成员[22] - 「信和友心人」与7家社区伙伴合作,中秋送超2000份节日礼物包及月饼给基层家庭[24] - 公司与黄廷方慈善基金支持深水埗「社区客厅计划」和青龙头过渡性房屋项目「普绿轩」[24] 公司人员变动 - 邓永镛先生于2024年4月1日退休,其自2020年1月起服务董事会[28] 股东大会及股份过户相关 - 为确定出席2024年10月23日股东大会股东名单,10月18 - 23日暂停股份过户登记,股东需在10月17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51]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售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2]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任超九年[52] - 根据规定公司须在应届股东大会委任新独立非执行董事,目前董事会无委任安排但会持续检讨[53] 财务报表及年报相关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54] - 2024年年报约于2024年9月27日寄发予所有股东[54] - 2024年年报将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网站及公司网站www.sino.com登载[54] 公告日期及公司人员构成 - 公告日期为2024年8月27日[54] - 公司执行董事为黄志祥先生、黄永光先生、陈荣光先生、李正强先生及田兆源先生[54]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夏佳理先生及黄敏华女士[5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盛智文博士、李民桥先生、王继荣先生及黄楚标先生[54] 税率情况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的集团实体首2百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资格的按16.5%统一税率征税,新加坡税率17%,中国内地税率25%[42]


信和置业(0008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11 08:09
公司运营 - 公司中期报告已发布在公司网站上,股东可选择索取印刷本[1] - 公司主席宣布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七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十五港仙[8] - 公司中期业绩表现稳健,每股股息较前一年同期有所增长[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六个月,公司未经审计的基础溢利为29.46亿港元,每股基础盈利为0.35港元[9] - 2023年中期集团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6.15亿港元,每股盈利为0.31港元[10] - 集团应占物业销售总收入为66.34亿港元[12] - 集团主要销售收入来自中期年度内完成的住宅项目[13] - 集团在中期年度内推售两个香港新住宅项目,总面积为510万平方呎[13] - 集团在香港市场状况活跃,全年访港旅客总数仅恢复至2018年的52.2%[17] - 集团应占总租金收益为17亿7607万港元,按年上升2.8%[17] - 集团淨租金收益为14亿6990万港元,按年下降0.7%[18] - 集团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为90%[18] - 住宅物业出租率上升至87.9%,工业物业出租率上升至89.5%[19] - 集团酒店收入为81.09亿港元,经营溢利为2.53亿港元[20] 公司财务 - 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441.3亿港元,净现金432.98亿港元[26] - 集团股东所占账面净值为每股19.28港元[26] - 公司中期年度内购入三幅土地,应占楼面面积超过860,000平方呎[40] - 集团土地储备应占楼面面积达1,950万平方呎,支持中期物业发展[40] -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六个月收入为4,922,801,825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1%[43] - 毛利为17,984,978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 - 出售投资物业的收益为481,927,168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 - 期内溢利为2,615,953,914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43] - 利率掉期之公平值调整重新分类至损益为200,708,769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 - 按公平值列账及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債務工具公平值变动为200,880,814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 公司治理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守则,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规定[131] - 公司制定企业管治守则,遵守《上市规则》附录第二部分的原则和条文[132] - 二零二三至二零二四年中期报告未发现任何违规情况[138] - 未发现精简综合财务报告未按照香港会计准则规定编制的情况[138]


信和置业(0008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2 08:39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29.446亿港元,2022年为28.023亿港元;每股基础盈利为0.35港元,2022年为0.36港元[1] - 计及投资物业重估亏损,中期年度集团股东应占净溢利为26.159亿港元,2022年为24.598亿港元;每股盈利为0.31港元,与2022年持平[1] - 董事会宣布2024年4月17日派发中期息每股15港仙,与2022年相同[1] - 2023年集团收入为49.22801825亿港元,2022年为63.82562292亿港元[23] - 2023年集团毛利为19.21148614亿港元,2022年为27.80700567亿港元[23] - 2023年集团除税前溢利为29.58590493亿港元,2022年为29.14495508亿港元[23] - 2023年集团期内溢利为26.28542479亿港元,2022年为24.60271746亿港元[23] - 2023年集团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2022年相同,金额分别为12.79718001亿港元和12.09189324亿港元[23] - 2023年集团每股盈利(账目所示之每股盈利)基本为0.31,2022年相同;每股盈利(每股基础盈利)基本为0.35,2022年为0.36[23] - 2023年集团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8.30971170亿港元,2022年为22.33180306亿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分部溢利27.7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0.21亿港元[31]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29.5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9.14亿港元[31]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内部分部销售为3593.9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364.78万港元[31]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占联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2523.5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77亿港元[32]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应占合营企业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3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64亿港元[33]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项支出3.30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54亿港元[34]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盈利26.1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4.60亿港元[36] - 2023年本集团按基础溢利29.45亿港元计算每股基本盈利,2022年同期基础溢利为28.02亿港元[38]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盈利为26.1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4.60亿港元[3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29.4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8.02亿港元[39] 物业销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期年度内,集团应占物业销售总收入为66.349亿港元,2022年为38.994亿港元[3] - 中期年度内,海盈山售出6.5%、凯柏峰III售出26.7%、St. George's Mansions售出24%、维港汇售出75.4%、凯汇售出100%、柏瓏I及II售出90.3%、ONE SOHO售出79.2%[3]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销售分部收入71.93亿港元,业绩8.57亿港元;2022年同期分部收入39.48亿港元,业绩11.33亿港元[29] 土地储备相关数据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土地储备应占楼面积约1950万平方呎,商业占47.3%、住宅占28.6%、工业占10.1%、停车场占8%、酒店占6%[4] - 中期年度内,集团购入香港地皮及获发展权用地总应占楼面积为80.6145万平方呎[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大陆拥有土地储备应占楼面积约350万平方呎,200万平方呎为发展中项目[12] - 中期年度内集团购入三幅土地,应占楼面积超过80.6万平方呎,土地储备应占楼面积达1950万平方呎[21] 项目建设与完成情况 - 中期年度内,集团取得维港汇第二期及第三期、ONE SOHO、朗壹广场等香港项目合约完成证明书[5][6] - 中期年度内,集团完成位于前海的可可苑,应占楼面积为25.2412万平方呎[6] 物业租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期年度内,集团应占总租金收益为17.767亿港元,2022年为17.283亿港元,按年上升2.8%;净租金收益为14.699亿港元,2022年为14.806亿港元,按年下降0.7%[7] - 中期年度集团投资物业组合整体出租率为90.8%,较去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住宅、工业物业出租率上升,写字楼、商铺物业出租率下降[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多地投资物业及酒店应占楼面积约1310万平方呎,商业占63%、工业占11.9%等[9]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物业租赁分部收入17.88亿港元,业绩14.79亿港元;2022年同期分部收入17.41亿港元,业绩14.92亿港元[29] 酒店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期年度集团酒店收入为8.10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6.928亿港元,经营溢利为2.535亿港元[10] 可持续发展相关情况 - 公司连续第二年获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亚太指数成份股,可持续发展表现位列亚太地区前20%[15] - 2023年公司于MSCI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指数中取得“AA”评级,于全球房地产可持续标准获颁五星级,在大湾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中连续第四年获选企业十强之一[15] - 公司今年继续成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份股,评级由“AA”上调至“AA+”[15] - 中期年度内,公司在“环保建筑大奖”中取得“绿建领导先锋大奖(发展商)”等2个大奖及1个优异奖[15] - 公司在“二零二三年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香港成就奖”获颁3个奖项[15] - 公司在“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成就大奖2022/2023”获6个奖项,在“BDO环境、社会及管治大奖”获4个奖项,在“香港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大奖2023”获4个奖项[15] - 公司在2023年度“ESG领先企业大奖”荣获“ESG领先企业大奖”及“领先环保项目”2项殊荣[15] - 公司参照本地及国际8项主要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或框架,发布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并经香港品质保证局独立验证核实[16] - 公司是香港首家在报告中参考《ISSB一般准则》《ISSB气候准则》及《测试版v0.4框架》的地产发展商之一[16] 社会责任相关情况 - 公司义工队于中秋送超2000份节日礼物包及月饼给基层家庭,圣诞为超1000名有需要人士送欢乐和祝福[17] 市场环境相关情况 - 2023年全年访港旅客总数达3400万人次,仅恢复至2018年的52.2%[8] - 截至2023年底,香港特区政府人才引进计划收到逾22万份申请,核准超13.5万份申请[20] - 2023年香港特区政府调整住宅物业需求管理措施,额外印花税适用年期由三年缩短至两年,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税率从15%降至7.5%[20]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441.304亿港元,扣除借贷总额8.32亿港元,拥有净现金432.984亿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及股东权益总额分别为1790.866亿港元及1645.169亿港元[1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所占之账面净值为每股19.28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每股19.87港元)[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12,407,620,777港元,较6月30日的111,628,634,501港元增长0.7%[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66,679,021,442港元,较6月30日的67,642,638,682港元下降1.4%[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8,479,855,970港元,较6月30日的10,902,268,852港元下降22.2%[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额为58,199,165,472港元,较6月30日的56,740,369,830港元增长2.6%[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70,606,786,249港元,较6月30日的168,369,004,331港元增长1.3%[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股本为63,304,823,838港元,较6月30日的60,441,204,098港元增长4.7%[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储备为101,212,080,960港元,较6月30日的101,907,607,960港元下降0.7%[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64,516,904,798港元,较6月30日的162,348,812,058港元增长1.3%[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控股权益为728,620,051港元,较6月30日的756,031,441港元下降3.6%[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5,361,261,400港元,较6月30日的5,264,160,832港元增长1.8%[26] 往来账款及其他财务数据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已扣除信贷亏损拨备)25932.44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7614.64万港元[40] - 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为10024.12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4361.36万港元[43] - 2023年12月31日定期存款19.85亿港元已抵押,2023年6月30日为21.44亿港元[42] - 2023年12月31日有限制银行存款2429.65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388.12万港元[4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已动用担保66.31亿港元,未动用24.55亿港元[45] - 2023年12月31日未拨备未偿还资本承担7463.1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198.38万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未偿还资本承担12.11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0.99亿港元[46] 股份及股息登记相关情况 - 公司将在2024年3月8日至1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3月12日为中期股息记录日期[47]


信和置业(0008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9-28 10:18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集团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60.88亿港元,每股基础盈利为0.76港元[11] - 本财政年度集团股东应占溢利为58.49亿港元,每股盈利为0.73港元[12] - 末期股息每股派发43港仙,本财政年度每股派息共58港仙[13] - 集团本财政年度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为91.2%,较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27] - 集团酒店经营收入为13.755亿港元,经营溢利为4.517亿港元[28] 项目发展 - 集团拥有土地储备约1950万平方呎,包括商业、住宅、工业、停车场和酒店[15] - 集团预期将推售多个新项目,包括住宅项目和商业物业[15] - 集团在香港九龙土瓜湾和黄竹坑等地推出多个住宅和商业项目,总樓面面积达到数百万平方呎[19][20] - 集团在中国内地漳州完成了御龙天下第三期第十座物业,樓面面积达到131,595平方呎[21] - 集团在香港黄竹坑和旺角等地的商业和住宅项目取得入伙纸,总樓面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呎[23][24] 社会责任 - 集团与香港创新基金合作推动珊瑚保育计划,包括珊瑚移植和海洋生态修复[51] - 集团支持社区素食餐厅项目,每月提供2千份免费素食飯盒[55] - 集团与不同团体合作举办多元化体验活动,吸引约500名学员和友师参与,助青少年拓宽视野[56] - 集团与黄廷方慈善基金合作推出“耆青连心乐融融计划”,为长者提供心理介入和行为指导服务[57] 土地储备及投资物业 - 集团拥有总面积1950万平方呎的土地储备,以商业为主占46.8%[67] - 集团投资物业及酒店总面积约为1290万平方呎,占66.1%[68] - 集团土地储备按用途划分,商业占24.6%,住宅占27.9%[68] - 集团土地储备按地区划分,中国内地占30.9%,新界占29.8%[68] 酒店业务 - 新加坡富麗敦酒店自2022年初放宽旅行限制以来,业务持续改善,预计国际入境人数上升,酒店业受益[123] - 香港港麗酒店及其餐廳在2022/23财政年度内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包括康泰纳仕旅行者选择奖2023年度香港前10家酒店[134] - 悉尼威斯汀酒店在2022/23财政年度内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包括康泰纳仕旅行者选择奖2022年度澳大利亚前10家酒店[135] - 香港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获得多个知名组织和杂志颁发的奖项,包括2022/23年度最佳酒店及旅游业发展奖和最佳绿色发展奖金奖[138] 员工培训与管理 - 集团推出了「青年躍動計劃」,为物业管理行业培育人才,提供约60个课程供员工学习[156] - 信和管业优势负责管理5,720万平方呎的物业,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提升顾客满意度和物业价值[157] 未来项目规划 - 香港仔黃竹坑站第四期物業發展項目地盤面積约30957平方呎,预计提供800个单位[83] - 香港新界將軍澳日出康城第十三期物業發展項目地盤面積约413675平方呎,提供2550个住宅单位[84] - 集团在中国福建省漳州信和御龍天下项目拥有50%权益,地盘面积约80485平方呎[85] - 集团在中国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湾片区项目拥有30%权益,地盘面积约80485平方呎[85]


信和置业(0008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29 08:56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财年,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影响后,公司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60.882亿港元,每股基础盈利为0.76港元[1] - 计及投资物业重估亏损,本财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58.493亿港元,每股盈利为0.73港元[1]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18.81亿港元,2022年为155.54亿港元[31] - 2023年毛利为53.89亿港元,2022年为82.52亿港元[3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67.41亿港元,2022年为73.14亿港元[31][42]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58.80亿港元,2022年为59.65亿港元[31][32]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43港仙,2022年为42港仙[31]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73,2022年为0.76[31] - 2023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3.96亿港元,2022年为55.21亿港元[3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11,628,634,501港元,2022年为107,558,890,604港元[33] - 2023年流动资产为67,642,638,682港元,2022年为71,424,985,187港元[3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0,902,268,852港元,2022年为15,104,618,660港元[33] - 2023年流动资产净额为56,740,369,830港元,2022年为56,320,366,527港元[33]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68,369,004,331港元,2022年为163,879,257,131港元[33] - 2023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62,348,812,058港元,2022年为157,397,300,099港元[34]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756,031,441港元,2022年为831,215,368港元[34]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5,264,160,832港元,2022年为5,650,741,664港元[34] - 2023年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盈利为58.49亿港元,2022年为57.35亿港元[48][49] - 公司2023年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60.88亿港元,2022年为65.31亿港元[5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建议派本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43港元,连同中期息每股0.15港元,本财年每股派息共0.58港元[2] 物业销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财年公司应占物业销售总收入为119.373亿港元[4] - 本财年公司推售的香港住宅项目凯柏峰II售出23.6%,过往项目凯柏峰I售出78.5%、Silversands售出80.6%等[4] - 2023年物业销售为6,996,333,780港元,2022年为2,229,755,015港元[37] - 2023年物业销售、租赁、管理及其他服务、酒店经营、证券投资、财务的分部收入分别为112.82亿港元、35.71亿港元、12.65亿港元、5.83亿港元、0.27亿港元、6.81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53.46亿港元、31.23亿港元、2.21亿港元、0.93亿港元、0.27亿港元、6.81亿港元[39] - 2023年酒店存货消耗成本、出售物业成本分别为8991.00万港元、41.81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5182.43万港元、52.78亿港元[44] 土地储备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应占楼面积约1950万平方呎,商业占46.8%、住宅占27.9%等[5] - 本财年公司获市区重建局批出一幅香港用地发展权,应占总楼面积为18.5278万平方呎[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内地拥有土地储备应占楼面积约410万平方呎,其中约230万平方呎为发展中项目[15] - 发展中的主要项目有4个,大湾区前海服务式住宅项目占50%权益,商业发展项目占30%权益,漳州信和•御龙天下第四期全资拥有,成都信和•御龙山占20%权益[16] 项目进展情况 - 本财年公司取得多个香港项目合约完成证明书或转让同意书,如Silversands应占楼面积109.8479万平方呎等[7] - 本财年公司取得多个香港项目占用许可证,如Landmark South应占楼面积14.1698万平方呎等[8] - 本财年后公司取得香港项目合约完成证明书,如维港滙第二期及第三期应占楼面积18.4614万平方呎等[9] 租金收益及出租率情况 - 本财年集团总租金收益为35.048亿港元,2021/2022年为35.461亿港元,按年下降1.1%[11] - 本财年集团净租金收益为29.857亿港元,2021/2022年为31.016亿港元,按年下降3.7%[11] - 本财年集团投资物业组合整体出租率为91.2%,2021/2022年为90.8%,上升0.4个百分点[11] - 本财年商场物业出租率上升2.1个百分点至95%,2021/2022年为92.9%[11] - 本财年工业物业出租率上升2个百分点至87.7%,2021/2022年为85.7%[11] - 本财年写字楼物业出租率为86.6%,2021/2022年为89.7%[11] - 本财年住宅物业出租率为82%,2021/2022年为84.8%[11] 投资物业及酒店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及酒店应占楼面积约1290万平方呎,商业占62.2%、工业占13.9%、停车场占12.2%、酒店占9.1%、住宅占2.6%[12] - 本财年集团酒店经营收入为13.755亿港元,去年为5.827亿港元,经营溢利为4.517亿港元,2021/2022年为0.929亿港元[13] 现金及借贷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439.322亿港元,扣除借贷总额19.645亿港元,拥有净现金419.677亿港元[17] - 借贷总额中57.6%于一年内偿还,其余于两至三年内偿还,全部借贷以浮息为基础[17] 可持续发展相关荣誉 - 本财政年度,信和置业再度成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的成分股并获AA评级,在大湾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中获选企业十强[20] - 信和置业于2022年GRESB获评为“全球业界领导者(上市企业)”等,在GRESB房地产评估中获最高五星级[20] - 信和置业成为首间香港地产发展商入选《Corporate Knights》全球可持续发展企业一百强[20] - 信和置业获Sustainalytics评为“亚太区域ESG最高评级企业”,MSCI环境、社会及管治指数评级上调至“AA”级[20] - 信和置業可持续发展表现位列亚太地区前20%[26] 社会责任项目情况 - 信和置業气候风险评估涵盖逾170座现有和新建物业[21] - 「活化珊瑚大使計劃」招募100名学生,10人成为「星級活化珊瑚大使」[21] - 「城慧二零二二╱二零二三」计划吸引超3000个来自70个国家及地区的解决方案,10间企业入选[21] - 「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二零二三」吸引234支队伍参赛,数量创历史新高[22] - 香港创科展接获约400份作品,120支队伍展示成果,10支队伍获奖,吸引逾2万人次参观[23] - 集团为「共創明『Teen』」计划筹划约20场活动,吸引约500名学员和友师参与[23] - 「耆青連心樂融融計劃」预期参与医护学生超1000人,为10000名长者提供服务[23] - 「清荷淨葉」社区饭堂目标每月为基层人士提供2000份免费素食饭盒[23] 政策及市场环境情况 - 2023年7月,香港入境旅客达360万人次,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高水平[13] - 2023年7月推出新政策将开发商现有贷款延长12个月[24] - 2023年首六个月人才申请超十万份,约60%预计获批[25] - 香港人口从2022年中的730万人升至2023年中的750万人[25]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内地及香港、新加坡及澳洲的来自外间收入分别为109.07亿港元、9.74亿港元,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收入分别为62.80亿港元、1.87亿港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876.58亿港元、49.03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150.36亿港元、5.18亿港元、12.41亿港元、0.74亿港元、847.16亿港元、37.68亿港元[42] 内部销售及成本情况 - 2023年内部销售为9301.04万港元,2022年为1.42亿港元[42] 税项情况 - 2023年税项支出为8.61亿港元,2022年为13.49亿港元[47] - 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率制度的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溢利按8.25%征税,超过部分按16.5%征税;不符合资格的按16.5%征税;新加坡税率为17%,中国内地为25%[47] 应收应付账款及担保情况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已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2.76亿港元,2022年为3.19亿港元[51] - 2023年逾期超9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已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6820.4万港元,2022年为1.04亿港元[51] - 2023年6月30日定期存款抵押额为21.44亿港元,2022年为30.15亿港元[52] - 2023年受限银行存款为2388.1万港元,2022年为2574.6万港元[52]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为1.44亿港元,2022年为1.54亿港元[53] - 2023年集团就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银行贷款融资已动用担保额为70.73亿港元,2022年为82.02亿港元[54] - 2023年集团就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银行贷款融资未动用担保额为30.19亿港元,2022年为38.81亿港元[54] 未拨备资本承担情况 - 2023年未拨备的未偿还资本承担已签约额为4179.7万港元,2022年为6325.5万港元[55] - 2023年未拨备的集团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未偿还资本承担已签约额为4179.7万港元,2022年为6325.5万港元[55] 财务报表及年报情况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公司审核委员会审阅[58] - 2023年年报约于2023年9月29日寄发予所有股东,并在港交所及公司网站www.sino.com登载[58]


信和置业(0008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09 07:50
财务表现 - 公司宣布将于2023年4月17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5港仙[9] - 中期年度集团未经审计股东应占基础溢利为28.23亿港元[10] - 集团中期年度每股基础盈利为0.36港元[11] - 集团中期年度股东应占净溢利为24.59亿港元[12] - 中期年度每股盈利为0.31港元[13] - 集团中期年度内物业销售收入为38.99亿港元,较上年度84.97亿港元下降54.1%[15] - 集团物业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中期年度内完成的项目,包括St. George’s Mansions和Silversands[16] - 集团在中期年度内取得了一幅香港用地的发展权,总應佔樓面面積为18.52万平方呎[19] - 集团在中期年度内取得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多个项目合同完成证明书,包括St. George’s Mansions和Silversands[20] - 集团在中期年度内完成了位于中国漳州的信和御龍天下第三期第十座物业,應佔樓面面積为13.16万平方呎[21] - 集团在中期年度内取得了香港多个项目的佔用許可證,包括揚海和Landmark South,总應佔樓面面積为88.58万平方呎[21] - 集团中期年度内應佔总租金收益为17.28亿港元,较上年度17.97亿港元下降3.8%[22] - 集团整体出租率为94.9%,较去年同期上升0.8个百分点,其中商舖物业出租率最大增幅[22] - 集团旗下酒店收入为6亿9280万港元,经营溢利为2亿2920万港元[25] - 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444亿6260万港元[29] - 集团股东权益总额为1593亿2330万港元,股东所占账面净值为每股19.76港元[30] 可持续发展 - 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获得多项殊荣,包括全球一百大可持续发展企业、最高评级的亚太区域企业[33] - 集团被评选为全球業界領導者,获得可持续发展標準最高的五星級別[34] - 集团在香港可持续发展大奖中获得多个奖项,包括香港可持续发展大奖、典範獎和優秀奖[35] - 集团在中期年度内推动循环经济,举办“升级再造圣诞树活动”,共接获近800件由社区和同事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的创意圣诞装饰品[36] - 集团制定了減碳藍圖,设定了具体減碳策略,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每平方米的範疇一和範疇二溫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3.1%[36] - 集团积极探索创新技术,支持本地和海外初创企业,参与企业创新计划“城慧2022”[37] - 集团与香港海洋公园、本地初创企业和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合作开展珊瑚保育计划“活化珊瑚行动”,通过3D打印珊瑚礁盘修复香港南部海域的珊瑚礁[38] - 集团与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护理学院等机构合作开展“耆青连心乐融融计划”,为长者提供心理介入和行为指导服务[39] 香港市场 - 香港疫苗接种率明显改善,有助恢复商业和社会活动[44] - 香港特区政府迅速调整新冠疫情措施,有序放宽对国际和中国旅客的旅游限制[44] - 香港全新环球推广活动“你好,香港!”吸引众多游客和企业前来香港[44] - 香港特区政府建立新机制,启动吸引人才和企业来港的计划[44] - 香港在庆祝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之际,继续由治及兴,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综合贸易发展[44] - 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是香港首家富丽敦品牌酒店,通过可持续发展措施和身心舒泰计划,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首个通过WELL™认证的酒店项目[46] - 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获得MIPIM Asia大奖,包括“最佳酒店及旅游发展项目”和“最佳绿色项目”金奖[46] - 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获得MIPIM Asia大奖,“最佳办公室项目”组别银奖[46] 公司股东信息 - 本公司董事黄志祥先生持有58.55%的普通股[108] - 已故黄廷方先生的遗产共同遗嘱执行人持有公司股份权益的72.06%[109] - 尖沙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的72.10%[110] - 已故黄廷方先生的遗产共同遗嘱执行人持有公司股份权益的100%[110] - 黄志祥先生被视为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权益[112] -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董事在任何相联法团中没有持有或视作持有任何权益或淡仓[120] - 本公司股份的主要股东包括黄志达先生和尖沙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121] - 黄志达先生持有58.69%的普通股份,而尖沙咀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