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银行(00023)

搜索文档
助贷新规10月1日落地,银行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0:51
监管新政核心内容 - 被称为“助贷新规”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金规〔2025〕9号)将于10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 [1] - 新规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划定明确合规红线,并将对助贷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1] - 新规核心要求之一是商业银行对助贷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银行不得与名单外机构合作 [1][4] 银行合作白名单披露现状 - 截至新规落地前夜,六大国有大行及多家股份行仍未公开合作机构名单 [1] - 多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及外资行已披露合作机构白名单,包括平安银行(40家)、招商银行(15家)、恒丰银行(13家)、兴业银行(10家)、华夏银行(10家)、广发银行(5家)等 [4] - 城商行中徽商银行(39家)、广州银行(17家)等,农商行中江苏江南农商行(15家),外资行中富邦华一银行(52家)、开泰银行(14家)等,以及直销银行百信银行(56家)均已公布名单 [5] - 从已公布名单看,“巨头霸榜”趋势显现,互联网巨头关联机构如蚂蚁、京东、腾讯等成为银行偏好合作对象 [5] 行业格局与商业模式变化 - 助贷市场资金与流量资源加速向头部集中 [1] - 新规对“综合融资成本”严格管控,直指年化综合成本超24%的产品类别 [1][9] - 年化利率24%以下的资产成为机构争抢的“红海”,而年化综合成本高达36%的资产类别正被银行与消费金融公司集体拒之门外 [9] - 无法进入银行白名单或仍以高息模式运营的助贷平台开始寻求信托资金等替代渠道,但信托资金成本普遍高于银行且同样受成本上限约束,进一步挤压中小平台利润空间,加速行业洗牌 [9][10] 银行差异化策略与业务模式 - 不同类型银行在名单规模、合作偏好上呈现差异,与其风险偏好及自身业务模式和发展策略相关 [6] - 以平安银行为例,其“智贷平台”业务模式面向暂无适配产品的客户,在用户授权前提下推荐第三方持牌金融机构产品,平台明确不对第三方产品的额度、利率及风险提供担保,主要通过撮合服务获取收入 [7] - 部分银行因助贷领域不良率偏高、获客流量成本持续攀升导致利润空间压缩,正考虑收缩甚至退出助贷相关业务 [7] - 国有大行尚未公开任何助贷合作名单,可能与其庞大的客户基数、自主获客能力较强及对助贷业务风险的审慎态度有关 [7] 未来监管关注重点 - 新规落地后,监管部门首要关注点将是定价穿透与综合成本控制,明确将“增信服务费计入借款人综合融资成本”,以融资担保费、商城费等名义出现的变相收费现象将成为监管重点 [11] - 监管部门将着重评估银行总行在系统建设、制度流程、人员配置等方面是否具备独立风控能力,是否对规模、增速、集中度、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实施严格管理 [11] -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将是另一监管重点,对于因利率不透明、强制搭售、暴力催收等不当行为引发的客户投诉,将引发监管部门高度关注与严肃处理 [11]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26
华宝证券· 2025-09-26 09:18
新股发行与上市 - 昊创瑞通(301668)于2025年9月26日上市,发行价格为21.00元[1] 要约收购与退市风险 - 上纬新材(688585)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9月29日至10月28日[1] - 紫天退(300280)处于退市整理期,距最后交易日剩余5个交易日[1] - *ST高鸿(000851)面临可能强制退市风险[4] - *ST东通(300379)面临可能终止上市风险[4] 可转债动态 - 金诚信(603979)可转债申购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6] - 景兴转债(128130)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10月22日[6] - 科达转债(113569)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10月20日[6] - 华友转债(113641)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6日[6] 债券回售与摘牌 - 22电建06(148098)回售登记期为2025年9月29日至10月13日[6] - 22厦贸03(137872)提前摘牌日为2025年9月29日[8] - 22沿海G1(138515)回售登记期为2025年9月26日至10月9日[8]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924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25-09-24 06:40
新股发行与退市 - 长江能科新股发行价格为5.33元[1] - 紫天退进入退市整理期,距最后交易日剩余7个交易日[1] - 先导智能出现严重异常波动[1] 异常波动与风险警示 - 多只股票出现异常波动,包括开普云、中环海陆、杭可科技等[1][2][3] - *ST仁东、*ST高鸿等多只股票面临可能终止上市风险[4][5] - 300280紫天退处于退市整理期[1] 债券市场动态 - 金诚信可转债发行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6] - 127107领益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10月14日[6] - 113641华友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26日[6] - 123161强联转债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9月30日[6] 基金与可转债 - 159509纳指科技ETF出现基金溢价停牌提示[6] - 513390纳指100ETF发布基金溢价风险提示[6] - 多只可转债进入转股期,包括118042奥维转债等[6] 港股市场 - 特步国际(01368)申报期为2025年9月22日至29日[7] - 东亚银行(00023)申报期为2025年9月19日至29日[7] - 信义能源(03868)以股代息申报期为2025年9月12日至23日[7]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9月24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00:22
沽空比率排行 - 新鸿基地产-R(80016)和友邦保险-R(81299)沽空比率均达100% 为当日最高水平 [1][2] - 比亚迪股份-R(81211)以84.08%的沽空比率位列第三 沽空金额达211.85万元 [1][2] - 前十名沽空比率均超过64% 包括安踏体育-R(83.05%)、华润啤酒-R(75.33%)等公司 [2]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09988)沽空金额40.52亿元居首 沽空比率21.31% [1][2] - 百度集团-SW(09888)和美团-W(03690)分列二三位 沽空金额分别为17.58亿元和16.15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11.87亿元沽空金额位列第四 沽空比率12.24%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阿里巴巴-SWR(89988)偏离值达32.37% 为最高水平 其沽空比率为66.93% [1][2] - 日清食品(01475)和中国旭阳集团(01907)偏离值分别为31.05%和26.53% 分列二三位 [1][2] - 友邦保险-R(81299)虽沽空比率100% 但偏离值为25.88% 位列第四 [2] 人民币-港币双柜台交易特征 - 带"-R"后缀的股票为港币柜台 沽空比率普遍较高 如新鸿基地产-R、友邦保险-R均达100% [2] - 主要科技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等采用-SW后缀 为人民币柜台 沽空金额较大但比率相对较低 [2]
关于新增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旗下部分基金代销机构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17 14:08
业务合作 - 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与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基金销售代理协议 [1] - 新增东亚银行为摩根基金旗下产品的代销机构 [1] - 投资者可通过东亚银行办理指定基金的申购、赎回及定期定额业务 [1] 业务实施 - 具体业务流程及办理方式以东亚银行规定为准 [1] - 投资者需查阅基金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及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详情 [2] - 东亚银行客服电话95382 官网www.hkbea.com.cn [2] - 摩根基金客服电话400-889-4888 官网am.jpmorgan.com/cn [2] 时间节点 - 合作自公告发布日(2025年9月16日)起正式生效 [1][2]
东亚银行(000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更新)
2025-09-17 08:35
股息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39 HKD[1] - 现金股息转换代息股份价格为HKD 12.11[1] 时间节点 - 财政年末为2025年12月31日[1] - 寄发股票及代息股份首买卖日为2025年10月13日[1] - 选择权截止时限为2025年10月6日16:00[2]
东亚银行(00023) - 2025年度中期以股代息计划 - 选择表格
2025-09-17 08:33
股息政策 - 股东可选择全部现金股息,放弃股份代替现金股息,指示可书面撤销[2] 通讯方式 - 公司征求股东电子通讯邮箱,未提供则发印刷本[2] 个人资料 - 股东提供资料处理指示,不足或无法处理[3][4] - 公司可将资料披露或转移给相关方[3][4] - 资料保留至完成用途,查改请求书面寄指定地址[3][4]
东亚银行(00023) - 2025年度中期以股代息计划
2025-09-17 08:31
股息与市值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0.39港元,约10月13日派发给9月9日登记在册股东[5] - 新股市值为每股12.11港元,按2025年9月3日至9日平均收市价计算[6] 股份登记 - 2025年9月5日至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最后过户日期为9月4日下午4时[8] 以股代息计划 - 以股代息计划须待联交所批准新股上市及买卖方可作实[9] - 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批准新股上市及买卖[10] - 投资者须在2025年10月6日下午4时前交回选择表格至股份登记处[15] 证券发行 - 2020年发行总值6.5亿美元、息率5.825%的无到期日额外一级资本证券[13] - 2022年发行总值5亿美元、息率4.875%,2032年到期的后偿票据[13] - 2022年发行总值2.5亿美元、息率5.125%,2028年到期的非优先吸收亏损票据[13] - 2023年发行总值5亿美元、息率6.75%,2027年到期的非优先吸收亏损票据[13] 股东相关 - 未提供或更新电邮地址的股东,可填妥表格交回股份登记处,否则仅以印刷本形式发送公司通讯[20] - 香港以外地区股东参与以股代息计划前应咨询专业顾问[21] - 注册地址为新西兰及美国的股东以现金收取2025中期股息且不获寄选择表格[21] - 部分香港以外地区注册地址股东获准参与以股代息计划,但需遵守当地转售股份限制[21] 公司通讯 - 公司通讯包括董事会报告、年度账目、中期报告等文件[22] - 可供采取行动的公司通讯涉及要求证券持有人指示行使权利或作出选择[22]
东亚银行(0002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7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利润为24.07亿港元,同比增长14.0%[4][12] - 基本每股收益0.86港元,较去年同期0.69港元增长24.6%[4][1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4.2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21亿港元增长14.3%[15][17]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2.6亿港元(2024年同期:18.13亿港元)[21]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所有者应占利润为24.07亿港元,同比增长14.1%[178] 收入和利润构成(同比) - 净利息收入73.44亿港元,同比减少10.7%[11] - 非利息收入29.15亿港元,同比增长29.2%[11] - 公司总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8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2.59亿港元,减少2.25亿港元[87][88] - 净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82.2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3.44亿港元,降幅10.7%[87][88] - 净利息收入下降10.7%至73.44亿港元,净息差同比收窄22个基点至1.88%[179] - 非利息收入增长29.2%至29.15亿港元,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16.7%至16.54亿港元[180] 收入和利润细分(同比) - 利息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03.79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68.97亿港元,下降17.1%[33] - 利息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121.51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5.53亿港元,下降21.4%[35]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41.8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5.4亿港元,增长16.6%[37] - 交易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7.52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0.92亿港元,增长45.2%[4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经营费用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为48.12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48.13亿港元[45] - 成本收入比率46.9%,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4] - 所得税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6.09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7亿港元,下降6.4%[48] - 减值损失25.39亿港元,同比减少11.8%[11] - 减值损失从2024年上半年的28.81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5.39亿港元,下降11.9%[87][88] - 金融工具减值损失从2024年上半年的28.81亿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5.39亿港元,下降11.9%[46] - 计提金融工具减值损失25.39亿港元,同比下降11.9%,其中70%针对内地与香港商业地产[182] 资产和负债(期末余额环比) - 总资产8914.24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6%[4] - 客户贷款及贸易票据总额5427.31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6%[4] - 客户存款及已发行存款证6900.01亿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3.8%[4]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877,759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91,424百万港元,增长1.6%[14] - 客户贷款及垫款从527,829百万港元增至534,321百万港元,增长1.2%[14] - 投资证券从190,783百万港元增至200,231百万港元,增长4.9%[14] - 客户存款从643,093百万港元增至665,226百万港元,增长3.4%[1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8777.59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8914.24亿港元,增加136.65亿港元[87][88] - 客户存款总额增长3.4%至6652.26亿港元,活期存款大幅增长16.1%[184] 资产和负债细分(期末余额环比)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底的4130.4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底的3600.8亿港元,下降12.8%[52] - 银行同业存款及贷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377.0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05.72亿港元,降幅为18.9%[53]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5329.31亿港元增至5390.75亿港元,增长1.2%[56] - 投资证券总额从2024年底的1907.83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2002.31亿港元,增长4.9%[64]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3.0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0.08亿港元,降幅为12.8%[127] - 银行同业存放及垫款从377.06亿港元降至305.72亿港元,下降18.9%[118] 资本和资本充足率 - 一级资本充足率25.1%,较2024年末显著提升6.4个百分点[4] - 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从2024年12月的17.7%升至2025年6月的23.7%,提升6个百分点[152] - 总资本充足率提升至28.6%,一级资本充足率达25.1%[186] - 杠杆比率从2024年12月的9.8%升至2025年6月的10.0%,提升0.2个百分点[157] 现金流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154.16亿港元(2024年同期:126.96亿港元)[17]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出70.53亿港元(2024年同期:现金流入53.29亿港元)[17] - 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7.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837.64亿港元下降20.3%[94] 贷款质量和减值 - 整体减值贷款占客户贷款总额的比例从2.72%降至2.63%[63] - 客户逾期及重组贷款总额达97亿港元,占总贷款比例1.8%,较2024年末上升0.3个百分点[161] - 逾期一年以上客户贷款达40.03亿港元,占总贷款0.8%[161] -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为5329.31亿港元,其中4935.89亿港元(92.6%)为正常类(1-15级)[113] - 减值准备总额为51.02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1.0%,其中39.54亿港元(77.5%)针对已减值贷款[113] - 已减值贷款(18-20级)总额为144.93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2.7%[113] - 持有已减值贷款的抵押品市值为69.47亿港元,覆盖率为47.9%[113] - 客户贷款及垫款的减值准备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5.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30.0亿港元[129][130] - 2025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及垫款核销金额为25.37亿港元,显著低于2024年下半年的51.68亿港元[129][130] - 2025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重计量减值准备增加22.88亿港元,低于2024年下半年的52.53亿港元[129][130] 投资证券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投资证券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77.0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793.7亿港元,增幅为23.3%[121] - 以FVOCI计量的债务投资证券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794.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5,988.5亿港元,增幅为1.2%[122] - 以FVTPL计量的非交易性债务投资证券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19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2.67亿港元[124] - 以FVTPL计量的交易性债务投资证券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0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1.75亿港元[125] - 债务投资证券减值准备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0.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7.3亿港元,降幅为19.2%[131][132] - 信用受损类别(ECL credit-impaired)的债务投资证券减值准备从111.4亿港元降至87.3亿港元,降幅为21.6%[131] 各地区表现 - 香港业务营业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17.27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2.21亿港元,增幅28.6%[87][88] - 中国内地业务营业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0.39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54亿港元[87][88] - 东亚银行香港业务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9.2%[197] - 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完全抵消净利息收入下降9.1%的影响[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运营收入微增0.6% 运营费用保持低个位数增长[199] - 香港客户贷款略有下降 需求持续疲软[199] - 中国内地2025年上半年实际GDP同比增长5.3%[195] - 香港第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3.0% 第二季度增长3.1%[196] - 香港住宅物业市场保持稳定 受益于印花税削减和按揭规则放宽[196] 其他重要事项 - 2025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9港元,总额10.28亿港元(2024年同期:每股0.31港元,总额8.17亿港元)[20] - 普通股数量从2024年底的26.3亿股增至2025年6月底的26.36亿股,增加600万股[23] - 2024年以3.42亿港元回购3460.22万股,占年初已发行普通股的1.31%[2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从100,443百万港元增至104,436百万港元,增长4.0%[14] - 留存利润为386.59亿港元,较期初375.41亿港元增长3.0%[92] - 监管储备限制股东可分派利润251.3亿港元,较期初258.6亿港元减少2.8%[92] - 贷款存款比率由80.2%改善至78.1%[185] - 平均流动性覆盖率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04.6%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176.5%,降幅13.7%[158] - 净稳定资金比率从2024年12月的126.2%降至2025年6月的124.6%,降幅1.3%[160] - BEA(MPF)强积金计划获MPF Ratings连续5年黄金评级[191] - 东亚联盈中国增长基金(R类单位)5年期表现获奖[190] - 东亚环球股票基金10年期表现获奖[190]
东亚银行将在9月21日凌晨进行系统维护
金投网· 2025-09-17 03:18
系统维护安排 - 东亚银行将于北京时间2025年9月21日00:00-04:00进行系统维护 [1] - 维护期间借记卡和信用卡所有交易(如消费、取现等)可能受影响 [1] - 公司建议客户根据自身需求提前做好相应安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