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中国医疗-生物科技引领年内估值重估;关注国内复苏拐点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医疗保健行业正在复苏,投资者情绪改善,估值触底,年初至今生物技术板块表现强劲,后续投资者开始关注生物技术以外的机会 [1] - 各细分行业表现分化,生物技术、CRO/CDMO等行业有积极发展趋势,而疫苗、零售药房等行业面临挑战 [14][16][22] - 行业催化剂众多,如ASCO会议数据、产品获批、业务合作等,将影响相关公司的股价和发展 [9][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各细分行业表现 - **生物技术**:聚焦全球合作管道、ASCO的ADC/多特异性研究进展以及盈利平衡点,部分公司有望在2025/26年实现盈亏平衡 [14] - **制药**:一季度行业增长疲软,但有产品周期向上的公司表现较好,预计未来有潜在合作收入,ASCO数据或提升业务发展可见性 [16] - **CRO/CDMO**:一季度D&M业务表现好于预期,多数公司维持2025年指引不变,下半年有上调指引的潜力 [17] - **医疗耗材**:持续关注肥胖/GLP - 1领域机会,关税影响可控,医院手术量可能面临挑战,骨科企业表现有差异 [19] - **服务提供商**:消费者健康在一季度略有复苏,但需持续观察 [20] - **资本设备**:行业招标活动强劲,但由于VBP定价压力和库存管理,收入确认时间延长,预计部分公司在二、三季度实现增长转正 [21] - **疫苗**: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行业面临需求不足、竞争加剧和收款困难等问题,CDC系统去库存接近尾声 [22] - **胰岛素**:甘李和通化东宝表现分化,预计2025年该趋势将持续,两家公司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24] - **诊断**:IVD公司面临量价压力,预计定价压力将持续到二季度,关注进口替代和全球化战略 [25] - **零售药房**:市场出清加速,多数药店关店多于开店,益丰药房同店销售逐渐企稳 [26] 公司表现及催化剂 - **生物技术和CDMO公司**:不同公司有不同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反馈和关键催化剂,如再鼎医药关注ZL - 1310和bemarituzumab数据,药明生物关注订单和产能释放 [9] - **医疗器械和服务提供商公司**:各公司面临不同情况和催化剂,如时代天使关注海外扩张和消费前景,海吉亚关注新医院开业和地方政府债务解决 [11] 行业数据表现 - **业绩**:一季度医疗保健行业表现优于指数,离岸医疗保健受生物技术授权机会推动上涨24%,在岸医疗保健持平 [31] - **估值**:在岸医疗保健PE倍数为18.3倍,较3年平均低0.6个标准差;离岸医疗保健为14.8倍,较3年平均高0.1个标准差 [31][99] - **盈利预测**:过去三个月和六个月,CRO/CDMO的共识预测上调,主要因积压订单和新订单增长好于预期 [31] - **交易活动**:在岸交易在2月上涨后略有放缓,对血浆/疫苗兴趣增加;离岸交易量维持在高位,生物技术等中盘股交易活跃 [31] - **资金流向**:在岸主动基金在一季度减持医疗保健股,持仓维持在9%,药明康德在主动基金和医疗保健基金中持股排名第一 [31][95] 其他影响因素 - **政府补贴**:部分公司一季度政府补贴减少,但从行业整体来看,补贴占净利润的比例和绝对值在过去七个一季度中仍处于较高水平 [27] - **医院设备招标**:4月所有设备采购价值同比增加,3月招标活动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129% [41] - **资金情况**:4月国内外公共医疗保健资金停滞,全球私人生物技术资金稳定,中国私人生物技术资金仍较弱 [49][51][53] - **BD交易**:中国生物技术的授权交易持续增加,交易规模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保持较高水平 [60][62] - **GLP - 1**:越来越多口服GLP - 1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在减肥方面显示出疗效 [66] - **制药和分销商**:制药公司创新药物贡献增加,分销商毛利率面临压力,但有利的融资政策可能带来益处 [69][72] - **VBP**:医疗设备和耗材的VBP情况,各产品在不同年份和省份的实施情况不同,2025年计划尚未公布 [84]
高盛:油价评论-近期风险溢价走高;2026 年预测不变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东局势升级使布伦特和WTI油价近一周涨约12%至74和73美元/桶 ,虽在2025年夏季价格路径中纳入更高地缘政治风险溢价 ,但仍预计中东石油供应无中断 ,2025Q4布伦特/WTI油价降至59/55美元/桶 ,2026年降至56/52美元/桶 [1][4][5] - 若石油供应不受影响 ,地缘政治风险溢价将正常化 ,但当前地缘政治风险急剧上升 ,需评估伊朗石油基础设施潜在受损范围及不同情景下油价上行风险 [6] - 短期油价因伊朗供应潜在中断有上行风险 ,但中期仍有下行风险 ,建议买入石油看跌期权或看跌期权价差组合 ,卖出看涨期权以对冲油价下跌风险 [26][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油价走势及预测 - 过去一周 ,受中东局势升级影响 ,布伦特和WTI油价涨约12% ,分别达74和73美元/桶 ,盘中一度超78和77美元/桶 [1][4] - 调整2025Q3布伦特油价预测至63美元/桶 ,原预测为61美元/桶 ,仍假设中东石油供应无中断 ,预计2025Q4布伦特/WTI油价降至59/55美元/桶 ,2026年降至56/52美元/桶 [5] 伊朗石油基础设施情况 - 伊朗石油基础设施潜在受损范围包括下游(炼油厂)、中游(管道和码头)和上游(生产油田)资产 ,对下游资产的损害对全球能源价格影响可能小于对上游或中游资产的损害 [7] - 伊朗原油产量约3.6mb/d ,凝析油产量约0.8mb/d ,液体海运出口总量年均2.1mb/d ,其中中国贡献1.6mb/d [7][10] - 伊朗石油生产分布在众多油田 ,除与卡塔尔共同拥有的南帕尔斯油田(对伊朗液体产量贡献超1mb/d)外 ,出口高度集中在哈尔克岛出口终端 [13] 不同情景下油价上行风险分析 情景一:伊朗能源基础设施受损 - 假设伊朗出口和/或生产基础设施受损 ,使伊朗产量在6个月内减少1.75mb/d ,随后在另外6个月内线性恢复 [17] - 核心OPEC+产油国可能弥补伊朗产量的大部分缺口 ,额外假设核心OPEC+增产弥补伊朗峰值短缺的一半(即最多0.9mb/d) [19] - 预计在此情景下 ,布伦特油价峰值略超90美元/桶 ,2026年随着伊朗供应恢复降至60多美元/桶 [20] 情景二:地区石油供应广泛中断 - 投资者关注地区贸易路线风险、对伊朗以外地区石油基础设施的攻击以及霍尔木兹海峡贸易中断等极端情况 [23] - 若霍尔木兹海峡贸易中断 ,核心OPEC+产油国可能无法动用闲置产能 ,预计油价在长期中断的极端情况下可能超过100美元/桶 [24]
高盛:中国房地产-需要什么来消化中国的住房库存(第二篇)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COLI、CR Land、Greentown、Jinmao、Longfor给予买入评级;对China Vanke (H)、Gemdale、ОСТ、Vanke (A)给予卖出评级;对Seazen、CMSK、Poly给予中性评级 [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住房供应比率在国家层面合理但城市层面存在差异,库存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考虑未售库存后不同情景下住房供应比率变化不同,去库存需万亿资金,看好部分开发商 [5][8][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住房供应比率现状 - 选取78个样本城市,占2023年约一半人口和住房存量、2024年约60%GDP和财政收入,2023年末一线、二线、三四线样本城市住房供应比率分别约为0.7X、0.89X、1.02X,约37%样本城市供应比率低于0.9X,26%高于1.1X,多为三四线样本城市 [8] - 多数发达市场住房供应比率约为1.1X,中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提升空间有限 [8] 考虑未售库存的情景分析 - 2025年1季度末样本城市未售住宅库存超15亿平方米,近半为生地,平均可售库存26个月,总未售库存6年 [22] - 设定四种情景计算住房供应比率变化,保守情景下一线和二线城市供应比率仍较稳健,三四线样本城市不然 [27] - 情景1最保守,假设城市家庭数量和人均居住面积无变化;情景2假设家庭数量不变,人均居住面积扩大0 - 5%;情景3假设人均居住面积不变,城市家庭数量增加2 - 10%;情景4最乐观,结合情景2和3假设 [28][29] 结构性去库存资金需求 - 假设1.1X住房供应比率合理,供应不足和长期土地供应短缺城市需额外土地供应,相当于2018 - 2024年平均年土地成交量的5 - 6倍,这些城市占2018 - 2024年全国住宅土地销售的53% - 68% [35][37] - 供应过剩城市需回购超70%的1季度末未售库存,资金约7000亿 - 1.6万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国GDP的0.5 - 1.2%、财政收入的3 - 7%,政府自3月加速土地回购,截至5月中旬已宣布近4000亿元,70%用于回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土地,超80%位于低线城市 [37] 对开发商的观点 - 看好部分开发商,因其一手房均价表现更具韧性,新项目投资与表现好的市场更契合,2024 - 1季度25其土地储备投资86%集中在前十城市,2023年平均住房供应比率为0.8X,保守情景下为0.9X [50] - 2025年投资改善,旧低毛利土地储备销售贡献减少,预计2027年后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提升,支持估值进一步改善,覆盖开发商2025年目标市净率平均为0.6X,较当前高0.1X,2026 - 2027年平均有1个百分点的净资产收益率恢复空间 [51]
高盛:铜成本曲线分析;前 20 大铜企综合边际成本约每磅 4.3 美元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全球前20大铜生产商中的BHP.AX、RIO、GLEN、LUN、FM、CMOC、MMG、Zijin、S32和Vale给出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构建全球前20大铜生产商现金成本曲线和全成本曲线,2024年主要生产商全成本边际成本约为4.3美元/磅,长期铜价约为4.6美元/磅,高于现货价4.4美元/磅 [1][8] - 大宗商品团队预测到2030年铜需求将增加400万吨,需要更高价格来推动矿山和废铜供应增长,避免2030年代初出现大幅市场短缺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成本曲线分析 - 前20大铜生产商2024年全成本边际成本约为4.3美元/磅,长期铜价约为4.6美元/磅,高于现货价 [1][8] - 2024年全成本最高的5家公司为KGHM、Capstone、Codelco、Ivanhoe和Teck;成本最高的5项资产为Codelco的Chuquicamata矿等 [2] - 估计边际现金生产成本约为3.1美元/磅,高成本运营通常位于监管环境复杂或基础设施老化地区 [16] - 全球铜成本曲线反映出生产成本上升,通胀压力、劳动力短缺等因素被TCRCs下降等因素部分抵消 [24] 公司分析 - Codelco中期目标是4 - 5年内将产量恢复到170万吨/年,预计未来1 - 2年资本支出约为45 - 55亿美元,2024年Chuquicamata矿全成本约为5.9美元/磅,平均全成本为3.87美元/磅 [27] - Freeport 2024年在铜资产上支出约45亿美元,Grasberg业务现金成本为负0.3美元/磅,平均全成本为2.53美元/磅 [27] - RIO本十年铜产量目标为100万吨/年,Oyu Tolgoi处于现金成本曲线第二四分位,Kennecott现金成本处于第90百分位,平均全成本为3.04美元/磅 [27] - BHP旗下Escondida矿2024年处于全成本曲线第二四分位,预计中期产量下降,长期增长加速,平均全成本为2.62美元/磅 [28] - Glencore预计到2029年铜产量增长约20%,成本为2 - 2.5万美元/吨,平均全成本为3.20美元/磅 [29] - Anglo American 2025年预计为产量低谷年,有增长计划,平均全成本为2.69美元/磅 [29] - Lundin Mining预计Caserones成本较高,Candelaria和Chapada成本相对稳定,平均全成本为2.74美元/磅 [29] - Capstone目前是高成本生产商,预计2027年成本降低,平均全成本为4.0美元/磅 [30] - First Quantum资产位于全球铜现金成本曲线第二百分位,预计2025 - 2026年C1成本为1.8 - 2.10美元/磅,平均全成本为3.29美元/磅 [30] - KGHM的Sierra Gorda矿运营高效,2024年全成本为4.24美元/磅 [30] 市场平衡与价格预测 - 展示2019 - 2026年世界铜市场平衡情况,包括精炼生产、消费、库存等数据 [31] - 给出GS铜价预测,与VA共识和远期曲线对比,显示不同时间段价格差异 [32] 附录 - 说明公司数据基于2024年实际情况,成本计算包含或排除特定项目,以及各公司产量和成本计算的归属基础 [34][35][36] - 解释铜成本方法,全成本和现金成本包含的内容 [38] 评级与披露 - 对BHP Group等多家公司给出买入评级及具体价格 [47] - 展示全球股票评级分布和投资银行关系情况 [48]
高盛:全球外汇-趋势延续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元呈看跌前景,主要受美国政策制定、外交政策回应和关税影响,但近期通胀数据和美国经济数据使前景存疑 [1] - 人民币兑美元有望进一步走强,贸易缓和及自身竞争力和估值因素是支撑,但需关注国内需求风险 [7] - 瑞郎在当前地缘政治风险上升背景下应获支撑,虽国内政策有风险,但全球驱动因素更重要 [7][8] - 以色列新冲突使谢克尔面临风险溢价上升,后续走势取决于冲突范围、持续时间及对石油运输影响 [9] - 欧元兑美元预计年底升至1.20,未来12个月升至1.25,主要因美元变化而非欧元区自身因素 [9] - 英镑面临劳动力市场数据疲软、GDP数据不佳等问题,预计欧元兑英镑将逐步上升 [15] - 巴西雷亚尔是本月表现最佳货币之一,巴西央行利率决策及高实际利率将支撑其表现 [14][16] - 智利比索适合作为新兴市场相对价值交易的融资货币,但自身被低估且对人民币走势敏感 [19] - 投资者关注第899节立法潜在影响,该立法主要用于国际税收谈判,对私人资本配置影响更值得关注 [2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元(USD) - 看跌美元前景有三个主要因素,美国政策制定混乱、外交政策回应超预期、关税使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受损 [1] - 本周通胀数据和美国经济数据使美元前景存疑,需继续监测通胀数据,美国经济表现好可能吸引外国投资者,是美元进一步贬值最大风险 [1] 人民币(CNY) - 中美贸易缓和消息使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至4月初以来最强水平,人民币应进一步走强,国内需求是主要风险 [7] 瑞郎(CHF) - 瑞郎在地缘政治动荡时倾向升值,当前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应获支撑,虽国内政策有宽松风险,但全球驱动因素更重要 [7][8] 谢克尔(ILS) - 以色列袭击伊朗消息使谢克尔周五表现最差,此前处于近年最强水平,后续走势取决于冲突情况及对石油运输影响,以色列央行可能干预 [9] 欧元(EUR) - 欧元兑美元预计年底升至1.20,未来12个月升至1.25,与2017年有相似之处,但当前欧元整体被高估,主要因美元变化 [9] 英镑(GBP) - 英国本周劳动力市场数据疲软、GDP数据不佳、政府支出审查对货币影响不大,预计欧元兑英镑将逐步上升,英镑兑美元有上行空间 [15] 巴西雷亚尔(BRL) - 巴西雷亚尔是本月表现最佳货币之一,巴西央行下周利率决策受关注,高实际利率将支撑其表现 [14][16] 智利比索(CLP) - 智利比索适合作为新兴市场相对价值交易的融资货币,但自身被低估且对人民币走势敏感,对其短期看法较中性 [19][21] 第899节立法(Section 899) - 投资者关注第899节立法潜在影响,该立法主要用于国际税收谈判,对私人资本配置影响更值得关注 [21] 全球外汇预测(Global FX Forecasts) - 报告提供了不同货币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更长期的汇率预测,包括G10、EMEA、美洲、亚洲等地区货币及欧元交叉汇率 [22] 回报预测与估值(Return Forecasts & Valuations) - 报告提供了不同货币的12个月回报预测、估值指标及错位情况,包括G10、EMEA、美洲、亚洲等地区货币及欧元交叉汇率 [24]
高盛:舜宇光学科技-5 月出货量 —— 手机镜头环比降 5%;摄像模组环比降 4%;中性评级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 [1][8][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出货量环比增长乏力,手机镜头、车载镜头、摄像头模组出货量环比分别下降5%、7%、4%,同比分别下降5%、增长28%、下降17% [1] - 5M25出货量方面,手机镜头、车载镜头、摄像头模组同比分别下降5%、增长18%、下降25%,分别达到此前1H25E估计的81%、86%、81% [1][7][8] - 继续通过近期市盈率得出目标价,目标价维持在83.1港元不变,目标市盈率倍数21.0倍与公司历史交易区间相符 [8][1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货量情况 - 5月手机镜头出货量9800万件,环比和同比均下降5%,5M25出货量4.98亿件,同比下降5%,达到此前1H25E估计的81% [7] - 5月车载镜头出货量1100万件,环比下降7%,同比增长28%,5M25出货量5400万件,同比增长18%,达到此前1H25E估计的86% [7][8] - 5月摄像头模组出货量3800万件,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17%,5M25出货量1.86亿件,同比下降25%,达到此前1H25E估计的81% [8] 财务数据 |项目|1H24|2H24|1H25E|2H25E|2020|2021|2022|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Revenues(百万元)|18,860|19,434|18,509|25,043|38,002|37,497|33,197|31,681|38,294|43,553|50,272|56,464| |Gross profits(百万元)|3,246|3,760|3,596|4,832|8,698|8,736|6,605|4,590|7,006|8,428|9,978|11,254| |Operating income(百万元)|989|1,255|1,393|2,077|5,167|5,062|2,520|599|2,243|3,471|4,384|5,172| |Pretax income(百万元)|1,249|1,895|1,618|2,302|5,643|5,635|2,715|1,358|3,144|3,920|4,767|5,680| |Net income(百万元)|1,079|1,620|1,372|1,952|4,872|4,988|2,408|1,099|2,699|3,324|4,043|4,817| |EPS(元)|0.99|1.49|1.26|1.79|4.46|4.57|2.20|1.01|2.47|3.05|3.70|4.41| |GM(%)|17.2|19.3|19.4|19.3|22.9|23.3|19.9|14.5|18.3|19.4|19.8|19.9| |OPM(%)|5.2|6.5|7.5|8.3|13.6|13.5|7.6|1.9|5.9|8.0|8.7|9.2| |NM(%)|5.7|8.3|7.4|7.8|12.8|13.3|7.3|3.5|7.0|7.6|8.0|8.5| |Revenues YoY(%)|32|12|-2|29|0|-1|-11|-5|21|14|15|12| |Gross profits YoY(%)|52|53|11|29|12|0|-24|-31|53|20|18|13| |Operating income YoY(%)|334|238|41|66|12|-2|-50|-76|275|55|26|18| |Pretax income YoY(%)|111|147|30|21|24|0|-52|-50|131|25|22|19| |Net income YoY(%)|147|144|27|20|22|2|-52|-54|146|23|22|19| |EPS YoY(%)|148|145|27|20|22|2|-52|-54|146|23|22|19| [9] 估值与目标价 - 12个月目标价83.1港元,基于2026E市盈率21.0倍得出,目标市盈率倍数与公司5年交易区间相符 [11][12] 其他指标 |指标|数值| |----|----| |Market cap(十亿港元/十亿美元)|73.1 / 9.3| |Enterprise value(十亿港元/十亿美元)|71.4 / 9.1| |3m ADTV(十亿港元/百万美元)|1.0 / 129.2| |EPS(元)(12/24)|2.47| |EPS(元)(12/25E)|3.05| |EPS(元)(12/26E)|3.70| |EPS(元)(12/27E)|4.41| |P/E(X)(12/24)|18.7| |P/E(X)(12/25E)|20.1| |P/E(X)(12/26E)|16.5| |P/E(X)(12/27E)|13.9| |P/B(X)(12/24)|2.0| |P/B(X)(12/25E)|2.4| |P/B(X)(12/26E)|2.2| |P/B(X)(12/27E)|1.9| |Dividend yield(%)(12/24)|1.1| |Dividend yield(%)(12/25E)|1.0| |Dividend yield(%)(12/26E)|1.2| |Dividend yield(%)(12/27E)|1.5| |N debt/EBITDA(ex lease,X)(12/24)|0.4| |N debt/EBITDA(ex lease,X)(12/25E)|-0.4| |N debt/EBITDA(ex lease,X)(12/26E)|-0.5| |N debt/EBITDA(ex lease,X)(12/27E)|-0.9| |CROCI(%)(12/24)|15.4| |CROCI(%)(12/25E)|13.4| |CROCI(%)(12/26E)|14.7| |CROCI(%)(12/27E)|15.3| |FCF yield(%)(12/24)|2.3| |FCF yield(%)(12/25E)|6.1| |FCF yield(%)(12/26E)|3.1| |FCF yield(%)(12/27E)|6.0| |EPS(元)(12/24)|1.49| |EPS(元)(6/25E)|1.26| |EPS(元)(12/25E)|1.79| |EPS(元)(6/26E)|1.62| [13]
高盛:股票雷达-市场忽视了 S899,逆势买入的机会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各公司给出了不同投资评级,如Buy(买入)、Neutral(中性)、Sell(卖出)等,部分公司被列入Conviction List(确信买入名单) [60][7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在关注宏观数据时,会探讨是否忽略硬数据疲软,关注软数据复苏情况,美国前瞻性股票或会关注经济吸收关税及四季度放缓后重新恢复增长 [2] - 提出两个逆势研究建议,一是尽管LVMH二季度表现不佳且盈利预期低于共识,但仍维持买入评级;二是Umicore被上调至买入评级,认为其盈利低谷已过且有积极因素 [2][4] - 本周两场旗舰会议和两场其他电话会议有不同反馈,如欧洲金融会议银行反馈积极,全球医疗会议相关评论较乐观等 [5][6][8] 各部分总结 S899相关 - 市场对S899法案中美国50%以上所有权豁免情况关注度高,法案可能在周四美国长周末前修改,且改变“歧视性”税收国家税收的讨论早于本届政府 [1] - 美国首席政治经济学家认为S899可能阻碍外国对美投资,欧洲股票策略显示其对STOXX 600盈利有影响,还筛选相关公司,对英国有潜在重新上市影响 [7][9] 公司评级调整 - Umicore被Georgina Fraser上调至买入评级,因其盈利低谷已过,有积极因素,目标价暗示约35%上涨空间 [4][10] - Aker BP被Michele Della Vigna下调至卖出评级,因其对石油前景悲观且杠杆上升,估值溢价不合理 [11] 建议重新考虑的买入公司 - LVMH虽盈利有下行风险,但因时尚与皮革业务、葡萄酒与烈酒业务、预期调整和估值等因素,仍建议买入 [12][14] - Adecco因临时用工趋势和PMI数据积极,有望实现营收更快复苏和正增长,被建议买入,而对Randstad持中性评级 [15] - BT Group因可能收购TalkTalk及英国宽带市场整合预期,被重申买入评级,有65%上涨空间 [16] 会议相关 29th欧洲金融会议 - 银行反馈积极,行业参会情况良好,UBS会议受关注,资本审查变化对回购假设是积极因素 [8] - 欧洲保险交付有韧性,零售财险定价领先于索赔通胀;软件领域有下一代支付等参与者;房地产租赁增长良好,债务易获取,部分公司有不同评级 [17][18] 46th全球医疗会议 - 关于最惠国待遇/关税评论较不负面,欧洲定价可部分抵消影响,KOL对CagriSema反馈积极,将在高效市场发挥作用 [8] 中国相关 - 与12家中国工业公司会面反馈显示,当地需求积极,新经济领域持续增长,中国不再只是成本优势,研发周期更快 [8] - 引入GS中国资本货物进出口跟踪器,多数跟踪类别自2019年以来出口增长,部分产品进口有不同变化,部分公司受影响 [24] 跟踪数据相关 - 引入GS中国资本货物进出口跟踪器、GS机场客流量热力图、GS住房市场活动规模等跟踪数据,各数据有不同表现 [24][27] 新经济增长相关 - 探讨自动驾驶从概念到商业化过程中,共享出行、货运和保险的利润池,认为共享出行网络在自动驾驶缓慢部署中仍有作用 [30] - 美国电力需求预计保持2.5%复合年增长率,GEV有望经历三个增长阶段 [31] 关键结果相关 - Prosus核心头条每股收益范围高于共识,被加入确信买入名单;Inditex销售增长且运营成本控制良好;Tesco年初表现良好,目标价上调 [33][34] 长期/主题相关 - 冶金煤市场正经历结构转型,西方矿商面临挑战,如GLEN和BHP受多种因素影响 [35][37] 公用事业相关 - RWE因法国核反应堆潜在问题,可能因电力价格上涨获得潜在收益,相当于2025 - 26年每股收益约25%增长 [38] - E.ON即将进行的审查可能带来有意义的上行空间,预计2025 - 29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为9% [40] 宏观与策略相关 - 欧洲投资有望增加,2025年现金部署同比增长1%,2026年同比增长3%,股东总收益率高于美国,S899可能加速资本向欧洲转移 [41] - 美国团队上调2025年四季度GDP增长预测至1¼%,下调12个月衰退概率至30% [42][43] 其他跟踪数据 - 意大利在线博彩市场表现良好,建议买入Lottomatica、Flutter;美国航空引入GS机场客流量热力图等 [26][27]
高盛:美国财政担忧 -- 这次会不同吗?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财政担忧因“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激增,三位经济观察家认为此次情况不同,美国或面临危机,GS的Alec Phillips也有长期担忧,但认为关税收入可在未来十年抵消财政方案的赤字影响 [3][26][29] - 欧洲财政关注焦点从边缘国家转向法国和英国,日本和中国因高国内储蓄财政情况相对不那么令人担忧,新兴市场虽外部失衡情况较好,但高债务负担仍带来宏观成本 [32][33][180] - 市场方面,预计美国长期利率将维持高位,美元将进一步走弱,金融市场和风险资产未来波动性加大 [4][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US fiscal worries: Is this time different? - 美国财政担忧因“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激增,CBO估计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使赤字增加2.4万亿美元,美国赤字和债务占GDP比例处于危机时期之外的最高水平 [26] - 三位经济观察家Ray Dalio、Kenneth Rogoff和Sir Niall Ferguson认为此次情况不同,Dalio认为美国接近“大债务周期”的不可持续点,Rogoff认为关键差异是高实际利率将持续,Ferguson认为美国违反“Ferguson's Law”,债务服务成本超过国防支出 [27] - GS的Alec Phillips长期担忧美国财政状况,认为关税收入将抵消税收减免影响,短期内赤字略有减少,但长期来看美国财政状况仍不可持续 [29] - 危机可能表现为通胀激增和经济冲击,或采取金融抑制措施,市场预计长期利率维持高位,美元走弱,金融市场和风险资产波动性加大 [30][34] Q&A with Ray Dalio - 大债务周期由政府债务服务与收入、债务供需、央行印钞购买债务等因素驱动,当前时刻有数百个历史类比,美国应降低预算赤字至GDP的3%以避免危机 [37][38][43] - 投资者应在资产类别和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进行多元化投资,减持债务资产,增持黄金和比特币等非政府法定货币 [44] Interview with Kenneth Rogoff - 此次不同在于全球长期实际利率上升,这是一种正常化而非异常现象,美国财政动态不可持续,可能在四到五年内引发危机 [53][57] - 危机可能表现为通胀激增和经济冲击,或采取金融抑制措施,金融市场未来将更加动荡,实际利率上升 [59][62] - 美元主导地位提供的缓冲已耗尽,未来可能形成更具多极化的货币格局,美元份额将被人民币和欧元侵蚀 [63][65] - 欧洲财政前景令人担忧,新兴市场也面临压力,政治家需认识到高利率将持续,选民需将赤字视为问题 [67][68][69] Not getting worse is not good enough - 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组合可能导致赤字略有减少和增长受挫,但长期来看美国财政状况仍不可持续 [71] - 众议院通过的财政方案包括个人和企业税收减免、新支出、削减开支等内容,预计将在短期内增加赤字,但关税将提高收入并减少赤字 [72][76] - 美国财政政策历史上会因公共债务负担上升而收紧,但近期情况相反,且目前没有明显催化剂促使政策制定者解决财政问题 [84][90] Interview with Sir Niall Ferguson - 历史记录显示没有公共债务占GDP的最大阈值,更好的衡量债务可持续性的方法是比较利息成本与增长、税收或国防支出,美国目前债务服务成本超过国防支出,处于危险境地 [95][96] - 此次不同在于投资者开始减少美国国债持有并远离美元,美国面临财政约束,可能失去大国地位 [98][100][101] - 许多国家违反“Ferguson's Law”,世界因财政约束而不稳定,但AI技术可能带来生产力繁荣,帮助各国摆脱债务问题 [108][109][110] Q&A: Markets, tariffs, and fiscal fears - 美国财政担忧在市场上表现为长期借款成本上升和美元贬值,对其他发达和新兴市场也有一定影响 [114][115] - 市场关注美国财政状况的原因包括贸易政策缓和、财政法案与增长 - 通胀组合的巧合以及其他政策引发海外投资者减少美国债券配置的担忧 [121][122][126] - 美国不太可能经历类似英国2022年的金边债券危机,但财政担忧导致传统资产相关性破裂,可能对投资组合配置产生持久影响,预计美国长期利率维持高位,美元走弱 [127][130][134] Europe: shifting fiscal focus - 欧洲财政关注焦点从边缘国家转向法国和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主权利差收窄,英国和法国利差扩大 [137] - 边缘国家财政赤字减少速度快于法国和英国,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意大利和西班牙受益于欧洲复苏基金和欧洲国防基金,而法国和英国面临财政挑战 [141][142] - 宏观经济背景方面,边缘国家主权实际利率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法国和英国则高于疫情前水平,政治约束方面,边缘国家政治稳定性较高,法国和英国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146][149][150] A look at global fiscal dynamics - 全球财政政策不确定性高,美国尤为突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赤字增加,全球利率普遍上升,中国收益率略有下降,全球债务水平升高 [158][160][162] - 日本和中国出现了两大债务繁荣,国内需求增长通常在大规模债务繁荣后放缓 [172][176] EM debt: no crisis, but costly - 新兴市场财政脆弱性是长期问题,尽管外部失衡情况较好,但高公共债务带来宏观成本,且未来债务负担可能进一步增加 [180] - 新兴市场对债务的承受能力不如发达市场,许多新兴市场主权债务危机发生在低/中等公共债务水平背景下,预计到2025年底,42个新兴市场中有10个国家债务占GDP比例将超过70% [181][185][187] - 高债务负担会增加信用/融资事件风险,减少政策空间,降低财政乘数,增加宏观波动性,降低人均实际GDP增长并提高通胀,还可能影响货币政策校准 [191] EM debt: focus on external balances - 历史表明外部失衡比政府失衡更能预测主权和金融危机,大多数新兴市场外部失衡较小,提供了一定安慰,但部分国家如罗马尼亚、巴西和哥伦比亚值得关注 [196] - 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占GDP比例预计仍高于新兴市场,但新兴市场债务增长更陡峭,新兴市场政府赤字在疫情后扩大,且预计未来仍将保持高位 [197][200][202] - 尽管新兴市场债务水平低于发达经济体,但高政府债务仍带来挑战,外部失衡较小的国家风险相对有限,但仍需谨慎监测 [210][211]
高盛:2025 年 Databricks 数据与人工智能峰会关键要点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Snowflake Inc.的评级为“Buy”,目标价为$208.61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Databricks和Snowflake等平台在企业AI转型中愈发关键,价值正从基础设施层向平台和应用层转移 [1] - 企业AI成熟度提升,更多组织将工作负载投入生产并实现了生产力和ROI的提升,一流的数据平台有望加速这一趋势 [1] - Databricks和Snowflake的创新降低了企业治理、开发和部署的摩擦,有助于捕获更多AI驱动的企业支出份额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会议收获 - Databricks Data + AI Summit主题演讲展示了在生成式AI周期中平台和应用层实现价值的路径,产品创新推动数据洞察和分析在企业中更广泛普及,以加速AI应用生产 [2] - 传统事务性数据库难以满足现代开发者工作流和AI原生应用的需求,Lakebase解决了这些限制,Snowflake也在推进相关创新,二者共同推动分析、AI和数据库成为平台层的关键支柱 [4] - Databricks Apps简化了企业内部AI和数据应用的创建和部署,Agent Bricks反映了企业部署智能AI的趋势,这些创新将降低生产门槛,释放平台和应用层的AI支出 [5] 合作伙伴对话 - 合作伙伴认为Databricks在数据摄取、架构、UI和AI创新速度方面具有优势,数据和分析需求环境良好,企业对AI的投资和实施意愿增强 [6][8] - 竞争方面,Snowflake在AI服务和功能上缩小了与Databricks的差距,在数据仓库方面仍有优势,行业并非赢家通吃,超大规模云计算提供商也在该领域进行投资和创新 [8] - 智能AI技术已可采用,早期部署正在进行,但真正的多智能体系统在企业环境中全面部署尚需时间 [8] 投资者简报 - 产品路线方面,Databricks的战略重点是数据智能和事务性数据库,通过民主化数据和AI,利用Lakehouse和Unity Catalog的架构基础,以及Tabular收购和Lakebase扩展来实现 [9][11] - 财务指标方面,Databricks在FY25实现了超$26亿的收入(增长超60%),订阅毛利率超80%,净留存率达140%,预计CY25七月季度收入运行率达$37亿(增长50%),FY25实现自由现金流盈亏平衡 [11] - 客户和业务指标方面,T10客户在任何季度的使用量占比低于15%,DB SQL客户超7000,预计CY25ARR超$10亿,AI ARR接近$3亿,Unity Catalog客户超9000,ARR占比超50%,超$10万ARR的客户超3000,超$100万ARR的客户约600,T50客户ARR超$1500万 [11]
高盛:海康威视-海外及创新业务二季度逐步复苏;多模态人工智能模型提升业绩;中性评级
高盛· 2025-06-15 16: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海康威视维持“中性”评级 [1][7][13][15][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海康威视2Q25营收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33%至247亿人民币,毛利率达43.9%,但中国PBG和SMBG业务改善尚需时间,公司利用数字化和AI技术拓展多元化解决方案,大规模AI模型可降低故障率、提升感知能力 [1] - 海康威视持续利用AI模型赋能监控和创新解决方案,推出的观澜AI模型能提升城市安全事件准确性等,还推出海外导向AI产品提高目标检测精度 [2] - 考虑4Q24/1Q25盈利情况,下调2025 - 27E盈利预测,主要因中国PBG和SMBG业务收入低于预期,同时因产品组合变化和新AI产品研发支出调整毛利率和运营费用率 [3] - 因盈利降低,将12个月目标价下调至30.6人民币,采用16.5倍目标市盈率对2026E每股收益估值,维持“中性”评级 [7] - 海康威视是全球监控行业领导者,受益于行业整合,拓展AI监控和创新业务,但宏观放缓影响PBG预算,目标价反映对饱和监控市场、竞争加剧和宏观不确定性的谨慎看法,估值与2026E / 27E净利润增长相符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调整 - 考虑4Q24/1Q25盈利,下调2025 - 27E盈利预测,收入分别下调8%、7%、7%,净利润分别下调26%、19%、18%,同时调整毛利率和运营费用率 [3][7] 估值调整 - 因盈利降低,将12个月目标价从33.5人民币下调至30.6人民币,采用16.5倍目标市盈率对2026E每股收益估值,维持“中性”评级 [7] 业务发展 - 持续利用AI模型赋能业务,推出观澜AI模型和海外导向AI产品,提升业务能力 [2] - 拓展AI监控和创新业务,如机器视觉、汽车电子、热成像等,寻求长期增长机会 [15] 财务数据 | 指标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收入(人民币百万) | 106,417 | 120,336 | 130,487 | | 净利润(人民币百万) | 14,331 | 17,126 | 19,012 | | 每股收益(人民币) | 1.55 | 1.85 | 2.06 | | 毛利率 | 44.1% | 44.5% | 44.0% | | 运营利润率 | 14.4% | 15.8% | 16.4% | | 净利率 | 13.5% | 14.2% | 14.6% |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