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早知道

搜索文档
魔法原子携全家族产品亮相WAIC 2025,并全方位展示落地场景应用能力
IPO早知道· 2025-07-29 03:10
核心观点 - 魔法原子在WAIC 2025展会上展示了全家族产品线,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轮式四足机器人MagicDog W以及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MagicBot Gen1,展现了强大的产品矩阵和场景落地能力 [2][8] - 公司新品在动态性能、交互体验和模块化设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行业二次开发提供了充足空间 [3][4] - 公司产品已实现从工业场景到商业导览、教育等多元场景的布局,体现了高度通用性和技术实力 [7][8] 产品技术特点 MagicBot Z1 - 拥有24个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50个),关节最大扭矩超过130N·m,具备复杂运动能力 [2] - 展示了"倒地起身"、"下腰"等高爆发动作,搭载多模态交互系统,能实现拟人化情绪回应 [3] - 采用高度模块化设计,为开发者提供二次开发空间 [4] MagicDog W - 全身17个自由度,采用创新"轮足复合"运动模式,最大速度超3m/s [4] - 可智能切换驱动方式:平坦路面轮足协同,障碍物时转换为四足步态 [4] - 现场展示中跨越60cm垂直障碍,攀爬40°斜坡,展现卓越地形适应性 [5] 场景应用 工业场景 - 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小麦"展示了"搬运+点胶"等柔性环境作业能力 [7] - 在高强度和动态干扰环境下保持稳定作业性能 [7] 商业导览 - "小麦"担任智能导览员,支持语音对话、动作识别等160多种音色及多语言交互 [7] - 可应用于政企展厅、博物馆等场景,提供智能化导览解决方案 [7] 市场布局 - 全家族产品正式面向全球市场开售,涵盖多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消费级四足机器人等多样化产品形态 [8] - 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家庭等多个领域,推动行业高效落地 [8]
时的科技携E20 eVTOL亮相WAIC 2025,本届大会唯一参展的eVTOL主机厂
IPO早知道· 2025-07-29 03:10
公司动态 - 时的科技携E20 eVTOL亮相WAIC 2025 成为大会唯一参展的eVTOL主机厂 [2] - 公司推出E20 eVTOL试乘预约体验服务 观众可通过官方小程序预约体验 [3] - E20 eVTOL采用倾转构型设计 最大时速320公里/小时 可搭乘5人 设计航程200公里 [5] - 机型将每公里人均运营成本压缩至3-4元 具备优越商业应用能力 [5] - 智能航电飞控系统由时的科技联合中航工业集团计算所共同研发 引入AI算法提升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5] 产品技术 - E20 eVTOL是自主研发的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集成先进飞行控制技术与人工智能系统 [5] - 产品兼具智能化、安全性与经济性特点 [5] - AI算法应用于控制律算法框架 实现复杂飞行阶段的动态控制 为全自主飞行奠定基础 [5] 行业环境 - 上海市积极布局打造"天空之城" 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5] - 以"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四网为核心基础 形成"多区协同、全链布局"发展格局 [5] - 通过长三角联动共建航线及数据平台 AI技术赋能加速技术转化与商业落地 [5] - 目标建成国家级低空经济示范区 [5] 企业愿景 - 人工智能驱动飞行革命 公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安全便捷空中出行服务 [6] - 坚持创新研发 为全球交通提供普惠出行的中国技术方案 [6]
无问芯穹夏立雪:让有计算的地方,就有“无穹”的智能涌现
IPO早知道· 2025-07-29 03:10
无问芯穹全规模AI效能跃升方案发布 - 公司发布全规模AI效能跃升方案,旨在以有限资源实现"无限"需求,包含三大核心产品:针对万卡至十万卡全局算力网络的"无穹AI云"、针对百卡至千卡级大型智算集群的"无界智算平台"、针对单卡至十卡级有限算力终端的"无垠终端智能"解决方案 [2] - 该方案是一套面向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软硬协同系统,为跨地域智算网络、智算集群与多形态智能终端等全规模场景提供统一适配多种异构算力,覆盖从模型调度、性能优化到应用部署的全链路支持 [2] - 公司希望通过"打包式"产品服务能力,在单卡至十万卡算力的全规模软硬件场景中,让每份算力释放最大智慧潜能 [3] AI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与解决方案 - 从传统算法到AI2.0阶段,计算资源持续驱动智能边界拓展,但资源有限性成为阻碍AGI发展的终极边界 [4] - 公司提出两条加速抵达AGI临界点的路径:提高智能效率(用更少计算资源获取更强智能)和扩充计算资源(挖掘唤醒更多可用计算资源),两条路径交汇处即为新AGI临界点 [5] - 资源稀缺性约束驱动智能效率持续进化,应用需求牵引顶尖模型从大规模计算下放到中等算力、小算力场景,例如两年前需几千卡集群训练的GPT3.5现在可在一部手机实现同等性能 [5] AI应用落地价值模型 - 公司提出AI应用落地价值空间公式: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价值空间=场景尺度×计算资源×智能效率 [5] - 公司致力于通过场景尺度、计算资源与智能效率的共振,实现"智无边际、算无虚发"的终极愿景,让有计算的地方就有"无穹"的智能涌现 [5]
智谱新一代旗舰模型再达开源SOTA:持续探索AGI上限,直接叫板OpenAI
IPO早知道· 2025-07-29 03:10
GLM-4.5模型发布 - GLM-4.5是一款面向推理、代码与智能体的开源SOTA模型,首次在单个模型中实现推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的原生融合 [2] - 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架构,包含两个版本:GLM-4.5总参数量3550亿,激活参数320亿;GLM-4.5-Air总参数1060亿,激活参数120亿 [3] - 提供两种工作模式:用于复杂推理和工具使用的思考模式,以及用于即时响应的非思考模式 [3] 技术性能表现 - 在12个评测基准综合平均分排名全球第三、国产第一、开源第一 [4] - 参数量仅为DeepSeek-R1的1/2、Kimi-K2的1/3,但多项测试表现更优,显示更高参数效率 [6] - 在SWE-bench Verified榜单上位于性能/参数比帕累托前沿,相同规模下实现最佳性能 [6] 商业化应用 - API调用价格低至输入0.8元/百万tokens,输出2元/百万tokens,远低于主流模型定价 [8] - 在52个编程开发任务测试中,相比其他开源模型展现出竞争优势,特别在工具调用可靠性和任务完成度方面突出 [8][10] - 能胜任全栈开发任务,包括编写复杂应用、游戏、交互网页等 [10] 多模态模型突破 - 7月初开源发布GLM-4.1V-Thinking视觉语言模型,刷新10B级别多模态模型性能上限 [11] - 轻量版GLM-4.1V-9B-Thinking在28项评测中23项达10B级最佳,18项持平或超越72B的Qwen-2.5-VL [11] - 该模型成功登顶HuggingFace Trending第一 [13] 国际化布局 - 海外业务已覆盖东南亚、中东和非洲多个国家,为当地政企提供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13] - 被OpenAI列为全球竞争对手,目标是在新兴市场率先落地中国企业AI体系 [13][14]
壁仞科技再获WAIC最高奖:联合三方发布国内首个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方案
IPO早知道· 2025-07-29 03:10
核心观点 - 壁仞科技联合曦智科技、中兴通讯发布的"光跃LightSphere X"超节点方案获WAIC 2025最高奖"SAIL奖",这是壁仞科技继2022年后再度获此殊荣 [1][2][3] - 该方案通过光互连技术突破单机柜功耗限制,支持万卡级弹性扩展,构建高带宽、低延迟的自主可控智算集群新范式 [3][4] - 分布式光交换技术(dOCS)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性价比,支持2千卡规模部署,实现故障重构和动态拓扑调整 [5] - 方案采用多计算芯粒与CoWoS 2.5D封装协同设计的GPU模组,单卡算力达1P级,并通过自研软件平台实现智能管控和性能优化 [6] - 全栈自主生态涵盖硬件开放兼容、核心器件突破和软件自主可控,形成"光芯片-GPU-服务器-算力集群-智算云平台"闭环 [7][8][9] 技术架构创新 - 光互连技术替代铜缆,实现机柜解耦和弹性扩展,突破传统单机柜功耗天花板 [4] - 分布式光交换(dOCS)在每个GPU集成光交换功能,支持拓扑实时重构和通讯域弹性扩展 [5] - GPU模组采用Chiplet与CoWoS 2.5D封装协同设计,单卡算力1P级,UBB载板采用超低损多层架构 [6] 软件与生态优势 - 自研智算云平台软件支持超节点拓扑智能配置,实现秒级故障替换和分钟级断点续训 [6] - 硬件层兼容不同厂商互连协议,分布式光交换芯片基于硅光技术规避先进工艺依赖 [8] - 上海仪电联合产业链头部企业共建光电融合算力生态,支撑国产算力池跨代发展 [9] 行业趋势 - 万亿参数大模型推动算力集群进入"万卡协同"时代,超节点架构成为关键技术路径 [4] - 光互连技术解决数据中心单机柜功耗瓶颈,降低部署成本并支持分阶段建设 [4]
它石智航陈亦伦首次公开亮相并于WAIC 2025分享:具身智能迈入指数级增长
IPO早知道· 2025-07-28 06:19
公司概况 - 它石智航由陈亦伦、李震宇领衔创办,团队背景包括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华为自动驾驶、大疆机器视觉、百度智能驾驶等顶尖机构[3] - 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已完成两轮累计超2.4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高瓴创投、美团战投等14家知名机构[4] - 核心团队曾深度参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从研发到规模化落地的全过程[4][9] 技术进展 - 过去一年具身智能技术四大突破:全身控制进入AI时代、自动驾驶端到端系统产品化、多模态大模型数据Scaling Law存在、高自由度灵巧手方案量产化迭代[5][9] - 顶层技术栈趋于收敛,但存在六大待解问题:数据积累效率、VLA设计、移动方式选择(腿/轮)、机械臂控制、全身协调、灵巧手优化[5][10] - 机器人技术近1-2年进步超越过去多年总和,发展速度呈指数级增长[7][11] 战略定位 - 未来十年将开发通用形态机器人和物理世界AI,推动具身智能成为产业升级引擎[4][9] - 场景选择遵循"黄金三角"逻辑:高价值(真实需求)、有规模(大市场空间)、有难度(传统技术难解决)[8][12] - 自动驾驶技术可迁移至具身智能领域,包括4D时空定义理念、模仿学习边界判断、工程化能力复用等[6][13] 行业洞察 - 具身智能是当前AI市场最火爆的子领域,技术奇点早期窗口已至[4][9] - 具身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同宗同源,后者是其关键子任务(移动导航能力)[6][13] - 行业需要跨学科人才(机械/电子/软件/AI),传统机器人、自动驾驶、多模态大模型领域专家可产生协同效应[8][12]
爱芯元智发布全新边缘计算业务线,携手伙伴共创智慧未来
IPO早知道· 2025-07-28 03:47
边缘计算战略发布 - 爱芯元智在WAIC 2025发布边缘计算战略,强调AI正处于从技术走向产品的临界点,但规模化落地仍面临成本、实时性、数据隐私等挑战 [2] - 云边端三级结合的基础设施成为必然趋势,智能汽车、智慧家庭等场景对边缘侧和端侧智能需求迫切 [2] - 公司专注于提供高智价比的AI芯片,通过标准化开发工具和算法优化框架降低合作伙伴技术开发门槛,构建"边缘智能共同体" [2] 技术产品与生态合作 - 无问芯穹推出端侧智能产品矩阵,包括终端本征大模型、Mizar推理引擎及LPU处理器IP,与爱芯元智联合攻克端侧推理难题 [3] - 广和通与爱芯元智在无人零售店方案中合作,通过视觉识别、大语言模型及用户画像分析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部署 [3] - M5Stack与爱芯元智联合研发多款产品,以模块化标准化模组快速交付降低客户成本 [3] 行业应用与创新案例 - 灵境声学与爱芯元智共创【灵境Umix AI】全景声行业大模型,实现7.1-9.3.6无限全景声内容和深度场景适配,应用于汽车音频、智能家居等领域 [4] - 该方案搭载爱芯元智AI芯片,通过混合精度NPU赋能算力,大幅降低品牌合作和技术开发成本 [4] - 爱芯元智正式启动边缘计算业务线,以AI芯片为核心构建边缘智能共同体,推动AI普惠 [4]
跨维智能发布第二代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Pro:为落地真实场景而生
IPO早知道· 2025-07-28 03:47
产品发布 - 跨维智能于7月27日在WAIC 2025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DexForce W1 Pro,该产品在机器人本体软硬件算法与开发工具链上实现全方位革新[2] - W1 Pro不同于实验室环境或展示用机器人,其核心零部件、机身构型、电路设计及控制算法实现深度耦合,具备产品级的高稳定性、高精度、高柔性与长时运行能力[2] 技术特点 - W1 Pro融合X-Wiz模块化多层次开发接口,借助EmbodiChain的数据扩增与生成能力,可自主完成高精度、高稳定性任务[3] - 主要技术包括:高精度纯视觉三维感知(自研双目传感器+通用感知大模型)、亚毫米级精准作业(谐波关节+全向底盘+灵活末端执行器)、具身智能新范式(Engine-driven Sim2Real VLA)[3] 应用场景 - 科研教育:提供高可控、高精度的VLA模型训练与机器人技能研究平台[5] - 家庭助理:可执行整理桌面、递送物品、辅助备餐等家务指令[5] - 商业服务:胜任展会、酒店、零售等场景的迎宾、导览和产品介绍[5] - 智能制造:完成产线上的高精度柔性装配、带操作巡检、物料分拣等复杂任务[5] 商业化进展 - 已在汽车零部件、新能源、3C电子、航空航天等50+细分行业实现通用级别落地,覆盖头部车厂、新能源电池厂商、果链厂商等知名客户[7] 软件升级 - 推出开源具身智能开发平台EmbodiChain,解决模型训练数据稀缺问题[9] - EmbodiChain通过数据生成与仿真引擎,将真实数据采集升级为低成本、大规模、可扩展的数据管线,支持离线和在线模式[10] - 该平台采用"引擎驱动"范式,构筑面向AGI的持续飞轮,部分代码实现将逐步开源[10] 战略方向 - 未来将聚焦三大方向:增强W1的环境感知鲁棒性、提升EmbodiChain的在线数据生成及训练效率、拓展W1的技能和落地场景[10] - 通过"硬件性能+软件生态"双轮驱动,持续拓宽具身智能边界[10]
云深处科技将具身智能真实作业场景“搬到”WAIC展馆,全新产品矩阵齐亮相
IPO早知道· 2025-07-28 03:47
公司技术展示与突破 - 公司在WAIC 2025展会上首次展示行业级四足机器人全流程巡检作业能力,并推出最新迭代的绝影系列机器人和多个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巡系统"实现全周期智能管控,识别准确率稳定在95%以上,支持多台机器狗协同管理,显著提升巡检效率与质量 [5] - 公司展示全新产品矩阵,包括绝影Lite3、山猫轮足机器人及其行业版山猫M20、旗舰级四足机器人绝影X30,体现智能感知与交互、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进展 [6] 行业应用与市场覆盖 - 公司真实还原电力巡检场景,通过四足机器人展示工业场景实战能力,凸显具身智能在行业应用中的价值 [3] - 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已覆盖全球44个国家与地区、国内34个省级行政区,落地超600个行业场景项目,涉及建筑测绘、工业运维、应急消防、电力巡检、安防巡逻、教育科研等领域 [8]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以自主创新为基石,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同时深入挖掘行业需求,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更多领域的深度应用 [10]
智元机器人将发布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打造机器人系统开发者“朋友圈”
IPO早知道· 2025-07-28 03:47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机器人产业面临系统生态分散、技术创新缓慢等问题,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是整合资源、推动生态融合的核心[4] - 当前机器人正突破传统人机协作边界,在工业、家庭、服务等场景创造新价值[3] 产品发布与定位 - 智元机器人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智元灵渠OS",实现从硬件驱动到智能服务的全链路打通[2][3] - 该系统定位为产业生态基础,类比PC时代的Windows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鸿蒙系统[4] 技术架构与开源计划 - 采用"分层开源、共建共享"模式: - 底层基于开源中间件AimRT增强,提供实时通信、硬件抽象等基础框架[2] - 中层开放智能体服务框架,支持多模态感知、任务规划等模块标准化对接,降低算法部署门槛[2] - 上层配套仿真测试、数据标注等全场景工具链,构建虚拟到实体的技术闭环[2] - 开源计划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逐步推进[4] 行业影响与价值 - 有望整合分散资源,吸引全球开发者共同突破智能化提升、群体协同等技术挑战[4] - 推动具身智能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加速机器人在各领域应用普及[2][4] - 通过开放生态展现全栈技术实力,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规模化落地注入新动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