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搜索文档
“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大赛工作坊活动举行 本地生活记忆融入创客数字创意
南京日报· 2025-08-11 02:34
光核设计团队以"龙"的概念为灵感,"我们的装置像一条抽象的龙,从秦淮河到明城墙最后到大报恩 塔。"丝路余声团队从大报恩塔上的风铃得到了灵感,"有风的时候,装置就会自然发出风铃声。" 每两组团队展示结束后,现场开启"在地视角"互动环节。"是否考虑加入让游客自行探索的内容,帮 助大家获得更好的文化沉浸感?""如何通过日常元素增强文化共鸣?"……这些提问将帮助作品更紧密地 与公众连接。 这次活动的意义远不止于优化装置设计——当本地生活记忆融入创客的数字创意,文化遗产便不再 是"遥远的历史",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共鸣"的生活组成部分。 8月10日下午,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里,一场吸引全球创客、导师、南京市民等多元主体的沉 浸式互动参与式设计工作坊活动举行。这场活动是"2025永不消失的遗产"全球创客大赛的关键节点—— 31位青年创客带着调研创作的初步物理模型亮相,开启了一次关于"如何让文化遗产真正融入城市生 活"的深度对话。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通过邀请文化、艺术、摄影等领域的本地居民与创作者对话,让数字艺术装置 从"概念设计"开始就扎根于南京人的真实生活需求。此次大赛聚焦"一城·一塔·一河"的联动,现场以沙盘 ...
预计全年14项赛事将有近20万人次参加
南京日报· 2025-08-11 02:34
赛事规模与参与情况 - 截至7月底南京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节校园体育联赛参与人次超10万 预计全年14项赛事将达近20万人次参与[1] - 软式棒垒球联赛覆盖30所学校65支队伍近900名运动员和教练员 其中U10组别24支队伍创历史最高[3] - 校园射箭联赛吸引45支队伍近200名运动员参与[3] 赛事体系与发展历程 - 联赛采用市区校三级联动模式 从2016年至今已举办10年 项目从最初10个扩展至近20个[2] - 赛事包含棒垒球、射箭、高尔夫、攀岩、轮滑等小众项目 形成项目多样特色鲜明的格局[2][3] - 2016年成立校园阳光体育节十大联盟 营造年年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运动氛围[4] 体育教育体系建设 - 全市创建236所市级阳光体育学校和29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超85%中小学校拥有体育特色项目[4] - 实施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 每个区推动5个运动项目 每个项目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 项目布局学校超400所[5] - 开展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体适能试点 分两批公布114所试点学校名单[5] 体育成果与获奖情况 - 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位居江苏省第一[6] - 2019年南京中学组队在世界中学生U15排球锦标赛中包揽男女排双冠[6] - 2022年江苏省运会南京市代表团获293.5枚金牌全省第一 获青少部学校体育工作奖一等奖[6] - 2023年全国学生运动会江苏代表团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全国第一 南京牵头组队获17金13银12铜[6] - 2025年高校录取中200多名体育特长生升入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7]
串起多个商圈景区,五号线开通首周,客流量超一百五十万人次
南京日报· 2025-08-11 02:34
地铁线路运营表现 - 南京地铁5号线于8月6日开通运营 截至8月9日累计客流量达152.5万人次 开通首周末迎来客流高峰 [1] 文旅商业带动效应 - 线路串联文商旅资源密集片区 成为激活文化、旅游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1] - 夫子庙站保留宋代至明清古道路遗迹 6号出站口直达景区 油纸伞装饰体现江南风情 [2] - 国风旅拍店客流量从日均30单提升至50单 增幅达67% [3] - 虹桥站"星空穹顶"成为网红打卡点 静海寺站可步行至阅江楼、静海寺和天妃宫等景点 [3] - 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客流量和消费大幅提升 地铁开通后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3] 商业消费促进 - 三山街站连接夫子庙商圈和多个商业综合体 首个周末商场人流密集 [5] - 市民从光华门至夫子庙商圈通行时间缩短50% 从需换乘变为直达 [5] - 鼓楼区至水游城可地铁直达 替代出租车出行降低成本 [5] - 东山站直通江宁万达广场 汇彩路居民从公交绕行变为3站直达 [6] - 线路串联鼓楼区、秦淮区、江宁区多个商圈 为商业综合体带来人气 [6] 交通网络优化 - 线路全长37.4公里 设30个站点含8个换乘站 连接三大城区 [8] - 填补下关滨江片区轨道交通空白 改善湖南路等传统商圈交通条件 [8] - 成为南京第四条南北向大运量交通廊道 扭转南北通道"西密东疏"局面 [7][8] - 南部新城3个站点填补土山机场以东轨交空白 未来可换乘规划中的13号线 [7] - 下关片区至新街口通行时间缩短至20多分钟 改善区域交通可达性 [8] 区域发展影响 - 实现江宁片区与主城无缝衔接 扩大居民出行选择范围 [7] - 线路形成"黄金对角线" 串联南部新城、五台山体育中心、滨江商务区等重要功能板块 [8] - 未来10号线二期开通将进一步重塑片区发展速度与节奏 [7]
江苏南京:推进“地等项目”,助力“链主”项目早落地
南京日报· 2025-08-10 23:05
公司发展 - 南京国轩在六合累计投资超100亿元,厂区占地面积近1000亩,设计年产能达到28GWh [2] - 公司主要客户涵盖华为、吉利、零跑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 [2] - 2023年南京国轩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进入江苏省制造业百强榜 [2] 行业支持 - 规划资源部门完成22个省市重大项目保障工作,助力"链主"企业项目落地 [1][2] - 通过"地等项目"行动和"立即可用"产业用地储备库,南京国轩项目实现快速动工 [2] - 利用用地计划"先报先得""免审即享"新政,今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7500余亩 [2] 项目效率 - 华天科技集成电路等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2] - 华天封测二期项目征地用时105天,与同类项目相比耗时缩短70% [3] - 规划资源部门深化工业项目"五证齐发"改革,优化征地报批流程 [3]
一条新线贯南北 激发文商旅新活力
南京日报· 2025-08-10 23:01
地铁5号线开通首周表现 - 开通首周累计客流量达152 5万人次 其中首个周末迎来客流高峰 [1] - 线路串联夫子庙 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等重点景区 带动沿线文旅消费显著提升 [1][2][3] - 夫子庙站"千年古道"展示区及虹桥站"星空穹顶"成为网红打卡点 吸引大量游客拍照传播 [2] 商业带动效应 - 三山街站连接夫子庙商圈与万象天地等综合体 首个周末商场人流量激增 [4] - 江宁万达广场因东山站开通吸引新客群 市民反映交通时间缩短50%以上 [5] - 沿线摄影店"月笼沙国风旅拍"客单量从每日30单增至50单 直接受益于地铁导流 [2] 交通网络升级 - 线路全长37 4公里设30个站点 含8个换乘站 填补下关滨江等片区轨交空白 [7] - 形成南北向第四条大运量廊道 扭转原有"西密东疏"格局 连接江宁与主城核心区 [6][7] - 南部新城3个站点未来可换乘规划中的13号线 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 [6] 市民出行变革 - 鼓楼至新街口通行时间缩短至20分钟 改变原有依赖自驾或绕行公交的出行模式 [7] - 七桥瓮公园游客称地铁5站直达比公交节省时间且避免晕车 家庭出游意愿增强 [2][3] - 江宁居民表示5号线开通后主城消费选择增加 打破区域商业活动局限性 [5][6]
地铁5号线“圈粉”115个小区
南京日报· 2025-08-10 01:44
新开通的地铁5号线串联起了鼓楼区、秦淮区、江宁区三大城区,记者近期探访梳理发现,以站点方圆 一公里为半径,总计有106个小区晋升地铁楼盘。其中,鼓楼区站点最多,12个站点惠及周边32个小 区;秦淮区10个站点,惠及周边32个小区;江宁区也有10个站点,惠及周边42个小区。全线30个站点周 边的106个小区,加上在售的新楼盘,总计达到了115个小区。这些小区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更便利的出 行。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 何钢 家住南堡新寓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南堡新寓所在的方家营,公共交通出行并不是很便利,现在5号 线开通了,从方家营始发站上车后,可以依次通达静海寺、福建路、夫子庙,真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 像以前那样"拐弯抹角"了。 记者还在探访中发现,在秦淮区南部新城片区,5号线神机营、大校场、七桥瓮站均在板块内,同时站 点与3个商办综合体结合建设,惠及周边10个次新房小区。在"惠及"的小区数量上还是江宁最多,沿线 共计42个小区可享受到5号线交通便捷。另外,5号线的开通还结束了东山片区无地铁的历史。 记者探访发现,5号线开通后,仅南京西站站就惠及了中冶锦绣公馆等三个次新房小区。家住中冶盛世 滨江小区的 ...
好风景带来好“钱景” 高“颜值”催生高价值
南京日报· 2025-08-10 01:40
生态旅游转型成效 - 汤山矿坑公园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从废弃采石宕口转型为热门"网红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量超600万人次[2][5] - 黄龙岘、苏家等乡村通过生态旅游开发成为示范村,黄龙岘年接待游客量超百万人次,苏家理想村年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6][7] - 2024年江宁区接待海内外旅游者431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83.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和9.4%[7] 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 - 汤山矿坑通过人工清理、灌浆回填等修复12万平方米裸露山体,并植入商业配套打造矿坑体验公园[3][4] - 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经生态修复后成为南京城市新名片和江苏文旅新地标[5] - 江宁区探索"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5] 乡村经济升级案例 - 佘村发展12家精品民宿,"望山餐厅"开业两月营收达8.7万元,2024年接待游客54.5万人次,村集体收入683.45万元[8] - 黄龙岘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元提升至11.1万元,开设5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9] - 江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84元,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02比1[10] 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 江宁形成西部生态、中部水乡、东部温泉和南部山地四大乡村游片区,涌现多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7] - "五朵金花"试点(世凹桃源、石塘人家等)成为南京乡村旅游热门选择,带动区域客流激增[6] - 生态资源通过休闲、文创、康养等多元业态转化,实现"美丽颜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化[7]
古塔下追“苏超”!游客在宁解锁观赛新姿势
南京日报· 2025-08-10 01:40
赛事经济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 "苏超"赛事带动江苏省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 [1] - 南京栖霞山风景区门票搜索量同比上涨40% [2] - 平台上"栖霞山附近美食"搜索量上涨73% [2] 酒店及住宿需求显著提升 - 暑期南京五星酒店预订增量同比上涨近20% [2] - "苏超"南京主场比赛期间河西地区入住量同比增长近30% [2] - 上海、杭州、北京等省外游客暑期入住量提升 [2] 商业活动与消费场景创新 - 江苏商家在美团上线"苏超"主题套餐较比赛初期增长856% [2] - 夜间休闲玩乐消费同比增长43% [2] - 景区推出"门票+"创意打包套餐带动周边"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消费 [2] 行业发展趋势与战略布局 - "体育强国"战略推动赛事升级 [3] - 地方"赛事+文旅"融合政策激活消费潜力 [3] - 公司通过多场景联动串联用户消费需求 [3]
周红波在调研交通运输工作时强调
南京日报· 2025-08-09 01:43
综合交通规划与建设 - 市委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 [1] - 综合交通对城市地位和能级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需融入国家战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2] - 重点提升航空、高铁、航运枢纽能级,增强国际联通水平,推动南京都市圈交通项目补网、联网、强网 [2] 交通产业发展与创新 - 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2] - 持续巩固网络货运地位,加大培育水路货运企业,降低交通运输物流成本 [2] - 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发展绿色交通,改造城市断头路和交通堵点 [2] 交通系统管理与服务 - 察看了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公共交通运行监测、交通运行应急保障等数字化调度监管服务平台 [1] - 围绕"两重""两新"做好重大项目实施储备,发挥交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带动效应 [2] - 提升基层党建和行业党建工作水平,维护网约车、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3]
南京市58家饭店“组团”入驻飞猪和京东
南京日报· 2025-08-09 01:36
行业动态 - 南京市58家星级饭店和绿色饭店集体入驻飞猪和京东平台 旨在拓宽线上线下客源渠道 [1] - 南京市旅游饭店协会与飞猪 京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 为合作奠定基础 [1] - 飞猪将依托阿里全球生态资源 助力南京酒店接入海外分销体系 [1] - 京东旅行将为酒店提供专属营销资源 覆盖企业差旅等场景 并推出"三年免佣金"政策 [1] - 南京市已有61家饭店入驻抖音直播间 其中24家新入驻饭店营收达1697万元 [2] - 南京市86家饭店入驻美团 截至7月底总成交额达5294万元 [2] 行业表现 - 南京星级饭店上半年客房平均出租率达60.2% 位列全省第一 比全省平均值高出12.76个百分点 [2] 企业案例 - 天丰大酒店表示与平台合作可拓宽客源 通过数字化服务吸引年轻客群 助力订单增长 [2] - 企业计划结合平台策略 优化产品供给与数字营销能力 以获得更多客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