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有喜事,来种树”!茂名博贺镇三十余位船长共同种下“开渔林”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4:05
活动背景与目的 - 博贺镇党委政府于2025年8月15日启动"有喜事 来种树"活动 结合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开幕之际举办 [7][8] - 活动旨在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营造喜庆节庆氛围 号召全社会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4][5][6][17] - 首次在开渔嘉年华前举办植树活动 将植树造林与人生喜事传统民俗深度融合 [11][16] 活动参与与执行 - 博贺镇全体领导班子 各渔委会书记及30多位船长代表共同参与植树 [9] - 在滨海公路附近种植紫荆树 形成"开渔林" [1][9] - 船长代表提出每年开渔节前为每艘船种一棵树 计划十年内建设绿美家园 [2][3] 生态意义与传统延续 - 活动传承上世纪50年代当地群众广植木麻黄抵御风沙的历史 延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21][22] - 通过"出海护渔 上岸添绿"实践 呼应茂名市"增绿就是增优势 植树就是植未来"的生态发展布局 [24][25] - 形成"以树寄情 以绿传家"社会新风尚 使绿色生态理念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 [16][19] 地区生态实践模式 - "有喜事 来种树"为茂名市大力推广的生态文明实践 已形成多种形态的喜事林包括同心林 状元林 年例林 冠军林等 [15][17][18] - 活动创新结合开渔节庆 通过渔民欢庆时刻植树强化生态守护意识 [23][24]
三方合作、“媒体+”赋能!湛江市发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有新动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4:05
三方合作签约 - 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中国平安产险湛江支公司与南方农村报社签署《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框架协议》,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7][8] - 合作聚焦五大方面,包括名特优新产品宣传、特色保险产品研发、共建品牌创新平台等,为湛江海洋经济注入新动能 [12][13][14] - 协议充分发挥"政府统筹""金融赋能""媒体传播"三方优势,打造"湛江方案"助力广东建设海洋强省 [11][12][14] 媒体+赋能模式 - "媒体+"模式将媒体资源深度融入农产品流通全链条,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15][16] - 南方农村报以"主流价值引领+市场化服务能力"双轮驱动,探索"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特色路径 [20][21] - 湛江农业与媒体合作案例包括徐闻菠萝、湛江金鲳鱼等品牌成功出圈,验证"媒体+"乘数效应 [17][18] 品牌创新平台 - 湛江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品牌创新平台正式揭牌,由市政府、海洋局、平安产险和南方农村报共同见证 [24][25][26][27] - 平台将与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深度合作,加强水产种业、深海网箱等领域产学研合作 [28][29] - 平台作为三方协议重点建设内容,支持湛江探索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样板" [28][30]
首日劲销2000斤!暑期打卡清远古龙峡,邂逅连州水晶梨!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0:32
首日劲销2000 斤!暑期打卡清 远古龙峡,邂逅 连州水晶梨!_ 南方+_南方plus 据悉,古龙峡作 为清远热门景 区,人气十分爆 棚。据景区负责 人温国澄介绍, 7月景区接待人 数37.9万人次, 2025年已累计接 待游客120.24万 人次,同比去年 增长63.43%,强 大的流量优势为 连州水晶梨的销 售带来了天然优 势。 盛夏时节,暑气 正浓,清远4A 级景区古龙峡迎 来了暑期旅游高 峰。景区内,一 抹清新的连州水 晶梨元素格外引 人注目——连州 水晶梨主题展台 前人头攒动,阵 阵果香吸引着过 往游客驻足品 尝,成为这个夏 天古龙峡景区里 一道独特的风景 线。 作为清远本地优 质水果代表,连 州水晶梨凭借果 肉晶莹剔透、口 感清甜多汁的特 点,深受消费者 喜爱。每年7-8 月是水晶梨集中 上市的旺季,也 是暑期旅游的黄 金时段。今年, 清远连州紧抓农 文旅融合发展的 机遇,将连州水 晶梨"搬"进古龙 峡景区,打造沉 浸式体验展台。 展台不仅设置了 水晶梨品鉴购买 区,还通过图文 展板、短视频等 形式,向游客介 绍连州水晶梨的 种植历史、生长 环境以及绿色种 植技术。不少游 客在品尝后纷纷 点赞,来 ...
“媒体+”赋能,广东土猪产业打响品牌“崛起战”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0:32
"媒体+"赋能, 广东土猪产业打 响品牌"崛起 战"_南方+_南方 plus 在粤菜的美食版 图中,小耳花猪 以其皮薄肉嫩、 肉味鲜美等特 质,成为广东土 猪产业的代表性 品种,在岭南饮 食文化中留下了 深刻印记。 "'媒体+'是产业 的扩音器、市场 的探照灯、资源 的连接器。"近 日,佛山三水乐 家庄养殖有限公 司(以下简 称"乐家庄")董 事长、小尾花猪 创始人邓秀珠接 受记者采访谈 道。邓秀珠自称 为"土猪西施" , 化身品牌宣传大 使,借力媒体平 台,助推小耳花 猪走进越来越多 消费者的餐桌。 在媒体+的助推 下,广东小耳花 猪品牌越来越出 圈,正成为地方 特色农业高质量 发展的典范。 发挥媒体"聚光 灯"效用,有效 解决行业发展问 题 作为地方特色猪 种,广东小耳花 猪的养殖历史可 追溯至数百年 前,其主要分布 在茂名、湛江、 肇庆等地。通过 媒体+的助力, 小耳花猪的保 种、开发利用、 品牌突围等受到 广泛关注,产业 发展迎来新机 遇。 邓秀珠时常通过 主流媒体平台, 关注行业动向。 她认为,媒体深 度报道能真实呈 现产业困境,如 种源保护难、成 本高、市场乱象 等,架起沟通桥 梁,推动政府相 关 ...
珠海“创美庭院”: 让乡村振兴从城市肌理中绽放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0:32
珠海"创美庭 院": 让乡村振 兴从城市肌理中 绽放_南方+_南 方plus 木门"吱呀"一声 推开,莱雅琴的 弦音混着檀香漫 出会同古村的青 砖小院…… 竹篾"咝咝"地在 七旬老人指间翻 飞,光影在海澄 村古老石阶上织 成星河…… 桂山岛的阳光裹 着年轻干部的方 言,正把柏油路 尽头的渔网晒 成"创业蓝 图"…… 老院子弹奏"新 乐章" 梧桐树下,邓智 英的手指拂过莱 雅琴的琴弦,音 波荡开会同古村 的晨雾。这座曾 被时光封存的广 式庭院,如今正 以"音乐疗愈空 间"的身份苏 醒。 "改造不是推翻 重来,而是帮老 房子找到最契合 的'声带' 。 "作为 心理咨询师,邓 智英深谙"治 愈"之道。因为 会同村承载着珠 海的百年留学文 化和中西结合的 特点,她保留龙 眼树的荫蔽、加 固竹凉亭的结 构,利用现代动 一百间庭院有一 百种声音。 在珠海,"创美 庭院"巾帼行动 正以温柔而坚定 的力量,奏 响"产业兴、村 民富、环境 美"的交响曲, 撬动一场从庭院 到城市的"细胞 级焕新" 。 修旧如旧: 力装置让假山跟 流水结合,却又 将古老的西方乐 器莱雅琴植入其 中。现在,这方 天地不定期举 办"女性心理疗 愈沙龙 ...
枯枝变 “朋友”,山野入画来!2025MOart 夏令营解锁乡村美育新玩法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0:32
核心观点 - MOart项目2025艺术夏令营由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与EPO时尚集团共同发起 旨在通过自然与艺术结合的方式探索乡村美育新路径 活动覆盖46名乡村学生和13名教师 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创造力与感知力 [2][3][4][5] 活动概况 - 夏令营于8月7日结束 历时7天 地点为惠州 参与学员包括来自信宜市和阳江市的46名乡村学生及13名教师与陪同人员 [2][4][8] - 项目累计举办十三届 覆盖北京 广州 深圳 佛山 茂名 西安 杭州 苏州 景德镇 秦皇岛等地 [42] 课程设计特点 - 学生课程以自然为导师 包括枯枝落叶创作拟人化动物作品 户外写生运用主观色彩描绘自然世界 [11][12][13] - 教师课程聚焦"因地制宜" "色彩风景写生"与"艺术疗愈"三大核心 由深圳 广州专业导师指导如何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美育素材 [16][17][18] 教学成果与互动 - 专业导师来自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 遇见马良 彩田艺术空间 带来前沿教学理念 与乡村师生的自然感知形成双向智慧碰撞 [21][22][23] - 结营时举办"我的自然朋友"主题作品展 展示绳结画作与手工作品 师生分享会提及拥抱大树 静听海浪等具体体验 [29][30][31][32] 参与者反馈 - 学生表示"每天都很开心 希望明年再来" 教师反馈"放开胆子去发现创作 希望将快乐带回给学生" [35][36] - 活动帮助师生提升美术技能 增强对自然美的感知 建立与自然 自我及他人的深层情感联结 [38][39] 项目意义 - MOart项目持续探索美育激发乡村孩子创造力 助力乡村教师成长 通过艺术与自然结合在乡土间创造更多可能性 [43][44][45]
《2025港澳流动渔民丰收图》全球首发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0:32
《2025港澳流动 渔民丰收图》全 球首发_南方+_ 南方plus 2025年全国开渔 之际, 敬请垂注。 【制图】王舒啸 【作者】朱洁珊 编辑 郑燕云 南方农村报首发 《2025港澳流动 渔民丰收图》, ...
“渔”你共创!全球征集港澳流动渔民海捕渔获公用品牌名称和LOGO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10:32
港澳流动渔民背景与产业现状 - 港澳流动渔民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爱国情怀的群体,自1953年起在广东深圳、珠海等地入户,享有粤港澳自由往来和"双重户籍"的特殊身份 [2][3][4][5] - 作业范围主要覆盖南海海域,在港澳注册登记并内地备案,持有船名船号和渔业捕捞许可证,以船为家传承精湛捕鱼技艺 [6][7][8] -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捕鱼条件大幅改善,渔获种类包括鲜鱼、贝类、虾蟹等,不仅满足港澳地区水产品消费需求,还远销内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9][10][11] - 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鱼网编织、渔船修造、海鲜加工、物流运输等环节,为当地创造众多就业机会并带动家庭经济收入 [12][13] 品牌征集动因与目标 - 全球水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品牌效应对消费者影响日益凸显,需通过高辨识度公用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14][15] - 征集活动旨在提升港澳流动渔民海捕渔获的品牌形象、溢价能力及全球市场辨识度,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16][17][18] 品牌名称设计要求 - 名称须简洁易记,便于全球不同语言背景人士传颂,避免晦涩难懂 [24] - 需体现港澳流动渔民文化特色、海洋元素或渔获品质特点,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 [25][26][27] - 要求在全球范围内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避免与现有同类品牌雷同 [28] 公用标识(LOGO)设计要求 - 设计需简洁直观且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便于在包装、广告、网站等多场合应用 [30][31] - 须融合港澳流动渔民文化、海洋风情及渔获特色元素,通过图形色彩组合传递品牌理念与价值 [32][33][34] - 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不得套用已有徽标创意,侵权责任由应征者承担 [35][36] 应征文件格式与提交方式 - 品牌名称需附构思背景和意义的文字说明,提交Word格式电子文档 [38] - LOGO设计需提交彩稿版面图(手绘或电脑绘制),手绘稿需扫描,文件格式为JPG且不小于10M,清晰度不低于300dpi [39][40] - LOGO图下需附300字左右创意说明,简述构思及象征意义 [41] - 投稿文件命名格式:港澳流动渔民海捕渔获(公共品牌名称/标识)+单位/作者+联系方式,发送至指定邮箱ncbd111@126.com [43][44] - 联系人刘先生,电话18320070380 [45] 奖项设置与知识产权条款 - 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及优秀奖若干,奖励按就高原则不重复发放 [47][48][50] - 主办方有权根据作品情况决定不予评定或减少奖项名额 [51] - 应征作品一经投稿入围,主办方即获得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可对作品修改、发表并申请商标注册 [53][54] - 活动不收取报名费,投稿作品不退,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 [55][56]
万亿水经济崛起!广东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07:01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绿色水经济发展》白皮书 提出"1364"发展路径 目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规划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全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1][2][3][4][6] 投资规划与产业规模 - 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水经济项目累计投资约120亿元 [3] - 各地谋划总投资1000多亿元的储备项目 [4] - 广东省水经济产业规模约1万亿元 [4] - 2023年、2024年全省水利投资均超过1000亿元 [15] 发展路径与模式 - 提出"1364"发展路径:锚定1个目标 做好3个统筹(发展保护、市场政府、供给需求) 形成6种模式(水城融合、特色产业驱动、工程盘活利用、生态保护导向、优质资源增值、文旅品牌赋能) 取得4项成效(区域协调、绿色消费、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高质量发展) [6][7][8][9][12] 资源基础与基础设施 - 广东拥有河流2.38万条 总长度10.3万公里 水库7500座 规模以上水闸8300多座 小水电8000多宗 [20] - 71%耕地、82%建设用地、70%活动人群、75%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水系周边2公里范围内 [13] -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 开展河湖库"清四乱"行动 加快万里碧道、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建设 [15][16] 区域发展案例与成效 - 河源市打造万绿湖世界级"湖泊+"绿色发展区 发展水文化、水经济等产业 2024年万绿湖水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2.9亿元 同比增长5.1% [21][22][44] - 清远市北江内河项目收购56艘游船 2024年吸引游客22万人次 实现运营收入3200万元 [25][26] - 揭阳普宁市南溪水乡项目2024年接待游客27万人次 同比增长125% 创造直接就业300多个岗位 带动低收入村民户均年收入增加3万余元 [30][31][37] - 江门市大沙山水茶乡项目投入约1000万元 年吸引游客逾30万人次 [33][34][35] - 深圳、佛山、江门、汕尾等市依托万里碧道建设 构建特色生态滨水空间 发展水上运动、水系旅游等业态 [23][24] 消费市场与运营数据 - "90后""00后"成为涉水旅游消费主力军 "银发族"出游需求大幅增长 [38] - 2023年试点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3.4亿元 [39] - 2024年试点项目接待游客超2400万人次 运营收入超8.3亿元 [39] - 2024年省级水经济试点滨水休闲康养业态吸引游客超220万人次 创造运营收入超4.1亿元 [40][41] 优质水资源开发 - 广东已鉴定矿泉水水源地330处 可用于高品质天然饮用水开发 [42][43] - 江门水都产业园引入投资3亿元的恩州山泉项目已投产运营 [44] - 惠州等多地聚焦优质天然山泉水开发 开创区域饮用水自有品牌 [45][46]
深耕“黑吉辽”东北市场!清远供销携西牛麻竹笋亮相长春农博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07:01
公司动态 - 清远市供销投资有限公司携西牛麻竹笋系列产品亮相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 [4] - 公司参展产品包括即食笋和笋干系列 采用现代工艺加工 满足便捷食品需求 [13][14] - 公司成功研发西牛麻竹笋下饭酱和糯米笋等创新产品 丰富产品矩阵并提升附加值 [18] - 公司计划通过长春农博会平台直面东北消费者与采购商 并通过品鉴和讲解提升产品知名度 [29][30] - 公司将在未来1年内向斐济出口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清远优质农产品 [22] 产品与产业 - 西牛麻竹笋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被誉为"蔬中第一珍" 是清远市重点打造的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之一 [8][9] - 2024年西牛麻竹笋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成为清远农业产业发展领头羊 [9] - 2025年上半年西牛麻竹笋种植面积达100.53万亩 总产量43.32万吨 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2.45亿元 同比增长29.8% [10][11] - 加工企业数量从零散几家壮大至34家 精深加工产值从8亿元升至25.76亿元 即食笋产值增长134.6% [17] 市场拓展 - 清远供销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和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加工企业打通销售渠道 [23][24] - 公司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大型展会 长春农博会是深耕东北市场的重要布局 [24][25][26] - 长春农博会影响力辐射整个东北地区 公司借此平台对接海外潜在客户 开拓非洲和欧美市场 [28][31][32][33][34] - 未来公司将从品牌打造、渠道拓展和产业链整合等多方面发力 推动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