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日报海外版
icon
搜索文档
《泰兴号》英文版:向世界讲述海上丝路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8 02:45
据了解,"泰兴号"(The Tek Sing)在西方世界具有广泛知名度。1999年,该沉船被发现并从中打捞出 超过35万件德化瓷器,成为国际水下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瓷器发掘项目之一。 本报电(徐妍迪)近日,长篇小说《泰兴号》英文版The Porcelain Maker's Daughter(《瓷窑主的女 儿》),由eBookPro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在全球电商平台亚马逊上线销售。《泰兴号》由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于强创作,汪桂平将其翻译为英文。《泰兴号》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蓝本,艺术再现了1822年清代商 船"泰兴号"从厦门启航、运载德化瓷器等货物远赴南洋,却在途中不幸触礁沉没的故事。小说以成何两 家瓷窑主儿女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瓷窑主女儿成雅芳与何祖耀如何突破重重困难、历尽千难万险 终成眷侣的故事,穿插描绘了船难中各类人物的命运抉择与情感坚守,呈现了灾难中的人性光辉。 ...
“十四五”以来央企资产总额超90万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8 00:48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9月17日电(记者李婕)"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 长到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质量效率显著提 升……17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情 况。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7.3%和8.3%;营业收入 利润率从6.2%提升到6.7%,全员劳动生产率每人每年从59.4万元增长到81.7万元;国有资本回报率、净 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持续改善。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连续3年每年投入超过1万亿元。同 时,着眼增强国有经济战略功能,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目前,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 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70%。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会上表示,这五年,国资央企发展提质、改革增效、新动能新优势加快 塑造。 ...
桂林:烽火中筑起“精神长城”(烽火记忆·时代回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3:05
桂林抗战文化名人博物馆。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桂林"文化书店街"旧址纪念碑。资料图片 文旅融合项目《桂林有缘》亮相广西省立艺术馆。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抗战时期部分文化名人在桂林居住分布图。本报记者 郑 娜摄 抗战时期在桂林出版的部分文学书籍。来源:广西日报 北平沦陷,天津沦陷,上海沦陷,南京沦陷,武汉沦陷。 七七事变爆发后,抗日战争的硝烟在全国弥漫,国土一寸寸沦丧。狼烟四起,何以为家,何以为战? 向西,向南。为了保存民族血脉、文脉,大量文化团体、文化名人与学者不断迁徙,落脚在桂林。这座 偏居西南一隅的小城,在战争中被推向文化的前沿。 抗战期间,数以千计的文化人汇聚于此,小城里书店、出版社林立,报纸、刊物琳琅满目,文化团体宛 如雨后春笋涌现。一个个文化战士以笔为枪,以纸为阵地,以舞台作战场,发出人民的怒吼、抗争,存 续民族精神之炬、文明之火。冠甲天下的山水之城,淬炼成享誉海内外的抗战文化城,在气壮山河的抗 战长卷中镌刻下独一无二的坐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走进桂林,探访遗址,寻迹星 火,从一座城解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一幅迁徙图 手指轻点屏幕,一幅"迁徙图 ...
历史记忆共同守护,爱国情怀跨越海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3:05
"这次研学活动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重塑。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历史真实、全面地传递给年轻人, 让抗战精神永不褪色、代代相传。"在四川成都和重庆参加抗战主题研学活动后,台湾青年廖先生迅速 将所见所闻制作成3个短视频,发送给岛内朋友。 近日,台盟重庆市委会与台盟四川省成都市支部共同举办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 来"为主题的踏寻先辈抗战足迹研学之旅。30余名台盟盟员及台湾青年走进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等,体悟抗战历史给两岸的共同启示。 感受团结力量 位于重庆上清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是研学之旅首站。珍贵的历史照片与文献资料,让研学组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与发展历程有了深入了解。 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生廖同学说:"在这里我更加理解了'统战'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争夺,而 是团结。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不同群体选择了合作,集中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为中华民族 的独立、解放和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了解了台盟以及各民主党派如何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共同为追求民族独立与人民 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历史。"在大陆 ...
携手推动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3:05
图为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第八十届联大第一次全会上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锷摄 近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新一届联大的主题是"携手共进:促和平、发展、人 权八十载,继往开来,再谱新篇"。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让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联合国应运而生,全球 治理掀开新的一页。80年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冷战思维、霸权主义、保 护主义阴霾不散,新威胁新挑战有增无减,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 站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重要节点,国际社会如何携手合作,与时俱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本 报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徐进以及复旦大学联 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和平大学特聘教授张贵洪,就此进行解读。 ① 联合国是全球治理的核心平台和主导力量 实践一再证明,如果《联合国宪章》精神坚持得好、多边主义理念践行得好,全球治理就得以更好推 进,人类福祉就得到更好维护 【观察】 80年前,国际社会在深刻反思两次世界大战惨痛教训的基础上,决定成立联合国,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 新实践。8 ...
记录战地摄影师的抗战时刻(新书问答)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3:05
革命圣地——延安。徐肖冰摄(1938年) 白求恩抢救伤员。罗光达摄(1939年) 抗日战争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以相机为"武器"揭露日军侵略暴行,定格下中 国军民奋起反抗的姿态。他们就是活跃在抗战前线和大后方的战地摄影师。近日,作家海飞的首部长篇 非虚构作品《追光者》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该书深情描摹经历战火洗礼的雷烨、高帆、徐肖冰、罗 光达、俞创硕等5位战地摄影师的英雄群像,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本报记者围绕新书写作 对海飞进行了专访。 问:大家对作为小说家和编剧的海飞比较熟悉,近期出版的《追光者》是一部非虚构作品。这次写作为 何从虚构转向非虚构,有怎样的创作契机? 答:2023年初,浙江摄影出版社副总编陈云向我讲述了书中第一位男主角雷烨的故事。雷烨的人生很 短,年仅29岁就牺牲了。他的经历以及他的亲人延续60年的寻亲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突然觉得, 虚构和非虚构,核心都是讲好故事,这与我一直坚持的"故事海"理念不谋而合。我写过一些小说,大部 分是关于地下斗争的。而这5位摄影师的人生,对我来说是讲好战争故事的又一新切口。 所以我想,在广阔的故事海洋里,是不是可以试着跨越类型和题 ...
外籍学员吴桥学艺 中国杂技“花开”海外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2:59
图①:来自孟加拉国的学员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排练厅内练习杂技。新华社记者 牟 宇摄 图②:老挝学员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进行"顶花坛"基础训练。 图③:学员叶纳带领的埃塞俄比亚杂技团在欧洲演出。 图④:外籍学员在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进行毕业汇报演出。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提供 河北省吴桥县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杂技表演历史悠久,日常的锅碗瓢盆,在这里摇身一变成 为表演道具,引来掌声不断。当地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之说。 到吴桥学杂技的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自2002年起开始承担对外籍杂技学 员的培训任务,至今已持续23年,学员遍及亚洲、非洲及拉美等34个国家和地区,总人数超700人。 这些外国人在吴桥练就绝活,改变人生。塞拉利昂学员安娜·威廉姆斯说:"吴桥杂技给许多塞拉利昂儿 童带去了人生的希望。" 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将于9月28日至10月8日举办,许多曾经的外籍学员将再次踏上吴桥的 土地,交流技艺、续写友谊。 跨国学习技艺 记者走进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排练厅时,22名来自孟加拉国的青少年正排成长队,在中国教练马淑 ...
回望(人民家书)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2:22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 新华社发 西南联大学生在做实验。 新华社发 穆旦写给唐振湘的信件。 资料照片 闻一多 一级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孙星配音 朱自清 扫码收听 一级演员、原总政话剧团刘纪宏配音 张伯苓 扫码收听 扫码收听 一级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瞿弦和配音 浦江清 扫码收听 配音演员王磊配音 蒋梦麟 扫码收听 配音演员任亚明配音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被迫南迁,几经辗转安顿在云南昆 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西南联大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广大 师生遵循刚毅坚卓的校训,满怀科学救国的理想,大批学生投笔从戎、效命疆场,谱写了可歌可泣的爱 国主义篇章。 本期"人民家书"摘编了西南联大6位学人的珍贵家书,讲述家书背后的动人故事。他们以笔为矛、以学 为盾,在艰难岁月中守护文化火种,用教育延续民族精神。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8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读这些珍贵的家书,在字里行间触摸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担当与坚守,重温 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淬炼出的精神脊梁。 ——编 者 闻一多: 临大搬到昆明,搬出好几个胡子 (1938年4月30日) 穆 ...
一张票根,激发更多消费可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2:22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看似不起眼的票根,正成为城市流量的新入口。 与过去使用一次随即失效不同,城市的东道主们正赋予小小票根越来越大的价值:在上海,一张展览票 串联起南京路商圈的百亿元消费;在江苏,一场苏超比赛门票延展出一次次跨城微度假;在河南洛阳, 一张火车票即可打开古城游览的数种优惠方式……在更多城市,票根还随着一场场演唱会、马拉松、艺 术展"漫游"商圈景区,激起消费的圈圈涟漪。 一张票根,可以"乘"出多少消费可能? "看完演出的票根先别丢" ——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成为探索城市的"邀请券" "等等,看完演出的票根先别丢。" 随着演出游、赛事游走热,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发现手中这张票根的"含金量"。享餐饮折扣、门票优 惠、活动礼遇……过去一次性体验的凭证,正成为多元城市体验的"通关卡"。 今年夏季,江西省赣州市推动消费场景创新,借助系列赛 事活动打造"票根经济",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带 动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图为赣州市章贡区江南宋城历史文 化街区。 不久前,在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南通"苏超"球迷专 属夜公园免费畅玩吸引了众多"苏超"球迷。凡持有江苏城 市足球联赛任意 ...
弦诵不辍 风骨永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7 22:22
这所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临时大学,没有巍峨的校舍,没有充足的典籍,却因一群铁骨铮铮的灵 魂,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璀璨的星群。这些看似羸弱的知识分子,用书本作盾,以笔墨为矛,在山河破碎 的岁月里,筑起了中华民族永不坍塌的精神长城。 1938年的滇黔古道上,一群穿着布鞋的读书人,背着行囊与书箱,在坎坷和泥泞里踏出了烽火中国的坚 韧与悲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炮声,惊醒了无数中国人。从此,偌大的华北,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课 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高校被迫南迁,几经辗转安顿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质,成为西南联大的理想与追求。抗战时期,曾有一副广为传扬的对联颂赞联 大:"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这是联大的校风,也是联大人的品质。西南联大纪念碑 文如此记载:"维三校,兄弟列,为一体,如胶结。同艰难,共欢悦,联合竟,使命彻。"这种"兼容并 包"的精神,让北大的自由、清华的严谨、南开的务实融为一体,成就了"八音合奏,终和且平"的教育 奇迹。碑文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 切。"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这些知识分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