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艺新空间
icon
搜索文档
小剧场:拥抱潮流,坚持品质(面对面)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2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小剧场上座率同比下降20%至30% [2] - 制作出品小剧场剧目的机构数量减少 [2] - 观众观剧追星现象突出且对剧目质量要求更高 [2] - 消费主体迭代为20-30岁网络时代年轻人 [2] 市场策略与观众吸引措施 - 票价控制在200元以内且学生票提供50%折扣 [2] - 内容聚焦经典改编作品如《朱莉小姐》《大话四梦》 [2] - 采用超现实和荒诞派手法呈现现实主义题材 [2] - 创作群体年轻化且95后编导演员占比提升 [2] - 高校公益展演培养戏剧观众群 [3] 内容核心竞争力 - 优质剧目如《枕头人》《蒋公的面子》持续满座 [2] - 主旋律创新作品《欠你一枚小红星》成功吸引年轻观众关注京剧 [3] - 内容质量被视为根本竞争优势而非单纯追逐年轻化 [3] 行业生态定位与功能 - 小剧场承担人才蓄水池和行业孵化器功能 [4] - 为青年戏剧人提供低成本磨练平台(日租金最低500-600元 vs 大剧场10万元以上) [4] - 具备实验性和创新精神的核心特质 [4] - 近距离观演模式增强观众共鸣与共情 [4] 演艺新空间发展 - 新空间突破传统剧场资质限制激活非标场地 [5] - 创新观演关系如《朱莉小姐》设置观众互动环节 [5] - 融合多种业态(传统剧场+咖啡厅+院落空间) [5] - 小剧场通过"玩转新空间"项目拥抱参与式戏剧潮流 [5]
从剧场到Livehouse 北京重塑文化消费版图
北京商报· 2025-09-04 16:11
演艺新空间发展 - 北京市累计培育85家演艺新空间 预计年底达100家 [1][5] - 演艺新空间融合演艺、消费、社交与旅游功能 重塑观众体验并重绘文化消费地图 [1][4] - 福浪Livehouse作为市级演艺新空间之一 累计举办演出500余场及活动40余场 年引流周边区域近50万人次 [4] 演出市场表现 - 上半年北京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 观众697万人次 票房收入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10.5%、17.8% [2] - 天桥艺术中心十年累计上演1626部剧目(其中国外剧目占比40%) 演出场次6601场 观众超340万人次 [3] - 天桥艺术中心去年演出1013场 实现票房收入2.17亿元 [3] 业态多元化 - 演出类型涵盖话剧、舞剧、音乐剧、演唱会及音乐节 国内外精品剧目同台呈现 [2] - 天桥艺术中心构建以音乐剧为核心 戏剧、舞剧、亲子剧及新空间剧场为特色的多元演出体系 [3] - 大型演唱会(如张杰、凤凰传奇)及音乐节(如草莓音乐节)在鸟巢等知名场馆轮番上演 [2] 国际化与创作 - 北京国际音乐节将迎来26个国家700多位艺术家及8支乐团 多部作品为首演 [7] - 天桥艺术中心40%演出项目为国际项目 涵盖音乐剧、话剧等多种类型 [7] - 福浪Livehouse每年合作近200家国内外乐队及艺人 包括老狼、周迅及国际艺术家Cory Wong等 [7] 创新与科技赋能 - 天桥艺术中心推进"天桥一号"项目 集聚行业资源推动产业孵化 [4] - 通过改造创新空间推出新空间剧目 探索演艺与科技、商业等多业态融合模式 [4] - 北京市建立全链条艺术创作扶持机制 2025年市属14家院团计划推出42部新创剧目 目前已演出15部 [7] 文化品牌活动 - 北京开展品牌演艺活动约130个 中国戏曲文化周连续八届举办3180余场表演 吸引观众106.3万余人 [7] - 艺术人才培养高质量推进 2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创作扶持工程及人才培养计划 [7]
从剧场到Livehouse 北京演艺新空间重塑文化消费版图
北京商报· 2025-09-03 05:59
演艺市场活跃度 - 北京演出市场2024年1-6月举办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 观众697万人次 票房收入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 10.5% 17.8% [2] - 天桥艺术中心2024年演出1013场 实现票房收入2.17亿元 十年累计上演1626部剧目 演出6601场 观众340万人次 [3] - 2025年市属14家院团计划推出42部新创剧目 目前已演出15部 [7] 演艺业态多元化 - 演出类型涵盖话剧 舞剧 演唱会 音乐节 国际经典剧目与国内精品同台呈现 [2] - 天桥艺术中心构建以音乐剧为核心 戏剧 舞剧 亲子剧 新空间剧场为特色的多元演出体系 [3] - 大型演唱会与音乐节活动在鸟巢 华熙LIVE·五棵松等知名场馆轮番上演 [2] 演艺空间创新 - 北京市累计培育85家演艺新空间 预计2025年底达100家 形成文商旅融合样板 [1][5] - 福浪Livehouse作为市级演艺新空间 累计举办演出500余场 年引流50万人次 [4] - 天桥艺术中心推进"天桥一号"项目 改造创新空间 探索演艺与科技商业融合模式 [4] 国际化与文化交流 - 天桥艺术中心国外剧目占比40% 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汇集26个国家700多位艺术家及8支乐团 多部作品首演 [7] - 福浪Livehouse年合作近200家国内外乐队及艺人 包括国际艺术家Cory Wong等 [7]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北京市建立全链条艺术创作扶持机制 开展品牌演艺活动约130个 [7] - 中国戏曲文化周连续八届举办表演活动3180余场 吸引观众106.3万人 [7] - 2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创作扶持工程及人才培养计划 [7]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从剧场到Livehouse 北京演艺新空间重塑文化消费版图
北京商报· 2025-09-03 05:55
演艺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1-6月北京举办营业性演出超2.9万场 观众697万人次 票房收入23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 10.5% 17.8% [2] - 2025年预计举办张杰 凤凰传奇 刀郎 孙燕姿等大型演唱会及草莓音乐节 元气森林音乐节等多元演出活动 [2] - 天桥艺术中心十年累计上演1626部剧目 演出6601场 其中国外剧目占比40% 观众总数突破340万人次 [3] 演艺新空间发展 - 北京市已累计培育85家演艺新空间 预计2025年底达到100家 [1][5] - 福浪Livehouse作为市级演艺新空间 累计举办演出500余场 年引流周边区域50万人次 [4] - 开心麻花·花花世界 繁星戏剧村等推出《偷心晚宴》《朱莉小姐》等沉浸式戏剧作品 [5] 国际化与科技融合 - 天桥艺术中心每年40%演出项目为国际项目 涵盖音乐剧 话剧 舞剧等多种类型 [8] - 第2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于2025年10月举办 来自26个国家700多位艺术家及8支乐团参演 [8] - 福浪Livehouse每年合作国内外艺人近200家 包括老狼 周迅及Cory Wong等国际艺术家 [8] 机构运营与创作 - 天桥艺术中心2024年演出1013场 实现票房收入2.17亿元 [3] - 北京市属14家院团2025年计划推出42部新创剧目 目前已演出15部 [8] - 天桥艺术中心推进"天桥一号"项目 推动演艺产业孵化与多业态融合 [4]
福浪打造既有温度又有热度的京城Live House
北京商报· 2025-07-21 12:28
公司经营理念 - 将Live House定位为演艺市场中的微循环系统 虽体量小但承担养分输送功能 每场演出都是优质细胞为有机体输送活力[2] - 致力于构建综合性演出交流平台 为演出艺人 主办方和乐迷提供服务 推动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2] - 重视安全把控 包括基础消防治安安全和演出内容安全 制定专门规划并严格执行核验程序[4] 场馆设施特色 - 采用双场馆配置 分别可容纳450人和1200人 满足不同规模演出需求[3] - 配备顶级音响灯光设备 采用"前下挖 后增高"创新观众区设计 有效解决视线遮挡问题[3] - 场馆可承办小型音乐演出 艺术沙龙 商务活动及室内音乐节 演唱会等多种场景[3] 运营服务模式 - 为参演乐队提供全方位服务 包括与周边酒店签订协议提供食宿参考 2024年5月单月为某酒店带来50间次预订量[4] - 带动周边商业发展 周边餐厅根据散场时间调整营业计划 增强乐队与乐迷互动性[4] - 配套饮食服务具有特色 有效提升观众体验感和情绪释放效果[3] 业务发展成就 - 自2023年3月开业以来 已与国内外近400位知名艺人及乐队合作[5] - 国内合作艺人包括老狼 痛仰乐队 逃跑计划 盘尼西林乐队 周云蓬 张蔷 房东的猫等[5] - 国际合作艺人包括Arch Enemy乐队 Lenka toe乐队等 在国际同业中已建立一定知名度[5] 行业认可与荣誉 - 运营一年获得朝阳区演艺新空间荣誉认证[5] - 2024年获授北京市首批25家市级"演艺新空间"称号 是唯一站立式Live House[5] - 安全建议被纳入演艺新空间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4]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完善文化衍生品牌建设 推出自有IP文创产品[5] - 除乐队衍生品外 将上市福浪Live House专属文创产品[5] - 通过文化输出传递文化自信 推动中国优质文化传播[5]
北京:今年底全市累计认定各类演艺新空间数量将超100家
北京商报· 2025-06-19 10:28
例如,77剧场、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将工业遗迹、商务楼宇转化为互动式观演空间,年轻观众占比超 70%。开心麻花·花花世界、繁星戏剧村等商业综合体和园区街区项目,通过"演艺+餐饮+文创"模式, 年演出场次均超600场,成为商圈消费新引擎。在内容供给方面,以"小而精、新而活"为特色,突出专 业性与创新性。例如,吉祥大戏院推出360度沉浸式舞剧,并以"戏曲咖啡"文创店实现老字号跨界破 圈;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文物古建通过"会馆有戏"品牌,将昆曲、曲艺等非遗艺术融入当代消费场 景;爱乐汇依托三里屯、华熙·五棵松、常营等商业空间打造多个演艺新空间,累计推出5000余场类型 丰富、主题多元的音乐表演。这些优秀案例,通过激发演艺新空间的创新动能,推动形成多业态融合创 新的良好态势。 北京商报讯(记者 卢扬 程靓)6月19日,在北京市支持演艺、游戏电竞高质量发展政策新闻发布会上,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芳表示,北京市近年来积极推动城市文化空间与演艺资源深度融合,培育 了一批"戏剧+"消费体验新场景。在空间布局方面,推动传统剧场活化、文物古建新生、园区街区焕 新,打造差异化文化地标。 下一步,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充分发挥政策 ...
交流合作激发演艺消费新潜能 深圳演艺新空间供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
深圳商报· 2025-05-27 20:06
活动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配套活动深圳演艺新空间供需对接会于5月26日在宝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由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 深圳市文化市场行业协会承办 130多位全国演出行业精英参与 [1] 政策发布与解读 - 深圳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圳市演艺新空间扶持管理措施(试行)》于5月24日正式发布 为全国首个系统性演艺新空间政策文件 [1] - 政策首次整合文旅 住建 消防等多部门管理标准 实现准入与管理规范化 通过政策扶持和消防指引推动演艺新空间可持续规范化发展 在新业态监管方面保留包容审慎灵活性 [1] 参与单位规模 - 深圳31家场地方报名参加 包括公共文化场地 产业园区 商业空间等类型 [2] - 60多家演出运营方参会 包括上海一台好戏 北京奇幻森林魔术 北京繁星戏剧村 成都绿树演艺中心 开心麻花 保利剧院 来疯喜剧等国内头部企业 [2] 场馆资源展示 - 福田文体中心 平湖文体中心 乐动力新安文体中心 云谷星耀剧场 光明天健文体公司等5家知名场馆进行路演 展示场地优势 设施设备及可承接演出类型与合作模式 [2] 运营方项目推介 - 上海一台好戏 北京繁星戏剧村 北京奇幻森林 北京小乌涂影视 成都盼达嗨皮 上海国风剧社等6家全国知名运营方展示优秀演出项目与创新运营理念 表达与深圳场地方深化合作意愿 [2] 行业交流价值 - 对接会为深圳本地演艺新空间运营单位提供与国内头部企业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的机会 F518运营单位负责人表示活动获益良多 期待更多好剧目落地深圳 [2] 产业促进意义 - 此次活动为国内首个演艺新空间供需对接会 展示深圳激发文化消费潜能的决心 通过搭建高效交流平台展现良好营商环境 积极引入头部演艺资源推动项目落地 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消费场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