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10 Pro
icon
搜索文档
春风动力20250911
2025-09-11 14:33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摩托车与全地形车(ATV/UTV)制造业,公司为春风动力[1][3][5]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摩托车业务 * 公司在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尤其在国内仿赛和街车领域是龙头[3] * 国内大排量摩托车市场2020年至2025年每年增长超过30%,公司内销份额从2023年12%提升至2024年20%,2025年上半年达26%[4][14] * 2023年摩托车销量约10万辆,2024年约13万辆,预计2025年保持高增速[3] * 中国大排量摩托车渗透率仅10%左右,相比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有2至4倍提升空间[3][13] * 海外出口空间约为内销10倍,2024年大排量摩托车出口销量约35万辆同比增长70%,2025年上半年约30万辆同比增长60%,预计全年超50万辆[3][17] * 公司2024年出口销量约12万至13万辆,2025年上半年因欧洲经销商更换增速一般,下半年预计改善[20] * 公司自2019年推出多平台车型,450平台2024年下半年成为核心车型,月销最高达2万辆,2025年月销12000至15000辆[19] 全地形车业务 * 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容量稳定在80至100万辆/年,美国市场占七八成[2][5][23] * 公司跻身全球前五,市场份额约10%,处于第二梯队[2][25]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北极星(份额35%)、庞巴迪(20%)、本田、雅马哈[25] * 公司2021年至2025年销量基本维持在16万至18万辆/年[26] * 2024年开始推出高端化新车型如U8、U10 Pro及C10 SUV,预计推动长期增长[5][27] * 新车型基于三缸发动机平台,售价提升至9万至10万元人民币(原约4万元)[28] 电动化业务 * 公司集合电动品牌主打高端电自和电轻摩市场,去年销售约10万辆,今年预计50万至60万辆,明年目标突破百万辆[4][21] * 该业务被作为第三增长曲线打造,希望明年扭亏为盈[21] * 全电动车业务营收占比约一半,利润贡献超一半因单价高且市场格局好[22] 全球化布局与产能 * 国内有杭州和重庆工厂,主要负责摩托车生产及部分全地形车[7] * 海外设泰国工厂(2021年租赁)和墨西哥工厂(2023年底投产),分别负责输美UTV产品及高端UTV/SUV产品[7][8] * 该布局有效降低关税风险,可选择最有利生产基地[7][8] 公司治理与股权 * 股权架构稳定,为赖氏家族实际控制,当前掌舵人赖铭杰[9][10] * 2018年至2024年间推出约6轮股权激励,覆盖人数递增,绑定核心利益[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达10050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长超30%[11] * 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11] * 2024年净利润约14亿元,预计2025年全年18至19亿元[11] * 预计2025年业绩增速达18.5亿元左右,2026年接近24亿元[29]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国内摩托车年销量约500万辆但整体下滑,大排量市场保持20%以上增长[12][13] * 全球摩托车年销量约5000万辆,大排量空间约400万辆[15] * 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竞争较弱,主要与日系、欧系及台系品牌竞争,定价和利润率高于国内(海外净利润达双位数,国内仅5%至7%)[16][17] * 出口格局头部集中,春风、隆鑫、钱江等占出海份额50%至60%[18] * 全地形车市场中ATV占比下降,UTV需求增长且高端化趋势明显[24] 风险与展望 * 公司通过全球化布局应对关税风险[7][8] * 看好公司随着美国产能布局解决提升估值,全电动车新产品线扩充长期空间[29]
春风动力20250820
2025-08-20 14:49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动力运动产业(全地形车、摩托车、电动两轮车) - 公司:春风动力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全地形车业务表现与趋势** - 全球全地形车需求稳定在100多万辆,其中美国占70~80万辆,欧洲为主的非美地区占20~30万辆 [5] - 春风动力出口金额长期占全国出口比重70%以上,北美市占率提升至10%以上,欧洲市场排名第一 [2][5] - UTV和SSV车型占比提升至70%,推动均价达七八万元/台,有望贡献230亿收入和35亿净利润 [5] - 墨西哥工厂关税有望从25%降至零关税,带来业绩上修 [5] 2 **摩托车业务表现与趋势** - 全球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规模约500万台,是国内规模的十倍 [6] - 春风动力在国内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市占率领先,并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3] - 中国企业在欧洲(如意大利、西班牙)市占率快速提升,但在拉美和东南亚仍处早期布局阶段 [7][8][10] - 东南亚市场由日企垄断(80%份额),但中国企业有望通过产品力提升重新回归 [11] 3 **电动两轮车业务布局** - 电动两轮车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产能80万台,2025年达300万台 [13] - 预计2024-2027年销量从10万增至180万辆,收入从4亿增至60亿,明年有望扭亏 [13] - 电动两轮车业务估值可达100多亿人民币 [13] 4 **公司整体增长与目标** - 2019-2024年收入和利润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6%和52%,利润规模翻8倍 [2][3] - 目标全球摩托车年销量百万台,贡献150亿收入和15亿净利润 [12] - 全地形车、摩托车、电动两轮车三大业务合计有望支撑千亿市值 [14][15] 其他重要内容 - 新品U10 Pro和G10全地形车值得期待 [5] - 春风动力通过子品牌CF light抢占东南亚小排量市场 [11][12] - 四轮车业务增速超预期,两轮车补库周期将驱动市值上升 [15]
春风动力(603129):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全地形车+极核表现亮眼,各品类成长曲线清晰
华福证券· 2025-08-12 03:28
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8][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8.55亿元,同比+31%,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41%,扣非净利润9.51亿元,同比+38%[2] - 25Q2实现收入56.05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5.87亿元,同比+36%,扣非净利润5.41亿元,同比+30%[2] - 2025H1毛利率28.38%,同比-3.1pct,25Q2毛利率27.35%,同比-3.5pct,环比-2.4pct[6] - 2025H1销售净利率10.57%,同比+0.72pct,25Q2销售净利率11.04%,同比+0.96pct[6] 业务分项表现 全地形车 - 2025H1销售收入47.31亿元,同比+34%,销量10.18万辆,同比+25%,均价4.65万元,同比+7%[4] - 美国市场U10 Pro新品表现亮眼,欧洲市场"CFMOTO+GOES"双品牌布局[4] - 上半年新增渠道130家,累计渠道总量突破3000家[4] 燃油两轮 - 2025H1销售收入33.46亿元,同比+3%,销量15.03万辆,同比-2%,均价2.23万元,同比+5%[5] - 内销收入16.97亿元,同比+17%,内销量7.91万台,同比+16%,内销均价2.15万元,同比+1%[5] - 外销收入16.49亿元,同比-8%,外销量7.13万台,同比-17%,外销均价2.31万元,同比+10%[5] 电动两轮(极核品牌) - 2025H1销量25.05万辆,销售收入8.72亿元,同比增长652.06%[5] - 产品覆盖时尚女性、高端电摩、高性能场景及功能型需求四大细分市场[5] - 国内市场实现核心城市100%覆盖,二线及以上城市门店占比70%以上[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8.67、24.35、30.41亿元(原预测17.15、21.43、25.58亿元)[7] - 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1x、16x、13x[1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增速32%、25%、24%,净利润增速27%、30%、25%[14]
春风动力20250807
2025-08-07 15:03
**春风动力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总结** --- **1 公司业务结构及区域分布** - **业务结构**:2024年四轮车、摩托车、集合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8%、40%、3%,其中集合业务增速最快[4][5] - **区域分布**:北美市场贡献30%收入和37%毛利,欧洲市场贡献27%收入和29%毛利,境内市场占比26%收入和18%毛利[5] --- **2 全地形车市场表现** - **全球市场**:全球全地形车市场规模稳定在95-100万辆,北美占80%(80万台),欧洲占20%[6] - **车型趋势**:UTV和SSV占比提升至65%,北美高端车型占比70%,欧洲以ATV为主(70%)[6] - **市场份额**:春风动力欧洲市占率达40%,全球份额从2020年6%提升至2024年15%,销量从6.7万台增至15.1万台[6][9] - **美国市场突破**:2020年北美需求增长28%,春风市占率从2020年3-4%提升至2022年8.4%[8][9] ---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产品优化**:补足1,000CC排量段产品,2024年推出X8X10(ATV)、U10 Pro和Z10(UTV/SSV)[13][16][18] - **高端产品竞争力**: - U10 Pro三缸发动机马力90匹(竞品82匹),售价2.4万美元(竞品2.9-3万美元)[16][17] - Z10涡轮发动机性能对标北极星RZR XP,定价低于竞品且具提价空间[18] - **技术研发**: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位,人员薪酬优于竞品,推动大排量段突破[28] --- **4 摩托车业务发展** - **国内市场**:2025年400CC以上产品占比60%,大排量向500CC+升级[19] - **出口爆发**:2024年出口14万辆,占业务50%,主要市场为拉美、欧洲、独联体[20][23][29] - **车型周期**:2020年250SR爆款驱动增长,2023年450SR单摇臂版本带动二次成长,2025年聚焦600-800CC排量[21][25] - **渠道建设**:国内网点近1,000家,全球摩托车渠道2,000家(领先无极1,200家)[27] --- **5 集合品牌(电动两轮车)** - **销量增长**:2024年销量10.6万台,2025年预计60-70万台(上半年已售30万台)[30][32] - **战略调整**:从电摩转向电自占比70%,新国标实施带来行业变革机遇[30][31] - **渠道扩张**:2024年800家门店,2025年目标2,000家,对标9号四年260万台增长路径[32][33] --- **6 外部影响因素** - **关税与运费**:2021年ATV关税从2.5%升至27.5%,泰国工厂投产缓解压力;2021-2022年海运费上涨[12] - **北美库存周期**:2022Q4-2024Q1去库存,通过促销和价格稳定策略应对[11] --- **7 财务与股价表现** - **业绩预期**:2025年净利润19亿元(PE 18倍对应市值440亿),2026年25亿元(PE 18倍对应市值500亿)[7] - **股价驱动**: - 2019-2020年:摩托车爆款+全地形车出口,估值从17倍升至70倍[34] - 2021-2022年:关税和运费拖累净利率,PE回落至25-30倍[34] - 2024年:集合业务放量+关税预期改善,市值从140亿涨至370亿,目标中长期700-800亿[35][36] --- **8 长期展望** - **全地形车**:全球收入市占率仅5%(销量18%),对标北极星400亿收入规模潜力大[15] - **摩托车**:海外市场空间为国内8-9倍,春风市占率不足10%[20] - **综合优势**:技术、渠道、管理领先,中长期市值目标700-800亿元[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