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PN171(昂伟达)
icon
搜索文档
周鸿祎狂赚6倍!“国产伟哥”能否救得了旺山旺水的“新冠药后遗症”?
华夏时报· 2025-08-15 07:0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聚焦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大领域,拥有9款创新资产管线,构建了全产业价值链能力 [2] - 三款核心产品VV116(新冠药)、LV232(抗抑郁药)、TPN171(ED治疗药)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 [2] - 2025年7月TPN171(昂伟达)作为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正值港股IPO冲刺阶段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因VV116授权收入1.84亿元(占总营收92%),实现首次年度盈利642.7万元 [4] - 2024年VV116收入断崖式下跌97%,全年营收暴跌至1183.2万元,亏损激增至2.18亿元 [4] - 2025年前四月营收1295.8万元(超2024全年),但亏损仍达1.12亿元,其中1000万元来自专利转让等非经常性收入 [5] - 流动比率从2023年0.6骤降至2025年4月0.3,净资产从1.88亿元缩水至8649.2万元 [9] 产品管线 - VV116曾贡献近九成营收,现月均收入不足7万元,基本退出市场 [5] - TPN171虽获批但尚未贡献收入,面临"伟哥"等占据99%市场份额的竞品压力 [7] - 当前药品收入主要依赖仿制药达泊西汀与瑞巴派特,2025年前四月仅259.4万元 [7] - 两款核心管线技术均来自实控人关联方,无形资产中"授权引进"支出累计5494万元 [8] 运营风险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攀升至91.2%,最大客户贡献度达77.2% [8] - 现有连云港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2%,却计划新建青岛工厂扩产 [12] - 现金储备7283.3万元面临2.31亿元流动负债,资金缺口1.57亿元 [9] - 存在5124.5万元对赌协议,若IPO失败将触发回购义务 [10] 行业竞争 - TPN171的ED适应症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仅12亿元,PAH适应症首年峰值销售难超3亿元 [8] - 竞品白云山"金戈"2024年销售量8785万片且面临滞销压力 [12][14] - 公司44亿元估值对应PS约18倍,远高于仿制药板块5-6倍均值 [8]
周鸿祎狂赚6倍!“国产伟哥”能否救得了旺山旺水的“新冠药后遗症”?|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14 08:03
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专注于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领域的小分子药物开发 拥有九款创新资产管线[3] - 三款核心产品包括VV116(新冠口服药)、LV232(抗抑郁药)及TPN171(ED治疗药昂伟达) 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3] - VV116曾与君实生物达成全球大部分区域授权合作 2023年获得1.84亿元里程碑付款 占当年总营收92%[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实现营收2亿元(19965.1万元) 净利润642.7万元 首次年度盈利[5][7] - 2024年营收暴跌至1183.2万元 同比下滑94% 亏损扩大至2.18亿元[5][7]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回升至1295.8万元 但亏损仍达1.12亿元 其中1000万元来自非持续性专利转让收入[6][7] - 对外授权收入从2023年1.84亿元骤降至2024年仅27.3万元 同比萎缩97%[5][6] 收入结构与产品商业化 - 收入由对外授权、CRO服务、药品销售及知识产权转让构成 均未形成稳定支柱[7] - 药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67.4万元增长至2025年前四个月259.4万元 但主要依赖仿制药达泊西汀与瑞巴派特[7][8] - 创新药VV116因错过国内上市风口 销售端近乎沉寂 TPN171虽于2025年7月获批 但截至4月未贡献收入[8] 估值矛盾与市场挑战 - 港股IPO估值44亿元 对应2024年预期PS约18倍 远高于仿制药板块5-6倍均值[8] - TPN171的ED适应症面临辉瑞原研专利悬崖后的红海竞争 2026年预计市场规模仅12亿元[8] - PAH适应症需与利奥西呱、马昔腾坦竞争 首年峰值销售难超3亿元 若缺乏二期数据支撑 估值或腰斩至8-10倍PS[8] 关联交易与客户依赖 - 核心管线TPN171与LV232从实控人沈敬山控制的上海特化、山东特瑞曼等关联企业引进 累计支出5494万元[1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高位 2023年达99.3% 2025年前四个月升至91.2% 单一最大客户贡献度77.2%[10] 现金流与偿债压力 - 截至2025年4月现金储备7283.3万元 流动负债2.31亿元 资金缺口1.57亿元[11] - 流动比率从2023年0.6恶化至0.3 净资产从1.88亿元缩水至8649.2万元[1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09亿元 日均消耗30万元[11] 对赌协议与IPO风险 - 曾与青岛北岸、九州科技等投资方签署对赌协议 若IPO失败需回购股份 潜在金融负债5124.5万元[12] 产能利用率与扩张计划 - 连云港GMP工厂年设计产能1亿粒胶囊+6亿片片剂 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2%[13] - 仍计划用IPO募集资金建设青岛工厂 年设计产能2亿片剂+750万剂外用制剂 2026年底竣工[13] - 参比竞品白云山"金戈"2024年销量仅8785.19万片 现有产能已远超市场需求[13][15]
旺山旺水,急需补血
凤凰网财经· 2025-08-13 13:38
公司概况 - 旺山旺水是一家师生共创的创新药企,由沈敬山控股、田广辉负责日常经营,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抗病毒、神经精神及生殖健康三大领域[6][8][9]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抗COVID-19特效药VV116(民得维®)和ED治疗药物TPN171(昂伟达),后者起效时间仅半小时且低剂量效果优于竞品[9][14] - 目前拥有9个创新资产管线,三大领域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203亿元/1039亿元/362亿元增长至2035年403亿元/1235亿元/422亿元,CAGR分别为6.4%/1.6%/1.4%[11] 商业化进展 - 2022年VV116通过对外授权实现1.96亿元收入,但2023-2025年前4个月营收骤降至0.12亿元/0.13亿元,同期利润从642.7万元转为亏损2.18亿元/1.12亿元[17][18] - TPN171虽在乌兹别克斯坦上市,国内直至2024年7月才获批,另一款抗抑郁药LV232仍处II期临床准备阶段[14][15] - 行业竞争激烈:抗病毒领域有君实生物、歌礼制药,神经精神领域被翰森制药、绿叶制药主导,生殖健康市场由白云山和中国生物制药把控[12] 财务状况 - 2020-2024年累计完成5轮融资(天使轮至C轮)总额5.1亿元,但2023-2025年银行借款从2.80亿元增至4.56亿元,利息支出达462-1295万元/年[21][22] - 截至2025年4月现金储备仅0.73亿元,总负债6.41亿元中流动负债占比超50%,计划通过上市募资补充流动资金[22][24] - 研发投入持续高压:新药平均开发周期10-15年,失败率高,公司预计仍需依赖外部融资维持运营[19][23]
瞄准港股创新药财富盛宴,“国产伟哥”旺山旺水问题重重
新浪财经· 2025-08-13 04:05
公司概况 - 苏州旺山旺水成立于2013年,聚焦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大治疗领域,拥有九款创新管线(两项商业化/接近商业化、四项临床阶段、三项临床前)及四款仿制药产品 [1] - 2023年盈利600万元,2024年巨亏2.18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亏损1.12亿元,呈现断崖式下跌 [1] 核心产品与业绩表现 - 商业化产品为抗新冠药VV116和ED药物TPN171,抗抑郁药LV232处于II期临床(预计2026年下半年完成试验) [3] - VV116曾为现金奶牛:2023年授权收入1.96亿元(占总收入98%),2024年骤降至538万元(占54%),导致全年营收从2亿元缩水至0.12亿元;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0.13亿元已超2024全年 [3][4] - TPN171面临红海竞争:中国ED市场被辉瑞、拜耳、礼来原研药占据40%份额,国产仿制药如白云山"金戈"(2024年营收10.34亿元,同比缩水两成)价格战激烈,最低单价已至9.9元/片 [5] 研发与产能 - 研发投入偏低:2023-2025年前四个月研发开支分别为1.31亿元、1.35亿元、0.64亿元,仅为行业龙头10%水平 [7] - 产能利用率极低:2024年投产的连云港工厂(年产能1亿粒胶囊+6亿粒片剂)截至2025年4月利用率分别为0%和1.3%,主因"商业化早期阶段" [6] 财务状况与资金压力 - 现金流告急:2025年4月末账上现金7283.3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4900万元),总负债6.41亿元(含2亿元短期借款+2.57亿元长期借贷) [7] - 对赌协议风险:若IPO失败需偿付5124.5万元金融负债 [10] 公司治理争议 - 高管薪酬畸高:2025年前四个月董监高薪酬2030万元(同比增194%),董事长田广辉同期薪酬824万元(A股化学制药企业仅百济神州董事长达2000万元级) [11][13] - 关联交易频发:核心产品TPN171和LV232授权自实控人沈敬山控制的山东特琺曼和上海特化,截至2024年9月无形资产授权引进金额5344万元,未完成里程碑付款高达3.13亿元 [16] - 上市前利益输送嫌疑:2025年1月以6元/股向实控人亲属转让股权(显著低于2024年12月融资价29.67元/股) [15] 行业与IPO前景 - 港股18A板块热度:维立志博-B(首日涨91.71%)和药捷安康-B(首日涨78.71%)创认购奇迹,机构资金偏好肿瘤、自免、代谢三大赛道 [18][19][21] - 公司赛道非主流:生殖健康和抗抑郁领域关注度较低,需依赖临床数据或License-out突破以吸引资金 [22] - 募资用途:计划用于核心产品研发、青岛工厂建设、销售能力建设及营运资金补充 [17]
年亏超2亿 旺山旺水再闯港交所
北京商报· 2025-08-07 00:57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专注于抗病毒、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大领域的小分子药物研发与商业化 [1][2] - 成立时间为2013年 拥有9个创新资产管线 核心产品包括TPN171(昂伟达)、LV232和VV116 [1][2] - 2024年收入大幅下降至1183.2万元 净亏损达2.18亿元 2025年1-4月持续亏损1.12亿元 [3] 核心产品进展 - TPN171(昂伟达)为PDE5抑制剂 2022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治疗ED 2024年7月在中国获批一类新药 [2] - LV232处于治疗抑郁症的II期临床试验准备阶段 [3] - VV116已在中乌两国获批治疗COVID-19 但市场需求下降导致收入贡献锐减 [3] 财务与客户结构 - 2023年收入2亿元 2024年骤降94%至1183.2万元 主因对外许可收入减少 [3] - 大客户依赖显著:2023-2025年4月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3%、86.6%、91.2% 其中最大客户占比分别为51.1%、65.1%、77.2% [4][5] - 客户A从2023年贡献51.1%收入降至2025年4月的2.5% 客户J同期跃升为第一大客户(77.2%) [4][5] 产能与募资计划 - 连云港工厂2024年6月投产 设计产能100百万粒胶囊/600百万片片剂 但2024下半年至2025年4月片剂/胶囊利用率仅1.3%/0.7% [7] - 募资主要用于:LV232临床试验(抑郁症)、TPN171新剂型开发、青岛工厂建设(预计2026年末竣工) [6][7] - 公司解释低产能利用率因商业化早期阶段 预计随市场占有率提升将改善 [7][8] 市场表现与挑战 - 核心产品TPN171刚上市 VV116商业化表现不及预期 [1][3] - 收入结构单一且波动大 依赖对外许可收入及少数大客户 [3][4] - 扩产计划与现有产能利用率不足形成矛盾 需验证未来市场需求 [6][7]
国产“伟哥”递表港股,核心技术依赖外部授权,旺山旺水IPO前夕折价转让存疑云
搜狐财经· 2025-08-06 14:59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于2025年1月首次递表港股 7月上市申请失效后4天内再次递表 拟通过第18A章在主板上市 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2] - 公司冲刺IPO与C轮融资签署的回购协议相关 若IPO失败将触发高达5124.5万元金融负债的偿付义务 [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2亿元 2024年暴跌94%至1183.2万元 2025年前四个月收入1295.8万元 [4] - 2023年利润642.7万元 2024年亏损2.18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亏损1.12亿元 报告期合计亏损近3.3亿元 [4] - 研发开支2023年1.31亿元 2024年1.35亿元 2025年前四个月0.64亿元 [4] - 截至2025年4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283.3万元 较2024年末减少4900万元 仅够支撑约一个季度运营支出 [5] - 流动负债包含借款2亿元和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1.06亿元 非流动负债存在2.57亿元借款 [5] - 2025年前四月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4372.9万元 面临严峻流动资金压力 [5] 产品管线 - 拥有九个创新资产管线 两项处于商业化或接近商业化阶段 四项处于临床阶段 三项处于临床前阶段 [2] - 核心产品VV116已在中乌两国获批治疗COVID-19 但疫情消退后营收急剧萎缩 [3] - 核心产品TPN171(昂伟达)于2025年7月在中国获批上市 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3] 收入结构 - 收入来源包括对外授权抗新冠药VV116、提供CRO服务及销售药品 [4] - 2024年营收暴跌94%主因VV116研发里程碑付款终止导致对外授权收入大幅减少 [4] - CRO服务收入2024年增长86%至525万元 药品销售收入不足150万元 [4] - 存在大客户依赖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3%/86.6%/91.2%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51.1%/65.1%/77.2% [4] 市场竞争 - 中国ED药物市场为红海市场 已批准辉瑞西地那非、拜耳伐地那非、礼他达拉非、Metuchen阿伐那非及悦康爱地那非 [3] - 2024年西地那非及他达拉非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传统龙头白云山"金戈"销量下滑逾1300万片 [3] - ED药物因集采陷入深度价格战 公司需投入大量资源保持竞争地位 [3] 融资与估值 - 获得多轮融资涉及中财奇虎、君实生物、苏州产投等机构 2024年完成最后一笔融资后估值44.5亿元 [5] - 2025年1月首次递表前以6元/股向高管转让股权 较2024年12月最后一轮融资价格29.67元折价近80% [8] 研发与技术 - 核心产品均来自外部技术引进 尚无自主研发上市产品 [6] - 2017年通过山东特琺曼获得TPN171全球授权 2021-2023年获得上海特化LV232全球授权 [7] - 2023年关联技术采购占研发成本31% 2025年前四个月向第四大供应商山东特琺曼采购109.4万元(占比1.3%) [7] 公司治理 - 创始人沈敬山直接持股54.97% 其配偶金洁持股1.52% 合计控制56.49%股权 董事长田广辉持股9.54% [7] - 报告期董监高薪酬总额分别为1730万元/1750万元/1390万元 其中田广辉薪酬分别为1550万元/1550万元/824万元 [8] - 截至2025年末应付董事及监事薪酬总额预计约3680万元 同比大幅增加约110% [8]
旺山旺水二次递表港交所背后:2024年收入骤降、患大客户依赖症
北京商报· 2025-08-06 13:30
公司业务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专注于抗病毒、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大治疗领域,拥有9个创新资产管线 [1][4] - 核心产品TPN171(昂伟达)为PDE5抑制剂,于2022年9月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治疗ED,2024年7月在中国获批一类新药 [3] - 另一核心产品LV232准备进入治疗抑郁症的II期临床试验 [5] - 已商业化产品VV116(民得维/MINDVY)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获批治疗COVID-19,目前在中国开展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II/III期临床开发 [5] 财务表现 - 2023年收入为199.651百万人民币,2024年大幅下降至11.83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94% [2][6] - 2023年实现利润6.427百万人民币,2024年亏损217.643百万人民币,2025年1-4月亏损112.409百万人民币 [2][6] - 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对外许可收入大幅减少 [6] - 研发开支持续高企,2023年为131.297百万人民币,2024年为134.863百万人民币 [2] 客户集中度 - 2023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99.3%,其中最大客户占比51.1% [7] - 2024年最大客户收入占比升至65.1% [8] - 2025年1-4月最大客户变更,新客户J贡献收入占比77.2% [9] - 客户结构高度集中,存在收入来源单一风险 [9] 产能与资本开支计划 - 连云港工厂年设计产能为100百万粒胶囊和600百万片片剂,2024年6月投产 [12] - 2024年下半年片剂产能利用率仅1.3%,胶囊为0.7%;2025年1-4月片剂利用率1.3%,胶囊为0% [12] - 计划募资建设青岛工厂,预计2026年末竣工 [11] - 当前低利用率因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尚无胶囊型商业化产品 [12][13] 上市募资用途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包括LV232临床试验和TPN171新剂型开发) [11] - 部分资金用于青岛工厂建设、销售能力强化及营运资金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