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疫情红利幻灭
icon
搜索文档
周鸿祎狂赚6倍!“国产伟哥”能否救得了旺山旺水的“新冠药后遗症”?
华夏时报· 2025-08-15 07:0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聚焦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三大领域,拥有9款创新资产管线,构建了全产业价值链能力 [2] - 三款核心产品VV116(新冠药)、LV232(抗抑郁药)、TPN171(ED治疗药)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 [2] - 2025年7月TPN171(昂伟达)作为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正值港股IPO冲刺阶段 [1] 财务表现 - 2023年因VV116授权收入1.84亿元(占总营收92%),实现首次年度盈利642.7万元 [4] - 2024年VV116收入断崖式下跌97%,全年营收暴跌至1183.2万元,亏损激增至2.18亿元 [4] - 2025年前四月营收1295.8万元(超2024全年),但亏损仍达1.12亿元,其中1000万元来自专利转让等非经常性收入 [5] - 流动比率从2023年0.6骤降至2025年4月0.3,净资产从1.88亿元缩水至8649.2万元 [9] 产品管线 - VV116曾贡献近九成营收,现月均收入不足7万元,基本退出市场 [5] - TPN171虽获批但尚未贡献收入,面临"伟哥"等占据99%市场份额的竞品压力 [7] - 当前药品收入主要依赖仿制药达泊西汀与瑞巴派特,2025年前四月仅259.4万元 [7] - 两款核心管线技术均来自实控人关联方,无形资产中"授权引进"支出累计5494万元 [8] 运营风险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攀升至91.2%,最大客户贡献度达77.2% [8] - 现有连云港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2%,却计划新建青岛工厂扩产 [12] - 现金储备7283.3万元面临2.31亿元流动负债,资金缺口1.57亿元 [9] - 存在5124.5万元对赌协议,若IPO失败将触发回购义务 [10] 行业竞争 - TPN171的ED适应症市场规模预计2026年仅12亿元,PAH适应症首年峰值销售难超3亿元 [8] - 竞品白云山"金戈"2024年销售量8785万片且面临滞销压力 [12][14] - 公司44亿元估值对应PS约18倍,远高于仿制药板块5-6倍均值 [8]
周鸿祎狂赚6倍!“国产伟哥”能否救得了旺山旺水的“新冠药后遗症”?|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8-14 08:03
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专注于病毒感染、神经精神、生殖健康领域的小分子药物开发 拥有九款创新资产管线[3] - 三款核心产品包括VV116(新冠口服药)、LV232(抗抑郁药)及TPN171(ED治疗药昂伟达) 具备同类首创或最佳潜力[3] - VV116曾与君实生物达成全球大部分区域授权合作 2023年获得1.84亿元里程碑付款 占当年总营收92%[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3年实现营收2亿元(19965.1万元) 净利润642.7万元 首次年度盈利[5][7] - 2024年营收暴跌至1183.2万元 同比下滑94% 亏损扩大至2.18亿元[5][7]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回升至1295.8万元 但亏损仍达1.12亿元 其中1000万元来自非持续性专利转让收入[6][7] - 对外授权收入从2023年1.84亿元骤降至2024年仅27.3万元 同比萎缩97%[5][6] 收入结构与产品商业化 - 收入由对外授权、CRO服务、药品销售及知识产权转让构成 均未形成稳定支柱[7] - 药品销售收入从2023年67.4万元增长至2025年前四个月259.4万元 但主要依赖仿制药达泊西汀与瑞巴派特[7][8] - 创新药VV116因错过国内上市风口 销售端近乎沉寂 TPN171虽于2025年7月获批 但截至4月未贡献收入[8] 估值矛盾与市场挑战 - 港股IPO估值44亿元 对应2024年预期PS约18倍 远高于仿制药板块5-6倍均值[8] - TPN171的ED适应症面临辉瑞原研专利悬崖后的红海竞争 2026年预计市场规模仅12亿元[8] - PAH适应症需与利奥西呱、马昔腾坦竞争 首年峰值销售难超3亿元 若缺乏二期数据支撑 估值或腰斩至8-10倍PS[8] 关联交易与客户依赖 - 核心管线TPN171与LV232从实控人沈敬山控制的上海特化、山东特瑞曼等关联企业引进 累计支出5494万元[10]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高位 2023年达99.3% 2025年前四个月升至91.2% 单一最大客户贡献度77.2%[10] 现金流与偿债压力 - 截至2025年4月现金储备7283.3万元 流动负债2.31亿元 资金缺口1.57亿元[11] - 流动比率从2023年0.6恶化至0.3 净资产从1.88亿元缩水至8649.2万元[1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09亿元 日均消耗30万元[11] 对赌协议与IPO风险 - 曾与青岛北岸、九州科技等投资方签署对赌协议 若IPO失败需回购股份 潜在金融负债5124.5万元[12] 产能利用率与扩张计划 - 连云港GMP工厂年设计产能1亿粒胶囊+6亿片片剂 2024年产能利用率不足2%[13] - 仍计划用IPO募集资金建设青岛工厂 年设计产能2亿片剂+750万剂外用制剂 2026年底竣工[13] - 参比竞品白云山"金戈"2024年销量仅8785.19万片 现有产能已远超市场需求[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