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 MOS

搜索文档
新洁能(605111):公司简评报告:产品矩阵迭代升级,汽车、AI、机器人高速增长
东海证券· 2025-08-27 12:0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7] 核心观点 - 公司工控、消费等基本盘业务稳健 汽车电子、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增速强劲 光伏逐步复苏 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7]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同比增长6.44%) 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8.03%) 综合毛利率35.80%(同比提升0.02个百分点) [6]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环比增长7.04%) 归母净利润1.27亿元(环比增长17.16%) [6] 产品结构分析 - SGT MOS产品营收占比从2024年42.86%提升至45.21% 第三代产品全系列已成功推向市场 [6] - IGBT产品占比14.26% 第八代微沟槽高功率密度IGBT平台首轮工程批芯片已产出 [6] - SJ MOS产品占比11.21% 第四代9um pitch在多个晶圆厂全面量产 [6] - Trench MOS产品占比26.95% 现有世代CSP产品平台计划新开穿戴设备用系列产品 [6] 下游应用分布 - 工业自动化占比39%(较2024年提升4个百分点) 泛消费占比16% 汽车电子占比15% 光伏储能占比13% 机器人占比7%(较2024年提升3个百分点) AI算力及通信占比6% 智能短交通占比4% [6] - 汽车电子领域重点布局800V高压平台及48V车载系统 上半年出货车规级MOS产品8500万颗 IGBT产品成功导入汽车主控制器应用并实现月度批量交付 [6] - 车规级SiC MOS产品预计2025Q4实现量产 [6] - 无人机、电动工具、智能机器人高速增长拉动工控营收提升 多款产品成功导入机器人关节电机驱动系统 实现对宇树科技等头部客户批量供货 [6] - AI服务器领域成功导入国内外新兴AI算力服务器客户 实现海内外市场批量销售 [6] - 光储领域同时布局模块产品和大电流单管产品 在微型逆变器、10-50KW户用及工商业光伏储能逆变器等细分场景实现稳步增长 [6] 制造与研发进展 - 在华虹FAB9厂12寸工艺平台顺利通线并实现批量投片 [6] - 基于华虹12寸新产线 N100V第二代SGT平台和N80V/N100V第三代SGT平台均已完成技术转移 [6] - 第七代微沟槽高功率密度IGBT平台1200V产品已完成风险批流片 进入量产阶段 [6] - 第五代SJ MOS平台首轮工程批已产出 [6] - 子公司国硅集成三相IPM产品在头部白色家电厂商小批量试产 [6] - 海外新加坡全资子公司研发及销售中心上半年正式投入运营 已开始服务海外客户并完成批量订单交付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收21.90亿元(原预测22.46亿元) 2026年26.02亿元(原预测27.36亿元) 2027年30.78亿元(原预测33.21亿元) [7]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原预测5.62亿元) 2026年6.73亿元(原预测6.87亿元) 2027年8.04亿元(原预测8.39亿元) [7]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PE 26倍 2026年22倍 2027年18倍 [7] - 预计2025年每股盈利1.34元 2026年1.62元 2027年1.94元 [8]
新洁能(605111):下游景气度回暖,产品结构持续调优
国投证券· 2025-08-21 08:0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41.42元(当前股价34.90元)[4][5] 核心观点 - **下游景气度回暖**:新能源汽车领域2025年1-6月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出口同比增长75.2%;AI服务器、工控(无人机/机器人)、光伏储能等细分领域需求强劲[2] - **业绩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3亿元(+6.44%),归母净利润2.35亿元(+8.03%)[1][2] - **产品结构优化**:SGT MOS第三代产品全系列商用,IGBT在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领域放量,第四代SJ MOSFET在家电照明市场快速渗透[3] - **新兴客户突破**:成功导入国内外AI算力服务器客户并实现批量销售,AI算力及通信领域收入占比达6%[3] 财务预测 - **收入与利润**: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2.49亿/27.21亿/32.93亿元,归母净利润5.73亿/6.59亿/8.09亿元,CAGR达22.9%[4][10] - **盈利能力**:2025年净利润率25.5%(2023年为21.9%),ROE提升至12.8%(2023年8.9%)[10][11] - **估值指标**:2025年PE 25.3倍,PB 3.2倍,目标价对应30倍PE[4][10] 行业与业务结构 - **下游应用分布**:工业自动化(39%)、汽车电子(15%)、机器人(7%)、AI算力及通信(6%)[3] - **技术迭代**:SGT MOS第三代产品覆盖汽车电子/AI数据中心等高功率场景,IGBT产品线持续拓宽应用场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