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会员店
icon
搜索文档
高管被查、关店止损,新东家德弘能救活大润发吗?
搜狐财经· 2025-09-16 08:01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被警方带走调查 公司回应案件正在调查阶段 强调对违法违规零容忍 [2] - 反腐风暴涉及多位高管 包括管明武被带走和多个店总停职 指向德弘资本接手后的系统性反腐行动 [3][6] - 德弘资本完成收购后迅速推进管理层换血 创始人黄明端辞任董事会主席 由德弘联合创始人华裕能接任 阿里系高管退出董事会 [8] - 任命零售老将沈辉出任CEO 提出回归零售本质战略 原杂货商品部总经理吕国铭退休 由李春德接任 [9] 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 - 德弘资本收购高鑫零售78.7%股权 成为绝对控股股东 收购股份约75.08亿股 [6] - 战略从阿里时期的线上线下融合转向聚焦零售基本面 优化供应链和门店运营效率 强调社区商业中心定位 [10] - 关闭8家大卖场和1家中型超市 通过降本增效实现扭亏 2025财年营收715.52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3.86亿元 [19][20] - 重点发展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和M会员店 已开设33家Super门店和7家M会员店 Super同店销售增长5.9% 会员费收入增长125%至0.36亿元 [18][19] 财务表现与经营压力 - 高鑫零售2024财年营收725.67亿元 同比下降13.3% 年内亏损16.68亿元 [13][14] - 经营利润从2023年盈利11.77亿元转为亏损10.09亿元 同比下降185.7% 每股亏损0.17元 [14] - 总资产减少5.3%至607.15亿元 净资产下降9.9%至217.94亿元 净现金减少15.1%至165.04亿元 [14] - 阿里时期业绩持续下滑 2018财年营收1013.15亿元同比下降1% 经营利润41.96亿元下滑6.5% 2022财年亏损8.26亿元 [12][13] 行业环境与竞争挑战 - 传统商超行业整体面临困境 家乐福中国2024年底仅剩4家门店 沃尔玛中国关闭超20家门店转向会员店模式 [17] - 消费需求变化导致传统大卖场模式失灵 年轻消费者偏好即时性小批量采购 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分流客源 [17] - 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仅12家超市实现销售额增长 6家达成销售额与门店数双增长 11家仍陷入经营困境 [17] - 大润发新业态面临品牌认知度培育挑战 供应链整合和数字化建设需要持续资金投入 转型压力巨大 [22] 历史合作与股权变更 - 阿里2017年以224亿港元入股高鑫零售 视为新零售战略核心 但最终因转型见效慢和战略调整选择退出 [11][15] - 阿里与大润发存在基因冲突 互联网节奏与传统零售模式难以融合 导致合作效果不及预期 [15] - 德弘资本收购价格低于阿里2017年入股成本 完成从战略投资到非核心资产处置的转变 [15]
大润发高层调整继续!高鑫零售再调转“船头”,大卖场迷茫寻觅新航向
华夏时报· 2025-09-13 13:28
高管变动与调查事件 - 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因涉嫌职务犯罪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 公司确认案件正在调查阶段 [2] - 公司回应称该高管个人行为不代表公司整体 日常运营和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内部拥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合规体系 [3] - 行业专家指出商超行业采购环节长期存在腐败问题 此次事件对零售行业相关岗位起到警示作用 并可能促进大润发未来发展 [3] 股权变更与管理层调整 - 2025年2月德弘资本从阿里巴巴手中接手高鑫零售控股权 原阿里系高管退出 [2] - 德弘资本创始人华裕能接替黄明端成为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 首席执行官沈辉职位不变 [3] - 2024年5月大润发进行营运区重组 从五大营运区调整为四大营运区(华东 华南 华北 东北)涉及门店重新划分 [4]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高鑫零售净利润亏损16.05亿元 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5亿元 [4] - 2025财年收入715.52亿元同比减少1.4% 盈利主要来自成本削减: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29.46亿元(降幅16.2%)行政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步减少 [4] 门店业态调整战略 - 大卖场持续收缩:截至2025年3月31日大卖场数量465家较报告期净减少7家 较2022年高峰期490家减少25家 [5] - 中型超市和会员店扩张:同期中型超市33家(净增1家) M会员店7家(净增4家) [5] - 行业出现普遍门店收缩现象:永辉超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552家较2024年末净减少223家较高峰期减少近半 [5] 业务转型方向 - 公司明确将大卖场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 打造融合购物、体验与服务的一站式空间 [5] - 行业普遍探索三种转型路径:学习胖东来调改模式 发展会员店业态 布局折扣店业态(物美 中百集团等已实施) [5] - 沃尔玛中国同步布局社区店业态:第四家社区店在深圳开业 卖场面积600-900平方米 强调价格竞争力 [6] 转型挑战与行业观察 - 专家指出大卖场转型缺乏成熟方案 社区服务中心方向虽好但实施复杂 尤其中型体量门店(如大润发单店面积27974平方)转型难度大 [5] - 对比小型折扣店业态:盒马NB面积仅600-800平方 奥乐齐等小型店模式已验证成功 而大型商业综合体(十几万至几十万平方)具有功能组合优势 [6] - 行业共识转型存在不确定性 需进一步观察具体落地路径和效果 [5][6]
大润发回应高管被带走调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58
公司高管事件 - 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公安机关批准拘留 案件正在调查阶段 [2] - 公司表示该高管个人行为不代表公司整体 日常运营和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3] - 公司强调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拥有完善监督机制和合规体系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财年收入715.52亿元 较2024财年725.67亿元减少10.15亿元 降幅1.4% [2] - 2025财年净利润3.8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2024财年净亏损16亿元 [2] - 收入下降主要因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供应链业务收缩 [2] 门店运营情况 - 2025财年门店总数达505家 覆盖207个城市 较2024财年472家实现增长 [2] - 旗下拥有7家会员店 其中4家为2025财年新开设 [3] - M会员店与外贸企业合作引入差异化商品 [3]
大润发回应高管被带走调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12:55
公司高管事件 - 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因涉嫌职务犯罪被公安机关拘留 案件正在调查阶段 [1] - 公司表示该高管个人行为不代表公司整体 日常运营和业务有序开展 [2] - 公司强调拥有完善监督机制和合规体系 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 [2]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收入715.52亿元 较2024财年725.67亿元减少10.15亿元 降幅1.4% [1] - 2025财年净利润3.86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2024财年净亏损16亿元) [1] - 收入下降主要因关闭长期亏损门店及供应链业务收缩 [1] 门店运营 - 2025财年门店总数达505家 覆盖207个城市 较2024财年472家实现增长 [1] - 旗下拥有7家会员店 其中4家为2025财年新开设 [2] - 会员店通过引入外贸服饰等合作保持商品差异化 [2]
中国超市排行榜大变局:盒马跻身前三,胖东来服务赢口碑却排19
搜狐财经· 2025-08-21 15:26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达9000亿元 同比增长0.3% [1] - 门店总数减少9.8%至2.52万个 反映行业转型压力 [1] - 仅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与门店数双增长 显示市场分化加剧 [1]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沃尔玛中国以1588.45亿元销售额居首 门店334家[5] - 盒马销售额750亿元同比增27.1% 门店420家且计划新增100家[5] - 永辉销售额732.39亿元但同比降14.4% 门店减少23.2%至775家[5] 中游企业表现分化 - 联华超市销售额486.44亿元居第六 门店3152家[3][5] - 华润万家销售额481亿元但同比降23.1% 门店2200家[5] - 家家悦销售额298.96亿元微增0.2% 门店902家[5] 特色企业亮点 - 开市客(Costco)销售额87亿元同比激增58.2% 门店仅7家[5] - 胖东来销售额80.94亿元同比增76% 以极致服务著称[3][5] - 集百控股销售额120.64亿元但同比降40.3% 门店3179家[3][5] 区域企业动态 - 钱大妈销售额136.32亿元 门店2959家基本持平[5] - 重庆百货销售额89.02亿元微增0.4% 门店148家[3][5] - 北国商城销售额77.65亿元 门店数量实现8.3%正增长[5]
中国超市排名大洗牌!盒马冲进前三,胖东来服务再好也难进前十?
搜狐财经· 2025-08-21 11:30
行业整体表现 - 中国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达9000亿元 同比增长0.3% [1] - 门店总数同比下滑9.8% 降至2.52万个 [1] - 仅42家企业实现销售额正增长 25家门店数量增加 [1] - 同时实现销售额和门店数双增长的企业仅14家 [1] 头部企业表现 - 沃尔玛(中国)年销售额1588.45亿元 同比增长19.6% [5] - 门店数量334家 同比减少8.5% [5] - 盒马鲜生年销售额750亿元 同比增长27.1% [5] - 门店数量420家 同比增长16.7% [5][6] - 大润发年销售额764.15亿元 同比微降0.3% [5] - 门店数量505家 基本持平 [5] 中游企业表现 - 永辉超市年销售额732.39亿元 同比下降14.4% [5] - 门店数量775家 同比减少23.2% [5] - 物美集团年销售额578.97亿元 同比增长2.4% [5] - 门店数量918家 同比减少18.2% [5] - 联华超市年销售额486.44亿元 同比下降7.5% [3][5] - 门店数量3152家 同比减少6.1% [3][5] 特色企业案例 - 胖东来超市年销售额80.94亿元 拥有12家门店 [3] - 开市客(Costco)年销售额87亿元 同比增长58.2% [5] - 门店数量7家 同比增长40% [5] - 集百控股年销售额120.64亿元 拥有3179家门店 [3] - 钱大妈年销售额136.32亿元 门店数量2959家 [5] 企业战略分化 - 部分企业通过关闭效益不佳门店优化资源配置 [3] - 头部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保持领先 [5] - 创新经营策略企业实现逆势增长 [1][6] - 国际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5][6]
扭亏为盈后 大润发调整运营架构 被指或为进一步降本增效
南方都市报· 2025-05-28 15:00
组织架构调整 - 大润发将五大营运区调整为四大营运区,撤销华中大区,原华中区门店分别划入华东区、华南区和华北区 [2] - 东北大区未被裁撤,公司称调整是为了组织整合提效并更好服务顾客 [2] - 行业分析师认为此次调整核心目的是降本,因部分区域门店数量偏少导致单独架设区域总部必要性降低 [2] 财务表现 - 高鑫零售2025财年收入715.52亿元同比下降1.4%,但实现净利润3.86亿元,相比2024财年净亏损16.05亿元实现扭亏 [3] - 毛利同比下降4.0%,但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减少16.21%至152.3亿元,行政费用同比减少24.08%至17.09亿元 [3] - 费用缩减主要来自优化门店员工结构节省9.81亿元人事开支,减值损失减少11.48亿元,以及降本增效措施 [3] 股权变动与门店布局 - 阿里巴巴于2025年1月以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78.7%高鑫零售股权,结束自2017年开始的投资关系 [4] - 2025财年关闭8家大卖场和1家大润发Super,新开1家大卖场、4家大润发Super和4家会员店 [4] - 截至2025年3月底拥有465家大卖场、33家大润发Super和7家会员店 [4] 门店发展趋势 - 大卖场数量持续收缩,从2022财年490家降至2025财年465家 [5] - 大润发Super开店速度放缓,2025财年新开4家相比2024财年14家明显减少 [5] - 会员店业务略有增长,会员费收入同比增加0.2亿元至0.36亿元 [5] 区域分布与竞争策略 - 一线城市门店占比持续下滑,从2022年7.2%降至2025年6.4%,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75.6% [6] - 公司采取"低价好品质"策略,计划打造"天天低价+社区生活中心"模式 [6]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公司尚未明确调改方向,低价属于保守改革策略,未来可能继续调整 [6]
400+大卖场转型是关键!高鑫零售大区合并,关店“瘦身”能否见效考验刚开始
华夏时报· 2025-05-28 08:49
战略调整与组织优化 - 大润发将五大营运区调整为四大营运区(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原华中区16家门店划入华东区,25家门店划入华南区,6家门店划入华北区 [4] - 公司称调整目的是组织整合提效并优化顾客服务,否认裁撤东北大区计划 [2][4] - 2024年阿里退出高鑫零售,德弘资本成为控股方,管理层更换包括董事会主席黄明端离职、华裕能接任 [4] 财务表现与业态转型 - 2025财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4.05亿元,但收入同比下降1.4%至715.52亿元,主要因关店及供应链业务收缩 [6][7] - 2024财年收入同比减少13.3%至725.67亿元,净亏损16.05亿元(2023财年盈利1.09亿元) [6] - 大卖场数量持续减少:2024财年净关14家至465家,2025财年再净关7家,同期中型超市增至33家,会员店增至7家 [6][8] 业态布局与行业趋势 - 中型超市成为未来扩店主力业态,平均面积7084平方米(大卖场平均27974平方米) [8] - 公司计划重点打磨会员店模型,暂停新展店计划(除在建盐城、泰州店) [8] - 行业普遍转向中型门店及折扣店模式,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巨头已探索数千平方米门店 [9] 成本控制与运营优化 - 2025财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减少29.46亿元(降幅16.2%),行政及财务费用同步缩减 [7] - 关店止损策略显效,2024财年改造4家大卖场为会员店,2025财年通过闭店改善利润 [6][7] - 公司加入行业调改潮流,CEO沈辉带队考察胖东来,学习运营模式 [8]
高鑫零售发布2025财年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1 16:2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实现营收7155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4% [1][2] - 净利润386亿元人民币 同比扭亏为盈 2024财年亏损1668亿元人民币 [1][2] - 毛利17236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40% [2] - 销售及经营开支15232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162% 节省2946亿元人民币 [3] - 总资产55973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78% 总负债35545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87% [2] 业务结构 - 销售货品收入68482亿元人民币 占总收入957% 同比下降14% [1][2] - 收入下滑主因关闭亏损门店及收缩淘菜菜 天猫共享库存等供应链业务 [2] - 会员费及租户租金构成其余收入来源 [2] 门店网络 - 门店总数505家 覆盖207个城市 [1] - 大卖场减少7家至465家 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新增4家至33家 [3] - 大润发Super同店销售增长59% 将成为未来新开店主力业态 [3] 战略动态 - 推进全渠道多业态发展 重点改善门店盈利能力 [3] - 旗下品牌包括大润发 大润发Super M会员店 [3] - 阿里巴巴于2024年1月以每股138港元出售787%股权 退出公司股东行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