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折扣店
icon
搜索文档
大润发高层调整继续!高鑫零售再调转“船头”,大卖场迷茫寻觅新航向
华夏时报· 2025-09-13 13:28
高管变动与调查事件 - 大润发营运长管明武因涉嫌职务犯罪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 公司确认案件正在调查阶段 [2] - 公司回应称该高管个人行为不代表公司整体 日常运营和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内部拥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合规体系 [3] - 行业专家指出商超行业采购环节长期存在腐败问题 此次事件对零售行业相关岗位起到警示作用 并可能促进大润发未来发展 [3] 股权变更与管理层调整 - 2025年2月德弘资本从阿里巴巴手中接手高鑫零售控股权 原阿里系高管退出 [2] - 德弘资本创始人华裕能接替黄明端成为高鑫零售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 首席执行官沈辉职位不变 [3] - 2024年5月大润发进行营运区重组 从五大营运区调整为四大营运区(华东 华南 华北 东北)涉及门店重新划分 [4] 财务表现与成本控制 - 2024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高鑫零售净利润亏损16.05亿元 20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4.05亿元 [4] - 2025财年收入715.52亿元同比减少1.4% 盈利主要来自成本削减:销售及营销开支减少29.46亿元(降幅16.2%)行政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步减少 [4] 门店业态调整战略 - 大卖场持续收缩:截至2025年3月31日大卖场数量465家较报告期净减少7家 较2022年高峰期490家减少25家 [5] - 中型超市和会员店扩张:同期中型超市33家(净增1家) M会员店7家(净增4家) [5] - 行业出现普遍门店收缩现象:永辉超市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552家较2024年末净减少223家较高峰期减少近半 [5] 业务转型方向 - 公司明确将大卖场转型为社区生活中心 打造融合购物、体验与服务的一站式空间 [5] - 行业普遍探索三种转型路径:学习胖东来调改模式 发展会员店业态 布局折扣店业态(物美 中百集团等已实施) [5] - 沃尔玛中国同步布局社区店业态:第四家社区店在深圳开业 卖场面积600-900平方米 强调价格竞争力 [6] 转型挑战与行业观察 - 专家指出大卖场转型缺乏成熟方案 社区服务中心方向虽好但实施复杂 尤其中型体量门店(如大润发单店面积27974平方)转型难度大 [5] - 对比小型折扣店业态:盒马NB面积仅600-800平方 奥乐齐等小型店模式已验证成功 而大型商业综合体(十几万至几十万平方)具有功能组合优势 [6] - 行业共识转型存在不确定性 需进一步观察具体落地路径和效果 [5][6]
零售行业积极调整线下门店 物美集团进入折扣店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07:01
物美集团新业态 - 物美集团推出全新业态物美超值硬折扣店 首批6家门店在北京同步开业 该模式为北京零售市场首创突破 [1] - 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超过60% 直接对接工厂减少营销成本 采用工厂直供包装省去二次分装 运营效率提升 [1] - 商品选择优化 每年进行4-6次全品类检核 每周全渠道价格对比 确保全年低价无促销 [1] 折扣店运营策略 - 成立专门运营团队 商品围绕一日三餐与高频刚需做减法 总数控制在1300个以内 聚焦六大核心品类 [2] - 精选商品策略节省消费者时间 提升周转效率 压缩库存成本 简化供应链流程 实现系统性成本降低 [2] - 折扣店定位从低价向"综合性生活解决方案"进化 传统零售企业加速布局该领域 [2] 行业变革趋势 - 折扣店核心竞争力源于供应链深度优化 供应链效率与自有品牌能力成为竞争核心 [2] - 传统零售企业进入折扣店领域将重塑零售价值链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态系统竞争 [2] - 零售企业布局折扣店是对消费分级与效率革命的战略响应 短期加剧行业竞争 长期倒逼供应链重构与运营升级 [3] - 未来行业赢家需平衡低价与品质 效率与体验 并在供应链与数字化领域建立护城河 [3]
中国超市百强榜单出炉:永辉跌出前三,胖东来暴涨 76%,9000 亿背后藏着行业大分化
36氪· 2025-07-11 03:5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达9000亿元,同比增长0.3%,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反映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1] - 42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家企业门店数量增加,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与门店数双增长,行业分化加剧[1] - 前10企业销售额占TOP100总规模的66.6%,头部聚合效应显著,沃尔玛以1588.45亿元销售额领跑,同比增长19.6%[15][33] 头部企业竞争格局 - 沃尔玛、大润发、盒马稳居前三:沃尔玛销售额1588.45亿元(+19.6%),山姆会员店线上订单占比45%,付费会员超500万;大润发销售额764.16亿元(+0.3%);盒马销售额750亿元(+27.1%)[2][4][9][12] - 盒马首次跻身前三,永辉下滑2位至第四,华润万家下滑3位至第七,联华和物美各上升1位至第五、第六[13][15] - 头部企业通过业态创新巩固优势:沃尔玛山姆SKU精简至4000个,自有品牌Member's Mark占比35%;大润发升级Super业态与M会员店;盒马线上销售占比持续提升[4][5][7][9] 细分业态增长亮点 - 会员店与折扣店成增长引擎:Costco销售额87亿元(+58.2%),胖东来销售额80.94亿元(+76.0%),奥乐齐销售额翻倍至20亿元(+100%)[25][26][29] - 区域深耕企业表现突出:比优特销售额73.54亿元(+36.3%),信誉楼销售额73.16亿元(+4.4%),胖东来单店效益爆发式增长[21][23][25] - 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崛起:盒马"30分钟达"、京东到家协同线下超市,推动线上销售占比提升[30] 区域市场与数字化转型 - 华东地区为核心战场,聚集沃尔玛、大润发、盒马等头部企业;华南地区钱大妈以"不卖隔夜肉"定位抢占社区生鲜市场[30] - 数字化进入全产业链阶段:沃尔玛物流成本降15%,盒马线上订单占比超60%,永辉有机蔬菜等品类销售额增30%[31] - 未来趋势聚焦品质升级、全渠道运营与行业整合,中小超市需在供应链或区域深耕中建立差异化优势[31][32] 腰部与尾部企业动态 - 腰部企业分化显著:物美销售额578.97亿元(+24%),京客隆销售额25.61亿元(-15.5%),传统区域超市受电商冲击明显[11][18][52] - 尾部企业"以店冲量":第100名天津劝宝超市销售额4.8亿元(门店359家),行业竞争转向效率比拼[16][35]
2024年中国超市百强发布,整体销售规模约9000亿元
贝壳财经· 2025-07-10 03:5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约为9000亿元,同比增长0.3% [1] - 门店总数2.52万个,同比下降9.8% [1] - 42家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家企业门店增加,14家企业实现销售额和门店数双增长 [1] - 六成以上企业门店经营业绩得到改善,尤其是销售额在30亿元到100亿元的腰部企业占比最高 [2] 头部企业排名 - 销售规模前5位的企业分别为沃尔玛(中国)、康成投资(中国)、盒马(中国)、永辉超市、物美科技 [1] - 沃尔玛(中国)2024年实现销售1588亿元,继续居超市Top100首位 [2] 业态发展趋势 - 会员店、折扣店的销售额及门店数依然增长显著 [2] - 开市客、芯果科技(Hotmaxx)、尧地、奥乐齐等企业销售额均有大幅提升 [2] - 网络零售额占比继续提升,2024年超市Top100企业网络销售额占总销售的16.9% [2] - 前置仓对企业提升线上销售的作用逐步凸显 [2] 经营策略调整 - 超市Top100门店数量减少2750家,但通过多种整改措施整体销售同比提升0.3% [2]
市值缩水99%,这家企业黯然退市
第一财经· 2025-07-07 16:04
人人乐退市事件 - 公司股票被深交所终止上市并于2025年7月4日摘牌,成为首家退市的民营超市上市公司 [1] - 退市主因系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为负(2021-2023年),2023年审计报告含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段落 [6] - 2024年营收14.3亿元同比腰斩(-49.86%),净亏损0.17亿元,年内关闭45家门店、转让15家门店 [6] 公司历史与市值变化 - 2010年上市时门店规模达150家,市值峰值出现在2010年1月15日(136.68亿元),2015年仍多次超百亿 [4][5] - 2025年市值缩水至1.58亿元(7月3日收盘价0.36元/股),较峰值蒸发98.8% [7] - 截至2024年末仅存32家直营门店,较上市时减少近80% [6] 传统零售行业困境 - 电商低价竞争、租金人工成本高企导致实体零售利润率承压,部分门店因内部竞争加剧亏损 [6] - 高鑫零售2025财年营收715.5亿元(-1.4%),永辉超市2025Q1营收174.79亿元(-19.32%),净利1.48亿元(-79.96%) [11] - 家乐福中国2025年以1元对价出售4家子公司,反映资产大幅贬值 [9] 新业态冲击 - 会员店(沃尔玛、麦德龙)、折扣店(奥乐齐)通过高性价比商品分流客群,倒逼传统商超转型 [11] - 即时零售崛起(美团、淘宝闪购)推动配送时效竞争至30分钟级,挤压大卖场生存空间 [13] - 供应链成为核心竞争点,需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成本,但爆品开发周期长、难度大 [12] 行业转型方向 - 服务模式可借鉴胖东来,配送体系需向电商靠拢,供应链可参考会员店模式 [13] - 引入AI技术改善经营效率,否则可能重蹈人人乐覆辙 [13] - 业界预测2026年将有更多传统零售商面临关店或业态转型抉择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