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irono(小野)
icon
搜索文档
摩根大通:泡泡玛特二季报最大亮点:海外太猛了,“超级IP”Labubu之外,新IP也抢眼
美股IPO· 2025-08-20 01: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猛增367%至46.6亿元人民币 超出摩根大通预期4% [1][2][6] - 总收入同比增长204%至139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2][6] - 毛利率从64.0%提升至70.3% 增长6.3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从20.2%大幅提升至33.0% 增加12.8个百分点 [6][11] 区域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销售额同比猛增440%至55.93亿元人民币 贡献集团总营收约50% [1][3][6] - 美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142%至22.65亿元人民币 欧洲及其他市场增长729%至4.78亿元人民币 [6] - 海外门店单店销售额约为中国内地门店的4倍 线上销售占比从23.2%大幅提升至45.8% [1][3] IP矩阵表现 - 超级IP Labubu销售额同比增长668%至48.14亿元人民币 贡献集团销售额34.7% [1][6][7] - 新IP Twinkle Twinkle上市半年即实现3.89亿元人民币销售额 远超Crybaby和Hirono首年0.71亿/0.90亿元表现 [1][2][9] - Crybaby销售额同比增长249%至12.18亿元人民币 成为增速第二快IP [6][10] 运营数据 - 零售门店总数达571家 同比增长25% 其中海外门店162家 同比增长95% [6] - 海外新开门店42家 略低于摩根大通预期的51家 但线上销售和单店产出弥补差距 [4] - 2025年Q2遭遇产能瓶颈 但7月产能较6月翻倍 预计8月进一步改善 [12] 未来催化剂 - Labubu与优衣库联名T恤将于8月22日推出 《Labubu & Friends》动画第一季8月/9月首播 [12][14] - 有机会被纳入恒生指数 若纳入将产生约4.2亿美元需求 [12][14] - Labubu 4.0产品预告/圣诞春节前发布 可能推出互动/AI玩具产品 [12][14]
泡泡玛特二季报最大亮点:海外太猛了,“超级IP”Labubu之外,新IP也抢眼
华尔街见闻· 2025-08-20 00:2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同比飙升367%至46.6亿元人民币 较盈利预告高出4% [1] - 总收入同比增长204%至139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至70.3% 净利润率大幅提升12.8个百分点至33.0% [3][5] 海外业务表现 - 海外市场销售额同比猛增440%至55.93亿元人民币 贡献集团销售额的40.3% [2][3] - 海外单店销售额约为中国内地门店的4倍 线上销售占比从23.2%大幅提升至45.8% [2] - 美洲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1142%至22.65亿元人民币 亚洲地区增长258%至28.51亿元人民币 [3] IP产品表现 - 超级IP Labubu销售额同比增长668%至48.14亿元人民币 贡献集团销售额34.7% [3][4] - 新IP Twinkle Twinkle上市半年实现3.89亿元人民币销售额 远超同期Crybaby和Hirono首年表现 [1][4] - Crybaby销售额同比增长249%至12.18亿元人民币 成为增速第二快的IP产品 [3][4] 运营数据 - 零售门店总数达571家 同比增长25% 其中海外门店162家同比增长95% [3] - 海外新开门店42家 略低于预期51家 但线上销售和单店产出弥补差距 [2] - 第二季度遭遇产能瓶颈 7月产能较6月翻倍 8月预计进一步改善 [5] 增长催化剂 - Labubu与优衣库联名T恤将于8月22日推出 [5] - 《Labubu & Friends》动画第一季将于8月/9月首播 [5] - Labubu 4.0预告片将在圣诞节/春节前发布 [5] - 公司有机会被纳入恒生指数 [5]
央视新闻专访泡泡玛特王宁:中国潮玩如何让全球买单?
环球网· 2025-07-24 05:19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0年,最初为潮流集合店,2015年转型专注潮玩赛道,通过艺术设计与IP运营成为现象级企业[1][19]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内地累计注册会员超4600万,门店超400家,海外业务快速扩张[1] - 2024年境外营收达50.7亿元,预计海外销售将超越国内,北美市场或超越东南亚[28] - 战略目标从"中国迪士尼"升级为"世界泡泡玛特",定位全球潮流文化娱乐公司[1][30][33] 核心IP运营与产品逻辑 - LABUBU成为全球爆款IP,产能逐月翻倍但仍供不应求,采用预售制应对黄牛炒作[2][3][4] - 头部IP包括MOLLY(年销超1000万个)、DIMOO、Hirono等,通过情绪投射与艺术设计建立情感连接[6][14] - IP开发采用"搪胶毛绒"等特殊工艺强化设定(如LABUBU森林精灵形象)[4] - 盲盒业务占比降至50%以下,强调IP价值而非盲盒形式[25][26] 全球化与商业模式壁垒 - 海外采用全直营模式,选址兼顾艺术性与商业地标属性[29] - 构建"IP综合平台"生态,与迪士尼等国际IP合作联动(如MOLLY穿米老鼠服饰)[16] - 壁垒包括15年供应链/零售运营经验、艺术家资源积累及设计版权控制[15][17] - 商业模式核心为"From the world to the world",聚合全球艺术家资源由中国制造孵化后输出全球[27] 行业洞察与未来规划 - 潮玩定义为"艺术雕塑+玩具材质"的陪伴型精神消费,满足治愈、快乐等情绪需求[5][6] - 通过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等线下场景强化IP互动(如LABUBU魔法森林主题区)[12] - 计划探索电影化内容但保持谨慎,避免破坏IP原有形象设定[9][11] - 长期目标成为"树型企业",打造百年IP并培育新一代世界级中国消费品牌[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