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R450高铁列车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把握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关键与重点
搜狐财经· 2025-08-19 23:26
经济总体表现 -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增速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水平 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出口同比增长7.2% [1] - 前7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7.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7.2% [10] 消费与内需 - 前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 [6]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2% 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 [6]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每年可新增2000多亿元消费需求 可拉动万亿元规模新增投资需求 [9] 投资与产业升级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15] -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4% [15] - 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501万件 同比增长13.2% [15]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17] 创新与科技发展 -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100家 核心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 [18] - 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稳居世界首位 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位列全球第二 [17] - 每年STEM专业毕业生数量超500万 [17] 外贸与外资 - 上半年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61个 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 [11] - 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014家 同比增长11.7% [10] - 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启动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 占全部商品税目的比例达74% [12] 政策与改革 - 综合运用降准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充裕 [20] - 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 [21] - 出台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 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21]
五年“三跨越” 按下科技强国建设“快进键”
科技日报· 2025-08-07 09:20
科技领域重大突破 - 2021年6月首个自主勘探开发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一期投产 2022年6月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 2023年12月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试运营 2024年11月首艘自主设计建造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建成入列 2025年2月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10910米完钻[1] 基础研究进展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1000颗 观测到全球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2] - 量子科技领域实现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 刷新真纠缠比特数目世界纪录 首次实现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3] - 生命科学领域绘制世界首套猕猴大脑皮层单细胞空间分布图谱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通过国家验收[3] - 深空探测领域嫦娥五号实现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 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3] - 2024年自然指数排名全球前十高校与科研机构中7个来自中国 热点论文数量占世界总量48.4%保持第一位 高被引论文数量保持世界第二位[4] 战略高技术突破 - "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每天输送超过1500万立方米深海天然气 二期大气田投产后建成我国最大海上气田[5] - 高铁运营里程超4.8万公里占全球三分之二以上 CR450高铁列车全球速度最快[7]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7]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实现商业运营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全船贯通计划2026年底交付[7]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 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显著进步[8]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5G网络 5G通信技术大规模商用[8] -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一批自主研发大模型不断涌现[8] - 2021-2024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 2024年上半年增长14.3% 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从2020年15.3%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16.9%[8] 创新生态建设 - 202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到1.2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9] - 修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完善科学基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 实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9] - 实施减税降费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励企业研发投入[9] - 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 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 牵头发起"深时数字地球"和"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10]
人民日报头版:奋力迈向交通强国
快讯· 2025-07-28 00:53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 - 行业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局部先进到系统提升 [1] - 攻克地质难题,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贯穿天山南北 [1] - 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成功亮相,体现自主创新能力 [1] - 2800多公里长江干线航道实现5G全覆盖,人工智能加速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等领域 [1]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全国超1/3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超2/3省份实现县县通高速 [1] -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 [1]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和91.2%人口 [1] - 快递服务网路条数增加2.33万条 [1] 交通投资与运输量 - 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 [1] - 同期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37.6亿人次 [1]
奋力迈向交通强国(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7-27 22:0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复兴号高铁时速达350公里,领跑全球高铁速度 [1] - 2024年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公路里程增加5.35万公里 [1] - 天山胜利隧道贯穿天山南北,成为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 [2] - 全国超1/3省份实现市市通高铁,超2/3省份实现县县通高速 [2] - 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加速 [2] 交通科技创新 - 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成功亮相 [2] - 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5G全覆盖 [2] - 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等领域加速应用 [2] - 港珠澳大桥与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展现交通科技突破 [1] 物流运输效率 - 义乌与宁波舟山港铁海联运累计运输量突破100万标准箱 [3] - 2024年全国物流成本降低约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 [3] - 铁路、水运货物周转量较2020年分别增长17.5%和33.6% [3] - 快递最高日处理能力达7.29亿件 [3] 国际交通网络 - 海上航线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钱凯港等新港口投入运营 [4] -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新增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线路 [4] - 民航国际航线通航境外83个国家的213个城市 [4] - 邮政网络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交通服务能力 - 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474亿元 [2] - 城市客运量约1068亿人次,日均2亿人次使用公共交通 [3] - 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3] - 航空服务覆盖全国92.6%地级行政单元和91.2%人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