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的精准营销

搜索文档
长城基金刘疆:看好算力、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细分领域
新浪基金· 2025-09-01 10:07
AI对经济的重塑影响 - AI对经济的重塑效应有望堪比移动互联网 其影响是全方位和深层次的 不仅限于科技行业 更将广泛渗透至传统领域[1] - AI会大幅提升传统行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并深刻改变整个经济和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 - 投资者正在积极寻找并布局那些能够有效利用AI技术进行智能化升级的企业 无论其身处科技行业还是传统领域[1] 国内科技巨头AI发展特点 - 国内科技巨头对于AI的投入节奏保持积极的同时相对稳健 倾向于做新技术的快速跟随者[1] - 国内公司在商业化落地和变现效率方面更有优势[1] - 国内算力方面存在制约 但条件正在积极改善 特别是国内算力芯片正在快速发展[1] AI商业化进展与投资指标 - 部分公司的AI产品已开始创造良好收益 如短视频平台的AI工具收入正快速增长 AI驱动的精准营销也贡献了增量收入[2] - 投资者应关注各类AI产品的用户数和流量增长指标[2] - 国内公司在商业化落地和变现效率方面具备自身优势[2] AI驱动的细分投资领域 - 算力领域的景气度已率先爆发 光通信 PCB 液冷等细分方向的机会正在展现[2] - 应用的潜在爆款值得期待[2] - 人形机器人正走向量产 无人驾驶出租车 无人物流 eVTOL等低空经济领域也有望迎来量的成长[2]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二季度调仓情况揭晓
证券日报· 2025-08-28 16:06
基金经理调仓情况 - 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增持新诺威 持股数量从626.61万股增至2018.39万股[2] - 葛兰新进丽珠集团和贝达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2] - 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混合"增持巨化股份和晶晨股份 巨化股份成为其第一大重仓股[2] - 谢治宇减持海大集团 新进蓝思科技2798.72万股[2] - 傅鹏博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增持巨星科技[3] - 傅鹏博减持胜宏科技 三诺生物和迈为股份 新进东芯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3] 行业投资焦点 - AI被视为科技产业核心驱动力 显著提升科技行业成长前景[4] - AI推动短视频平台工具收入快速增长 精准营销效率提升贡献增量收入[4] - AI对经济重塑效应堪比移动互联网 将大幅提升传统行业生产经营效率[4] - 人形机器人 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有望受益AI加速发展[4] - 创新药行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国际化推进有望培育一批国际化公司[4]
长城基金刘疆:AI驱动下,科技板块或持续出现投资机会
新浪基金· 2025-08-28 08:14
科技板块近期表现驱动因素 - 流动性环境改善 宏观经济进入降息周期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确立 为权益市场投资创造有利流动性环境[1] - 政策面积极精准 通过以旧换新等补贴拉动需求 通过反内卷等方式引导市场有序竞争 大力推动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 - 科技产业创新周期启动 AI技术革命驱动科技产业迎来创新周期 新兴产业驱动的投资机会具有爆发潜力[1] 两轮行情差异分析 - 春节后行情由DeepSeek等大模型突破性进展驱动 市场反应呈现结构性分化 AI应用等理论受益方向走势强劲 部分算力等短期逻辑受损方向经历回调[2] - 近期行情驱动因素更广泛深入 海内外AI产业持续发展 科技巨头资本开支预期回升 算力需求预期重回积极 大模型和软硬件应用迭代创新驱动新行情[2] 科技板块关注度提升推动力 - AI推动科技行业投资价值与成长前景显著提升[3] - 积极市场氛围下科技成长板块易形成投资共识[3] - 科技板块曾有较大幅度调整 空间上具备相对优势[3] 泛AI板块投资价值体现 - 算力领域彰显投资价值[3] - AI能力发展提速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领域[3] - 大模型发展和多模态能力进化对Agent、视频、游戏和终端等应用带来积极影响[3] 科技巨头AI资本开支转化分析 - 资本开支具有战略前瞻性 为加强领先优势或抢占未来制高点[4] - 部分公司AI产品已创造较好收益 短视频平台AI工具收入快速增长 AI驱动精准营销效率提升贡献增量收入[4] - 投资者可关注AI产品用户数和流量增长情况[4] 国内科技巨头AI投入特点 - 倾向于做新技术快速跟随者 商业化落地和变现效率更具优势[4] - 算力方面存在制约但条件积极改善 国内算力芯片快速发展[4] AI技术溢出效应 - AI对经济重塑效应有望堪比移动互联网 影响全方位深层次[5] - 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全方位影响编程、办公平台、Agent及软硬件应用使用逻辑和商业逻辑[5] - 在传统行业大幅提升生产经营效率[6] - 在新兴产业端推动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和低空经济等加速发展[6] 二级市场对AI影响的反应 - 投资者积极寻找和布局能有效利用AI技术进行智能化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AI+标的[6] 科技板块估值水平评估 - 绝对位置相比2020年上一轮高点尚有距离 离2015年高点差距更大[7] - 新上市优秀公司增多 存量企业整体规模和盈利质量显著提升[7] - 短期市场情绪快速升温可能导致部分标的波动加剧 存在局部过热可能[7] - 中长期在AI驱动产业逻辑支撑下还有持续挖掘投资机会空间[7] A股和港股长期机会 - A股和港股汇聚国内优秀公司 有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持续回报[8] - 此前市场经历较长时间回调 当前应保持积极乐观长期视角[8] 科技板块细分领域成长前景 - AI推动产业变革是长周期过程 中长期诸多方向有望呈现积极成长态势[9] - 算力景气度率先爆发 算力卡、光通信、PCB和液冷等细分方向成长性和投资机会逐渐展现[9] - 应用潜在爆款值得期待[9] - 硬件场景方面人形机器人正走向量产 有望改变生产生活方式[9] - 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无人环保、无人装备和eVTOL等新兴硬件领域有望迎来放量成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