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超能训练场
icon
搜索文档
教育人服行业专题暨2025年中报总结:掘金中报背后的就业、升学新趋势优于大市
国信证券· 2025-09-10 14:49
好的,我将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总结这份教育人服行业研报的关键要点。作为拥有10年经验的分析师,我会专注于核心内容,剔除不相关信息,并确保引用准确的数据和文档来源。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优于大市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教育人服行业整体景气度延续,营收同比增长11.0%,业绩同比增长28.0%,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释放和AI技术赋能 [1][16] - 就业市场呈现技能型人才与高学历人才并重的二元化趋势,大专毕业生因技能优势和合理预期获得offer比例最高达57%,而AI等高科技行业则快速吸纳硕博高学历人才 [3][38][45] - 教育服务端出现五大结构性变化:K12教培及民办高中招生高景气、大学生"回炉"职校学技能成趋势、考公热但上岸率走低致需求分层、考研留美人数下滑、民办高校招生分化 [4][52][62][68][72][75] - 投资建议聚焦三大赛道:K12教育龙头(卓越教育、豆神教育等)、人力资源服务(BOSS直聘、科锐国际等)、直接赋能就业的教育服务(中国东方教育等) [5][9][77] 行业总体表现 - 2025H1国信社服教育人服板块总体营收同比增长11.0%,较2024H1增速下滑11.0pct,主要因K12板块经历快速修复后自然放缓 [16] - 板块业绩同比增长28.0%,显著优于收入增速,行业净利率约9.7%,同比提升1.3pct,盈利改善主因规模效应和AI赋能下的成本控制 [16] - 子行业收入增速排序:K12教培(17%)>基础学历教育(14%)>人力服务(10%)>职业培训(8%)>民办高教(7%)>公考(-5%) [1][21] - 子行业业绩增速排序:人力服务(63%)>基础学历教育(43%)>职业培训(42%)>K12教培(36%)>民办高教(9%)>公考(-7%) [1][22] 股价市场表现 - 年初至今(2025/1/2-9/7)人服行业跑赢大盘9.7pct,5只个股全部上涨;教育行业指数跑输大盘2.6pct,个股分化显著 [2][27][28] - 涨幅领先个股:中国东方教育(+194%)、BOSS直聘(+74%)、高途集团(+64%),分别受益于蓝领培训需求、招聘环境改善和线上线下双布局 [2][31][32] - 人服板块全面上涨,BOSS直聘涨幅74%,科锐国际涨幅46%,同道猎聘涨幅32%,主要因招聘环境改善和AI技术赋能 [27][31] - K12教培板块8只个股上涨,高途集团涨64%,卓越教育集团涨48%,豆神教育涨31%,体现板块高景气度 [32] 就业市场趋势 - 技能型人才就业顺畅,大专应届毕业生获得offer比例56.6%(+2.2pct),高于本科45.4%和硕博44.4% [38] - 蓝领招聘需求强劲,BOSS直聘2025Q2蓝领收入占比提升至近40%,服务业和制造业招聘表现突出 [3][44] - AI科技行业吸纳高学历人才,2025H1 AI相关岗位增速超30%,AI技术人才中硕博学历合计占比67.9%,增速均超20% [44][45] - 中高端人才招聘仍在修复,猎聘付费企业客户数同比降幅缩窄至0.9%,科锐国际中高端人才寻访业务营收同比下滑1.18% [44] 教育服务端变化 K12与学历教育 - K9阶段收入增速快于高中,好未来25H1收入增40.5%,豆神教育主业增43%,高中业务增速约18-20% [52] - 素养类培训(大语文、数学思维)景气度好于素质培训(机器人编程),盛通股份ToC科学教育收入下滑23.5% [53] - AI教育产品表现亮眼,豆神教育"AI超能训练场"上线一周GMV破1740万元,抖音平台GMV超2100万 [54] - 普通高中毛入学率提升,民办普高学生占比上升,中职招生承压,天立国际控股在校生预计维持10%增长 [59] 职业培训与公考 - 大学生"回炉"职校学技能获认可,52.2%毕业生认为有助于就业,中国东方教育15个月课程招生高增 [62][67] - 公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25年国考报名341.6万人(+13%),但上岸率波动走低至1.2%,致培训需求分层 [68][69] - 公考机构应对策略分化,粉笔收入略降但推AI刷题班,华图山鼎凭借下沉市场收入逆势增长 [69] 升学与留学 -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滑,2025年同比降11%;留美人数承压,23-24学年中国留美研究生、本科生、本科以下学历人数分别同比-3%、-13%、-31% [72] - 新东方-S留学业务增速放缓,但通过挖掘其他目的地需求维持正增;大学生业务依靠品牌优势维持20%增速 [74] - 民办高校招生分化,头部高校如上市公司旗下高教在校生人数仍稳健扩张 [75][76] 重点公司推荐 - K12教育推荐:卓越教育集团、豆神教育、学大教育、天立国际控股、新东方-S [5][77] - 人力资源服务推荐:BOSS直聘(蓝领业务+AI大模型)、北京人力、科锐国际、同道猎聘 [5][77] - 就业教育服务推荐:中国东方教育(区域中心建设+多技能培训)、粉笔、华图山鼎 [9][77] 估值预测 - 重点公司2025年预测PE:学大教育22.7倍、新东方-S19.6倍、BOSS直聘22.8倍、中国东方教育17.4倍 [79] - 部分公司业绩弹性显著:好未来2025-2027年预测净利润12.2/19.2/28.4亿元,对应PE37.7/23.9/16.2倍 [79]
豆神教育上半年净利同比增五成 加码布局人工智能教育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4:0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49亿元 同比增长36.1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0.33% [1] - 基本每股收益0.0503元 [1] 业务收入构成 - 艺术类学习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416.02万元 [1] - 直播电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65.61万元 [1][3] - 智慧教育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81.14万元 [1] 人工智能教育布局 - 自主研发AI大模型"豆神AI" 具备超拟人私教问答、写作参谋、作文批改等功能 [2] - 2025年7月推出"AI双师"及"AI超能训练场"新产品 覆盖多科目学习场景 [2] - 将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与美育课程深度融合 开发教育垂类大模型 [2][3] - 已完成国内语言文学领域的模型图谱和算法开发 多套模型完成算法备案 [3] 直播电商与内容IP - 由董事长带队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多平台打造文学文史类内容IP [3] - 通过直播电商实现品牌传播与产品销量双提升 [3] 文旅游学业务 - 紧贴"文旅+教育"政策导向 推出多条主题研学线路 [3] - 打造线上客户与线下文旅产品的融合体系 [3] 智慧教育服务 - 为区域与学校提供数字校园、虚拟教研室、AI阅卷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3] - 持续签约多省市重点项目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3] 研发投入与技术发展 - 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 重点推进AI大模型训练优化和多模态交互 [3] - 组建由算法专家和工程专家组成的AI团队 [3] - 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与国产化替代趋势 [3]
教培迈向“无人”时代,AI教师能替代真人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4:47
产品发布 - 豆神教育发布AI-Class产品矩阵,包括AI自主练习、AI双师、AI伴学机器人,这是教育大模型原生产品的新探索[1] - AI-Class由"AI超能训练场+AI双师+学伴机器人"组成,前两者为类课程软件,后者为智能硬件[2] - 产品具备三大能力提升:实时问答、3D动图板书、自动补全作文等混合教学功能[2] 行业发展背景 - 教培行业经历线下辅导班(2000年)、在线直播大班课(2015年)、AI教师三个阶段[4] - 线下名师班额约40人/班,年服务1700人;在线直播大班课可达5万人同时上课,技术极限预估20万人[4] - AI教师通过"抽象化"名师实现数万学生实时一对一互动,突破在线教育单向输出局限[4] 产品竞争环境 - 2024年教育公司密集推出全科答疑产品,但受通用大模型竞争影响商业化受阻[5] - 家长更倾向为课程付费,"视频课+真人辅导"模式已跑通,为AI教师产品创造机会[5] - 近期新东方、洋葱学园、高途等相继推出AI教师产品,豆神教育率先形成体系化方案[7] 公司战略定位 - 豆神教育从线下转型后,通过直播销售录播课维持运营,并顺势研发AI产品[7] - 2024年下半年推出在线直播大班课,单门课程单月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7] - 计划2025年加大线下投入,将AI教师与线下小班课、研学营等场景结合[8] 产品局限性 - 当前产品更适合语文教学,AI技术为拓展英语、数学科目提供可能[8] - 教学层面需提升AI主动提问能力,技术层面需解决大规模实时响应问题[9] - 商业模式采用高价导流策略(千元价位),转化效果有待验证[10]
豆神教育(300010) - 2025年7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9 12:04
分组1: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包括国海证券、国信证券等众多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7月8日下午 [2] - 活动地点在北京诺金酒店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窦昕、董事兼CEO赵伯奇等 [3] 分组2:公司新产品情况 - 发布AI教育生态矩阵,涵盖AI双师、AI超能训练场、AI学伴机器人,标志素质类学习服务业务全面科技化、人工智能化,涵盖多科目,打造全学习场景新教育产品形态,促进教育普惠 [5] - AI双师以“学”为出发点,真人名师与“AI超人名师”协同授课和课后辅导,制定学习策略 [5] - AI超能训练场以“习”为出发点,有“AI超人名师”、建模互动、混合落实三大要素 [5] - AI学伴机器人以“伴”和“育”为出发点,可在多场景陪伴孩子,提供多种服务 [6] 分组3:公司业务进展 - 采用降维、错位竞争策略,英语产品已上线,后续其他科目将陆续推出 [7] 分组4:算力情况 - 行业内高并发AI推理需大量GPU资源,公司进行算法优化,包括利用图谱数据训练专属小尺寸模型、制作分层预设化数据、采用端模一体技术方案 [8] - 经压力测试,目前可实现20万人同时在线推理服务 [8] 分组5:产品推广计划 - “超练”AI - Class课程利用现有新媒体平台推广销售,预计7月21日正式启用,试销情况良好且在迭代中 [9] - 学伴机器人通过与大型3C渠道合作、现有新媒体平台售卖、探索to B合作模式、与电视台节目运营号及明星达人合作带货等四条渠道推广销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