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影像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日联科技20250928
2025-09-28 14:57
日联科技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日联科技是国内领先的X射线智能检测系统提供商 业务覆盖X射线源 AI影像软件和检测装备全产业链[2]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 新能源电池 汽车零部件等高精度检测领域[2] * 客户包括比亚迪 宁德时代 立讯精密 中芯国际及华为等龙头企业[2][3] 核心财务表现与增长 * 公司过去四年营收复合增速接近38% 利润及扣非利润复合增速达到60%[2]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增长接近100% 预计三 四季度报表表现强劲[2] * 2025年一季度收入增速33% 二季度收入增速43%[5] * 从2020年至2024年的营收复合增速达到38.6% 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到56%[10] 核心技术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国内唯一能够量产X射线源的企业 打破了国外垄断[2] * X射线源核心部件占设备成本约30% 毛利率高达70%-80% 净利率较高[2][6] * 公司深度融合AI技术 首创工业X射线检测数据加算法加算力的AI智算闭环系统 发布业内首款工业检测影像AI垂直大模型[3][20] * 公司计划在2025年达成2,300至2,400套自研自产目标 实现95%至100%的自供比例[10] 市场空间与行业前景 * 预计到2030年 中国X射线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 复合增长率高达20%[3] * 2024年全球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为574亿元 到2030年预计超过1,000亿元[18] * 2024年中国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为187亿元 预计到2030年达到35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速10.3%[18] * 半导体 新能源电池及电子制造行业快速增长推动了X射线设备需求[3][11] 各细分领域市场情况 **半导体与电子制造领域** * 2024年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制造领域的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为124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3.3%[19]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4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12.4%[19] * 国产渗透率不足5%[19] * 在电子制造领域 全球市场规模为23亿元 中国市场规模为11亿元 日联科技是国内唯一代表企业[13] **新能源电池领域** * 2024年中国新能源电池领域X射线检测设备的市场规模为13亿元[14] * 中国企业主导该市场 占据75%的市占率[14] * 日联科技 正业科技和大成精密位于第一梯队 市场份额均超过5%[14] **铸件 焊件领域** * 2024年全球X射线检测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7.4亿元 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0.7% 到2030年有望达到71.8亿元[15] * 国内本土企业市占率为28% 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有40.1%的份额[15] * 本土代表企业包括日联科技 奥龙射线和丹东华日 每家的市占率在3%至5%之间[15] **食品异物检测领域** * 2024年中国食品异物检测领域X射线设备市场规模为7亿元 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6.8%[16] * 2024年中国食品制造业整体规模达到2.19万亿元[16] 研发进展与产品布局 * 公司已自研开管式X射线源及一体化大功率小焦点X射线源 并已实现小批量出货[3][4] * 在铸件 焊件检测领域 CT检测技术投入进度为33.2%[23] * 在异物杂质X射线高速检测技术研发方面 项目投入进度为62.9%[24] * 公司掌握了158项知识产权[10] 发展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IPO后账上现金约20亿元 计划通过境内外投资并购团队进行外延扩张[2][6] * 2025年上半年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200万美元认购创新电子10%股份以切入美洲市场[27] * 公司收购珠源九源电力电子科技45%股份 并使用自有资金3,000万元对其增资以拓展电性能检测领域[27] * 公司坚持横向拓展与纵向生根的发展战略 目标成为工业检测平台型企业[26] 海外扩张与全球布局 * 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突破10% 产品已出口至7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公司具备向海外扩张的潜力[2][6]
日联科技孔海洋:巩固扩大AI智检技术优势 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上海证券报· 2025-09-07 18:31
核心技术突破 - 微焦点/纳米焦点X射线源是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的核心部件 决定整机性能天花板及空间分辨率 穿透能力 成像稳定性三大核心指标 [2] - 公司实现闭管微焦点 开管射线源 大功率射线源等多类型X射线源的全谱系覆盖 成为国内唯一实现从基础理论 关键材料 制备工艺到可靠性验证全链条覆盖的企业 [2] - 闭管射线源覆盖90kV至150kV电压范围 开管射线源技术突破至百纳米级别 [2] AI技术应用 - 从传统视觉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逐步引入AI算法 AI影像软件成为设备的"大脑"和"神经" [3] - 通过射线影像与视觉影像 超声影像等多模态融合显著提升检测效果 设备检测效率和精度获得进一步提升 [3] - 构建工业X射线检测"数据+算法+算力"的AI智算闭环 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3]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加大AI影像软件领域研发力度 拓展海量数据 算法智脑 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等领域 [3] - 依托客户资源与AI技术储备 加速从高端智能检测装备制造商向AI驱动的工业智能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3] - 半导体检测装备发展需要经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持续过程 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3]
日联科技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AI+射线源拓宽护城河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2:4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近一倍 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增长超两倍 [1] - 上半年营业收入4.6亿元 同比增长38.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79.36万元 同比增长7.8% 扣非后净利润5965.64万元 同比增长15.34%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61亿元 同比增长42.55% 环比增长30.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46.52万元 同比增长10.44% 环比增长34.35% 扣非后净利润3978.76万元 同比增长45.71% 环比增幅达100.25% [1] 行业应用领域 - X射线智能检测设备覆盖集成电路后道封测环节并向前道晶圆检测环节拓展 [2] - 在线3D/CT检测设备覆盖国内外头部PCB及PCBA厂商 市占率国内第一 [2] - 新能源电池检测覆盖动力类 消费类 储能类电池 实现在线离线及2D/3D检测全覆盖 已向半固态电池厂商提供检测设备 [2] - 铸件焊件检测设备覆盖国内外知名汽车制造商 AI智能检测技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3] - 食品异物检测设备获海天味业 中粮集团 三只松鼠等头部客户认可 上半年营收高速增长 [3] - 针对人形机器人构建"骨骼-神经-心脏"多维健康诊断体系 [3] 技术研发突破 - 上半年研发费用5445.80万元 同比增长32.34% 营收占比11.83% [4]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650项 其中发明专利101项 形成158项技术秘密 [4] - 实现自研微焦点X射线源大批量生产 打破美日垄断 [4] - 纳米级开管射线源和大功率射线源实现产业化 获电子半导体头部客户认可并小批量出货 [5] - 发布工业射线影像AI垂直大模型ADR系统 建设全球首家大型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算力中心 [5] - AI影像软件系统应用于所有X射线检测设备 [5] 战略发展布局 - 投资并购创新电子(主营X射线检测系统 面向美洲市场)和珠海九源(主营新能源电能变换与智能检测设备) [6] - 拓展视觉 声学 多光谱 电性能等检测技术 与X射线检测技术形成协同互补 [6] - 在新加坡 匈牙利 马来西亚 美国设立子公司或工厂 产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及地区 [7] - 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首次超10% 同比增长82.8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