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降解塑料
icon
搜索文档
家联科技涨1.17%,成交额4910.48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544.06万
新浪财经· 2025-09-26 08:06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为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植物纤维制品、纸制品及其他[2] - 塑料制品占主营业务收入84.41% 生物全降解制品占比14.25%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34%[7] - 公司专注于PLA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在消费级FDM材料及制品领域提前布局并产业化 3D打印耗材可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多个领域[2] 市场与销售 - 公司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 2021年外销占比达70.47%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为55.43%[2][3] - 主要外销区域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主要客户为海内外知名大型商超以及连锁餐饮企业[2] - 公司开拓了跨境电商平台的线上市场对产品进行境外推广和销售[2] 产能布局 - 泰国工厂作为重要海外产能布局节点 已投放包括3D打印线材、塑料餐饮具及家居用品和植物纤维制品等产线在内的多类产能 目前各产线正逐步投入生产[3]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23亿元 同比增长5.26%[8]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6466.98万元 同比减少204.81%[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84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40万元[9] 股票交易 - 9月26日股价上涨1.17% 成交额4910.48万元 换手率1.88% 总市值37.01亿元[1] - 当日主力净流入23.59万元 近3日主力净流入152.94万元 近5日主力净流出544.06万元 近10日主力净流出2264.06万元 近20日主力净流出5951.71万元[4][5] - 主力持仓占比6.79%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没有控盘[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20.71元 目前股价靠近压力位19.16元[6]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906户 较上期增加3.72%[8] - 人均流通股22811股 较上期增加34.95%[8] 行业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7]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预制菜、可降解、新材料、融资融券、跨境电商等[7]
PLA、PBAT市场走向如何?多家生物降解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最新判断
搜狐财经· 2025-09-22 06:17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报告期内,受生物降解新材料市场、环保等多重因素影响,PBAT目前处于停 产状态,改性料及制品处于低负荷生产,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问:一方面回答说PBAT目前停产,一方面又说该项目做大做强,你们不觉得这自相矛盾吗? 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将结合行业发展规律统筹自身培育模式,不断调整业务节奏,努力实现市场突破, 争取订单,以销促产。结合市场需求,按照订单组织生产,全力提升产能利用率。感谢您的关注。 问:目前可降解塑料行业政策推进似乎放缓,公司如何看待PBAT业务的未来前景?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禁塑"政策推进缓慢,对可降解塑料行业短期需 求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公司坚定看好可降解塑料行业的未来发展,将继续布 局打通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竞争优势,厚积薄发,打好治塑攻坚 战。 韦伯咨询获悉:近日,生物降解行业上市公司陆续举行半年度业绩说明会,或答投资者问,其中涉及对 PBAT、PLA后市的看法,以及该公司的未来布局,摘录如下,以供参考。 问:网上有消息说公司主营业务生物降解材料(PBAT停产),是否属实? 答:目前 ...
上海正式启动“史上最严禁塑令” 家联科技称已备好多种环保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03:34
上海禁塑令政策 - 上海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上海典范的决定》 明确禁止或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并推广可循环 易回收 可降解替代产品[1] - 新规重点针对外卖行业一次性塑料制品 将清除带PE淋膜咖啡杯和PLA涂层餐盒等"伪环保"包装[1] - 执法力度显著升级 违规单位最高罚款10万元 个人经营者最高罚5000元 屡次违规者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1] 可降解塑料行业前景 - 中国PLA和PBAT年总产能预计到2025年达360万吨 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为65%[2] - 可降解塑料推行是长期确定性趋势 未来有望开启千亿级市场[2] - 再生塑料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行业在政策支持和需求驱动下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1][2] 家联科技业务布局 - 公司从事塑料制品及生物全降解制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生物全降解制品 塑料制品 植物纤维制品 纸制品四大类[2] - 产品应用覆盖家居 快消 餐饮 新茶饮 咖啡等领域及大型企业 航空 家庭日用等消费场景[2] - 环保政策趋严加速可降解制品对传统塑料替代进程 为公司创造广阔市场扩容空间[2] 家联科技环保解决方案 - 植物纤维浆产品以甘蔗浆 竹浆 木浆等可再生植物纤维为原料 可替代传统发泡塑料用于商超生鲜包装 食品包装 电子产品内衬[3] - PLA生物降解制品以玉米 木薯等植物淀粉为原料 在工业堆肥条件下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适用于外卖餐盒 饮料杯 餐具等场景[3] - PHA环保制品由微生物发酵合成 具有较高生物相容性[3]
长鸿高科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6.25%
证券日报网· 2025-08-28 05: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43亿元 同比增长16.2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7.66万元 [1] - 第二季度营收11.25亿元 环比增长56.79%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810.54万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经营状况分析 - 第一季度受子公司长鸿生物PBT装置停工技改及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 [1] - 第二季度起生产逐渐稳定 市场呈现回暖趋势 [1] - 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1] 产能建设进展 - 25万吨/年溶液丁苯橡胶扩能改造项目二期已建成投产 [2] - 5万吨/年TPE黑色母粒技改项目已建成投产 [2] - 黑色母粒总产能达11万吨/年 初具行业规模 [2] - 广东长鸿丙烯酸产业园项目一期按计划开工 基础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推进 [3] 技术改进成果 - 长鸿生物PBT装置技改完成 产品产能与质量同步提升 [2] - 扩能提质技改项目按期完成 [2] 战略布局规划 - 形成TPES和PBAT领域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格局 [1] - 着力构建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体化全覆盖产业布局 [1] - 2025年投资建设并储备多个新项目及技改项目 [1] - 下半年持续推进关键项目产能释放 强化市场竞争力 [3]
家联科技涨0.50%,成交额7449.91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616.63万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37
核心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塑料制品(占比74.96%)、生物全降解制品(占比12.82%)、纸制品及其他(占比6.77%)、植物纤维制品(占比5.45%)[2][7] - 公司在PLA材料研发与应用领域提前布局并产业化,生产的3D打印耗材可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多个领域[2] - 公司为全球塑料餐饮具制造行业领先企业,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2021年外销占比达70.47%,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为55.43%[2][3]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向 - 8月25日公司股价涨0.50%,成交额7449.91万元,换手率2.78%,总市值38.34亿元[1] - 当日主力净流入112.56万元(占比0.02%),近20日主力净流出4039.54万元,主力持仓占比5.84%且筹码分布非常分散[4][5] - 所属行业主力资金连续2日减仓,净流出1.44亿元[4] 技术面与交易数据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9.07元,股价当前介于压力位20.80元与支撑位18.75元之间[6] - 股东户数5694户(较上期增加13.93%),人均流通股16903股(较上期减少12.21%)[7]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1.29%),归母净利润亏损2495.75万元(同比减少157.54%)[7][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840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440万元[9] 行业与概念属性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轻工制造-家居用品-其他家居用品,概念板块包括小盘、跨境电商、3D打印、融资融券、新材料等[7] - 公司受益于人民币贬值,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开展线上境外销售[2][3]
新天力北交所IPO: 120余项财务数据规律性变化下,报告期内未分配利润突然转正迷雾重重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28
行业背景与公司概况 - 食品容器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主要受益于加工食品需求增加和电商及外卖行业兴起 [1] - 新天力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注于热成型食品容器领域 主营塑料食品容器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拟于北交所公开发行2341.78万股普通股 募资39763.79万元 用于年产36000吨塑料食品容器扩产项目 [1] 行业竞争格局 - 塑料食品容器行业呈现"大行业、小企业"格局 进入门槛较低 参与者众多 [2] - 除少数自动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外 多数企业规模较小 包括家庭作坊式企业 [2] 政策风险与可持续性 - 限塑令政策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行分阶段禁限管理 2025年前主要针对吸管和餐具 但海南等省份已禁止非生物降解餐饮具 [3] - 公司93.15%收入来自塑料食品容器业务 若限塑范围扩大或采取"一刀切"政策 将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4] - 公司未涉及可降解塑料产品开发 与国际环保趋势脱节 出口收入占比极低 [4][5] 财务数据真实性疑点 - 2021-2023年塑料食品容器收入占比从91.07%升至95.11% 销售价格从1.82万元/吨降至1.68万元/吨 [9] - 纸制食品容器收入从6715.98万元降至3568.81万元 收入占比从7.06%降至3.52% [9] - 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稳定在62%-64%之间 大客户依赖明显 [9] - 季度收入分布异常均衡 各季度占比20%-30% 与冷饮旺季特征不符 [11][12] - 人均年产值达74-77万元/年 是所在地台州人均GDP的8.16倍 [13][14] 盈利能力疑点 - 综合毛利率为19.53%、17.13%、18.78% 低于行业平均值且为可比公司中最低 [15] - 塑料食品容器毛利率从19.26%降至18.07% 纸制容器毛利率从18.80%升至24.89% [16] - 2020年末未分配利润为-2363.89万元 报告期内突然实现累计净利润14400.89万元 [20] - 2022年所得税费用为-238.20万元 可弥补亏损从3498.14万元增至6588.09万元 [20] 成本与采购数据异常 - 直接材料成本从48994.85万元增至50458.28万元 [18] - PP采购价从7774.38元/吨降至6772.47元/吨 PET采购价从5692.09元/吨升至6462.68元/吨 [18] - 电费金额从5502.18万元增至7626.39万元 [18] 员工福利与合规问题 - 2021年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仅31.14% 社保缴纳比例60.72% 2022年进一步下降 [21] - 2023年才改善至85.10% 未缴纳原因为设定了入职年限和岗位职级限制 [21][22] 募投项目合理性 - 扩产项目计划新增36000吨塑料容器产能 但报告期产能利用率存在波动(90.70%、83.38%、97.43%)[34] - 研发中心投入4540.33万元 但在研项目仅3项 总金额不足700万元 [34] - 研发费用率勉强达标(3.24%、3.28%、3.29%) 接近高企认定底线 [35]
家联科技跌1.95%,成交额5153.87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87.98万
新浪财经· 2025-08-12 07:47
核心观点 - 公司股价下跌1.95% 成交额5153.87万元 总市值36.66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塑料制品、生物全降解制品及植物纤维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 其中塑料制品占比74.96% [2][7]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55.43% 受益人民币贬值 2021年外销占比达70.47% [2][3] 业务构成 - 塑料制品收入占比74.96% 生物全降解制品占比12.82% 纸制品及其他占比6.77% 植物纤维制品占比5.45% [7] - 专注PLA材料研发应用 在消费级FDM材料及制品领域提前布局产业化 [2] - 3D打印耗材覆盖工业设计、教育、玩具手办、医疗等多个领域 [2] 市场分布 - 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 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及大洋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2] - 海外客户为海内外知名大型商超以及连锁餐饮企业 [2] -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境外推广和销售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06亿元 同比增长1.29% [7] - 归母净利润-2495.75万元 同比减少157.54% [7][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840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7440万元 [9]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5694户 较上期增加13.93% [7] - 人均流通股16903股 较上期减少12.21% [7] - 主力未控盘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主力持仓占比2.33% [5] 资金流向 - 主力净流入-87.98万元 占比0.02% 行业排名39/74 [4] - 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近5日主力净流入-957.67万元 [4][5]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257.56万元 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增仓 [4] 技术指标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18.61元 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 [6] - 股价靠近支撑位18.51元 若跌破可能开启下跌行情 [6]
恒鑫生活(301501):深耕纸质与塑料餐饮用具,可降解产品打开成长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7 11: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恒鑫生活“增持”评级 [3][7][9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恒鑫生活深耕餐饮用具市场,发力可降解产品,业绩稳步增长,2021 - 2024年收入及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0.4%、40.1% [6][7] - 餐饮用具行业受益于下游需求放量,供应可降解产品企业份额提升,公司全流程供应链优势显著,可降解产品占比过半,绑定优质客户资源,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6][9]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3.21、3.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4%、22.4%、21.5%,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27、22、18倍,给予“增持”评级 [7][89][9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恒鑫生活:深耕餐饮用具市场,积极发力可降解产品 - 纸质与塑料餐饮用具供应商,多品类、境内外齐发力:公司始建于1997年,产品覆盖多行业多场景,销售区域广,生产基地布局多地;产品涵盖纸质与塑料餐饮具,2024年可降解产品收入占比过半 [15][17] - 管理层运营稳定,员工持股激发团队活力: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比例合计为58.82%,合肥恒平为员工持股平台,高管团队稳定,员工持股激发活力 [22] - 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优势显著:2021 - 2024年收入及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30.4%、40.1%,2025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2%、79.8%;2024年毛利率降至26.3%,净利率为14.2% [28] 行业:餐饮用具受益于下游需求放量,供应可降解产品企业份额提升 - 下游需求驱动餐饮用具市场扩容,可降解为发展趋势:包装行业中纸制包装占比超20%,塑料制品可细分,纸制与塑料餐饮具优势显著;下游餐饮市场需求旺盛,现制咖啡、新式茶饮市场快速扩容;以纸代塑、以可降解塑料代替不可降解塑料是趋势,国内外有禁限塑政策 [35][40][46] - 市场较为分散,优质企业份额提升:行业集中度低,中低端竞争激烈、利润低,高端市场毛利率和利润水平高,优质企业凭借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48] 公司:全流程供应链铸就竞争力,优质客户资源驱动增长 - 全流程、一站式供应链优势显著,可降解产品占比过半:掌握全流程核心技术及工艺,产品线丰富,顺应行业趋势发力可降解产品,2024年可降解产品收入占比为54.7%,可降解产品售价高、盈利优势显著 [54][60][62] - 境内外市场齐发力,绑定优质客户资源:2024年内销收入占比为61.9%,外销收入占比为38.1%;凭借综合优势绑定优质客户,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趋势提升,境内客户以咖啡、茶饮、快餐为主,境外以贸易商、商超为主 [66][74][77] - 境内产能全国化布局,泰国基地提升国际竞争力:境内基地布局全国提升交付能力,泰国基地投产加速全球布局,公司年产90亿只纸制与塑料餐饮具产能,募投项目持续扩产 [80][81]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盈利预测:按量价拆分,预计2025 - 2027年纸质与塑料餐饮用具收入分别为19.74、24.13、29.01亿元,同比增长26.4%、22.2%、20.2%;按产品类型拆分,预计可降解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86][87] - 估值: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选取家联科技、南王科技为可比公司,参考可比公司2026年PE均值27.6倍,给予恒鑫生活“增持”评级 [90]
海正生材20250624
2025-06-24 15: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聚乳酸行业、3D打印行业 - **公司**:海正生材、NatureWorks、道达尔科比恩、丰原、普利特、金发、金丹、联泓科技、汇通科技、恒鑫生活、拓竹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聚乳酸市场 - **价格趋势**:2024年9月聚乳酸价格明显下降,受供需关系影响,全球供大于求,产能利用率30%-40%,新产能投放或使价格继续下滑,但因接近成本价,波动空间有限[2][5] - **竞争格局**:全球由NatureWorks和道达尔科比恩主导,前者美国产能15万吨,后者泰国产能7.5万吨;国内海正生材是重要玩家,现有6万吨产能,租用1万吨厂房,子公司海诺尔5万吨产能,利用率2024年达91%,还在建15万吨生物质项目,一期7.5万吨预计年底试产;其他国内玩家有丰原、普利特、金发、金丹等[6][7] - **市场占有率**:海正生材2024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约43%,剩余超50%由NatureWorks和道达尔科比恩占据[2][8] - **需求影响因素**:环保政策对聚乳酸需求影响显著,但推行力度不及预期;3D打印领域独立增长,消费级FDM 3D打印受益于技术迭代[2][10] 3D打印领域 - **公司业务增长**:海正生材消费级FDM 3D打印业务自2023年显著增长,得益于拓竹科技技术创新,巨鹿山地区FDM增材消耗量占比高,预计2024年达70%[2][11][12] - **市场影响**:中美贸易战对公司3D打印材料出货量无实质影响,主要市场在欧美,占比80%-85%,国内市场成长空间大[2][15] - **需求增长**:全球3D打印材料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可能达10万吨,欧美地区工业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推动需求增长[2][16] 公司经营与发展 - **资金运行**: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经营正常,较第一季度改善,基本面未变,6月12日股价异动受3D打印业务影响,具体财务数据半年报披露[4] - **应对措施**:面对利润压缩,开发新应用场景和高附加值产品,考虑延伸下游业务;成本主要集中在乳酸,压缩空间有限;夏季下游需求增加,下半年市场表现或更好[37][39][41] - **业绩展望**:一季度盈利不佳,受价格和利息收入减少影响;二季度预计改善;全年营收预计与去年持平,利润待提升[4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3D打印农场”**:购买大量3D打印机集中生产小型工厂,批量生产小玩意销售,对国内市场有示范作用[13][14] - **国内外产业链合作**:中国负责生产加工,聚乳酸原料从国外进口,部分因历史因素和终端品牌指定供应商[17] - **光固化路线市场**:光固化技术在消费级3D打印中使用量有限,出货量未显著增长,仅细分市场拓展,利润率较高[32] - **公司成本与采购**:成本集中在乳酸,占比约75%;今年上半年乳酸价格略降,公司是全国最大乳酸采购商,有采购成本优势[39][40] - **与快递公司业务**:与快递公司膜袋业务推进缓慢,因成本问题,顺丰换袋成本高,中国邮政膜袋主材非PLA,对PLA用量影响不大[3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顺酐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供需平衡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展望:在各种高科技、环保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大,顺酐需求增长明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1 02:01
顺酐行业定义及分类 - 顺酐(MA)是顺丁烯二酸酐的简称,又称失水苹果酸酐、马来酸酐,化学式为C4H2O3,室温下为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白色晶体 [2] - 顺酐是世界上仅次于醋酐和苯酐的第3大酸酐,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合物 [1][4] - 顺酐生产方法可按原料、催化剂床层状态、后处理工艺分类,主流工艺包括正丁烷法和苯氧化法 [2] 顺酐行业发展现状 - 2019年国内顺酐产量达90.7万吨,但苯法产能过剩严重 [1][4] - 2020年前受环保、安监及中美贸易争端影响,下游树脂需求减弱,供应过剩加剧 [1][4] - 2020年后政策推动可降解塑料发展,需求显著增长,2024年产量140.9万吨(同比+26.3万吨),需求量121.2万吨(同比+21万吨) [4] - 2024年市场规模达83.79亿元(同比+10.6亿元) [6] 顺酐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料:正丁烷和苯来自石油化工和煤炭化工,设备包括固定床、流化床等 [8] - 中游生产:正丁烷法因成本低、环保优势成为主流工艺,可再生原料路线(如玉米秸秆发酵)处于研发阶段 [8] - 下游应用:覆盖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油墨、工程塑料、医药、农药、食品等近百种领域,可降解塑料需求激增带动顺酐需求 [8] 顺酐行业进出口贸易 - 2024年进口量0.1万吨(持平2023年),出口量19.8万吨(同比+5.3万吨) [10] 顺酐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27家生产企业,大连恒力84万吨/年产能全球最大 [12] - 主要企业产能分布:山东齐翔腾达(40万吨)、濮阳盛源(29万吨)、烟台万华(20万吨)、瑞来新材料(20万吨)等 [13] - 工艺路线:正丁烷氧化法为主流,仅少数企业采用苯氧化法 [13] 代表企业经营现状 齐翔腾达 - 专注碳四原料深度加工,形成碳四组分综合利用产品线 [15] - 顺酐产能40万吨/年,国内市场占有率15%,出口份额56% [15] - 2024年总营收252.19亿元,顺酐化工类营收110.11亿元(占比43.66%) [15] 宇新股份 - 主要产品包括异辛烷、MTBE、顺酐等,顺酐催化剂自主生产 [17] - 顺酐产能15万吨/年,利用率106.42%,规划新增24万吨/年装置及20万吨扩产项目 [17] - 2024年总营收77.01亿元,化工行业营收77亿元 [17] 顺酐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进步和环保政策将吸引新企业进入,加剧市场竞争 [19] - 国内原料低廉和技术优势有望引领全球市场发展 [19] - 需求增长驱动因素:经济持续发展、高科技领域(电子/通讯/汽车)应用扩展、环保政策推动 [19] - 未来趋势:大型化、规模化、一体化生产,环保型产品更具竞争力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