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鲲鹏处理器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华为公布多颗新昇腾芯片
观察者网· 2025-09-18 03:14
图源:观察者网 他还公布了以昇腾950芯片为基础的新型超节点,将成为全球最强超节点,甚至比英伟达将在2027年推 出的NVL576系统更强。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张广凯) 9月18日,在华为全连接大会2025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宣布了多颗昇腾系列芯片和演进路线,包 括昇腾950系列、昇腾960系列和昇腾970系列。 图源:观察者网 他提到,华为自研了低成本HBM,将以一年一次算力翻倍的进度推进,支持FP8等更多精度格式,更大 的互联带宽。 徐直军表示,有了昇腾芯片为基础,就能满足客户的算力需求,超节点将成为AI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常 态。 不仅如此,以昇腾960为基础的超节点,也将在2027年四季度上市,持续提供充沛算力。 徐直军还提到,华为还将更新通用计算鲲鹏处理器,包括鲲鹏950系列和鲲鹏960系列,以及以这些芯片 为基础的超节点。 图源:观察者网 他还宣布了面向超节点的互联协议"灵衢",把更多计算资源连接在一起,以昇腾950为基础可以组成超 50万卡集群,以昇腾960为基础甚至可以组成超过99万卡的集群。 图源:观察者网 徐直军提到的这些芯片和技术,将在2026-2027年相继上市。 "我们单颗 ...
企业“算力落地难”怎么破
科技日报· 2025-09-01 00:54
核心观点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核心引擎 战略价值已超越技术范畴 成为重构产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中国人工智能相关ICT市场投资规模2025年有望达1.6万亿元 2028年增至3.5万亿元[1] - 大模型技术爆发式演进推动千行百业加速数智化转型 但企业面临算力选择困难 转型路径模糊等难题 需推动先进算力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1] - 自主创新算力平台因技术进步和供应链安全需求快速增长 预计年底占据近半市场份额 算力需求结构从训练向推理倾斜 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4] 算力产业规模与机遇 - 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2] - 2025年算力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大模型为AI产业注入新活力 带动庞大算力尤其是推理需求[1] - 华为中国区政企计算产业2024年增长80% 鲲鹏和昇腾平台发挥关键作用[5] 行业挑战与需求变化 - AI变革传统IT架构 传统CPU架构难以满足AI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 企业数据分散形成数据孤岛[2] - 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 需要多样化算力供给模式 传统IT架构无法满足AI对算力 数据 实时性的高要求[2] - 生成式AI带来新技术栈和架构变化 算力技术设施需具备高性能多核处理能力和AI应用加速技术[3] 自主创新算力发展 - 鲲鹏处理器凭借优越性能和开放生态 广泛应用于政府 金融 能源 交通等多个领域[5] - 昇腾AI处理器以强大算力支持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应用落地[5] - 图灵智感基于昇腾算力平台开发医疗监护系统 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实现癫痫发作实时预警 降低疾病恶化风险[5] - 基于昇腾算力平台的图灵智法一体机可自动生成法律文件 支持语音文本输入 智能识别不合规条款 帮助法务人员节省超80%审稿时间[6] 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 - 华为推出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 分为智能感知 智能联接 智能底座 智能平台和AI模型5层 为企业提供清晰转型框架[7] - 智能感知通过机器视觉 雷达等技术实现物理世界数据采集和数字化 智能联接利用5G 光纤等网络实现高速低时延数据传输[7] - 智能底座和平台通过存算网协同及开放架构共建共享 打造高能高效系列化算力 支撑多样化场景[7] - AI模型形成针对不同行业和场景的解决方案 驱动智能化应用落地[7] 行业应用实践 - 制造业可依托架构采集训练复杂生产数据 构建工业大模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8] - 金融业通过智能分析对交易风险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 帮助防范系统性风险[8] - 政府治理领域基于多源数据融合与分析 实现更精准城市交通调度和公共服务供给[8] - 华为提出三层五阶八步数智化转型方法论 提供从战略到执行的完整路线图[8] 生态合作与未来规划 - 华为围绕先进算力打造xPN生态 携手合作伙伴助力客户打造适配业务场景的先进算力底座[8] - 面向中小企业坚持伙伴主导 借助合作伙伴力量让鲲鹏和昇腾技术优势延伸到每个角落[9] - 华为将坚定投入计算产业 坚持根技术创新 基于场景打造更具竞争力产品与方案 强化计算产业伙伴体系[9] - 未来持续深化与合作伙伴协同 以先进算力为引擎驱动更多场景创新实践 加速数智化转型进程[9]
场景融合欠缺 转型路径不明……企业“算力落地难”怎么破
科技日报· 2025-09-01 00:2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区人工智能相关ICT市场投资规模2025年预计达1.6万亿元 2028年有望增至3.5万亿元[1] - 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截至2025年中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2] - 自主创新算力平台预计2025年底占据接近50%市场份额[4] 技术架构变革 - 传统IT架构无法满足AI对算力数据实时性的高要求 企业存在数据孤岛问题[2] - CPU架构难以应对AI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2] - 智能时代算力设施需具备高性能多核处理能力及AI应用加速技术[3] 华为战略布局 - 华为2024年中国区政企计算产业增长80% 鲲鹏昇腾平台发挥关键作用[4] - 鲲鹏处理器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能源交通等领域[4] - 昇腾AI处理器为各行业提供强大算力支持[4] 应用场景实践 - 图灵医疗监护系统通过昇腾算力实现多模态数据分析 实时预警癫痫疾病发作[5] - 图灵智法一体机帮助法务人员节省超80%审稿时间[6] - 华为推出行业智能化参考架构 包含智能感知智能联接智能底座智能平台AI模型五层体系[7] 方法论与生态建设 - 提出三层五阶八步数智化转型方法论 三层指智能业务定义AI开发交付智能应用运营[8] - 五阶涵盖场景流程组织数据IT五大转型阶段[8] - 通过xPN生态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适配业务场景的先进算力底座[8][9]
华为在京举办算力场景发布会 聚焦昇腾鲲鹏生态与算力行业应用创新
凤凰网· 2025-08-18 07:39
公司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中国区政企业务同比增长25% 计算产业增长达80% [1] - 公司推出xPN先锋行动 从研发营销供应服务全方位支持合作伙伴 [1][3] - 公司将持续投入计算产业 深化与伙伴协同驱动行业场景创新 [1][3]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昇腾部件产品覆盖AI全场景 2025年下半年实施从低算力到高算力全面覆盖边端场景策略 [2] - 昇腾重点投入Atlas 300I A2和310模组 CANN将于2025年底完成A2版本开源 [2] - 鲲鹏ARM算力增长率10倍于x86 已与50余家伙伴打造70余款产品 [2] - 鲲鹏采用1+N+X生态支持体系 实现多系列模组算力全覆盖 [2]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全球及中国ICT支出稳步增长 [2] - IT市场进入AI大转型时代 算力需求结构从训练向推理倾斜 [2] - 算力基础设施需具备高性能多核处理器及面向AI应用的加速技术 [2]
任正非最新对话人民日报:芯片无忧,人工智能未来可期!
搜狐财经· 2025-06-10 18:30
芯片研发 - 公司在单芯片技术上落后美国一代,但通过数学和非摩尔定律方法以及群计算技术,实际应用能达到相当水平 [1] -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化合物半导体领域 [3] - 公司推出鲲鹏处理器、昇腾处理器等硬件产品,构建通用计算和AI计算产业生态 [6] 人工智能发展 - 通过叠加和集群方法,公司在AI计算结果上能达到最先进水平 [3] - 预计未来将有大量开源软件满足社会需求 [3] - 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中国在人才储备、电力和通信网络方面具备优势 [6] 基础研究 - 公司每年投入1800亿元用于研发,其中600亿元专门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设考核目标 [3] - 强调基础研究是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呼吁社会各界支持 [3] 操作系统与根技术 - 公司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实现全栈自研,确保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5] - 推出欧拉开源操作系统,与产业界共建计算生态 [6] 产品与市场进展 - Mate60系列手机搭载"中国芯"并成功上市 [5] - 中国未来或出现数百至数千种操作系统,支持工业、农业和医疗等领域 [3] 行业前景 - 中国具备突破技术封锁的条件,开放政策和统一大市场将推动复兴 [6]
任正非:干就完了!
国芯网· 2025-06-10 10:42
芯片发展 -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具备发展机会,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潜力更大 [3] - 单芯片性能仍落后美国一代,但通过数学补物理、群计算补单芯片等方法可达到实用水平 [3] - 软件领域不受限制,未来将出现数百种操作系统支持各行业进步 [3] - 昇腾芯片被夸大实际水平,需持续努力才能达到外界评价 [3] 基础研究投入 - 基础理论研究周期需10-20年,是技术突破的核心根基 [4] - 公司年研发投入1800亿元,其中600亿元用于不考核的基础理论研究 [4] - 缺乏基础研究将导致技术无根,需通过自主投入替代国外高价产品 [4] - 已推进"根技术"和操作系统创新,构建鲲鹏、昇腾等计算产业生态 [4][5] 人工智能前景 - 人工智能是可能持续数百年的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 [6] - 中国优势包括数亿青少年人才、发达电力与通信网络、东数西算战略 [6] - 充足电力和信息网络是技术发展关键,国内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6] 技术自主化进展 - 2023年Mate60系列搭载自研芯片,2024年发布全栈自研鸿蒙操作系统 [5] - 推出鲲鹏/昇腾处理器、欧拉系统、高斯数据库等软硬件产品 [5] - 原生鸿蒙系统实现操作系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5]
任正非最新发声:干就完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6-10 05:02
芯片技术 - 中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存在发展机会,化合物半导体领域机会更大 [3] - 单芯片技术仍落后美国一代,但通过数学补物理、群计算补单芯片等方法可达到实用水平 [3] - 软件领域不受限制,未来将出现数百至数千种操作系统支持各行业发展 [3] - 昇腾芯片被警告的影响被美国夸大,公司实际技术实力尚未达到外界评价高度 [3] 基础研究 - 基础理论研究需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投入,是技术突破的核心根基 [5] - 公司年研发投入1800亿元,其中600亿元用于非考核性质的基础理论研究 [5] - 通过鲲鹏处理器、昇腾处理器、欧拉操作系统等构建全栈自研技术生态 [6] - 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实现全栈自研,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5]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后一次技术革命,发展周期将达数十年至数百年 [8] - 中国在电力供应(发电量占全球30%)、通信网络(5G基站超300万座)等领域具备发展AI的基建优势 [8] - 东数西算工程为AI算力需求提供战略支撑 [8] 行业生态 - 通过开源操作系统、数据库及AI框架(如高斯数据库、昇思框架)推动产业协同创新 [6] - 化合物半导体技术路线被明确为差异化突破方向 [3] - 操作系统领域未来将呈现高度多元化格局,支持工业/农业/医疗等垂直场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