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

搜索文档
中国钓鱼第一大省,究竟是谁?
虎嗅APP· 2025-09-28 10:56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道风物 ,作者风物菌 地道风物 . 行走的风物百科,看见中国每寸土地的不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地道风物 ,作者:风物菌,编辑:伊森,题图来自:虎嗅(张一然拍摄)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专挑没人的河边草丛一蹲就是一天,不怕太阳毒辣,也不怕蚊虫叮咬,不用问,这 个人一定是"钓鱼佬"。 中国钓鱼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者 (每年至少参与4次钓 鱼活动) ,相当于 每十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爱钓鱼。 那么,中国这么大,哪里才是钓鱼佬的天堂?谁才是中国第一钓鱼大省? 一、中国钓鱼第一大省为什么是 湖北? 据说中国第一钓鱼大省是湖北,谁赞成,谁反对?平时不钓鱼的人,"打个窝""钓成翘嘴"这样的钓鱼 词汇多半也是张口就来。带火"打窝"这个词的钓鱼大佬邓刚,因为钓技娴熟,几个小时能钓中价值上 千块钱的鱼,专盘水库老板而火出圈。他就是一个湖北人。 为了钓到大鱼,你晒黑了吗?图/网 ATTER CALLERS STATE THE SECT THE SECT THE LEASE COURT STATES CONSTITUTION OF THE COLLECTION er - ...
中国钓鱼第一大省,究竟是谁?
虎嗅· 2025-09-27 05:58
武汉鹦鹉洲大桥下的钓鱼者。摄影/温伟栋 在大众印象中,钓鱼需要有钱有闲,是中老年人的专属。实际上,数据显示,25至44岁的中青年群体已成为钓鱼运动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6%,看见水就 要试试鱼口(鱼的咬钩情况)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标准动作。钓鱼不仅是运动,更是一场心灵按摩,钓鱼的终点不是什么鱼,而是什么竿、几号线、多 大的钩、啥饵料,鱼竿永远都是就买最后"亿根",没有钓具升级,哪有鱼获"爆护"?装备到位,再找钓点。 为了钓到大鱼,你晒黑了吗?图/网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专挑没人的河边草丛一蹲就是一天,不怕太阳毒辣,也不怕蚊虫叮咬,不用问,这个人一定是"钓鱼佬"。 中国钓鱼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全国约有1.4亿名活跃钓鱼者(每年至少参与4次钓鱼活动),相当于每十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爱钓 鱼。 那么,中国这么大,哪里才是钓鱼佬的天堂?谁才是中国第一钓鱼大省? 一、中国钓鱼第一大省为什么是湖北? 据说中国第一钓鱼大省是湖北,谁赞成,谁反对?平时不钓鱼的人,"打个窝""钓成翘嘴"这样的钓鱼词汇多半也是张口就来。带火"打窝"这个词的钓鱼大 佬邓刚,因为钓技娴熟,几个小时能钓中价值上千块钱的鱼,专盘水库老板而 ...
“超级仓”让好货通世界
经济日报· 2025-09-14 02:04
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 肃宁县注册网店超4万家 带动就业8万余人 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50亿元[1] - 县域内渔具企业通过电商实现年出口额累计1亿元 产品销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3] - 快递发单量近2亿单 占沧州市总量的四分之一[2] 基础设施与物流优势 - 依托6条高速公路与5条铁路交织的交通网 160公里直达黄骅港 构建路铁空港立体物流体系[1] - 16家物流公司及圆通分拨中心落地 快递发单费用较周边优惠8%至20%[1] - 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供"入区退税、不征不退"政策及海关便利化服务[2] 产业集聚与供应链优势 - 聚集裘皮服装、渔具、乐器等十大特色产业 全国七成圆领文化衫、六成扬琴、半数鱼竿产自此地[2] - 150公里半径内环绕30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 为超级仓提供丰富货源[2] - 超级仓集成展示中心、产地仓、保税仓、海外仓功能 高效联动北方产业带[2] 政策支持与服务生态 - 实施"电商兴县"战略 强化"人、货、场、贸、流、展"六大要素支撑[1] - 推出"三免一留"政策:企业免费入驻、产品免费参展、从业人员免费培训[2] - 从物流网络、企业孵化、综合服务等五大维度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3] 数字化与跨境贸易发展 - 建设超级仓数字化货盘 集成商贸、物流、清关、结算功能 实现"一盘货、一张网"管理[3] - 成立中国北方跨境电商产业带综合服务中心 提供智能拼箱、外汇便捷结算等服务[2] - 举办跨境电商发展大会 汇集60余家企业近千个产品 拓展"一带一路"国家市场[3]
主打钓鱼却碰不到核心品类,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商冲IPO|IPO观察
36氪· 2025-07-18 12:41
全球钓鱼市场概况 - 全球钓鱼市场规模已超千亿美金,在美国是仅次于徒步的旅行户外运动,在欧洲海钓群体年支出达105亿欧元,是全球第二大钓具市场 [4] - 中国钓鱼人群超1.5亿,年轻人和青少年正成为新的主力军 [4] - 全球最大钓具品牌禧玛诺去年钓具收入达52.2亿元,凭借高精度技术在高端渔轮市场占据地位 [4] - 2024年全球渔具市场规模达1601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658亿美元,2025-2033年均增长率3.6% [7][8] 乐欣户外经营现状 -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8.18亿、2023年4.63亿、2024年5.73亿,净利润从1.14亿元降至0.59亿元 [6]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27.8%达2.23亿元,但未恢复至疫情高峰水平 [6] - 实际产量从2022年793.3万件锐减至2024年416.8万件,工厂利用率由95%降至83.4% [6] - 公司解释业绩下滑原因为疫情后娱乐选择多元化导致钓鱼热度降温 [6] 业务结构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主营钓鱼椅、钓鱼床、钓鱼帐篷、钓鱼箱包等装备,基本不涉足钓具核心品类 [10] - 2023年全球钓鱼装备零售额68亿元,钓具零售额1310亿元,是装备市场的19.3倍 [10] - 超90%收入依赖OEM/ODM业务,前五大客户贡献近60%营收 [10] - 主要客户包括迪卡侬、Rapala VMC、Pure Fishing等国际品牌 [10] - 北美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18.8%骤降至2024年3.4% [11] 转型尝试与挑战 - 2017年收购英国垂钓品牌Solar发展OBM业务,但2022-2024年自有品牌收入仅从3550万元增至4060万元,占比从3.9%提升至7.9% [13][14] - 产品矩阵涵盖9000+SKU,床椅配件占50.7%、包袋25.1%、帐篷22.9% [14] - 计划拓宽Solar产品线并拓展销售渠道,未来拟通过收购更多品牌加大OBM投入 [14][15] - 2022-2024年OEM/ODM业务占比仍高达94.1%、90.2%、92.3% [17] 公司背景与财务情况 - 为浙江泰普森控股子公司,母公司1993年进入户外休闲用品领域 [18] - 研发成本共计约970万元,持有中国76项专利和海外35项专利 [19] - 2024年IPO前夕向控股股东分派现金股息6500万元,接近当年净利润 [20]
主打钓鱼却碰不到核心品类,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商冲IPO |IPO观察
36氪· 2025-07-18 02:23
全球钓鱼市场概况 - 全球钓鱼市场规模已超千亿美金,2024年达1601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长至1658亿美元,2025至2033年均增长率为3.6% [1][3] - 美国钓鱼是仅次于徒步的户外运动,欧洲海钓群体年支出达105亿欧元,为全球第二大钓具市场 [1] - 中国钓鱼人群超1.5亿,年轻人和青少年成为新主力军,打破“中年男人三宝”的刻板印象 [1] - 全球最大钓具品牌禧玛诺2023年钓具收入达52.2亿元,凭借高精度技术占据高端渔轮市场 [1] 乐欣户外公司业绩 - 公司营收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8.18亿,2023年4.63亿,2024年5.73亿;净利润从1.14亿缩水至0.59亿 [2]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27.8%至2.23亿,但未恢复至疫情高峰水平 [2] - 疫情后需求回落导致产量锐减:实际产量从2022年793.3万件降至2024年416.8万件,工厂利用率从95%降至83.4% [2] 业务结构与市场定位 - 公司主营钓鱼椅、帐篷、箱包等装备,未涉足核心钓具市场(钓具零售额1310亿,是装备的19.3倍) [4] - 超90%收入依赖OEM/ODM业务,前五大客户贡献近60%营收,客户包括迪卡侬、Rapala VMC等国际品牌 [4] - 北美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18.8%骤降至2024年3.4%,反映竞争力不足 [6] 转型尝试与挑战 - 2017年收购英国品牌Solar,2024年销售额较2018年增长三倍,但自有品牌收入占比仅从3.9%提升至7.9% [7] - 产品矩阵涵盖9000+SKU,床椅配件(50.7%)、包袋(25.1%)、帐篷(22.9%)为主,代工与自有品牌断层明显 [7] - 计划扩大Solar产品线并开拓渠道,但研发投入薄弱:专利仅111项(中国76项+海外35项),与SKU数量悬殊 [7][9] 财务与股东行为 - 2024年向控股股东分红6500万元,接近全年净利润(不足6000万元),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达94.77% [9] - 研发成本三年累计仅970万元,专利集中于实用新型(56项),发明专利仅6项 [9]
浙江大哥卖钓鱼装备:年入5.73亿,港股上市,全球第一
36氪· 2025-07-02 12:24
公司概况 - 乐欣户外国际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更新招股书,寻求在主板上市,冲击港交所"钓鱼第一股"[2]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5.4%,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钓鱼装备制造商,市场份额为20.4%[3] - 公司隶属于浙江泰普森控股,专注钓鱼领域,产品涵盖鱼竿、鱼轮、鱼线、鱼饵等全系列钓鱼装备[2] - 公司起源于1991年,创始人杨宝庆从生产简陋户外用品起步,2008年组建泰普森控股并成立乐欣户外子公司[2] 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5年前四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18亿、4.63亿、5.73亿和2.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9%[3] - 同期毛利分别为1.9亿元、1.23亿元、1.53亿元、0.47亿元及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9%[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0.49亿元、0.59亿元、0.2亿元及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77%[4] - 公司解释营收和利润大幅缩水的原因是疫情后全球公共娱乐恢复,钓鱼需求减少[4] 商业模式 - 公司以代工模式为主,客户包括迪卡侬、Rapala VMC、Pure Fishing等国际知名品牌,代工收入占营收九成以上[3] 行业标杆 - 全球最大钓具品牌禧玛诺(Shimano)市值为1.8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95亿元),2024年钓具收入10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2亿元),净利润109亿日元(人民币5.42亿元)[5] - 禧玛诺创立于1921年,1970年涉足钓具行业,凭借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占据高端渔轮市场,产品主要用于海钓和竞技[5] 竞争对手 - 山东威海的光威复材是国内首家推出碳纤维钓竿的民营企业,1995年成为全球鱼竿产量冠军[7][8] - 光威复材2024年营收为24.5亿元,净利润7.41亿元,碳纤维材料业务占比较大[8] - 光威复材1998年引进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2005年研制出CCF300级碳纤维,打破国外垄断[8] 行业趋势 - 全球钓鱼人群超过2亿人,国内钓鱼人群接近1.4亿人[9] - 2023年全球钓鱼用具市场规模为1378亿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81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9] - 疫情后休闲钓鱼复兴,过去五年全球参与垂钓的年轻人增加约25%[9] 区域市场 - 北美是全球最大钓鱼用具市场,约19%的美国人口参加钓鱼活动,年均花费约1500美元,2023年美国钓具市场销售额达87.8亿美元[9] - 淡水垂钓尤其是黑鲈钓鱼在美国流行,相关产品占钓具市场收入50%以上[9] - 欧洲是第二大钓具市场,海钓群体年支出高达105亿欧元,带动抗腐蚀海水钓具需求[10] - 鲑鱼/鳟鱼等冷水鱼种和鲈鱼/鲤鱼等淡水鱼种在欧洲广受欢迎,推动专门装备销售[11] 市场渗透 - 乐欣户外、光威、东明渔具通过代工方式打入欧美钓具市场[12] - 美国钓具市场高端化趋势明显,智能渔线轮、便携鱼群探测器等电子钓具快速普及,用户数量年增长约10%[10]
还是抖音电商会玩儿
半佛仙人· 2025-06-19 09:01
核心观点 - 抖音电商618的核心策略是通过好内容撬动流量,再用流量撬动销量,与传统618的"叫卖式"促销不同,抖音电商更注重"沉浸式"体验和内容营销 [13][118] - 商家选择平台的关键标准是"赔率",即投入产出比,赔率高的平台才能吸引商家 [2][3][5] - 抖音电商618通过搭建特色活动舞台,让商家展示内容创意,将购物节拆解为无数个"小剧场",提升用户参与感和购买转化 [9][11][13] 特色品类活动 - 榴莲大作战:通过"保4房"榴莲和坏果包赔服务解决消费痛点,结合AI测房型等创意玩法,活动期间榴莲类目销售额同比增长124%,话题播放量超40亿 [20][24][39] - 非遗好物大赏:通过非遗文化故事和沉浸式体验吸引用户,如一脉香传企业店直播间观看PV环比提升1000%,成交环比提升885% [45][53] - 全民票选清凉搭子:艾美特风扇在草莓音乐节直播,观看PV环比增长186%,直播小时看播PV环比增长144% [55][57] - 乘风破浪的夏天:户外直播打榜赛,如沃鼎渔具的全明星挑战赛冲到热点总榜TOP2 [59][68] 宝藏原产地营销 - 家具商家"一二理想家"在佛山乐从镇沙漠咖啡馆天台直播,标杆场GMV爆发1470%,破2025年类目自播和场观双纪录 [77][80] - 佳沃直播间在火山荔枝园直播,霓虹灯海打造赛博果园效果,破今年抖音商城荔枝店播GMV和场观双纪录 [84][89] 热门节点营销 - 端午节:嘉兴粽子厂"小英斋"请达人扮青蛇白蛇直播,看播PV环比增长600%,互动PV环比增长110% [95][96] - 父亲节:"炫父"大赛上线5天GMV爆发超44%,中老年男装增长374%,智能摄像增长350% [102] - 儿童节:抖音商城联手2025玩心展,直播曝光PV1441万,最高在线10万+,人均看播时长提升7倍 [105][108] 内容营销方法论 - 好内容的标准:要么有料让人学到东西,要么走心有共鸣,要么好玩有好奇 [120][121][122] - 数据驱动优化:通过完播率、互动率、转化率等数据反馈,迭代内容脚本和直播策略 [114][116] - 内容营销效果:一个好故事胜过一堆销售话术,能显著提升用户停留时间和购买转化 [124]
低价宇宙里的河北电商人:挨最狠的骂,赚最苦的钱
虎嗅APP· 2025-06-12 11:10
河北电商产业带现状分析 - 河北电商产业带存在明显的区域标签困境,邢台南和的宠物食品和清河羊绒制品被社交平台贴上"河北毒粮"和"假货"标签[4][5] - 产业带商家采取多种应对策略,包括注册地迁移至山西/山东、强调非本地生产、高价定位等[10][25] - 河北电商在价格竞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零租金厂房、廉价兼职劳动力、极低利润预期等[16] 产业带商业模式特点 - 典型成本结构:清河羊绒衫织费市场价20元,可压价至18元;优质羊绒纱线成本1元/克,合理售价2元/克[18][23] - 典型定价策略:200克女士基础款羊绒衫良心价400元,350元以下需警惕真假;混纺产品加价幅度可达100%[23] - 典型经营模式:夫妻店为主,谨慎扩张;退货率高的低价策略仍可盈利[19][21] 产业带发展规模与规划 - 肃宁西乾泊村鱼竿产业2023年销售额突破1.3亿元[28] - 河北省年营收超5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超过300个[30] - 2025年发展目标: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活跃网店80万个、跨境电商400亿元、农村电商1610亿元[30] 产业带转型升级挑战 - 品质与价格矛盾突出,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影响区域品牌形象[19][23] - 技术应用滞后,数字营销手段采纳度低,仍以传统电商平台为主[33][34] - 试错成本高企,单个决策失误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年转租率居高不下[35][37] 典型企业案例 - 清河刘老板:年盈利峰值80万元,经历从纯羊绒到混纺的产品结构调整[21][23] - 南和赵老板:18年宠物食品从业经历,定位中高端市场但近年业绩下滑[25] - 典型经营波动:4000元运营课程投入导致20万元额外成本但销售无增长[35]
低价宇宙里的河北电商人:挨最狠的骂,赚最苦的钱
虎嗅· 2025-06-10 08:00
行业现状 - 河北电商产业带存在明显的低价竞争现象,商家通过降低人工、租金等成本将价格压至极限[23][25] - 低价策略导致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影响河北羊绒、宠物食品等行业的整体声誉[26][35] - 河北电商产业带2023年部分品类表现突出,如肃宁西乾泊村鱼竿销售额突破1.3亿元[42] 商业模式 - 河北电商多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利用农村闲置资源降低成本[23] - 部分商家通过"洗身份"策略规避地域负面标签,如将注册地迁至山西、山东等地[39] - 典型经营模式为"农村包围城市",依托产业集群形成价格优势[46] 财务表现 - 清河羊绒商家在生意高峰期可实现单年80万元利润[44] - 优质羊绒制品合理售价约为2元/克,低于1.75元/克需警惕质量问题[36][37] - 河北计划到2025年实现网上零售额4400亿元,跨境电商贸易额400亿元[45] 竞争策略 - 商家普遍采用"比种地赚钱"的接单标准,将工费压至极限[23][25] - 部分商家尝试转型高端路线,但面临先发优势丧失的问题[34] - 直播电商等新渠道渗透率较低,多数商家保持传统经营模式[54][55] 发展路径 - 典型产业带发展模式为技术引入+低成本扩张,实现阶层跨越[43] - 衡水中学式的"价格锚点"策略成为区域电商核心竞争手段[59] - 产业集群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风险,缺乏系统性品质提升方案[48]
一根鱼竿钓出“亿元村” 河北肃宁“淘宝村”背后的致富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5-13 01:49
行业概况 - 河北肃宁县西乾泊村从传统农业转型为电商主导的鱼竿渔具产业村,年销售额突破1 3亿元[1] - 全村拥有70多个原创品牌和100多家活跃网店,每年销售鱼竿超100万根,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电商产业带动全村70%以上年轻人成为主播,形成研发、生产、直播带货的完整产业链[2][3] 转型历程 - 西乾泊村原以种植鸭梨为主,人均年收入仅2万元,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1] - 2014年起村支书陈雷带头开设淘宝店,首月销售额达5万元,一年后突破300万元,带动村民效仿[2] - 村委会开设公益培训班,教授网店运营、产品推广等技能,推动村民集体"触网"[2] 政策与金融支持 - 肃宁县实施"电商兴县"战略,目标打造中国北方直播电商产业中心[2] - 中国银行肃宁支行创新推出"电商贷",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已支持300余家电商,投放1200余万元[3] - 金融支持解决电商"轻资产、弱抵押"的融资难题,助力产业规模扩张[3] 区域经济影响 - 肃宁县电商产业已注册网店4万余家,带动就业8万余人[3] - 鱼竿渔具线上销售率达85%,针织服装和民族乐器分别为80%和40%[3] - 全县电商年销售额超150亿元,快递发单量连续五年突破1亿件[3] 商业模式创新 - 村民通过直播带货实现销售转型,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3] - 从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转变为依赖电商平台的稳定收入模式[1][3] - 形成"线上接单+线下生产+快递物流"的闭环运营体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