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兴县
icon
搜索文档
“超级仓”让好货通世界
经济日报· 2025-09-14 02:04
电商产业发展现状 - 肃宁县注册网店超4万家 带动就业8万余人 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150亿元[1] - 县域内渔具企业通过电商实现年出口额累计1亿元 产品销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3] - 快递发单量近2亿单 占沧州市总量的四分之一[2] 基础设施与物流优势 - 依托6条高速公路与5条铁路交织的交通网 160公里直达黄骅港 构建路铁空港立体物流体系[1] - 16家物流公司及圆通分拨中心落地 快递发单费用较周边优惠8%至20%[1] - 保税物流中心(B型)提供"入区退税、不征不退"政策及海关便利化服务[2] 产业集聚与供应链优势 - 聚集裘皮服装、渔具、乐器等十大特色产业 全国七成圆领文化衫、六成扬琴、半数鱼竿产自此地[2] - 150公里半径内环绕30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 为超级仓提供丰富货源[2] - 超级仓集成展示中心、产地仓、保税仓、海外仓功能 高效联动北方产业带[2] 政策支持与服务生态 - 实施"电商兴县"战略 强化"人、货、场、贸、流、展"六大要素支撑[1] - 推出"三免一留"政策:企业免费入驻、产品免费参展、从业人员免费培训[2] - 从物流网络、企业孵化、综合服务等五大维度构建全周期服务生态[3] 数字化与跨境贸易发展 - 建设超级仓数字化货盘 集成商贸、物流、清关、结算功能 实现"一盘货、一张网"管理[3] - 成立中国北方跨境电商产业带综合服务中心 提供智能拼箱、外汇便捷结算等服务[2] - 举办跨境电商发展大会 汇集60余家企业近千个产品 拓展"一带一路"国家市场[3]
一根鱼竿钓出“亿元村” 河北肃宁“淘宝村”背后的致富密码
金融时报· 2025-05-13 01:49
行业概况 - 河北肃宁县西乾泊村从传统农业转型为电商主导的鱼竿渔具产业村,年销售额突破1 3亿元[1] - 全村拥有70多个原创品牌和100多家活跃网店,每年销售鱼竿超100万根,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电商产业带动全村70%以上年轻人成为主播,形成研发、生产、直播带货的完整产业链[2][3] 转型历程 - 西乾泊村原以种植鸭梨为主,人均年收入仅2万元,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1] - 2014年起村支书陈雷带头开设淘宝店,首月销售额达5万元,一年后突破300万元,带动村民效仿[2] - 村委会开设公益培训班,教授网店运营、产品推广等技能,推动村民集体"触网"[2] 政策与金融支持 - 肃宁县实施"电商兴县"战略,目标打造中国北方直播电商产业中心[2] - 中国银行肃宁支行创新推出"电商贷",提供无抵押信用贷款,已支持300余家电商,投放1200余万元[3] - 金融支持解决电商"轻资产、弱抵押"的融资难题,助力产业规模扩张[3] 区域经济影响 - 肃宁县电商产业已注册网店4万余家,带动就业8万余人[3] - 鱼竿渔具线上销售率达85%,针织服装和民族乐器分别为80%和40%[3] - 全县电商年销售额超150亿元,快递发单量连续五年突破1亿件[3] 商业模式创新 - 村民通过直播带货实现销售转型,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3] - 从传统农业的"靠天吃饭"转变为依赖电商平台的稳定收入模式[1][3] - 形成"线上接单+线下生产+快递物流"的闭环运营体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