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跟鞋
icon
搜索文档
年轻人奔赴跨境电商新赛道
新京报· 2025-09-25 06:20
"刚挂完供应商的电话,又收到三封简历!" "95后"小伙刘阳的办公桌堆满了样品,电脑屏幕上公司群里的订单消息通知不停闪动。他语气中带着欣喜告诉记者:"自从开通跨境零售网店后销量增长 很明显,我们主要在希音平台上做益智玩具和户外玩具,第二个月销售额就突破了80万元!" 这位扎根家乡产业带的年轻创业者,涉足跨境电商的缘分还得从大学里的"创业班"说起。 "当时学校刚开这个班,'开店才能拿学分'的压力推着我不得不探索现在正流行的各种门路,没想到一脚踏进了跨境电商的门槛。"刘阳说。起初,自己连 物流对接都要反复请教希音平台的客服。然而平台提供的市场趋势分析、选品和销售辅导等助益大,小店很快走上了经营正轨,已经连续踩准数十个跨境 爆款。如今,刘阳公司扩招的招聘启事刚贴出,就吸引了不少同校的师弟师妹们咨询。 在广州海珠区的皮带一条街,来自湛江的90后三姐弟杨源等人,也正从父辈的档口批发生意起步,借着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头陆续带动了上百户老乡出海; 家乡位于眼镜产业带的"厂二代"陈宇恒,拿着一张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证返乡改造老厂,自从把产品销售搬上跨境电商后,不仅工人从100人扩至230人, 还新组建了一支30人的专业运营队伍,向 ...
高跟鞋本是男鞋,有钱有势的男性最爱穿,怎么变成女鞋又被女性抛弃?
36氪· 2025-09-11 23:55
一说高跟鞋,你可能就会默认这是女鞋,象征着女性气质和魅力。然而,高跟鞋最早其实是男鞋,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跟鞋是男性权贵身份的 象征。 图源: wartburg.edu 而继被男性抛弃之后,现如今,高跟鞋在女性群体也没像过去那么受欢迎,年轻一代的女性正在抛弃不舒服、不实用还显得有些过时的高跟鞋,尤其是细 高跟,有些二三十岁的女性从未拥有过一双高跟鞋。 读到这里的你不妨可以回想一下:上一次看到摇摇晃晃的细高跟鞋是什么时候? 从波斯骑兵到欧洲贵族 高跟鞋现在看着不适合用来走路,换句话说是不太实用,但其实,最初的高跟鞋就是基于"实用性"而出现的。 在公元10世纪的波斯地区,士兵们为了把脚固定在马蹬上,特意穿上带有鞋跟的鞋子,这样射箭的时候就会更稳。16世纪末,波斯国王阿拔斯一世拥有世 界上规模最大的骑兵部队,他曾派遣一个波斯外交使团前往欧洲,拜访了德国、西班牙等国的宫廷。 身材矮小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尤其钟爱高跟鞋,会穿10厘米高的高跟鞋来增高。他的高跟鞋还很华丽,鞋跟和鞋底会采用稀有且昂贵的染料制成红色的, 来展现自己的威望。路易十四甚至颁布了一项法令,规定只有 贵族和皇室成员 才能穿红色高跟鞋。 平民、中 ...
一年两轮融资 高跟鞋品牌“7or9”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北京商报· 2025-08-08 06:59
核心观点 - 高跟鞋品牌7or9在一年内完成两轮融资 最新A轮融资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由尚峰资本领投 众晖资本跟投[1] - 公司凭借精准定位 线上营销模式及差异化产品策略获得资本青睐 但面临品牌影响力不足 渠道布局有限及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变化等挑战[1][2][7] 融资历程 - 2019年9月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坚果资本独家投资[1] - 2020年7月完成Pre-A轮融资 由众晖资本独家投资 金额未披露[1] - 2021年5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尚峰资本领投 众晖资本持续跟投 千帆明月担任财务顾问[1] 商业模式与定位 - 品牌创立于2016年 2018年12月正式运营 目标客群为一二线城市25-35岁职业女性[1] - 产品线现有60个SPU 主打价格带为799元 入门价格为599元[1] - 营收90%以上来源于线上渠道 起步阶段依靠200多个微信群(每群200-300人)的私域流量及电商平台推广[2] - 线上拥有30多个销售渠道 线下通过北上广快闪店及买手店合作增强曝光[2] 营销策略 - 依托小红书 抖音等社交平台进行推广 小红书"招募高跟鞋体验官"笔记获4万多点赞 抖音总曝光量近10亿次[2] - 创始团队具备电商及社交媒体基因:创始人邓娟曾任波导公司运营总监 联合创始人王欢为电商蛋糕品牌创始人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小小莎为微博大V(粉丝超270万)[3] 行业背景 - 传统女鞋企业普遍衰退:百丽国际退市(巅峰时期2万家直营店) 富贵鸟破产 达芙妮退出大陆线下零售端 星期六转型互联网业务[5] - 传统鞋企衰退主因:线下门店冗余难以转型新零售 产品同质化严重 品牌老化无法适应消费需求变化[5] 潜在挑战 - 品牌影响力与渠道布局存在不足 需区别于类似品牌(如73Hours被收购 Laber three转型买手店且淘宝销量不足百位)[6][7] - 运动休闲风兴起导致高跟鞋在年轻群体中需求下降 需通过产品研发与设计捕捉需求变化[7]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团队扩张和供应链升级 产品策略包括融入运动鞋材质提升舒适度 通过配饰迭代实现款式多样化[7]
年轻人正在用丑鞋踹翻全世界
虎嗅· 2025-07-23 02:33
时尚趋势演变 - 2024年被VOGUE定义为"丑鞋之年",从好莱坞明星到普通打工人,越丑越怪的鞋款越能体现独特生活态度 [3] - 洞洞鞋、勃肯鞋、Ugg雪地靴、厨师鞋成为打工人四季标配"四大门神" [3] - Z世代丑鞋呈现两极分化:男性追求18cm增高垫,女性则倾向超薄底设计 [6][7] 热门丑鞋品类及市场表现 - 芭蕾平底鞋复兴:miumiu售价950美元(约6819元),SantM Mary Jane售价195美元,Viani Milano售价118美元 [10] - 渔网鞋成为现象级单品:ALAIA渔网鞋一鞋难求,玛格特·罗比等明星带货推动跟风 [11][12] - 薄底鞋三巨头:Adidas Samba、Puma Speedcat、鬼冢虎经典款成为都市女性标配 [15] - 五趾鞋异军突起:Vibram基础款售价590元,巴黎世家联名款引发抢购 [31][36] - KEEN溯溪鞋系列:Jasper(1059元)、Uneek(999元)、Howser(759元)多款常年断货 [51] 品牌营销与消费群体 - 韩流明星效应显著:Rosé带货Puma Speedcat OG导致断货,二级市场价格飙升 [20] - 日本潮牌联名策略:KEEN通过与BEAMS、SNOW PEAK等联名强化日系形象 [58] - 亚洲26-35岁年轻人构成KEEN主力消费群体 [58] - Heavenly Jelly塑料凉鞋通过小红书传播,裸鞋价格4-5万韩元(210-262元) [27][29] 产品设计创新方向 - 材质颠覆:渔网鞋采用透气网面+铆钉装饰 [11] - 结构创新:Nike Air Rift分趾设计借鉴日本tabi分趾鞋 [22] - 功能融合:五趾鞋结合芭蕾鞋优雅与机能鞋实用性 [36] - 场景重构:KEEN专业溯溪鞋被穿进CBD会议室 [55] 行业消费行为变迁 - 舒适性成为首要购买因素,迪卡侬游泳拖鞋因性价比成为爆款 [68] - 高跟鞋市场份额急剧萎缩,地铁观察显示穿高跟鞋女性不足10人/半小时 [71] - 内衣行业同步转型,无钢圈内衣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79] - 航空业响应需求,春秋航空允许女乘务员全程穿平底鞋 [85] 社会经济文化关联 - 丑鞋风潮反映经济下行期消费者务实心态 [89] - 职场着装规则瓦解,国贸白领集体换上KEEN溯溪鞋 [45] - 女性意识觉醒推动"反高跟鞋运动",《芭比》电影强化勃肯鞋符号意义 [75] - 小红书成为丑鞋文化主要传播阵地,用户自发创作UGC内容 [60][63]
当代禁欲青年,敞开欲望的100个瞬间
36氪· 2025-06-05 18:50
消费趋势分析 - 爆款联名包5分钟售罄 黄牛加价3000元仍被抢购 反映限量款商品的市场热度与溢价空间[6] - 高跟鞋需求下降 乳贴成为热门单品 大码女性内衣市场存在未满足需求 显示身体舒适度导向的消费转变[22] - 男性护肤美妆需求显著增长 相关UGC内容专业度提升 表明性别消费边界模糊化[22] 用户行为研究 - 2周内超10000人参与调研 生成3481条评价与1482款产品推荐 通过AI分析筛选出100件经典好物[8] - 消费分级现象明显 从塑料袋改造包到奢侈品钻包需求并存 反映市场分层特征[22] - 购买渠道多元化 二手/海淘/代购逐步替代专柜 显示渠道偏好变革[22] 产品筛选机制 - 建立五维评估模型:推荐强度、价值感知、使用感受、讨论热度、文本信度 从1400+产品中精选100件[22] - 明星效应弱化 消费者对过度营销产品警惕性增强 更倾向"小而美"商品[22] - 用户生成内容(UGC)成为核心决策依据 强调真实体验而非广告话术[22] 市场机会洞察 - 年轻消费者重新展现分享/判断/购买欲望 但需要更精准的推荐机制[23] - 信息过载环境下 经过验证的消费指南存在商业价值 可提升决策效率[23] - 内容平台通过清单策划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并联动电商渠道实现转化[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