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

搜索文档
利好!八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28 07:31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积极拓展高强、高韧、耐腐蚀铝材应用,加快推广高强高导铜线缆、 5G基站用铜散热器、超低粗糙度铜箔、高精度铜齿轮等高端铜材,持续扩大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锻造轮毂、一体化大型铸件、电机壳体等部件的应用。 支持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担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合力维护供应链畅通稳定。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有色金属资源开发、高端材料攻关、节能减污降碳、数字化改造等。用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政策, 支持初期市场培育。发挥人民银行信贷市场服务平台、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精准有效支持符合行业规 范、自律公约等条件的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用足用好现有减税降费政策。适时丰富重要有色金属期货交易品种和金融衍生品种。做好重要品种国家储 备。加强相关国有企业考核引导,更多鼓励资源开发、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建好用好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培育一批高 水平技术、技能 ...
利好!八部门,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28 07:26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责编:叶舒筠 校对:陶谦 促进高端产品创新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推动超高纯金属等高品质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 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提升铝合金及镁合金结构材料、硬质合金及制品等产品综合性能。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 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落实《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发挥重 点新材料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 应用验证,推进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的创新应用。鼓励下游用户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开放应用场景,打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培育 新兴市场。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积极拓展高强、高韧、耐腐蚀铝材应用,加快推广高强高 ...
八部门: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
格隆汇· 2025-09-28 07:10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积极拓展高强、高 韧、耐腐蚀铝材应用,加快推广高强高导铜线缆、5G基站用铜散热器、超低粗糙度铜箔、高精度铜齿 轮等高端铜材,持续扩大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锻造轮毂、一体化大型铸件、电机壳体等部件的应用。支 持上下游企业通过签订长期采购协议等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担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合力 维护供应链畅通稳定。 附: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本文来自:工信部 促进高端产品创新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需求,推动超高纯金属等高品 质原料、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提升铝合金及镁 合金结构材料、硬质合金及制品等产品综合性能。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 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落实《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支持有色金 属新材料、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发挥重点新材料平台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工艺"一条龙"应用 计划,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 ...
璞泰来(603659.SH):公司硅碳负极和固态电池自动化装备亦可适用硫化物体系
格隆汇· 2025-09-05 08:07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研发的适用硫化物固态电池体系的高强高延伸合金箔、超强箔及网状打孔铜箔创新产品已完成样品开发并进入客户评估阶段 [1] - 公司硅碳负极材料与固态电池自动化装备技术可兼容硫化物固态电池体系 [1] - 技术细节参见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第三节固态电池章节 [1]
璞泰来(603659):业绩符合预期,新品布局助力差异化优势建立
国盛证券· 2025-09-03 06: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期 2025H1营收70.9亿元同比+11.9%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同比+23.0% [1] - 负极材料板块通过工艺改进和产能释放有望实现量利齐升 上半年出货约7万吨 [2] - 隔膜涂敷业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上半年涂覆隔膜销量47.7亿平方米同比+63.9% 市占率42.6% [3] - 在新兴技术领域全面布局 包括固态电池材料、复合集流体、芯片材料等 建立差异化优势 [4]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32.1%同比+2.5个百分点 净利率16.5%同比+0.8个百分点 [1] - 2025Q2营收38.7亿元环比+20.5% 归母净利润5.7亿元环比+16.4% [1]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4.8/30.8/36.9亿元 同比增长108.5%/23.9%/20.0% [4] - 对应PE估值20.4x/16.5x/13.7x [4] 业务板块详情 - 负极材料:四川紫宸一期产能已投产并实现出货 下半年先进产能投产有望提升单吨盈利 [2] - 新产品开发: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等创新系列产品进入批量试产阶段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产能完成设备安装 [2] - 隔膜业务:基膜销量达5.3亿平方米 PVDF及粘结剂材料销量1.46万吨同比+68.2% [3] - 粘结剂业务:联营公司茵地乐PAA类水性粘结剂销量3.82万吨同比+153.1% 市场占有率领先 [3] 技术创新布局 - 固态电池领域:开发完成高强高延伸合金箔、超强箔、网状打孔铜箔等产品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ATP和LLZO已实现量产 [4] - 复合集流体:复合铜箔、复合铝箔完成测试进入量产准备 [4] - 芯片材料:芯片抛光用纳米氧化铝客户端小试 芯片封装用Low-α球形氧化铝开发完成 [4] - 新兴领域:开发人形机器人轴承和基板材料用氮化硅 储备多种微纳米金属制粉技术 [4]
全网评选正式启动 | 2025“新塑奖”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
DT新材料· 2025-07-14 15:56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活动 - 活动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 专注于挖掘工程塑料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等产业创新点 [3] - 评选设有"创新材料奖" "创新工艺改进奖"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 其中"创新工艺改进奖"因申报新品数量不足暂停评选 [3] - 网络投票环节已开启 截止时间为7月23日24时 同一微信号每天可投5票 对同一选手最多投3票/天 [2][6] - 最终评选分数由专家评审(90%)和网络投票(10%)组成 [6] 参与企业 - 参与企业包括万华化学 DOMO 旭化成 LG化学 会通等同行业头部企业 [2][5] - 企业将发布新材料和新解决方案 [4] 评选流程 - 7月24日 25日下午将进行专家评审及线上展示阶段 各参选企业产品负责人将在材视直播间进行线上专家答辩 [3] - 最终获奖名单将于2025年9月11日在合肥举办的高分子产业年会上公布 并由专家评审组成员颁发奖杯 [8] 往届获奖产品 -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ULTEM™ DT1820EV树脂 采用直接溅射PVD工艺 与金属方案相比可降低系统成本60%左右 [26] - 浙江万盛股份的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 具有低挥发性 优异的水解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27] - 上海普利特的5G/6G用热致性液晶聚合物功能薄膜 可满足5G消费电子设备高频高速和小型化需求 [28] - 浙江糖能科技的5-羟甲基糠醛生产技术 建立了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 [29] - 丰汇新材料科技的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 2mm厚度产品穿透率≥40% 拉伸强度230MPa [30] - 重庆程邦途讯新材料的高透高强低膨胀系数玻纤增强阻燃聚碳酸酯改性材料 2mm透过率达到85%以上 [30] - 苏州和塑美科技的CTI提升助剂 可将材料CTI值稳定提升至800V [31]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 | 博禄——Daplen™EH196AEC汽车外饰解决方案
DT新材料· 2025-06-26 00:50
活动概述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聚焦工程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创新点 [2] - 设立"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旨在表彰行业优秀企业并推动行业发展 [2] - 活动时间线:5月6日-7月13日申报初审,7月14-20日入围公示及网络投票,7月21-27日专家评审,9月11日榜单发布 [26][27] 参评企业及创新产品 博禄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推出Daplen™EH196AEC高性能聚丙烯材料,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保险杠,具有高流动性、高刚性及4%-5%减重效果 [6][7][10] - 该材料支持薄壁化设计,提供喷漆、皮纹、特殊撒点等多种开发方案 [9] 其他创新材料案例 - ULTEM™ DT1820EV树脂:首款采用PVD工艺的热塑性塑料,较金属方案降低成本60% [15] - 高性能无卤阻燃剂WSFR-BDP: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全球首条智能化生产线 [16] - 40%玻纤增强高温尼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国际一流水平 [17] - 5G/6G用TLCP功能薄膜: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适配高频高速天线需求 [21] 行业解决方案亮点 - 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通过复合阻燃技术改善机械性能,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枪 [17] - 可长效传导纺织纤维:以石墨烯为核心,兼具传导性与抗菌性 [17] - Ultramid® XCD聚酰胺:疲劳耐久性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高15%-20% [18] - 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利用,打造零排放生产 [19]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 - 5-羟甲基糠醛(HMF)产线:全球首条1000吨/年产能,获欧盟REACH认证 [22] - 高透PC复合材料:2mm透过率85%以上,应用于传感器壳体及车载元件 [22] - 高温尼龙改性方案:开发耐高温抗氧化剂系列产品,满足高端市场需求 [20]
2025新塑奖企业展示(二) | DOMO化学——回收级 TECHNYL® 4EARTH® 材料在西门子断路器盖板与外壳的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21 13:14
工程塑料行业创新评选活动 - 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以"创新塑造未来"为主题,设立"创新材料奖"、"创新工艺改进奖"、"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三大奖项,旨在推动行业发展[1] - 活动时间安排:5月6日-7月13日申报初审,7月14-20日入围公示及网络投票,7月21-27日专家评审,9月11日榜单发布[27][28] - 往届评选活动已连续举办多届,2021-2024年均有获奖名单公布[14] 浙江道默工程材料创新案例 - 回收级TECHNYL® 4EARTH®材料含50%可回收成分,通过UL及无卤无红磷阻燃双认证,应用于西门子5SV3 RCCB盖板与外壳[4][5] - 该材料在西门子SENTRON 5SV3系列RCCB核心结构件中实现高尺寸稳定性、绝缘性及定制化激光追溯能力,覆盖大部分盖板与外壳[7] - 解决方案突破传统回收材料局限,满足高精度结构件的机械强度、绝缘性及安全标准,可扩展至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等高压场景[8][10] 创新材料奖获奖案例 - ULTEM™ DT1820EV树脂:首款使用直接溅射PVD工艺应用于手机装饰件的热塑性塑料,系统成本比金属方案降低60%[16] - 高性能工程塑料阻燃剂WSFR-BDP:无卤磷酸酯阻燃剂,具有低挥发性和优异热稳定性,浙江万盛建设全球首条BDP智能化连续生产线[17] - 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40%玻纤增强黑色高温激光穿透尼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国内独一无二[18] - CTI提升助剂UsePoly® CT10系列:将材料CTI值稳定提升至800V,具有力学保持、阻燃协效等特性[18]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获奖案例 - 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头枪体,改善低温机械性能及高温高湿电性能[18] - 可长效传导纺织纤维材料:以石墨烯为核心,兼具传导性和抗菌性[18] - Ultramid® XCD玻纤增强聚酰胺:疲劳耐久性能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升15%-20%[19] - 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PPS副产盐循环回收,打造零排放可持续发展模式[20] - 5G/6G用TLCP功能薄膜:满足高频高速和小型化需求,确保国产化和供应链安全[22] - 5-羟甲基糠醛生产技术:建立全球首条1000吨/年HMF产线,首家获得欧盟REACH认证[23]
申报仅剩1月!2025中国国际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火热报名中!
DT新材料· 2025-06-10 16:29
工程塑料产业创新评选概述 - 评选旨在发掘和表彰以创新驱动、技术为核心的工程塑料行业标杆企业,构建覆盖原材料、改性加工、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创新生态体系 [2] - 已吸引全球500余家领军企业参与,包括巴斯夫、科思创、SABIC、金发科技等 [2] 评选组织与流程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承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媒体包括材视、高分子循环再利用等 [3] - 评选时间定于2025年9月11日,与高分子产业年会同期举行 [5] - 评分由专家评审(90分)和网络投票(10分)组成,网络投票需满足每参评公司不少于30票/投票天数的门槛 [5] - 评选流程分为申报初审(5月6日-7月13日)、入围公示与网络投票(7月14日-20日)、专家评审与线上展示(7月21日-27日)三个阶段 [7] 参评维度与资格 - 创新性:要求参评产品为近两年推出的创新产品或技术,需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并符合中国市场普适性 [7] - 可行性:产品需具备稳定投产能力,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工艺效率成本合理 [8] - 经济性:需展示成本效益比及直接/间接经济效益 [9] - 参评资格面向具备创新产品、核心技术或行业解决方案的企业,接受行业协会或媒体推荐 [10] 往届创新案例 - **创新材料奖**: - 科思创ULTEM™ DT1820EV树脂:高耐温聚醚酰亚胺树脂,降低手机装饰件系统成本60% [22] - 万盛股份无卤阻燃剂WSFR-BDP:全球首条BDP智能化生产线,技术优势显著 [23] - 糖能科技5-羟甲基糠醛(HMF):全球首条1000吨/年产线,获欧盟REACH认证 [24] - 丰汇新材料高温尼龙激光穿透材料:2mm厚度穿透率≥40%,拉伸强度230MPa [25] - **创新行业解决方案奖**: - 日之升科技抗低温耐湿热阻燃增强PBT: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枪头,改善机械性能 [26] - 巴斯夫Ultramid® XCD:疲劳耐久性提升14-40倍,注塑流动性提高15%-20% [28] - 聚狮新材料聚苯硫醚副产盐循环回收装置:全球唯一实现副产盐循环回收,打造零排放闭环 [29] 评选影响力与回报 - 获奖企业将获得DT新材料媒体矩阵宣传、颁奖盛典曝光及高分子产业年会专区展示 [14][16][17] - 往届评委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刘孝波、中科院朱锦院士等学术专家,以及奇瑞汽车、海信家电等产业代表 [3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