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货币ETF
icon
搜索文档
华夏基金完成“邹李配”权力交接,券商老将邹迎光接棒董事长
新浪基金· 2025-09-30 14:11
核心管理层变更 - 公司董事长张佑君因工作需要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离任 [1][4] - 董事会选举邹迎光为新任董事长,总经理李一梅升任副董事长,形成“邹李配”全新领导架构 [1][3] - 此次调整引入了股东方中信证券的资深管理人才,也保留了熟悉公司战略的核心领导 [12] 新任领导层背景 - 新任董事长邹迎光在金融领域拥有二十余年经验,是中信证券体系内成长起来的核心高管,职业生涯横跨华夏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和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 [6] - 新任副董事长李一梅是公司自主培养的领军人物,于2001年加入公司,从基层岗位逐步晋升,2018年5月起担任总经理,熟悉市场营销、数据运营、财富管理等多个业务板块 [6] 李一梅任内经营业绩 - 在李一梅担任总经理的七年期间(2018年5月至2025年9月),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从4355.56亿元跃升至21771.96亿元,累计增长近1.74万亿元,增幅达4倍 [7][8] - 非货币型规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从2058.55亿元飙升至14025.95亿元,增幅达5.81倍 [8] - 货币型基金规模增长2.37倍至7746.00亿元 [8] 业务结构深刻变革 - 被动投资引领转型,指数型基金规模从738.66亿元猛增至9659.11亿元,增幅12.08倍 [9] - 非货币ETF规模从665.02亿元增长至8959.96亿元,增幅12.47倍,奠定了公司在被动投资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 [8][9] - 股票型基金规模增长10.28倍至7769.58亿元,债券型基金规模增长11.39倍至3259.86亿元 [8][9] - QDII业务规模突破1267.29亿元,增长10.05倍,FOF基金规模增长2.74倍,REITs和另类投资分别实现387.17亿元和89.84亿元的突破 [8][9] 近期财务表现与股权变更 - 2024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80.31亿元,净利润21.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1%和7.20% [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2.58亿元,净利润11.23亿元 [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05.25亿元,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28512.37亿元 [10] - 原股东天津海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10%股权转让给卡塔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卡塔尔控股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11][12] - 股权变更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2.20%,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持股27.80% [12]
刚刚,大曝光!银华基金,恢复正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14 15:50
银华基金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13.46亿元 同比增长0.81% [1] - 净利润2.84亿元 同比增长11.74% 结束连续三年下滑态势 [1] 银华基金历史财务表现 - 2021年营收39.86亿元/净利润9.22亿元创历史峰值 [2] - 2022-2024年营收累计下降超10亿元 净利润连续三年两位数下滑 [2][3]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实现2019年以来首次正增长 [2] 业务结构变化分析 - 非货规模2422.57亿元 权益类基金1139亿元占比47% [5] - 权益类基金规模较2021年1609亿元下降29.2% [5][6] - 债券型基金规模从832亿元增至1133亿元 增幅36% [7] - 非货币ETF规模实现翻倍增长 [7] 行业对比情况 - 华夏基金营收42.58亿元(增16.05%) 净利润11.23亿元(增5.74%) [9] - 东海基金营收3269万元 净利润亏损93万元(母公司盈利30万元) [9] - 东海基金非货规模284.2亿元 债基占比98.88% [9] 行业经营特征 - 主动权益类基金占比高的公司承受较大经营压力 [7] - ETF及债基规模扩容对经营形成正向贡献 [7][9] - 业务结构差异导致基金公司业绩分化显著 [7][9]
银华基金 恢复正增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5:50
银华基金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13.46亿元 同比增长0.81% 净利润2.84亿元 同比增长11.74% 结束连续三年下滑趋势 [1][3] - 2021年营收39.86亿元与净利润9.22亿元为历史峰值 2022-2024年营收累计下降超10亿元 净利润连续三年两位数下滑 [2][3] 业务结构变化分析 - 非货管理规模2422.57亿元 权益类基金规模1139亿元 较2021年1609亿元下降29.2% [6][7] - 债券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832亿元增至1133亿元 增幅36.2% ETF规模实现翻倍增长 [8] - 主动权益类产品管理费收入显著高于债基与ETF 业务结构变化导致收入承压 [8] 同业经营情况对比 - 华夏基金营收42.58亿元(+16.05%)净利润11.23亿元(+5.74%)受益于ETF规模扩容 [9][10] - 东海基金营收3269万元 净利润亏损93万元 债券型基金占比98.88% 母公司口径盈利30万元 [9][10][11] - 行业呈现分化:权益类占比高的公司经营压力大 固收与ETF主导公司业绩亮眼 [8][9]
刚刚,大曝光!银华基金,恢复正增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5:46
银华基金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0.81%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11.74% [2] - 结束连续三年经营下滑趋势,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2] 历史经营表现 - 2021年营收39.86亿元,净利润9.22亿元,创历史新高 [3][4] - 2022-2024年营收累计下滑超10亿元,净利润连续三年两位数下滑 [4] - 2022年营收36.8亿元(同比-7.67%),净利润8.17亿元(同比-11.37%) [3] - 2023年营收32.07亿元(同比-12.85%),净利润6.36亿元(同比-22.15%) [3] - 2024年营收28.57亿元(同比-10.92%),净利润5.58亿元(同比-12.25%) [3] 业务结构变化 - 非货管理规模2422.57亿元(2025年6月末) [6] - 权益类基金规模1139亿元,较2021年1609亿元下降29.2% [6][7] - 债券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832亿元增至2025年1133亿元,增幅36.2% [8] - 非货币ETF规模从2021年157.76亿元增至2025年410.56亿元,增幅160.3% [7][8] 行业对比分析 - 华夏基金2025年上半年营收42.58亿元(同比+16.05%),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5.74%) [10] - 东海基金2025年上半年营收3269万元,净利润亏损93万元(合并口径) [10] - 债券型基金占比较高的公司经营波动较小 [11] - 东海基金非货规模284.2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98.88% [12] 行业经营特征 - 基金公司收入与管理规模及业务结构强相关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显著高于债基与ETF产品 [8] - 近三年权益类占比较高的公司经营压力较大 [8] - ETF与债基规模增长为行业贡献新增量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