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塔换电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铁塔服贸会展现智慧转型新篇章 “慢直播”云游壮美河山
环球网· 2025-09-12 10:35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通过沉浸式实景接入和动态模型演示展现创新服务体验[3] - 公司推动通信塔向数字塔升级 依托全国站址资源构建覆盖山水林田湖草沙的全域感知网络[8] - 公司以能源服务为抓手助力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涵盖换电备电保电等业务[9] 5G基础设施建设 - 累计承建5G基站超297万个 占全球总量50%[5] - 室内覆盖面积达138.5亿平方米 地铁与高铁隧道公网覆盖分别突破1.36万公里和1.72万公里[5] - 站址资源利用率从14.3%跃升至86.2% 支撑运营商网络规模扩大1.6倍[5] 重大工程项目实施 - 丰台火车站采用宏微协同+隐形覆盖方案实现通信设备与建筑美学融合[7] - 深中通道构建海陆空立体5G网络 为桥岛隧水下互通等复杂场景提供无死角信号保障[7] - 完成全国两会北京冬奥会进博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百余场国家级重大活动通信保障[7] 数字化技术应用 - 自研算法达216种 其中80种达行业领先水平 算法仓总量达460种[8] - 算法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林草防火国土监测水利调度环保督察智慧农业等领域[8] - 通过智能终端集成构建全域感知网络 为城市治理提供千里眼顺风耳功能[8] 智慧能源服务 - 建成超317万个充电端口 服务用户超2617万[9] - 铁塔换电服务实现秒换满电 有效解决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安全隐患[9] - 分布式电力网络与专业运维体系支撑城市绿色出行革命[9]
中国铁塔:数字塔升级加速推进 智联业务收入同比增18.7%
证券时报网· 2025-08-05 13:5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0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8% [1] - 归属于公司股东利润57.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 [1] - 运营商业务收入424.6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8% [1] - 智联业务收入47.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7% [2] - 能源业务收入22.0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9.2% [3] 运营商业务 - 塔类业务收入377.97亿元人民币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 - 截至2025年6月底塔类站址数211.9万个 较上年年底增加2.5万个 [1] - 运营商塔类租户达到357.9万户 较上年年底增加3.5万户 [1] - 运营商塔类站均租户数为1.72户 [1] - 把握5G-A建设规模扩大机遇 巩固"三优一低"竞争优势 [2] 智联业务 - 立足空间数智化治理领域 变通信塔为数字塔 [2] - 聚焦耕地保护、渔政执法、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场景 [2] - 清单制推进战略合作 扩大重点场景市场份额 [2] 能源业务 - 聚焦换电、备电等核心业务 [3] - 换电用户约147万户 较去年年底增加16.6万户 [3] - 深耕C端外卖市场 加快B端客户规模拓展 [3] - 建立VIP星级用户运营体系 增强用户黏性 [3] - 保持低速电动车换电市场领先地位 [3] 科技创新 - 强化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核心技术研发 [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9% [3] - 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较2024年底提升16% [3] - 推动5G+北斗、5G共享室分、物联网等技术成果转化 [3] 战略定位 - 锚定数字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信息应用服务商、新能源应用服务商三大战略定位 [1] - 深化"一体两翼"战略 紧抓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机遇 [1] - 把握"双碳"目标发展机遇 [1]
中国铁塔亮相第9届南博会 全面展示“一体两翼”战略布局
新华网· 2025-06-19 15:03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以"和润万物 智存高远"为主题亮相南博会,展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应用、数字化服务等领域成果 [1]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布局,以运营商业务为主体,铁塔智联和铁塔能源业务为两翼 [1] - 公司展区设置5G新基建、AI共创未来、低空经济、能源业务等板块,展示全国通信基站实时管理情况和低空业务发展 [5]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云南省分公司累计新建铁塔5.8万座,建筑物室内覆盖达3亿平米,站址总量达12.6万个 [5] - 助力实现云南行政村以上5G网络覆盖,统筹实施高铁、地铁公网覆盖项目 [5] - 在老挝建设通信基站290余个,拓展东南亚市场 [8] 数字化服务能力 - 打造全国统一开放的铁塔视联平台,形成130多种算法的AI算法仓 [7] - 通过"铁塔+5G+AI"技术服务于林业、水利、环保等25个行业 [7] - 云南省分公司已与22个客户签署智联业务战略合作协议,涵盖九大行业 [7] 能源业务发展 - 提供铁塔换电、充电、备电、保电等多元化智慧能源服务 [7] - 构建"新能源出行+电力保障+综合能源"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7]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生态构建等领域深化全球合作 [8] - 致力于筑牢数字新基建底座,实现网络融合化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