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达芬奇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股市必读:国际医学(000516)9月11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9-11 18:4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11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5.14元 单日上涨0.39% [1] - 当日换手率0.99% 成交量21.91万手 成交额1.1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96.71万元 占总成交额11.6% [4] - 游资资金净流入214.02万元 占总成交额1.92% 散户资金净流出1510.73万元 占总成交额13.52% [4] AI与智慧医疗布局 - 公司已上线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技报告解析、预问诊系统和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2] - 应用场景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消化内镜精灵、心血管影像人工智能系统等智慧医疗业务 [2] - 智慧医疗应用提升诊断效率与质量 降低重复性劳动时长 使医生更专注于诊疗活动 [2] - 未来将根据技术成熟度持续丰富智慧医疗应用场景 深度融入数智医疗变革 [2]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旗下医疗机构引进脑机接口结合外骨骼机器人或功能性电刺激等康复训练系统 [2] - 已开展脑深部电刺激手术、脊髓神经电刺激手术、迷走神经电刺激手术等相关手术 [2] - 与相关院校及科研单位开展脑机接口方面的研究合作 [2] 老年护理服务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老年护理院依托三级综合性医院医疗优势 提供就医、急危重症多学科诊疗、优先转诊绿色通道等服务 [2] - 入住时长灵活可选 生活照护费用自理 就医或慢性疾病治疗可享受医保及慢病政策优惠 [2] - 费用根据房间类型和护理级别有所差异 具体可通过医院公众号了解 [2] 医院运营情况 -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已基本完成建设 [3] - 近期在院使用床位数约3200-3600张 预计使用率将持续增长 [3] - 已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泰康保险等多家商业保险机构建立合作 [3] 质子治疗与商业保险 - 质子治疗费用支付取决于患者购买的保险产品条款是否包含质子治疗条款 [3][4] - 医院将与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对接 推介质子治疗优势和技术先进性 拓展合作范围 [3][4] 政策应对与经营状况 - 公司将深入研究国家政策 积极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2] -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医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根据发展需要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2] - 目前不存在因财务类指标触及退市的情形 [2]
第三次肾移植用了机器人,毓璜顶医院完成“全球首例”高难手术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02:55
医疗技术突破 - 烟台毓璜顶医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第三次肾移植手术[1] - 手术由器官移植科于胜强团队与泌尿外科吴吉涛团队联合完成 高振利教授指导[1] - 该技术为复杂器官移植领域重大突破 为全球多次肾移植患者提供新治疗路径[1] 手术难度与创新 - 第三次肾移植面临极高手术难度与排斥风险 患者经历两次手术且身体羸弱[7] - 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操作 减少手术创伤 降低围术期负担[7] - 患者体内存在四颗肾脏 髂外血管已被占用 需在腹腔寻找新移植空间[7] - 全球无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第三次肾移植的文献或实践经验参考[11] 手术实施细节 - 术前精确计算个体化免疫抑制剂方案 制定DSA监测及抗体清除预案[11] - 反复模拟机械臂在复杂粘连环境中的操作路径与力度 预设大出血应对措施[11] - 术中利用达芬奇机器人540度灵活转向及10倍放大视野 完成高难度血管吻合[13] - 手术耗时三个多小时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新肾脏功能正常[13] 行业影响 - 手术成功证明医院具备运用前沿技术解决全球最复杂移植难题的能力[13] - 为微创外科技术向更高精层次发展提供实践案例[13] - 为全球多次移植复杂病例提供"毓璜顶经验" 拓展达芬奇机器人应用场景[13]
远毅资本:AI和数字化正在重塑医疗体系,投资关注两类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09:19
数字医疗行业趋势 - AI和数字化正在重塑全球医疗卫生体系,数字医疗将是医疗健康的未来 [1] - 数字医疗是数字技术赋能的医疗健康产业集合,涉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覆盖诊疗全流程优化 [2] - 全球医疗体系面临挑战,AI和数字化可通过处理影像、基因、保险等数据提升触达、效率和支付三方面效能 [2] 市场发展现状 - 美国数字医疗领域融资TOP100中,AI和数字化相关项目占比50%,前五大细分赛道为AI药物发掘、保险科技、基因组学、远程医疗和居家医疗服务 [3] - 医疗模式从"农业时代"经验医学演进至"数字时代"的个性化全流程管理,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 [3] - 直觉外科达芬奇机器人市值达2000亿美金,超越传统医药巨头美敦力,科技公司英伟达持续加码医疗AI投资 [5] 投资机会分析 - 生成式AI赋能医疗生态:提升医生诊疗效率、改造医院管理系统、加速生命科学研发(AI制药、合成生物学等) [5] - 中国90%医生认为AI工具可信,超半数愿向患者披露AI参与诊疗,市场对新技术接受度显著提升 [6] - 国内外AI应用差异:海外聚焦B端(电子病历、医院管理),中国侧重C端(问诊、医药电商) [6] - 生成式AI两类创新机会:基础设施类赋能传统赛道,专病领域类创造万亿规模新市场(如个性化医疗服务) [6] 公司动态 - 远毅资本专注数字医疗早期投资,布局高效触达、创新支付和效率提升三大基础设施,累计管理规模超30亿人民币 [1] - 公司投资70余家数字医疗企业,覆盖医疗器械、移动医疗、精准诊断和保险科技领域 [1]
【特稿】美国研究人员训练机器人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
新华社· 2025-07-10 06:25
医疗机器人技术突破 -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发出能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的SRT-H机器人,标志着自动化医疗的重大进展 [1] - 新型SRT-H机器人借助AI技术可独立判断和决定,应对手术突发情况,从执行特定任务转变为理解外科手术程序 [1] - 研究人员将SRT-H比作自动驾驶汽车,能智能应对各种手术情况 [1] - SRT-H通过观看外科医生手术视频接受训练,并在猪器官上进行实操,成功完成分离胆囊和肝脏的复杂操作 [1] 手术机器人性能与市场 - SRT-H机器人在试验手术中成功率100%,但耗时比人类医生长 [2] - 完全成熟后,SRT-H可解决外科医生短缺问题,减少人为错误,为医疗资源缺乏地区提供高质量服务 [2] - 2024年全球实施270万台机器人参与手术,外科机器人市场规模近100亿美元 [2] - 直觉外科手术公司的达芬奇机器人自2000年获FDA批准后,已参与超1200万台手术 [2] 行业现状对比 - 当前临床使用的手术机器人完全依赖人类医生操控 [2] - SRT-H代表从医生操控到AI自主决策的技术飞跃 [1][2]
关税如何影响达芬奇机器人制造商?企业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4-23 08:43
由于提供的文档内容存在大量乱码、无意义字符和无法识别的文字片段,无法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结构化总结。以下是基于可识别部分的有限分析: 文档质量问题 - 文本包含超过50%的乱码符号(如████、■■■■、��等)[1] - 可识别部分存在不连贯的韩文、中文和数字混合[1] - 关键数据如"65%"、"66.5%"缺乏明确指代对象[1] - 时间标记"2025"出现多次但无对应事件说明[1] 可辨识片段 - 提及"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名称但无上下文[1] - 出现"330周"时间单位但无关联事件[1] - 数字"2470"出现但无计量单位或解释[1] 注:建议提供完整可读的原文以便进行专业分析。当前文档因信息缺失率过高,无法执行常规的财务/行业分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