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大模型

搜索文档
国网山东电科院牵头一项语音大模型领域IEEE国际标准获批立项
中国能源网· 2025-09-22 08:07
国际标准制定突破 - 国网山东电科院牵头申报的IEEE国际标准《面向语音大模型构建的数据与知识处理框架指南》成功获批立项[1] - 这是公司在语音大模型数据与知识处理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的重大突破[1] - 标志着公司在语音大模型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1] 语音大模型行业痛点 - 语音大模型在智能汽车、智能IoT设备、智能客服、智慧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3] - 语音数据与传统文本数据在存储形态、标注格式、特征结构、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3] - 导致数据格式不统一、跨组织共享难、数据版本管理缺失、数据安全隐患高、数据处理效率低等问题[3] - 这些问题制约了语音大模型的快速迭代与性能优化[3] 标准制定过程与内容 - 公司在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数字化部指导支持下启动标准申报工作[4] - 团队开展技术调研与论证,编制标准PAR及汇报材料,参加IEEE知识工程标准化委员会全会[4] - 标准PAR审核通过后提交至IEEE SA,并完成委员专家的评论回复[4] - 标准规定了用于构建语音大模型数据处理与管理的框架[4] - 解决了数据存储规范不统一、跨组织共享难、版本管理缺失、安全隐患高、处理效率低、标注成本高等问题[4] - 实现了数据统一规范处理、安全管理和跨组织共享,提升训练效率,促进模型迭代和性能优化[4] 未来工作计划 - 公司将联合国内外合作单位加快推进标准编制工作[6] - 确保标准内容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并体现我国技术优势[6] - 力争早日完成标准发布,为全球语音大模型数据与知识处理提供参考[6]
上市首份财报含金量足,两月跻身港股通:云知声技术实力拓AGI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9-18 22:04
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正式纳入港股通名单 成为"港股AGI第一股"后仅两个多月即获沪深港通"双纳入" [1] - 纳入港股通意味着将迎来内地投资者群体加持 股票流动性提升及融资渠道拓宽的新机遇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4.0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0.2% [3] - 大模型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57% 接近1亿元人民币 [5] - AI芯片上半年销量1650万颗 累计出货量成功突破1亿颗 [5] -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飙涨1386.8% 实现爆发式突破 [5] - "AI+医疗"领域客单价同比增长116.2% [5] 技术研发进展 - 以自研Atlas智算平台为核心 通过大模型蒸馏技术将模型参数压缩至0.5B以内 开发出高性能低延迟的端侧大模型 [6] - 端侧大模型已在吉利博越L及某国内大型车厂的多款车型上成功交付 [6] - 开发面向东盟海外市场与国内方言市场的语音大模型 覆盖数十个语种与方言包括中 英 泰语 越南语 印尼语 上海话 济南话等 [8] - 医疗行业专用大模型UniGPT-Med-U1在MedBench多项测评中稳居第一 [9] - 深度参与3项国家大模型标准制定 在ACL2025发表4篇论文 "语音自由说"技术获国际领先认证 [9] 市场拓展与战略布局 - 与瓦努阿图政府 南太平洋数字科技控股签署合作备忘录 与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建"云知声东盟总部项目" [10] - 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达成战略合作 与某头部财产保险公司深化合作 [10] - 政策层面与《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高度契合 推动AI与医疗 家居 政务 交通等行业深度融合 [12]
空调线上销量被小米超越?格力:公开数据和截图不一样;李想请乘龙卡车司机吃饭,承认对撞测试「冒失」;Meta首款带屏智能眼镜将上市
雷峰网· 2025-08-19 00:28
空调行业竞争 - 格力电器回应"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争议,称公开数据显示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保持领先,并晒出对比截图[4] - 格力强调连续16年保持顾客满意度第一,在品牌形象、性价比等五大维度位列行业首位[4] - 网络流传截图显示小米排名第二、格力第三,与格力查询结果相反,引发市场热议[5]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 比亚迪高管李云飞重申"不拉踩同行"原则,倡议粉丝避免网络纷争,强调全球市场容得下百花齐放[6] - 理想汽车CEO李想就i8对撞测试致歉乘龙卡车用户,透露目前服务理想汽车的卡车司机超4万人,累计运输170万台次[8][9] - 蔚来乐道L90上市10天交付4069台,工厂满负荷运转,板车排队超1公里运输新车[21][22] - 比亚迪宣布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政策,王传福基于百万分之一事故率数据当场拍板决策[23][24] 科技公司人事与战略 - 阿里元老多隆加入贝联珠贯科技任首席架构师,与毕玄联手开发AI Agent运维平台[11][12] - B站关联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陈睿卸任两公司职务由黄声声接任[14] - 原阿里高管多隆结束25年阿里生涯,曾主导构建淘宝交易系统[11] 消费电子与AI技术 - 华为Pura 80系列首次公开麒麟芯片型号,9010S/9020芯片实现CPU全自研,GPU性能显著提升[15][16] - Meta首款带显示屏智能眼镜Hypernova即将上市,起售价从1000美元降至800美元[39][40] - Kimi因算力不足出现服务异常,文件系统请求失败率过高导致响应延迟[14] 机器人领域进展 - 智元机器人远征A2青春版预售19.8万元,具备2kg臂载能力,赠送舞蹈动作模块[20] - 星动纪元人形机器人L7以95.641cm跳高成绩夺冠,搭载55个准直驱关节和400N·m扭矩模组[29][30] 互联网与芯片行业 - 京东或退出外卖价格战,二季度外卖投资损失达130亿元,美团面临长期挑战[17] - 天数智芯考虑赴港IPO募资3-4亿美元,其通用GPU天垓100累计订单破5亿元[34][35] - 阿里蚂蚁联合22个品牌推出"橙意计划",覆盖外卖骑士激励与保障体系[35][36] 国际科技动态 - OpenAI CEO奥尔特曼称上市后可能不再任职,自评不适合管理上市公司[44][45] - 苹果iOS 26新增全天候显示壁纸模糊开关,优化锁屏界面自定义体验[48][49] - Waymo前CEO质疑特斯拉Robotaxi需安全员非真自动驾驶,马斯克回应技术将超预期[46]
政策“牵引”AI企业扎堆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8-12 16:09
香港市场成为AI企业IPO热门选择 - 截至8月12日港股IPO申请企业达213家 其中约50家为AI企业[1] - 恒生人工智能主题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30.69%[1] - 递表AI企业普遍具备技术积累和融资能力 但财务表现分化明显 仅少数实现盈利[1] 政策支持与资本热度推动上市潮 - 港交所第18C章放宽AI企业上市门槛 已商业化企业市值门槛从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 未商业化企业从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2] - 2024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允许保密递表提升审核效率[2] - 一级市场融资活跃 上半年国内AI领域融资事件345笔 同比增加88笔 总融资金额达300.66亿元[3] 企业融资与资金用途 - 海清智元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能扩建及全球化布局[2] - 诺比侃计划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究、研发中心建设和战略投资[2] - 至少11家AI公司进行过再融资 商汤科技累计再融资规模约72.85亿港元 晶泰控股再融资32.18亿港元已超IPO募资额[8][9] 细分领域与技术路线多元化 - 递表企业主要集中在AI应用层 涵盖AI制药、辅助诊疗、机器人等领域[4] - 技术层以AI大模型公司为主 基础层主要为AI芯片供应商[4] - 海清智元2024年净利润4041万元实现扭亏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1414.4万元[4] 市场认购与估值表现 - 极智嘉公开认购倍数达133.62倍 云知声达91.66倍 博雷顿达198.72倍 申购人数均超万人[5] - 商汤科技港股市值超600亿港元 云知声上市首日最高价较发行价涨超50% 最新市值突破400亿港元[6] - 中金公司认为AI重构软件应用生态蕴含万亿元级别机遇[5] 商业化进程与挑战 - 部分企业营业收入增长但持续亏损 某AI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8.23% 净利润仍为负值[7] - 大模型能力支撑商业化拐点 AI编程、广告、多模态等赛道商业模式逐步落地[9] - 研发投入较高导致企业需再融资补充现金流[8]
跨界的深圳企业赛道更宽
深圳商报· 2025-06-08 17:05
公司技术应用 - 北科瑞声在文博会展出内置自研语音大模型的"四不像"毛绒玩具,该产品能模拟人声并进行智能对话和情感应答 [1] - 语音技术被集成到传统毛绒玩具中,使其具备"会思考、能互动"的智能特性,产品同时获得"GAIE最佳AI标杆应用奖" [2] 行业跨界融合 - 博物馆提出定制智能娃娃作为文创伴手礼的需求,反映文创产品正从传统文具、箱包向智能化消费电子拓展 [2] - 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使智能硬件获得可爱外表,同时赋予文创产品更多动感和活力,形成双向赋能 [2] 市场趋势 - Z世代消费崛起推动陪伴型科技产品成为文创新秀,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等热门产品显示文创市场潜力 [2] - 北科瑞声通过"科技+玩具"的跨界模式实现场景再造,验证AI技术在非传统领域的商业化路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