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经纪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京基金融国际(01468.HK):9月19日南向资金减持85.9万股
搜狐财经· 2025-09-19 19:44
南向资金持股变动 - 9月19日南向资金减持京基金融国际85.9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57.38%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减持508.9万股 近20个交易日累计净减持2036.6万股 [1] - 持股总数从9月15日的10.02亿股连续下降至9月19日的9.97亿股 [2] 持股变动明细 - 9月18日单日减持201万股 变动幅度达-0.20% 为统计期内最大单日跌幅 [2] - 9月16日减持193万股 变动幅度-0.19% 9月17日与9月15日减持幅度较小 分别为-0.02%和-0.01% [2] - 南向资金连续20个交易日呈现减持态势 未出现增持记录 [1]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保险经纪业务 通过七个分部开展运营 [2] - 业务范围涵盖保险科技、网络授权、毛皮贸易、证券服务、放债及资产管理 [2] - 证券分部提供保证金融资与包销服务 资产管理分部涉及基金管理业务 [2]
香港证监会点名,暴跌超60%!
证券时报· 2025-09-19 04:53
香港证监会一则公告引发山高控股股价暴跌。 9月18日,香港证监会公告的查讯结果显示,截至2025年9月1日,山高控股股权高度集中于数目不多之股东,该部分股东持股占比达92.46%,仅7.54%股 份由其他股东持有。香港证监会提醒投资者,该公司的股份价格可能大幅波动,股东及有意投资者在买卖该公司股份时务请审慎行事。 9月19日,山高控股股价持续下跌,最低价跌至5.18港元/股,跌幅超过60%。 9月18日,山高控股公告称,香港证监会最近曾就公司之股权分布进行查讯,查讯结果显示,2025年9月1日,有二十名股东合共持有公司14.45亿股股份, 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之24.00%。有关股权连同由两名本公司主要股东持有的41.21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之68.46%),相当于已发行股份之92.46%。因 此,仅4.5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之7.54%)由其他股东持有。 | | | 佔已發行 | | --- | --- | --- | | | 所持 | 股份總額 | | | 股份數目 | 自分比 | | | (股數) | (%) | | 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附註1) | 2,610,756,687 | 43.37 | ...
京基金融国际(01468.HK):9月18日南向资金减持201万股
搜狐财经· 2025-09-18 19:34
南向资金持股变动 - 9月18日南向资金减持京基金融国际201.0万股,持股比例降至57.43%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减持514.0万股,且全部为减持日 [1] - 近20个交易日连续净减持2141.7万股,无增持记录 [1] 近期持股数据明细 - 9月18日持股总数9.98亿股,单日变动-0.20% [2] - 9月17日持股总数10.00亿股,单日变动-0.02% [2] - 9月16日持股变动-193.00万股,变动幅度-0.19% [2]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保险经纪业务,并通过七大分部开展运营 [2] - 业务范围涵盖保险科技、证券经纪、放债服务及资产管理等领域 [2] - 毛皮分部涉及生毛皮销售及经纪服务,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 [2]
国泰海通晨报-20250905
海通证券· 2025-09-05 02:52
煤炭行业研究报告核心观点总结 核心观点 - 煤炭行业2025H1为未来3-5年业绩底点 2025Q2为板块压力最大时刻 但龙头公司业绩超预期 下行风险已探明 [1][2][3] - 投资建议推荐龙头中国神华 陕西煤业 中煤能源 继续推荐兖矿能源 晋控煤业 [1] 行业供需分析 - 需求端2025H1火电发电量占比64.8% 仍为最主要发电来源 全社会用电量4.8万亿千瓦时(同比+3.7%) 发电量4.5万亿千瓦时(同比+2.3%) 火电发电量2.94万亿kwh(同比-2.4%) [2] - 2025Q2全社会用电量2.46万亿kwh(同比+6%) 火电增速回正 [2] - 供给端2025H1原煤产量24亿吨(同比+5.4%) 但环比24H2下降8000万吨 显现行业自发减产行为 [2] 价格与盈利能力 - 2025H1黄骅港动力煤(Q5500)均价685.9元/吨(同比-22.4%) 其中Q1均价730.7元/吨(同比-19.86%) Q2均价641.7元/吨(同比-25.3%) [2] - 2025H1京唐港主焦煤均价1377.7元/吨(同比-38.5%) 其中Q1均价1440.86元/吨(同比-42.27%) Q2均价1315.3元/吨(同比-37.2%) [2] - 煤炭板块2025H1收入5781亿元(同比-18.6%) 归母净利润542亿元(同比-31.3%) [3] - 2025Q2营收2935亿元(同比-16.5% 环比+3.1%) 归母净利润242亿元(同比-37% 环比-19.7%) [3] 成本管控与财务表现 - 2025H1 A股13家上市公司自产煤销售均价520元/吨(同比-22.8%) 吨煤成本345元/吨(同比-19.6%) 吨煤毛利175元/吨(同比-28.6%) [4] - 2025Q2煤价继续下滑 但吨毛利下滑幅度大幅收窄 好于煤价下行幅度 [4] - 煤炭板块负债率由2020年49.2%降低至2025H1的47.2% [4] 龙头公司表现 - 2025Q2行业利润平均下滑30%背景下 中国神华 中煤能源 兖矿能源等龙头业绩好于行业降幅 继续跑赢行业 [3] - 陕西煤业2025H1营收779.83亿元(同比-14.19%) 归母净利76.38亿元(同比-31.18%) 煤炭产量8739.64万吨(同比+1.15%) 销量12598.92万吨(同比+0.92%) [45][46] - 平煤股份2025H1营收101.20亿元(同比-37.95%) 归母净利2.58亿元(同比-81.53%) 商品煤吨煤售价768元/吨(同比-29.4%) [41][43]
新确科技(01063)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2139.3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0:41
核心财务表现 - 收益2516.7万港元 同比增长46.3%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139.3万港元 上年同期亏损3879.8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1.39港仙 [1] 业务分部贡献 - 买卖电脑相关组件、服装及美容产品业务持续为收益带来重大贡献 [1] - 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及营销仍为重要收入来源 [1] - 金融部门包括证券经纪、配售及包销业务以及放债业务为本期间贡献收益 [1] 业务发展策略 - 对电脑相关组件、服装及美容产品业务分部持乐观态度 [1] - 将适时把握更多市场机遇 [1]
唏嘘!33年老牌营业部,落幕!一个月21家网点被裁撤
证券时报· 2025-08-08 09:37
国信证券营业网点裁撤 - 国信证券近期公告撤销12家营业网点,包括深圳罗湖宝安北路证券营业部等,自9月5日起停止营业 [2][3] - 被裁撤的深圳罗湖宝安北路证券营业部前身为深圳振华路证券营业部,成立于1992年,是深圳最早成立的证券经营机构之一 [4] - 该营业部在深圳证券市场初期具有重要地位,曾被称为"深圳大户摇篮",交易总额长期位居深圳前三名 [5] 营业网点优化情况 - 国信证券在过去30天内已累计撤销21家营业网点,裁撤力度在大型券商中排名第一 [2] - 被裁撤网点中71%成立于2014-2015年,部分网点如吉林、黑龙江营业部2024年营业利润仅605-743万元 [11][12] - 公司表示网点优化属正常经营举措,将持续优化线上线下服务网络 [12] 深圳振华路营业部历史 - 该营业部历史可追溯至1992年成立的"深国投二部",历经多次更名和地址变更 [4][5][9] - 2020年数据显示,该营业部股票基金成交额在深圳排名第26位,营业收入1.17亿元排名第18位 [9] - 营业部2021年迁址并更名,此前在振华路扎根近30年,见证了深圳证券业发展 [7] 行业转型趋势 - 营业网点"瘦身"不代表业务收缩,公司正通过"互联网+"重构服务生态 [2] - 线上渠道获客总数在公司新增客户中占比持续提高 [2] - 传统经纪业务模式正在向数字化服务转型 [2]
恒生银行上半年净利缩水三成,新董事长首份“成绩单”遇考验
南方都市报· 2025-08-08 03: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得溢利68.8亿港元 同比下滑30.46% [1] - 净利息收入143.39亿港元 同比减少7.39% [1][2] - 除税前溢利80.97亿港元 同比下跌28.39% [1] - 每股基本盈利3.34港元 同比减少34% [1] - 营业收入209.75亿港元 同比增长3% [1] 净利息收入与息差分析 - 净利息收益率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30个基点至1.99% [3] - 平均总客户贷款减少3%及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自2025年5月起持续处于低位导致净利息收入下降 [2] - 采取积极措施管理产品利润率并实施长期对冲以维持利息稳定性 [3] 信贷损失与拨备 - 预期信贷损失达48.61亿港元 主要因市场不确定性、贸易关税威胁、持续利率高企及商业房地产市场长期低迷 [4] - 总减值贷款由2024年12月31日的510亿港元增加至550亿港元 [7] 非利息收入增长 - 服务费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34%至66.36亿港元 占总收入比重从2024年的25.9%提升至31.6% [4] - 财富管理及投资服务收入同比激增43% 证券经纪收入大幅增长60% [4] - 以公平价值计入收益表之金融工具收入净额107.16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28.22亿港元显著提升 [2] 业务板块表现 - 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中有关财富收入同比增长43% [5] - 新造人寿保险保费同比增长57% 恒生保险位列香港人寿保险市场第二位 [5] - 资讯科技行业贷款增长37% 贸易融资贷款结余较2024年底增长16% 中小企业贷款结余增长49% [5] 客户与跨境业务 - 过去三年富裕客户数目每年增长10% 新开立优越理财Family+账户数目同比增加51% [5] - 来自内地的新客户数量及有财富管理需求的内地优越理财客户数目均同比增长20% [5] - 2025年上半年新吸纳富裕客户数量增长75% 内地零售客户新开户数同比增81% [8]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 - 800亿港元可持续发展Power Up融资基金已贷出超过三分之二 包括首笔用于购买电动建筑工程设备的绿色贷款 [6] 资本管理与股东回报 - 宣布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30港元 上半年累计派息每股2.60港元 同比增长8% [7] - 启动30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 [7]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21.3% 较上年末提升3.6个百分点 一级资本比率23.3% 总资本比率24.9% [8]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支出75.65亿港元 仅增长1% [7] - 进行业务调整 受影响员工数目占银行核心业务员工总数约1% [7][8]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香港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 汇丰控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0% [9] - 2025年6月底香港综合利率降至1.26% 较5月大幅下跌35基点 [9] - 市场预期HIBOR将在低位持续较长时间 考验银行净息差管理能力 [9] 战略方向与领导层 - 新任董事长郑维新强调聚焦策略重点 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 建立面向未来的业务体系 [1][8][9] - 通过投资人才及数字科技打造面向未来的业务 实现可持续增长 [8]
恒生银行(00011.HK):香港地产风险拖累利润
格隆汇· 2025-08-01 19:44
1H25业绩表现 - 1H2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基本符合预期,归母普通股净利润同比下降35%,低于预期[1] - 净利润下滑主要由于香港商业地产减值损失计提大幅增加,1H25减值损失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信用成本上行至1 19%,1H24和2H24分别为0 35%和0 77%[2] 收入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7%,1H25净息差1 99%,较1H24的2 29%和2H24的2 20%进一步下行,主要由于Hibor走低[1] - 客户贷款同比下降5%,较去年末下降2%,信贷需求疲弱,存款同比增长9%,较去年末增长3%[1] - 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3%,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6%,增长主要来自证券经纪服务、结构性产品、投资基金销售及外汇交易收入[1] 资本管理与股东回报 - 1H25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1 3%,风险资产规模扩张有限[2] - 公司宣告二季度每股1 3港元股息,上半年合计每股2 6港元同比增长8%,计划开展最多30亿港元股份回购,与去年持平[2]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E、2026E营业收入预测2 4%、4 3%至410亿、421亿港元[2] - 下调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13 9%至147亿港元,上调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4 1%至176亿港元[2] - 公司当前交易于1 3x/1 3x 2025E/2026E P/B,目标价维持109 5港元不变,对应1 3x/1 3x 2025E/2026E P/B[2] 香港商业地产风险 - 新增香港商业地产不良贷款拨备计提增加,香港非住宅物业供应过剩令租金及物业价值持续受压[2]
中金:维持恒生银行(00011)“中性”评级 目标价109.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04:08
业绩表现 - 2Q25营收同比增长3%基本符合预期 归母普通股净利润同比下降35%低于预期[2] - 1H25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7% 净息差1.99%较1H24的2.29%和2H24的2.20%进一步下行[3] - 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3%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6%维持较快增长[4] 财务指标 - 客户贷款同比下降5%较去年末下降2% 存款同比增长9%较去年末增长3%[3] - 1H25减值损失计提是去年同期2倍多 信用成本上行至1.19%(1H24为0.35% 2H24为0.77%)[5]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1.3% 风险资产规模扩张有限而利润持续留存[6] 业务运营 - 净息差下行主要由于Hibor走低 信贷需求仍然较为疲弱[3] - 非息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证券经纪服务 结构性产品以及投资基金销售收入[4] - 公司将盈余资金调配至优质定息主权债务证券并进行结构性对冲[3] 资本管理 - 宣告二季度每股1.3港元股息 上半年合计每股2.6港元同比增长8%[6] - 计划开展最多30亿港元股份回购 与去年持平[6] - 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主要因新增香港商业地产不良贷款拨备计提[5] 预测调整 - 上调2025E 2026E营业收入预测2.4% 4.3%至410亿 421亿港元[1] - 下调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13.9%至147亿港元 上调2026E预测4.1%至176亿港元[1] - 公司当前交易于1.3x 2025E/2026E P/B 维持109.5港元目标价不变[1]
中金:维持恒生银行“中性”评级 目标价109.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31 04:06
核心观点 - 中金上调恒生银行2025E和2026E营业收入预测至410亿港元和421亿港元 下调2025E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7亿港元 上调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6亿港元 维持109.5港元目标价和中性评级 [1] 财务表现 - 2Q25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基本符合预期 归母普通股净利润同比下降35%低于预期 [2] - 1H25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7% 净息差1.99%较1H24的2.29%和2H24的2.20%进一步下行 [3] - 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23%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6% 主要来自证券经纪服务、结构性产品和投资基金销售 [4] - 1H25减值损失计提为去年同期2倍多 信用成本上行至1.19% 1H24和2H24分别为0.35%和0.77% [5] 资产负债情况 - 客户贷款同比下降5%较去年末下降2% 存款同比增长9%较去年末增长3% [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21.3% 风险资产规模扩张有限而利润持续留存 [6] 股东回报 - 宣告二季度每股1.3港元股息 上半年合计每股2.6港元股息同比增长8% [6] - 计划开展最多30亿港元股份回购 与去年持平 [6]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净息差下行主要由于Hibor走低 信贷需求疲弱 [3] - 减值损失大幅增加主要因香港商业地产不良贷款拨备计提增加 非住宅物业供应过剩令租金及物业价值持续受压 [5] - 公司计划将盈余资金调配至优质定息主权债务证券并进行结构性对冲 以降低未来减息对净利息收入的影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