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星星集团(01560.HK)拟1456万港元出售星星信贷全部股权
格隆汇· 2025-08-27 12:16
交易概述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出售星星信贷有限公司唯一已发行股份及待售债项 总代价为1456万港元 [1] - 交易通过买卖协议完成 买方有条件同意购买 [1] 目标公司背景 - 目标公司为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 主要从事提供融资业务 [1] - 目标公司于2016年11月10日并入集团 原旨在为集团所持物业的买方提供融资 [1] 交易动因 - 出售基于集团当前财务状况及维持小额贷款组合的成本效益考量 [1] - 董事认为出售可减少集团借贷及利息负担 同时增强一般营运资金 [1]
一上市券商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什么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6:21
国金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 - 国金证券宣布自2025年8月27日起将除北交所以外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从80%上调至100% [1][3] - 调整采取"新老划断"原则 新开立融资合约适用100%比例 存量合约维持原比例 [3] - 保证金比例上调后 投资者以100万元保证金最大融资额度从125万元降至100万元 杠杆水平从1.25倍降至1倍 [3] 调整背景与行业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调整是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情况的常规风控手段 无需过度解读 [1][3] - 当前暂无其他券商跟进类似调整举措 [1][3] -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认为调整主要基于公司近期经营杠杆考量 [4] 两融市场现状 - 当前A股两融市场活跃度较高 最新两融余额已升至2.2万亿元以上 [1] - 截至2025年8月26日 沪深两市两融余额22076.11亿元 占A股流通市值2.34% [4] - 历史数据显示2015年5月至7月期间 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曾一度超过4% [4][5] 历史政策对比 - 上一次全市场层面调整融资保证金比例是在2023年 当时为活跃资本市场将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4]
一家券商上调融资保证金比例,被误解全行业降杠杆
凤凰网· 2025-08-27 00:33
国金证券融资保证金调整 - 国金证券自2025年8月27日起将新开立融资合约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 仅针对除北交所以外标的证券 存量合约维持原比例执行[1][2] - 此次调整为个体行为 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杠杆考量 其他券商融资保证金比例仍维持80%常规水平[1][6] - 调整直接影响投资者信用账户保证金可用余额 投资者需缴纳更多保证金 例如原80万元保证金可融100万元资金 现需100万元保证金才能融相同金额[2][7] 行业整体情况 - 全行业暂无保证金调整通知 头部券商及中小券商均表示当前比例维持80% 暂未收到调整通知或计划[8] - 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并非行业整体行为 更多是券商个体经营决策 监管层未发布全行业调整通知[1][6] 历史调整与市场影响 - 历史两次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对市场影响有限 2015年11月比例从50%上调至100%时沪深300指数T+1/T+3/T+5涨跌幅分别为0.48%/-0.82%/0.75% 2023年9月比例从100%下调至80%时指数涨跌幅分别为0.74%/-0.09%/-0.83%[8][9] - 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是针对两融业务的风险调控工具 而非直接影响大盘方向的决定因素[8][9] 当前两融市场状况 - A股融资余额自8月11日起连续12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 约2900亿美元 但仅占自由流通市值的4.8% 略低于过去十年4.9%均值 远低于2015年10%峰值[10] - 两融余额占A股日成交量比例虽上升 但仍低于2020年峰值及2015年水平 当前融资融券占流通市值比例较低 融资买入额占成交额比重处于历史中枢[10][11] - 参与交易的融资融券投资者占比为5.45% 较十年前12.99%显著下降 当前户均融资融券余额116.54万元 较十年前156.11万元下降33.96%[11] 券商经营差异 - 中小券商面临资金流动性压力 因注册资本和净资产规模较小 债务融资工具渠道狭窄 信用评级较低导致融资门槛和成本较高[7] - 较高保证金比例有助于券商降低融资业务风险敞口 减少投资者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 更好控制业务风险[7]
两万亿!沪深两市融资余额重回十年前巅峰,牛市行情要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05:26
融资余额数据 - 上交所融资余额报10217.92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90.72亿元 [2] - 深交所融资余额报9838.97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76.64亿元 [2] - 两市融资余额合计20056.89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7.36亿元 时隔十年重回2万亿元之上 [2] 历史数据对比 - 当前融资余额较2015年历史峰值22666.35亿元相差2544.35亿元 [2] - 历史上仅2015年5月20日至2015年7月1日期间融资余额超过2万亿元 [2]
东方财富(300059):2024年年报点评:交易融资市占率提升,业绩全线回暖
华西证券· 2025-03-16 1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鉴于24年末Deepseek推出及我国科技、文化、制造业进展成就,境外和场外资金对A股港股关注度提升利好资本市场与行业业绩,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测,并新增2027年预测;调整2025 - 2026年EPS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看好公司在互联网证券、财富管理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2024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总收入116.0亿元,同比+5%;归母净利润96.1亿元,同比+17%;ROE为12.64%,同比+0.70pct。单四季度营业总收入43.0亿元,同比+66%,环比+82%;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80%,环比+80% [1] 分析判断 - 四季度证券交易、利息大幅提升,全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23%,利息净收入同比+7%,营业收入同比 - 20%,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同比+51%;单四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111%,环比+121%,利息净收入同比+57%,环比+83%,营业收入同比+6%,环比+21%;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利息/营业收入/证券投资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0%、16%、20%、22% [2] - 证券经纪、融资业务市占率继续提升,报告期A股股基日均交易金额1.2万亿元,同比+22%,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23%至61.1亿元,股基交易市占率4.14%,同比+0.12pct,交易佣金率万2.12,同比 - 4%;市场两融日均余额1.57亿元,同比 - 2%,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7%至23.8亿元,融出资金市占率持续提升,24年末融出资金余额588.6亿元,市占率3.17%,同比+0.24pct [3] - 基金代销触底回升,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 - 20%至31.1亿元,单四季度收入同比+6%至8.7亿元;天天基金非货基金销售额10867亿元,同比+20%;2024年偏股类基金、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分别同比 - 24%、 - 5%,四季度以来公募基金新发和保有全线回暖 [4] - 证券投资收益率大增,金融资产投资环比下降,报告期末公司金融资产规模855.1亿元,同比+7%,环比 - 10%,证券投资收入同比大幅增长51%至33.6亿元,投资收益率3.91%,同比大增 [5][8] - 利润率大增,单四季度净利润率68%,报告期销售费用同比 - 31%至3.2亿元,管理费用同比+1%至23.3亿元,研发费用同比+6%至11.4亿元;公司利润率提升至62.7%,同比+2.8pct;单四季度利润率68.0%,同比提升13% [9] 投资建议 - 上调公司2025 - 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测至155.9/185.1亿元,新增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测值212.4亿元;调整2025 - 2026年EPS预测至0.79/0.96元,新增2027年EPS预测值1.11元;对应2025年3月14日24.43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0.8/25.5/21.9倍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亿元)|110.8|116.0|155.9|185.1|212.4| |YoY(%)|-11%|5%|34%|19%|15%| |归母净利润(亿元)|81.9|96.1|125.3|151.1|175.7| |YoY(%)|-4%|17%|30%|21%|16%| |毛利率(%)|60%|63%|66%|68%|69%| |每股收益(元)|0.52|0.61|0.79|0.96|1.11| |ROE|12%|13%|15%|15%|15%| |市盈率|47.3|40.1|30.8|25.5|21.9| [12]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展示了公司2023A - 2027E各项目数据,包括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方面 [14] - 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指标显示ROE、资产负债率、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长率、利润率等情况 [14] - 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包含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P/E、P/B等数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