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碳汇

搜索文档
新疆布尔津县:生态修复与价值变现相得益彰 | “两山”转化记
中国环境报· 2025-08-14 00:08
草原,对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各族群众来说,不仅是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源和世代生活的家园,更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然而,20多年 前,当地畜牧业普遍停留在传统发展阶段,"人草畜"矛盾突出,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的探索与变革随之展开。 在这场变革中,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整治力度,先后实施退牧还草、休牧禁牧、草原碳汇开发等项目,推动草原畜牧业转 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2022年,布尔津县入选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并获授牌。 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草原修复与牧民增收双赢 布尔津县是阿勒泰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大县,拥有1015.15万亩自然草场资源,其中可开发利用面积达820.16万亩。 定草定畜后,当地借助草原生态保护奖励和补助政策,引导牧民逐步开展从传统畜牧业向"暖季放牧、冷季舍饲"新生产方式的转型探索。一方面以草定 畜,另一方面采取封、围、育、种、管等综合措施……近年来,布尔津县累计禁牧草场96.65万亩、封育5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两万亩,有害生物防治8 万亩,产草量提高3个百分点。 湛蓝的天空下,布尔津县也格孜托别乡铁尔 ...
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丨雪山映碧水 低碳入画来——阿勒泰绘就绿色美丽城市新画卷
新华网· 2025-08-08 17:02
向北来到布尔津县窝依莫克镇,晨曦漫过阿尔泰山的山尖,给海流滩隧道附近的草场镀上一层碎金。一丘山坡连着一隅绿毯铺展到远方,远处零 散的牛羊顺着草坡缓缓移动,构成一幅迷人的画卷。 牧民金恩斯和妻子住在草原深处的一处毡房里。年过半百的他,已在这片草原度过30多个年头,他从没想过,眼前草原的繁茂,竟与一个生态概 念有关——草原碳汇。 雪山映碧水 低碳入画来——阿勒泰绘就绿色美丽城市新画卷 新华社记者初杭、张瑜 克兰河潺潺清波,倒映着阿尔泰山的青翠,牧场上的牛羊点缀在连天的碧草间……盛夏的阿勒泰地区,每一幅画面都流淌着浓浓诗意,而这份诗 意的底色,正是遍布大地的草原。 2021年布尔津县利用已完成退化修复的草原区域,在新疆率先开启草原碳汇开发工作,草地固碳能力逐渐达标。经过市场机构监测开发,有200万 亩草原纳入碳汇项目。2023年交易面积达97.5万亩,产生碳汇量67万吨,实现收益1976.5万元。 草原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将碳固定在草原植物体内和草原土壤中,这就是草原碳汇。草原是陆地上 仅次于森林的第二大碳库,在"双碳"目标下,发展草原碳汇前景广阔。 这是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 ...
甘肃张掖如何抓好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 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来稿选登
中国环境报· 2025-07-21 03:06
生态保护修复成效 -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179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省级验收 [2] - 关停退出117项探采矿项目并全面恢复生态 规范整治36项水利水电项目 关停8座水电站 [2] - 分类整治11项旅游设施和15个基础设施项目 提前完成草原减畜任务实现草畜平衡 [2] 生态建设量化成果 - 累计完成营造林224.71万亩 退化草原修复治理992.9万亩 退耕还林4.17万亩 [2] - 综合治理沙化土地387.2万亩 林木覆盖率25% 草原植被综合盖度50.98% [2] - 湿地保有量100% 建成天地一体立体化智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2][3]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建成西部碳汇交易平台 开展林业碳汇和草原碳汇交易 [3] - 形成资源核查至价值核算至开发交易至反哺产业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闭环机制 [3] - 探索新能源电价收益反哺地方经济新模式 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3][5] 绿色产业发展布局 - 打造现代种业 绿色蔬菜 肉牛 奶业 戈壁农业五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3] - 建设风电 光伏 抽蓄 装备制造基地加千亿产业体系 [3] - 盘道山 皇城抽蓄电站率先开工 聚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3] 未来生态建设规划 - 构建科学精准无缝覆盖的智慧监管体系 统筹实施重大生态工程 [4] - 全域推进国土绿化扩面提质 持续扩大城市森林覆盖率 [4] - 健全黑河流域生态横向补偿机制 规范引导居民通过多元路径参与保护管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