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餐厅餐饮服务

搜索文档
绿茶餐厅被曝光:拆掉“现做”招牌,“无预制菜” 字样被涂黑
经济观察网· 2025-09-19 03:04
公开资料显示,绿茶餐厅是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2008年第一家绿茶餐厅在杭州开出,2025年5 月,绿茶集团在港交所上市。 另有媒体公开报道称,9月18日实地走访了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绿茶餐厅,发现门外确实没有"本店无预制 菜,现点现做"的广告语。店内也没有"现做"、"无预制菜"等相关宣传标语或提示。 经济观察网9月17日,黑猫投诉官方微博发文称,近日有多名网友发现,绿茶餐厅外卖的一次性餐具 上,原本印有的"无预制菜"字样已被涂黑。对此,有网友称之前"无预制菜"的宣传有欺骗消费者嫌疑。 ...
“初代网红餐厅”靠外卖回血?
36氪· 2025-08-28 10:0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23.1% [2] - 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40.4% [2]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7] 收入结构分析 - 外卖收入达5.24亿元,同比增长74.2%,占总收入比重从16.2%提升至22.9% [4] - 餐厅经营收入17.58亿元,同比增长13.2% [5] - 其他业务收入829万元,较去年同期552.7万元增长50% [6] 门店扩张与运营 - 全国门店总数达502家,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门店259家占比超50% [6] - 小型餐厅数量从2022年100家增至2024年284家,增幅184% [7] - 2025年上半年净增门店37家,仅完成年度150家开店目标的24.7% [11] 运营效率指标 - 整体翻台率从2024年上半年3.05次/日提升至2025年同期3.10次/日 [7] - 人均消费从2024年56.2元进一步降至55.5元 [9] - 华东地区人均消费从59.9元降至56.9元,广东地区从55.7元降至50.6元 [9] 同店销售表现 - 同店日均销售额从2.31万元降至2万元 [8] - 华北地区同店销售额降幅达15.9%,广东地区降幅14.1% [8] - 华东地区同店销售额下降12.9%,其他地区下降10.6% [8] 未来发展战略 - 计划2025-2027年新增门店515家小型餐厅 [7] - 目标2027年门店总数突破1000家 [10] - 小店型因更高翻台率和更低运营成本成为扩张重点 [7]
绿茶的野心,藏在中报之外
国际金融报· 2025-08-26 15:0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23.1% 期内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34.1% 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 增长40.4% [4]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门店网络扩张及经营效率提升 餐厅经营收入达17.58亿元 较去年同期15.53亿元增长13.2% [4] - 外卖业务收入5.2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4.2% 成为第二大增长曲线 收入占比提升至22.9% [5] 门店扩张战略 - 截至6月底门店总数达502家 较2023年底净增37家 覆盖全国一线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门店数量居国内休闲中式餐饮品牌第三位 [4] - 核心市场集中于华东 广东 华北三大区域 门店数合计326家 占比65% 收入贡献达68% [4] - 单店运营指标保持稳健 日均销售额2万元 翻台率从3.05提升至3.1 人均消费微降至55.5元 [5] 海外扩张进展 - 香港市场门店数从6月底5家增至7家 单店月均销售额超200万港元 坪效达内地3-4倍 [8][14] - 2024年海外开店计划加速 新加坡 泰国 澳门 马来西亚首店将陆续开业 全年海外门店数预计达15家 [16] - 原定2024-2027年开设30家海外餐厅的目标有望提前至2026年完成 [17] 本地化运营策略 - 香港市场采用"相对性价比"策略 人均消费约160港元 较本地同类餐饮低30% 菜单本地化率超50% [11] - 供应链实施"灵活性优先"原则 香港门店依托深圳基地实现当日达 新市场根据食材特性调整供应结构(如泰国海鲜菜品占比提升至35%以上) [19] - 采用"铁三角"人才架构:总部核心团队输出运营经验 本地人才提供市场支持 跨界人才负责模式创新 [19] 战略发展方向 - 出海遵循"由近及远 由易到难"的圈层渗透逻辑 东南亚为第一圈层 日本为第二圈层 欧美为待突破第三圈层 [20] - 目标突破传统华人客群 通过文化赋能和运营本地化打入主流市场 定义"中式餐饮全球化"为饮食文化美学和商业模式的系统输出 [20] - 香港作为国际化试验场 具备品牌展示和模式打磨功能 为后续海外扩张提供标准化经验 [10][14]
绿茶集团(06831):性价比为基经营提效,强激励助力规模扩张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7-28 12: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5][19][1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中式休闲餐厅运营商,品牌定位为性价比、环境优的中式融合菜赛道,截至2025年5月运营493家直营门店,覆盖中国香港地区以及中国内地各线城市 [4][12][17] - 公司老店运营健康,2024年老店店销维持在1000万元以上,预计外卖占比提升将带动同店恢复增长 [4][12][17] - 近年公司试水小型餐厅,翻台率高、经营成本低,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4 - 15个月,门店模型调整+激励到位有望加速拓店 [4][12][17]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6.8/59.0/75.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0%/25.9%/27.3%;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9/5.9/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8%/22.1%/25.9% [15][19][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2004年在杭州西湖创立绿茶青年旅舍,2008年开设第一家绿茶餐厅,2010年进入一线城市,2018年开第100家餐厅,截至2025年5月有493家餐厅,覆盖多地 [23] - 主营业务:主营直营融合菜餐厅及外卖业务,价格带50 - 70元,餐厅经营收入占比超80%,外卖收入占比逐年提升 [25] - 股权结构:创始人王勤松和路长梅夫妇实控,持股54.29%,合众集团旗下平台持股15.76%,股权激励平台持股4.95%,2020 - 2022年分3次授予约3192万份限制性股份 [31][32][33] - 财务分析:2018 - 2024年收入增长主要靠扩店,单店收入受翻台和客单下滑拖累,预计2025年单店收入修复;盈利能力改善,现金流健康,原材料成本占比下降 [34][36][42] 行业分析 -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餐饮市场规模5.6万亿元,中式餐厅占比稳定在55%左右,休闲中式餐厅增速最快,2019 - 2024年CAGR为5.6%,预计2024 - 2029年以9.1%的年复合增速增长 [49][53] - 竞争格局:行业更替加速,2024年新收录商户占比43%,42%商户退出线上经营;中国餐饮连锁化率逐步提升至23.3%,但低于美日;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绿茶市占率0.7%,排名第4 [55][58][65] - 消费趋势:消费趋于性价比,2024年下半年行业价格降幅收窄;线上化率持续提升,2024年线上点单比例为28% [66][73] 竞争优势 - 菜品:研发能力出色,创始人主导,团队经验丰富,结合市场数据研发菜单,多款菜品领先行业;菜单标准化与本土化结合,每年更新约20%菜品;SKU均衡,性价比领先 [75][79][83] - 门店:单店模型优,投资回收期约14个月;老店运营健康,2024年老店堂食年均销售额超1000万元;2024年落实门店分红机制,绑定核心利益 [86][90][93] - 供应链:采用第三方食材加工与直采相结合的模式,确保菜品标准化;建立数字化供应链系统,提升效率 [94][97] 成长看点 - 门店扩张:近年拓店重心在小型门店,投资回收期缩短;规划2025 - 2027年分别新开150/200/213家店;全国布点早,区域门店密度低于同业,有扩张空间 [98][100][104] - 店效提升:行业价格竞争趋缓,公司菜品优化有望稳住客单价;2024年外卖占比18.8%,预计未来2 - 3年达30% - 35%;2023年推出升级版微信小程序,截至2025年5月有超1610万会员 [106][108][10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门店分别净开131/176/183家,总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2.0%/25.9%/27.3%;毛利率分别为69.4%/69.5%/69.6%,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9/5.9/7.5亿元 [18][113] - 投资建议:选取小菜园、九毛九、海底捞等为可比公司,最新收盘价对应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15倍,考虑公司处于成长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4]
绿茶集团四年五闯港交所:上市首日破发,2024年营收38.38亿元,翻台率、同店销售额均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5-19 02:54
上市表现 - 绿茶集团于5月16日以股票代码"6831"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售价为每股7.19港元 [3] - 上市首日收盘报6.29港元/股,跌幅12.52%,总市值42.36亿港元 [3] - 次日开盘继续下跌2.7% [3] - IPO前夕暗盘高开低走,收盘跌7.65%,报6.64港元/股,成交额7696.73万港元 [5]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 [3][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57.9万元、2.96亿元、3.50亿元 [3][6]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门店数量增加 [7] - 2024年外卖业务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39.85% [13] 运营指标 - 2024年翻台率由2023年的3.30次/日下降至3.00次/日 [3][11] - 2024年平均同店销售额1033万元,同比下滑10% [4][12] - 同店销售额增长率从2023年的26.2%下跌至2024年的-10.3% [12] - 历史高峰期翻台率达6-8次/日,杭州门店高达12-14次/日 [12] 门店扩张 - 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236家增至2024年底465家,目前达489家 [8] - 2024年新开120家餐厅,计划2025-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213家 [9] - 门店分布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50%,二线及以下城市占比50% [9] 行业竞争 - 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2024年绿茶餐厅市场份额仅0.7% [9] - 行业呈现宏观消费额增加但微观客单价减少的趋势 [5] - 同类品牌如小菜园人均消费约60元,主打低价路线 [6] -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同质化严重,新品牌层出不穷 [14] 公司背景 - 控股股东为王勤松、路长梅夫妇,合计持股54.29% [6] - 第一家绿茶餐厅于2008年在杭州西湖开业 [6] - 公司定位为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 [6] - 此前曾五次冲击港交所,最终在第五次成功上市 [2]
五闯港交所终上岸!绿茶集团冲刺千店,翻台率已跌破所定“下限”
贝壳财经· 2025-05-16 03:22
上市概况 - 绿茶集团于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历经五次递表后成功[1][4] - 上市首日开盘价7.19港元/股,随后跌破发行价至6.790港元[3] - 选择港股上市原因包括A股对餐饮行业IPO谨慎、港股流程简单且估值提升[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10] - 2024年同店销售额整体下滑10.3%,其中华东(-11.2%)、广东省(-12.6%)、华北(-6.8%)、其他地区(-10.9%)[11] - 2024年人均消费从61.8元降至56.2元,翻台率从3.3次降至3次[12] 门店扩张 - 截至2025年4月14日拥有489家餐厅,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按门店数排名第三[5] - 2022-2024年门店总数从276家增至465家,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从163家增至231家[7] - 计划2025-2027年分别新开150家、200家、213家门店,目标三年内冲击千店规模[6][13] 经营策略 - 募资用途包括扩大餐厅网络、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升级IT系统等[2] - 重点发展小型餐厅(2024年284家),因其翻台率高且经营成本低[7][13] - 计划拓展海外市场(三年28家)和旅游景区餐厅(三年17家)[13]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份额为0.7%,行业高度分散[5] - 按收入排名第四,接待总人数从2022年3778.6万增至2024年6807.1万[7][12] - 华东地区贡献最大收入(2024年6014.65万元同店销售额),但各地区均出现下滑[11]
绿茶集团IPO受欢迎 融资认购达282倍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1:00
IPO认购情况 - 融资认购倍数达到282.11倍[1][2] - 融资认购金额为341.51亿港元[1][2] - 富途证券融资认购金额为156.32亿港元[1] - 辉立证券融资认购金额为110亿港元[1] - 现金认购和融资认购均已截止[2] 发行概况 - 全球发行约1.7亿股[1] - 招股价为每股7.19港元[1] - 预计净集资额最高约12.1亿港元[1] - 其中30%为老股发售[1] - 公开发售募资额为1.21亿港元[2] - 共发行1.17854亿股新股[5] - 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5] - 国际发售与公开发售比例为9:1[5] - 设有15%超额配股权[5]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为人民币23.75亿元[5] - 2023年收入为人民币35.89亿元[5]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38.38亿元[5] - 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为0.25亿元[5] - 2023年经调整净利润为3.03亿元[5] - 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为3.6亿元[5] - 2025年预测净利润为4.5亿元到4.8亿元[5] - 按2024年计算市盈率为13倍[5] - 按2025年计算市盈率为10倍[5] 基石投资者 - 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5] - 合共认购约8733万美元(约6.73亿港元)[5] - 紫燕股份通过无锡紫鲜认购3500万美元[5] - 安吉两山认购1300万美元[5] - 银泰集团创始人沈国军通过ActionChain认购约1300万美元[5] - 卜蜂集团旗下正大食品认购约708.95万美元[5] - 华宝股份通过华置认购约624.05万美元[5] - 烟台同翔食品通过无锡合翔认购500万美元[5] - 山东绿联食品通过无锡绿联认购500万美元[5] - 上海琴雨食品通过无锡琴雨认购300万美元[5] 资金用途 - 募资金额拟用于扩展餐厅网络[5] - 设立中央食材加工设施[5] - 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5] - 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5] 公司业务 - 公司成立于2008年[6] - 按餐厅数量计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排名第三[6] - 餐厅总数由2021年的236家增至2024年末的465家[6] - 复合年增长率为23.5%[6] - 覆盖中国21个省份、四个直辖市及两个自治区[6] - 在香港有两家餐厅[6] - 人均消费区间维持在50元至70元[6] - 计划2025年开设150家新餐厅[6] - 计划2026年开设200家新餐厅[6] - 计划2027年开设213家新餐厅[6] - 以45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门店为主[6] - 小型门店翻台率高、成本低[6] - 平均18个月可实现投资回收[6] - 2024年小型餐厅数量达284家[6] - 小型餐厅数量首次超过大型门店[6]
IPO周报 | 沪上阿姨、博雷顿登陆港交所;绿茶餐厅上市在即
IPO早知道· 2025-05-11 12:45
沪上阿姨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2589",发行2,411,340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57倍认购,引入盈峰集团和华宝股份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921.55万美元,发行价每股113.12港元,募集资金总额2.73亿港元[3] - 旗下拥有「沪上阿姨」、「沪咖」、「轻享版」三大品牌,2024年3月推出"茶瀑布"产品线,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门店数量达9,176家,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截至2025年4月18日门店增至9,367家,茶瀑布门店达395家[3][4] - 2024年门店分布中一线城市占比7.5%,新一线20.7%,二线21.4%,三线及以下50.4%,在中国北方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一,全国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三[4] - 2022-2024年GMV分别为60.68亿元、97.32亿元、107.36亿元,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4.16亿元、4.18亿元[5] 博雷顿 - 公司于2025年5月7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1333",发行1300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获198.72倍认购,引入欣旺达和长风基金作为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350万港元[7][8] - 作为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产品包括3-7吨电动装载机和90-135吨电动宽体自卸车,2024年在中国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市场份额18.3%(排名第三),新能源装载机市场份额3.8%(排名第七)[8] - 2022-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从59台增至307台(CAGR 128.1%),电动装载机出货量从326台增至450台(CAGR 17.5%),连续三年在电池容量超650kWh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排名第一[9] 绿茶集团 - 公司计划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831",发行168,364,000股股份,发行价每股7.19港元,预计市值48.42亿港元,募集规模超12亿港元,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8733万美元[11][12] - 截至2024年4月28日拥有493家餐厅,覆盖中国21个省份,2024年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量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2022-2024年餐厅数量从276家增至465家(CAGR 29.8%)[12] - 2024年新开120家餐厅,计划2025-2027年分别新开150家、200家、213家餐厅,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13] 英矽智能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拥有全球领先的生成式AI驱动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包含Biology42、Chemistry42、Medicine42和Science42四大模块,截至2025年5月6日已产生超20项临床或IND申报阶段资产,三项资产授权国际制药公司合约总价值超20亿美元[16][17]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015万美元、5118万美元、8583万美元,毛利率分别为63.4%、75.4%、90.4%[18] 铜师傅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品牌,2024年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份额35%(排名第一),线上市场份额44.1%,2022-2024年天猫和京东铜质文创产品类别排名第一[20] - 2022-2024年SKU分别为2137款、2296款、2485款,线上客单价超750元,线上直销收入占比70.6%、69.9%、70.5%,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1575项艺术著作权和285项外观设计专利[20][21]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03亿元、5.06亿元、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0.79亿元,净利润率分别为11.3%、8.7%、13.8%[22] 泽景 - 公司于2025年5月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智能座舱视觉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在中国HUD解决方案市场份额16.2%(排名第二),W-HUD和高性能AR-HUD解决方案销量均排名前三[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拥有22个汽车主机厂客户,累计定点超90款车型,出货量超150万套,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5.78亿元(CAGR 64.3%),毛利率分别为22.6%、25.6%、27.3%[25][26] 恒瑞医药 - 公司于2025年5月5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拥有110多款商业化药物(含19款新分子实体创新药)和90多款候选新分子实体创新药,2024年收入280亿元(2014年起CAGR 14%),创新药收入占比从2022年38.1%提升至2024年46.3%[28][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临床团队覆盖约5000名研究者,开展约400项临床试验,销售团队约9000人,覆盖中国22000家医院和200000家药店,2022-2024年净利润率分别为17.9%、18.7%、22.6%[29][30] - 2025年Q1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20.14%),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36.90%)[30]
绿茶集团今日起至13日招股 每股发售价为7.19港元
快讯· 2025-05-08 05:52
绿茶集团招股信息 - 绿茶集团(06831.HK)于5月8日至13日进行招股 发行1.7亿股 其中10%在香港公开发售 [1] - 每股发售价定为7.19港元 每手400股 入场费2905港元 预计集资总额12.1亿港元 [1] - 公司计划于5月16日正式挂牌上市 联席保荐人为花旗和招银国际 [1] 市场认购情况 - 公开发售部分获超额认购4.6倍 对应公开发售额1.21亿港元 [1] - 券商已借出6.8亿港元孖展额度 显示市场认购热情较高 [1]
绿茶餐厅今起招股:获紫燕、正大等8733万美元基石认购,计划募集超12亿港元
IPO早知道· 2025-05-08 00:48
IPO基本信息 - 公司计划于2025年5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831"[2] - 本次IPO发行168,364,0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6,836,400股,国际发售151,527,600股[2] - 发行价为每股7.19港元,预计IPO市值达48.42亿港元,募集规模超12亿港元[2] - 共引入8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约8733万美元,包括紫燕食品、正大食品、华宝股份等[2] 公司发展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首家餐厅开设于西子湖畔[3] - 截至2024年4月28日,已开设493家餐厅,覆盖中国21个省份、4个直辖市、2个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3] - 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按餐厅数目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3] 扩张计划与经营数据 - 餐厅总数从2022年的276家增至2024年的465家,复合年增长率达29.8%[4] - 2024年新开120家餐厅,计划2025-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和213家新餐厅[4] - 截至2024年4月28日,已有32家餐厅营业,17家已签租赁协议,9家正在装修[4] - 客单价从2022年的62.9元降至2024年的56.2元,翻台率从2.81次/日提升至3.00次/日[4]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23.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8.38亿元[4] - 净利润从2022年的0.17亿元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3.50亿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