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

搜索文档
遥望科技涨2.13%,成交额1.3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418.4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6:0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股价上涨2.13%至6.24元/股 成交额1.34亿元 换手率2.54% 总市值58.3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418.43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340.09万元(占比2.54%)/卖出1047.24万元(占比7.81%) 大单买入2177.86万元(占比16.25%)/卖出2889.15万元(占比21.55%) [1] - 年内股价下跌1.1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0.16%/2.65%/0.64%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1月22日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6亿元 同比减少36.32%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同比减少15.60%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0.77万户 较上期增加4.53% [2] - 人均流通股8151股 较上期减少4.3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41.99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13.46万股 [3]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及南方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包含社交电商(58.70%) 新媒体广告(32.33%) 服装鞋类(4.56%) 自营品牌与品牌经销(3.97%) 其他(0.45%) [1] - 行业分类为传媒-广告营销-营销代理 概念板块涵盖网络直播/知识付费/数据要素/Web3/AI智能体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19.50万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商务部等8部门: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24 09:48
人民财讯9月24日电,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 见》,其中提出,拓展数字消费渠道。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方位、全渠道、全流程数字 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健全品质电商标准体系,引导 电商平台推出品质商家培育举措,优化以提升供给品质为导向的平台规则。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 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等方向投入力度,推进数字供给与数字消 费的精准匹配与有效对接。支持垂直产业电商发展,拓展专业领域消费渠道。 ...
9部门: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9:28
人民财讯9月24日电,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 见》,其中提出,拓展数字消费渠道。发展智慧零售,支持实体商贸企业全方位、全渠道、全流程数字 化营销。支持即时零售、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健全品质电商标准体系,引导 电商平台推出品质商家培育举措,优化以提升供给品质为导向的平台规则。鼓励电商平台加大对产品定 制生产、数智供应链、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及偏远地区物流配送等方向投入力度,推进数字供给与数字消 费的精准匹配与有效对接。支持垂直产业电商发展,拓展专业领域消费渠道。 ...
遥望科技跌2.08%,成交额1.2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53.1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下跌2.08%至6.12元/股 成交1.27亿元 换手率2.38% 总市值57.2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53.16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流出312.71万元(买入299.74万元占比2.35% 卖出612.45万元占比4.81%) 大单净流出640.44万元(买入2118.17万元占比16.63% 卖出2758.61万元占比21.66%) [1] - 今年以来股价跌3.01% 近5日跌2.55% 近20日跌10.26% 近60日跌6.28% 年内4次登上龙虎榜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构成:社交电商58.70% 新媒体广告32.33% 服装鞋类4.56% 自营品牌与品牌经销3.97% 其他0.45%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传媒-广告营销-营销代理 概念板块包括知识付费、网络直播、AIAgent、Web3概念、数据要素 [2] - 成立日期2002年7月25日 上市日期2009年9月3日 注册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2]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8.96亿元 同比减少36.32% 归母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同比减少15.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19.50万元 但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77万户 较上期增加4.53% 人均流通股8151股 较上期减少4.3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持股941.99万股 较上期增加13.46万股 [3]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003567)和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遥望科技9月17日获融资买入3177.48万元,融资余额3.7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24
股价与融资融券数据 - 9月17日股价下跌2.58% 成交额3.83亿元 融资买入3177.48万元 融资偿还3752.67万元 融资净流出575.19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76亿元 融资余额3.75亿元 占流通市值6.35%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 [1] - 融券卖出900股 金额5778元 融券余量7.58万股 融券余额48.68万元 处于近一年30%分位低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社交电商(58.70%)和新媒体广告(32.33%) 鞋服类业务占比4.56% 自营品牌与经销占比3.97% [1] - 公司位于广东省佛山市 2002年7月成立 2009年9月上市 从事时尚皮鞋生产销售及移动互联网精准营销业务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达10.77万户 较上期增长4.53% 人均流通股8151股 减少4.3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941.99万股 较上期增加13.46万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和南方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6亿元 同比下降36.32% 归母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同比扩大15.6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019.50万元 但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 [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共织网络交易“协同监管网”
长沙晚报· 2025-09-11 14:58
行业监管合作框架 - 中部六省会城市市场监管局签署《政企合作框架协议》以构建规范有序的网络交易环境 [1] - 针对直播电商和社区团购等跨区域业态联合梳理监管盲区并保持政策同步 [3] - 建立轮值年度会议与常态化联动机制以强化跨区域协同监管体系 [3] 数据共享与规则统一 - 依法推动主体信息和消费投诉等数据开放共享以提升全域监管精准度 [3] - 推动六市监管规则、数据标准和执法程序的衔接互认 [4] - 鼓励平台企业参与跨区域监管试点和标准共创以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4] 平台企业协同治理 - 京东和小红书与六市监局合作推动数据共享与技术互补 [6] - 共同建立消费维权绿色通道与快速处理机制以实现纠纷快速处置 [6] - 平台将运用技术手段实施食品经营许可证临期提醒及超范围经营预警 [6] - 平台主动向监管部门提供虚假宣传和刷单炒信等违法线索 [6]
遥望科技上半年净利-2.53亿元,同比增亏
北京商报· 2025-08-26 06:2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亏损2.53亿元 同比增亏 [1] - 营业收入18.96亿元 同比下降36.32% [1] 业务影响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竞品代理商竞争及关闭部分不盈利IP与线下店铺影响 [1] - 公司主要从事数字营销业务 涵盖社交电商、新媒体广告、自营品牌与经销、服饰鞋类 [1]
遥望科技上半年亏损2.53亿,对拖累业绩项目“关停并转”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15: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96亿元,同比下降36.32% [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下降15.60% [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21万元,同比下降79.50% [2] - 总资产51.7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8.2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8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7.37% [2] 业务构成 - 互联网广告行业收入18.01亿元,占比94.99%,同比下降36.87% [6] - 服装鞋类行业收入8644万元,占比4.56%,同比下降26.34% [6] - 其他业务收入851万元,占比0.45%,同比增长20.32% [6] - 社交电商收入11.13亿元,占比58.70%,同比下降19.83% [6] - 新媒体广告收入6.13亿元,占比32.33%,同比下降52.69% [6] 亏损原因 - 受市面竞品代理商竞争及关闭部分不盈利的IP及线下店铺影响 [1] - 阶段性摊销费用如装修租金等 [1][3] - 政府补助减少2936.40万元 [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加2566.35万元 [3] - 计提存货跌价和坏账等资产减值损失 [3] - 创新业务尚处于孵化期未能快速贡献利润 [3] 战略调整 - 对持续盈利良好的项目如直播电商、商业化等持续加大投入 [4] - 对创新孵化类项目采取"关停并转"策略 [4] - 将部分人力资源调配回流至盈利核心项目 [4] - 对部分孵化项目采用员工内部创业承包、联合经营等模式 [4] - 改革从年初开始推行,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4] 运营优化 - 人员相关支出同比减少28.39% [7] - 自主研发的AI产品"V5chat"将于年内实现内部全面落地应用 [7] - 大幅度提高前台人员比例,提升人员配比合理性 [7] 海外业务 - 北美"Deals For Your Days"大场直播活动累计销售额达274万美元 [7] - 总订单量突破12万单,总观看量超1500万人次 [7] - 依托洛杉矶等选品基地加速复制国内成熟模式 [7] 新业务拓展 - 与明星黄子韬合资打造"朵薇"卫生巾品牌 [9] - 5月18日首发至7月11日总销量约1.25亿片 [9] - 正与多个优质ODM工厂供应链洽谈 [10] - 未来将拓展至饮品、美容、生发等高潜力赛道 [10] 线下布局 - 遥望X27 S虎门基地于2025年5月正式开业 [9] - 此前已有遥望X27 PARK杭州旗舰、遥望X27 S横琴基地项目落地 [9] - 25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X27存在较高装修投入与运营费用 [3]
谢如栋的豪赌:从鞋企到直播帝国,遥望科技转型路上的十亿亏损迷局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32
公司转型背景 - 2019年星期六鞋业斥资17.7亿元收购互联网营销企业遥望网络89%股权 标志传统制造企业正式踏上数字化转型征程 [2] - 2022年公司更名为遥望科技 定位升级为科技驱动的新消费服务平台 从鞋履生产商转变为直播电商与数字营销综合服务商 [2] - 鞋类收入占比从主导地位萎缩至2023年仅8.37% 互联网广告和社交电商成为新业务支柱 [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0年21.51亿元跃升至2023年47.77亿元 增长超过一倍 [3] - 2023年全年巨亏10.5亿元 股价较历史高点缩水超70% [4] - 互联网广告毛利率从16.45%暴跌至1.12% [5] - 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为负:2021年-7亿元 2022年-2.63亿元 2023年-10.5亿元 2024年-10.01亿元 [9] 亏损原因分析 - 历史包袱包括鞋履存货清理导致销售均价崩塌 应收账款回款困难 全年计提坏账准备激增 [4] - 对时尚锋迅 北京时欣等收购标的计提1.1亿元商誉减值 [4] - 新消费项目成本先行 开业前人力物力投入拖累当期利润 [5] - 直播电商行业超过4万家MCN机构形成充分竞争环境 导致议价能力不断下降 [5] 商业模式挑战 - 核心业务高度依赖外部资源 不具备用户黏性 无法形成流量沉淀 [6] - 每次通过平台直播都要购买流量 产生重叠固定成本 [6] - 在产业链中处于中间服务商位置 议价能力有限 利润空间被挤压 [6] - 抖音 快手等平台自建直播电商生态 品牌方直接与主播合作趋势增强 进一步压缩生存空间 [6] 未来战略方向 - 需通过优化业务结构 剥离低毛利业务 强化技术壁垒 提高运营效率解决盈利能力问题 [8] - 尝试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包括AI数字人直播业务 自有供应链平台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X27 PARK商业模式 [8] - 关键挑战在于规模与利润平衡:继续扩大规模获得规模效应或收缩战线聚焦高毛利业务 [8]
从商品到服务 消费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北京商报· 2025-08-07 12:27
消费市场结构性变革 - 消费市场正经历从商品消费为主导向服务消费转型的结构性变革 这一转变带来新增长机遇和挑战[1] - 2024年全国居民家庭消费中服务消费比重达47% 传统社零额统计难以全面反映消费增长全貌[1] - 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在2019年前已稳定超过50% 但近年受疫情影响出现较大波动[7] 消费市场新趋势 - 消费增速趋稳 增量向新 新动能加速涌现 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型持续进行[3] - 数字消费和绿色消费增长迅猛 2024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4% 占社零额比重27.6%[8] - 北京服务消费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超50% 领先全国3个百分点 2024年服务性消费额增长6.1%[5] 社零额变化分析 - 社零额增速放缓是GDP增速放缓和服务消费占比提升的双重结果[6] - 2024年1-5月全国社零额增速在政策支持下有所回升[1] - 北京2024年市场消费总额增长2.1% 但社零额下降2.7% 显示结构性分化[5] 新兴消费领域表现 - 绿色消费理念普及 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突破1000万辆 同比增长40.7% 占汽车销售总量40.9%[8] - 国潮消费崛起 2024年全国新增2100多万种新产品 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服装家居领域[8] - 数字消费蓬勃发展 北京网上实物商品零售额占社零额比重达40% 远超全国25%的平均水平[4] 政策与市场机制 - 近三年是消费政策出台最密集时期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实现政策协同[10] - 市场机制在供求匹配方面存在不足 服务消费领域面临制度性壁垒和政策限制[11] - 大数据赋能成为消费创新重要途径 但中小企业难以获取平台企业数据资源[11] 消费市场挑战 - 居民收入增速回落和预防性储蓄倾向增强制约消费潜力释放[13] - 供给端同质化问题突出 存在低端供给过剩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11][13] - 服务业发展面临制度性障碍 教育医疗等领域限制较多影响市场活力[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