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矿产银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银锡股价涨5.01%,新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43.73万股浮盈赚取59.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54
股价表现 - 9月26日兴业银锡股价上涨5.01%至28.50元/股,成交额达4.47亿元,换手率0.89%,总市值506.06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采掘与冶炼,矿产银收入占比34.80%,矿产锡占比30.81%,矿产锌占比19.32%,其余包括铅、铁、锑、铜等金属 [1] 基金持仓情况 - 新华行业周期轮换混合A(519095)二季度持有兴业银锡43.73万股,持股数量环比持平,占基金净值比例5.17%,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9.47万元,最新规模1.33亿元,今年以来收益26.06%,成立以来累计收益488.3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张大江任职时间2年262天,管理基金总规模7.01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回报17.33%,最差回报-7.08% [3]
兴业银锡股价连续4天上涨累计涨幅15.02%,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2.9万股,浮盈赚取10.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7:30
股价表现 - 9月24日兴业银锡股价上涨2.85%至27.80元/股 成交额13.09亿元 换手率2.68% 总市值493.63亿元 [1] - 股价连续4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15.02%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产银34.80% 矿产锡30.81% 矿产锌19.32% 矿产铅5.12% 矿产铁3.34% 矿产锑2.90% 矿产铜2.01% 矿产金0.66% 矿产铋0.32% 其他0.72%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资源的采掘和冶炼 [1] 基金持仓情况 - 富国致航量化选股股票A(019561)二季度持有兴业银锡2.9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83%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2.23万元 连续4天上涨期间累计浮盈10.53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富国致航量化选股股票A今年以来收益20.89% 近一年收益50.82% 成立以来收益23.31% [2] - 基金最新规模2087.57万元 成立于2023年12月5日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保合累计任职14年210天 管理资产规模90.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98.17% [3] - 基金经理苗富累计任职65天 管理资产规模1.0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0.68% [3]
紫金矿业(601899):铜金业务有望延续量价齐升,分拆上市或将推动价值重估
东方证券· 2025-09-21 02: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31.79元[2][5] 核心观点 - 铜金业务量价齐升推动业绩显著增长 25H1归母净利润232.9亿元同比增长54.41% 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1.25亿元环比增长29.1%[9] - 矿产铜、矿产金、矿产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9%、16%、6% 矿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9]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有助于黄金、铜等金属迎来上涨行情 看好公司铜金业务延续量价齐升趋势[9] 财务表现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为1.87元、2.35元、2.79元(原预测值1.49元、1.82元、2.20元)[2]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3930.72亿元同比增长29.5% 2026年4291.12亿元增长9.2% 2027年4618.50亿元增长7.6%[3] - 预测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97.12亿元同比增长55.1% 2026年624.35亿元增长25.6% 2027年741.88亿元增长18.8%[3]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20.4%提升至2027年27.8% 净利率从10.6%提升至16.1%[3] 业务进展 - 矿产铜、矿产金和矿产银已完成2025年指引产量的53%、48%、50% 预计矿产金产量25H2将持续发力[9] - 通过资源勘查和并购双轮驱动 权益口径资源量较年初在铜、金、碳酸锂方面分别提升约5%、7%、14%[9] - 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项目 通过对藏格矿业控制权收购新增战略性矿产钾资源储量[9] 资本运作 - 拟将八座境外黄金矿山资产重组至紫金黄金国际 已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9] - 分拆上市有助于海外拓展黄金业务 并可能推动黄金板块价值重估和公司整体估值提升[9] 估值比较 - 根据可比公司2025年17倍PE估值给予目标价[2] - 可比公司2025年调整后平均市盈率为17.32倍[10]
兴业银锡股价跌5%,中邮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00万股浮亏损失2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7:05
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下跌5%至23.75元/股 成交额12.30亿元 换手率2.83% 总市值421.7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内蒙古赤峰市 1996年8月23日成立 同年8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资源的采掘与冶炼 [1] - 收入构成:矿产银34.80% 矿产锡30.81% 矿产锌19.32% 矿产铅5.12% 矿产铁3.34% 矿产锑2.90% 矿产铜2.01% 矿产金0.66% 矿产铋0.32% 其他0.72% [1] 基金持仓情况 - 中邮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A(590003)二季度持有200万股 占基金净值2.62% 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最新规模10.84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30.18% 近一年收益38.55% 成立以来收益366.59% [2] - 9月18日该基金持仓浮亏约250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江刘玮累计任职4年199天 管理规模20.35亿元 最佳回报30.39% 最差回报8.56% [2] - 基金经理张屹岩累计任职1年258天 管理规模12.06亿元 最佳回报34.38% 最差回报16.64% [2]
兴业银锡涨2.00%,成交额5.8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012.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2: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25.96元/股 成交额5.80亿元 换手率1.28% 总市值460.9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012.08万元 特大单买入9530.15万元(占比16.44%) 卖出9424.80万元(占比16.26%) 大单买入1.61亿元(占比27.72%) 卖出1.52亿元(占比26.15%)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34.9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1.56%/26.45%/70.57% [1] 主营业务构成 - 矿产银占比34.80% 矿产锡占比30.81% 矿产锌占比19.32% 为主要收入来源 [1] - 其他产品包括铅(5.12%)、铁(3.34%)、锑(2.90%)、铜(2.01%)、金(0.66%)和铋(0.32%) [1] - 公司隶属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铅锌行业 涉及黄金股、钴镍、小金属等概念板块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09万户 较上期增加0.90% 人均流通股34844股 减少0.89%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882.49万股(增持328.36万股) 大成新锐产业混合A新进持股2037.05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846.23万股(增持247.63万股) [3] - 申万宏源证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73亿元 同比增长12.50% [2] - 归母净利润7.96亿元 同比减少9.9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75亿元 [3]
降息周期与基本面共振,当前金属板块我们怎么看
2025-09-15 01:49
**行业与公司** 纪要涉及有色金属(黄金、白银、铜、锡、钨、稀土、磁材、铝、钴)及钢铁行业 主要公司包括中金黄金、兴业银锡、金诚信、洛阳钼业、厦门钨业、北方稀土、包钢股份、华菱钢铁、首钢股份、宝钢股份、云铝股份、中孚实业、宏创控股、中国宏桥、华友钴业、腾远钴业等[1][3][4][5][6][11][12][13][19] **核心观点与论据** **黄金与白银** - 美联储9月降息25基点及年内降息三次预期强化 支撑金价突破3000-3500美元平台并迈向4000美元[3] - 中金黄金Q2单季度业绩16-17亿元 同比环比增幅均超60%-70% 矿产金盈利能力增强[1][3] - 白银被美国提议纳入2025关键矿产清单及关税审查 引发库存转移和交割需求 体量小更易受资金驱动[1][3] - 兴业银锡2025年矿产银产量约300吨 2028年增至900吨以上 同时拥有近3万吨锡 将成为国内最大白银和锡生产企业[1][4] **铜与锡** - 自由港印尼Grasberg矿山事故导致停产超一个月 影响量近10万吨 2025年铜产量指引75万吨(月产约6-7万吨)[5] - 日本GX冶炼厂下调电解铜计划数万吨 长期收缩45万吨冶炼能力 今年铜矿增速低迷甚至负增长[5] - 锡精矿年初预期增量1.5万吨 实际仅几千吨或零增长 缅甸及非洲矿增量低于预期[5] - 推荐金诚信(2025矿产铜9万吨 2030权益量翻倍至18万吨以上)和洛阳钼业(钼年产量1.4万吨、钨7000吨 钼精矿Q3均价42万/吨 vs 上半年35万/吨 钨精矿价格从15万涨至28万/吨)[5] **钨、稀土与磁材** - 钨精矿供应远少于冶炼需求 价格持续上涨(标矿从15万/吨涨至28万/吨) 厦门钨业当前标矿供应1.2万吨 明年增3000吨并提升自给率[6] - 稀土需求恢复良好 出口订单同比几倍增长 供应恢复不理想 北方稀土与包钢氧化钕涨价逻辑顺畅[6] **铝** - 铝价受降息预期及LME亚洲提货量增加、国内库存转降推动 行业供给强约束与需求韧性共振[12] - LME及国内铝锭库存处于历史低位 本周国内库存去化明显[12] - 推荐云铝股份、中孚实业(高弹性)及宏创控股、中国宏桥(高分红 股息率提升)[12][13] **钴** - 电钴价格超27万元/吨 有望涨至35万元/吨 刚果金922禁令导致原料空窗期 6-7月进口量降至5000多吨 8-12月预计继续下降[14] - 钴盐月产量创5年新低 库存近1年最低 开工率不足30%[14][15] - 美国重启数十年首次钴储备计划 嘉能可封盘停售[17] - 推荐华友钴业(印尼镍钴资源产能计划翻倍)和腾远钴业(原料库存居国内第一梯队 订单饱和)[19] **钢铁** - 反内卷政策改善行业基本面 Q1-Q2业绩处于改善通道[7][11] - 当前钢材供给端恢复至240万吨水平 9月底至10月需求边际改善 板材及建筑业需求复苏[9] - 企业估值处于破净状态(如华菱、宝钢、首钢) 四季度原材料成本边际下行带动利润修复[8][11] - 推荐头部企业(华菱钢铁、首钢股份、宝钢股份、南钢股份)及区域龙头(柳钢股份、三钢闽光、中南股份、八一钢铁)[11] **其他重要内容** - 钴战略属性凸显 刚果金政策不确定性及库存下降加剧全球供应紧张[14][18] - 钢铁行业供需逐步走向改善 价格反弹空间预计出现在9月底或10月初[7][9] - 高端产品占比高的钢企在销售价格和吨钢盈利方面有溢价[11]
兴业银锡涨2.02%,成交额2.6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88.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3: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1日盘中股价上涨2.02%至23.71元/股 成交额2.64亿元 换手率0.63% 总市值421.0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88.29万元 特大单买入2470.77万元(占比9.37%) 卖出2211.58万元(占比8.39%) 大单买入8671.05万元(占比32.89%) 卖出7641.96万元(占比28.99%)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114.5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67%/17.67%/54.77%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矿产银34.80% 矿产锡30.81% 矿产锌19.32% 矿产铅5.12% 矿产铁3.34% 矿产锑2.90% 矿产铜2.01% 矿产金0.66% 矿产铋0.32% 其他0.72%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73亿元 同比增长12.50% 归母净利润7.96亿元 同比减少9.93% [2] - 股东户数5.09万户 较上期增加0.90% 人均流通股34844股 较上期减少0.89%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2.75亿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2882.49万股(第四大股东) 较上期增持328.36万股 [3] - 大成新锐产业混合A新进成为第五大股东 持股2037.05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247.63万股至1846.23万股(第七大股东) 申万宏源证券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分类 - 申万行业分类:有色金属-工业金属-铅锌 [1] - 概念板块涵盖:黄金股 有色铜 钴镍 小金属 融资融券 [1]
兴业银锡(000426):公司事件点评报告:短期事件影响业绩,银锡巨头后势可期
华鑫证券· 2025-09-07 08:2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12] 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受子公司停产事件影响但长期增长潜力显著 银锡价格高位运行且并购扩张增强资源储备 [1][3][8][11][12] - 2025H1营收同比增长12.50%至24.73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93%至7.96亿元 主因银漫矿业停产事件影响生产[3] - 通过收购宇邦矿业85%股权及海外大西洋锡业96.04%股权 大幅提升银锡资源储量并扩大国际化布局 [5][11]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24.73亿元同比+12.50% 经营活动现金流16.45亿元同比+88.11% [3] - 2025Q2营收13.24亿元同比-7.68% 归母净利润4.21亿元同比-35.58%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24.13/24.70亿元 对应PE 19.6/17.2/16.8倍 [12][14] 产品结构与运营 - 主营产品营收占比: 矿产银35.05% 矿产锡31.03% 矿产锌19.46% [5] - 矿产银产量131.32吨同比+4.57% 营收8.61亿元同比+41.73% 毛利4.70亿元同比+15.18% [4][5] - 矿产锡产量3589.82吨同比-20.64% 营收7.62亿元同比-3.61% 毛利5.21亿元同比-9.91% [4][5] 价格与成本 - 2025H1白银均价8161.1元/千克同比+20.23% 锡均价26.2万元/吨同比+9.13% [7] - 矿产锡毛利率68.39%同比下降(2024H1:73.18%) 矿产银毛利率54.66%同比下降(2024H1:67.26%) [5][6] 子公司运营情况 - 银漫矿业因"3.9"事故停产38天 净利润6.71亿元同比-5.45% [8] - 宇邦矿业亏损1182.32万元 主因复工延迟及产能受限 [8] - 融冠矿业净利润0.52亿元同比-40.69% 乾金达矿业净利润1.24亿元同比-12.18% [8][9] 资源储备与并购 - 宇邦矿业新增银金属量6146.58吨 总储量达2.16万吨 [10][11] - 成功收购大西洋锡业96.04%股权 获得Achmmach锡矿(相当于5个大型矿床) [11] - 截至2025年3月宇邦矿业矿石量2.95亿吨 银平均品位73.29g/t [11]
紫金矿业(601899):主营产品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再创新高
东莞证券· 2025-09-01 12: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主营矿产品量价齐升推动公司业绩再创新高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677.11亿元(同比+11.50%) 归母净利润232.92亿元(同比+54.41%) 扣非归母净利润216.24亿元(同比+40.12%)[2][4] - 第二季度业绩表现尤为突出 Q2单季度营业收入887.83亿元(同比+17.38% 环比+12.49%) 归母净利润131.25亿元(同比+48.75% 环比+29.09%)[4] -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上半年毛利率23.75%(同比+4.6个百分点) 净利率17.08%(同比+4.8个百分点) 矿产品毛利率达60.23%(同比+3个百分点)[4] - 资源储备持续增厚 通过自主勘查与并购新增铜资源量204.9万吨 金资源量88.8吨 当量碳酸锂83.4万吨 福建紫金山东北矿段探获铜133万吨系近20年最大斑岩型铜钼矿[4] - 国际化布局深化 完成加纳阿基姆金矿交割 签署哈萨克斯坦金矿收购协议 塞尔维亚玛格铜金矿等国际矿区勘查见效[4] 财务表现 - 主要矿产品产量全面增长 矿产铜57万吨(同比+9%) 矿产金41吨(同比+16%) 矿产银224吨(同比+6%) 矿产锌(铅)20万吨 当量碳酸锂7315吨[4] - 盈利预测持续向好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1.70元(对应PE 13.60倍) 2026年每股收益1.98元(对应PE 11.64倍)[4][5] - 营收增长动能充足 预测2025年营业总收入3487.59亿元 2026年达3858.46亿元[5] 战略布局 - 黄金资产价值凸显 紫金黄金国际拟上市资产包含8座世界级大型金矿 黄金资源储量有望大幅提升[4] - 并购战略成效显著 收购藏格矿业控股权增厚铜锂钾资源 强化西非及中亚区域资源控制力[4]
紫金矿业产品涨价中期赚233亿创纪录 总资产增至4397亿
长江商报· 2025-08-31 22: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77.11亿元 同比增长11.5% [1][4] - 归母净利润232.92亿元 同比增长54.41% 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 [1][4] - 扣非净利润216.24亿元 同比增长40.12% [4] - 经营现金流净额288.3亿元 同比增长约41% [2] - 二季度单季营收887.83亿元 归母净利润131.25亿元 同比环比双增长 [4][5] 产品量价与成本 - 矿产金/银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均超20% 伦金和国内黄金均价分别上涨39.2%/38.6% [2][6] - 矿产铜产量57万吨同比增长10% 矿产金产量41吨同比增长17% [7] - 当量碳酸锂产量7315吨 同比增长2961% [7] - 矿产品毛利率60.23% 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7] 资产与资源扩张 - 总资产4397.43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加708.67亿元 [2][8] - 新增铜资源量204.9万吨 金资源量88.8吨 碳酸锂当量资源量83.4万吨 [8] - 完成藏格矿业控股权收购 提升钾/铜/锂资源储量 [8] - 中标沙特地勘项目 完成加纳金矿交割及哈萨克斯坦金矿收购 [8] 股东回报与市场表现 - 中期分红58.47亿元 为2024年同期的2.2倍 每10股派2.2元 [2][9] - 年内股价涨幅52.65% 市值达6134亿元 年内增长2115亿元 [3][9][10] - 前十大股东中七大股东增持 2123只基金产品持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