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真味无糖系列
icon
搜索文档
业绩回暖后,星巴克对自己想要什么更清楚了
36氪· 2025-08-04 11:17
业绩表现与战略调整 - 2025财年Q2营业收入达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创2024财年以来季度新高;Q3营收进一步攀升至7.90亿美元,同比增长8% [5] - 同店销售额在2025财年Q3增长2%,其中交易量增长6%,客单价下降4%,主要受降价策略影响 [5] - 门店数量稳步增长,截至3月底达7758家,同比增长9%;6月底增至7828家,新进入17个县级市场 [12] 战略举措与业务转型 - 2024年6月首次大规模下调饮品价格,重点针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非咖啡品类,并推出9.9元早餐套餐 [7] - 加速产品创新,4月上线"真味无糖"系列,并频繁开展IP联名营销(如迪士尼疯狂动物城主题、五月天演唱会合作) [9] - 拓展外卖渠道,新增入驻京东外卖和淘宝闪购平台 [11] - 下沉市场采用"精耕细作"策略,结合地域文化打造特色门店(如音乐主题店、非遗概念店) [13] 股权出售与合作伙伴评估 - 公司正在评估超过20家机构,计划出售部分股权而非完全退出,保留约30%股权 [17][19] - 潜在竞购方包括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高瓴资本、凯雷集团、华润控股、美团、春华资本及大钲资本等机构 [25] - 合作目标为寻找具备共同使命价值观、能提升本地运营效率的战略伙伴,而非单纯财务投资者 [18][24] 市场竞争与行业地位 - 根据欧睿国际2024年数据,瑞幸以35%销售额份额领先现制咖啡市场,星巴克占14%,库迪占12% [26] - 星巴克客单价为瑞幸、库迪的2-4倍,通过"第三空间"体验和高端定位构建差异化优势 [26] - 公司通过"启航项目"优化单店效率,推行多店社区管理模式以降低人力成本 [33] 未来挑战与发展方向 - 需持续强化产品创新与本地化能力,重点推进"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策略以拓宽客群 [31] - 线上渠道需加速补课,2024年升级会员体系并跨界合作(如与中国东方航空合作提供会员权益) [31] - 下沉市场扩张需平衡效率与成本,避免陷入价格战同时维持高端品牌定位 [29]
星巴克中国已有20个潜在追求者
虎嗅APP· 2025-08-01 00:28
星巴克中国业绩表现 - 2025财年第二季度中国区营业收入7.397亿美元,同比增长5% [1] - 2025财年第三季度中国区收入7.9亿美元,同比增长8%,连续3个季度增长 [1] - 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为6个季度来首次增长,同店交易量和客单价均环比提升 [1] - 截至第三季度末门店数量达7828家,新开70家门店并进入17个县级市场 [3] 业务战略调整 - 产品创新:推出真味无糖系列、迪士尼联名款及养生口味茶拿铁 [4] - 非咖业务战略:通过细分时段需求覆盖更广泛用户群体 [4] - 价格策略调整:非咖啡饮品平均降价5元,核心咖啡产品保持30元以上价位 [5] - 客制化改革:订单占比从15%提升至28%,带动客单价增长9% [5] - 场景延伸:与东方航空合作,试点"星子自习室"及景区门店 [6] 股权合作进展 - 公司正在评估超过20个有意向的机构,考虑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 [3][8] - 强调将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股权,合作方需符合公司利益 [8] - 合作方需与公司拥有共同使命价值观,并能提升本地运营效率 [8] 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转型 - 2024年8月倪睿安接任董事长兼CEO,推动定制化服务和价格体系改革 [10] - 战略方向包括简化菜单、修正定价架构和重塑客户体验 [10] - 中国市场运营调整与全球"重返星巴克"行动形成呼应 [9][10] 市场竞争环境 - 本土咖啡新势力和中式茶饮品牌正在蚕食年轻人消费市场 [11] - 公司定位与年轻人"性价比"诉求仍存在割裂 [11] - 运营调整旨在提升增长确定性,为股权合作增加溢价空间 [11]
星巴克降价,但晚了整整五年,如何翻身
36氪· 2025-05-06 10:58
星巴克竞争战略失效分析 - 星巴克过去依靠差异化(第三空间体验)和聚焦(专业咖啡)策略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2] - 当前差异化优势被磨平 第三空间功能需求被Tims 喜茶 奈雪的茶等大量替代 心理需求因国潮崛起和民族品牌自豪感增强而减弱[3] - 聚焦策略导致对本土市场需求误判 中国多数消费者偏好加奶咖啡而非纯咖啡 瑞幸推出丝绒拿铁 生椰拿铁等爆品满足非专业消费者需求[3][4] - 疫情和消费降级趋势加剧星巴克困境 性价比和质价比产品更受欢迎[4][5] 瑞幸咖啡破局战略 - 瑞幸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重构行业逻辑 通过分析星巴克成本结构(房租10元 人力5元 原料5元)将自身成本降至8元(房租3元 人力2元 原料3元)[6] - 采用O2O模式 开小店和买完即走策略降低成本 实现9.9元可持续低价销售[6][7] - 通过产品创新 运营模式创新和营销创新提升品牌势能 2023年累计推出110余款新品 平均每3天推新一次[7][15] - 消费降级趋势为瑞幸提供发展机遇 业绩实现年年翻倍增长[7] 星巴克当前应对策略 - 星巴克2025年二季度中国市场销售增长5% 门店利润率同比上升 通过发放优惠券实现隐性降价(低至20元/杯)[7][8] - 优惠券策略属于战术性防御 在成本结构未变情况下让利 不同于瑞幸通过重构成本实现的战略性低价[10][11] 星巴克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 价格策略需真正降低零售价而非短期优惠 应通过数字化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吸引下沉人群 借鉴山姆会员店随规模扩大主动降价原则[12][13] - 产品创新需质量数量并重 具备持续研发能力 星巴克推出"真味无糖系列"是最大规模产品调整[14][15] - 建立用户数字化运营能力 通过实时消费者数据指导产品推广和口味调整 星巴克拥有超过1亿会员但需提升活跃度和忠诚度指标[15][16] - 服务体验需在第三空间基础上创新 恢复手写杯等传统 开展社区互动活动如"亲子咖啡时光"[17][18] - 品牌叙事需更接地气 通过咖啡师或社区顾客故事建立情感共鸣 借鉴农夫山泉"大自然的搬运工"微视频叙事方式[19][20] - 建立全生命周期消费者运营体系 从公域到私域全链路运营 通过每个触点传递品牌价值[20][21] 行业本质与战略差异 - 咖啡从身份象征回归日常饮品 商业本质是用更低成本满足更真实需求[21] - 低价竞争是成本不变让利的战术 低成本战略是通过重构成本实现可持续低价的革命[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