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播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21现场|下一片直播蓝海在非洲?中国小伙:这里的流量像自来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09
(原标题:21现场|下一片直播蓝海在非洲?中国小伙:这里的流量像自来水) 南方财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青亭 实习生贺一然 内罗毕、北京报道 "在肯尼亚,直播流量就像打开水龙头一样源源不断!"26岁的中国小伙辛忠寰,在内罗毕的直播间里感 受到了非洲电商的爆发力。他和当地主播用"讨价还价"的剧情式直播,单场观众约在5万人上下,最高 在线人数可在1000人左右,且直播间的转化率颇为可观。 他的秘诀是"轻资产+深融入":线下实体店增强信任,线上引流至WhatsApp或门店成交。就连主播也从 贫民窟挖掘——"他们镜头感天生强,真实感才是吸引力"。 从无人问津的服装店,到拥有11个直播间,服务海尔、传音等中国品牌,辛忠寰用三年时间证明:非洲 不是"又乱又差",而是充满机遇的热土。"这里没有内卷,创意能真正发光。" "让中国产品走进肯尼亚家庭,我会特别骄傲。"在他看来,直播不仅是生意,更是连接中非的桥梁。 为什么能火?辛忠寰说,非洲直播还是蓝海,内容稍作创新就能引爆流量。一条视频轻松收获2万点 赞,甚至火到阿拉伯语区。更关键的是,用户忠诚度极高:日均40-50单,退货率不到5%,复购率持续 攀升。 ...
遥望科技:新的品牌战略并非简单的重成本投入,而是对公司现有核心能力的战略性复用与升级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09:41
品牌战略升级 - 新的品牌战略并非简单的重成本投入 而是对公司现有核心能力的战略性复用与升级[1] - 核心能力包括IP资源 营销和直播能力[1] - 通过强IP资源 强事件营销能力和强直播能力将优质供应链白牌品牌化[1] 业务模式创新 - 在股权上与品牌进行关联 同时将品牌的线上化销售进行深度绑定[1] - 为品牌提供店播 货架电商 私域和切片等服务[1] - 有望提高公司整体直播时长 频次与人效[1] 销售渠道拓展 - 为服务的品牌打通线下渠道[1] - 通过即时零售和传统商超等渠道建立多维度销售体系[1]
千万粉丝网红“蓝战非”自曝年收入达九位数引热议
证券时报· 2025-09-22 07:24
核心观点 - 千万粉丝博主蓝战非在直播中透露其商业化收入潜力巨大 年收入可达九位数[1]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单引发热议[2] 个人背景与职业发展 - 蓝战非1992年8月17日出生于广东云浮罗定 曾为熊猫直播和斗鱼直播平台游戏主播 现为游戏主播和旅游博主[4] - 曾担任ACE战队队长 英雄联盟S1-S3国服王者 擅长中单位置 2014年退役后于斗鱼开启直播生涯[4] - 2018年在熊猫TV《绝地求生》直播走红 订阅量超200万 人气峰值达300万[4] - 2018年7月在抖音首发的短视频《兄弟 鼻涕擦干净再和我开黑》获37.1万点赞(截至2025年1月16日)[4] - 2019年1月1日转至斗鱼TV直播[4] 社交媒体影响力与商业化价值 - 某视频平台粉丝量达2478.8万 近30日涨粉超61万[3] - 商业化广告报价显示 1S-20S、21S-60S、60S以上视频广告报价均为150万[3] 企业关联与经营状况 - 名下关联7家企业 仅2家为存续状态 其余5家企业已注销[4] - 长沙蓝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因未依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 被长沙市雨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4]
17岁女主播被要求陪“榜一大哥”聊到凌晨,记者调查MCN机构与未成年人签约乱象
齐鲁晚报· 2025-08-18 03:20
行业乱象 - MCN机构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渴望成名的心理 以高保底、流量扶持、出名、成网红等虚幻承诺和短期利益为诱饵 诱导其签下不平等合作协议[1] - 部分MCN机构口头称需家长同意 但对实际操作语焉不详 表示"家长同意了 自己签合同就行"或"签不签合同都没效果 毕竟没成年"[2] - 借用成年人身份信息完成平台实名认证是行业内心照不宣的做法 招聘人员直接支招规避实名认证:用别人账号找成年人完成认证后绑定自己账号提现[2] 合同条款 - 线下纸质合作协议是主播最容易栽跟头的地方 与签约前口头承诺大相径庭[2] - 承诺的高额保底薪资要么不写入合同 要么写入后以直播时长不足、配合度不高、未完成KPI等理由克扣甚至拒发[3] - 合同采用模糊的"有效直播时长"概念 机构执行中标准严苛且随意 素颜出镜、眼睛看电脑等都被认定无效时长[3] 工作模式 - 每天直播要求3至6小时 但开播前设备调试需半小时以上 每场必须持续3小时以上 直播时间被强制安排在凌晨或早晨等竞争较小时段[4] - 实际工作时间远超规定 包括下播后需与打赏用户维系感情 常通话至凌晨 每天总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4] - 机构以"暧昧经济"为主要盈利模式 要求主播通过打PK赛提升段位 凌晨12点前需开播凑票[4] 解约纠纷 - 合同核心条款要求必须播满一年 做不满需将前3个月保底薪资退给公司[5] - 当主播提出解约时 MCN机构迅速翻脸索赔 此前"随时离职"承诺成为空谈[5] - 14岁少女解约被索赔近1.7万元 半年仅获1.3万元工资 16岁少女因"擅自直播"被索赔30万元[1] 法律风险 - 部分MCN机构为利益驱使不惜踩踏法律红线 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设下合同陷阱[6] - 签约时仅电话通知监护人 签名实为公司代签 此类合同被认定为无效[5] - 国家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的法律法规需更严格落实 平台监管责任有待加强[6]
虎牙2025年第二季度直播收入企稳 游戏服务成为新增长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08-13 08: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5.7亿元 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 [1] - 直播收入企稳至11.5亿元 游戏相关服务及广告业务收入同比上涨34.1%至4.1亿元 [1] - Non-GAAP下运营利润实现盈亏平衡 归属于公司净利润为4750万元 [1] - 连续六个季度获得Non-GAAP净利润 连续两个季度总收入同比环比双增长 [1] 用户与业务数据 - 季度总MAU达到约1.6亿 [1] - 海外业务用户增长明显 成为未来重要增长引擎 [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与长期存款合计37.66亿元(5.26亿美元) [2] 战略进展 - 推进"AI+"战略矩阵应用 涵盖AI+直播、AI+IP及AI+服务领域 [1] - 业务多元拓展与游戏行业战略协同取得积极进展 [1] - 成本结构持续优化 运营效率提升推动整体业绩改善 [1] 股东回报 -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回购7540万美元股票 [2] - 第二季度派发特别现金股息总计约3.4亿美元 [2]
虎牙2025Q2财报:总收入同环比增长 MAU达到约1.6亿
新浪科技· 2025-08-12 09:3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5.7亿元 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 [1] - 直播收入企稳达11.5亿元 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上涨34.1%至4.1亿元 [1]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运营利润盈亏平衡 归属于公司净利润为4750万元 [1] 业务构成 - 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和其他收入占比超过总收入四分之一 从2023年第二季度1.2亿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4.1亿元 [1] - 直播业务保持稳定 游戏相关业务成为重要增长板块 [1] 用户数据 - 2025年第二季度总MAU达到约1.6亿 [1] - 海外业务用户增长明显 有望成为未来重要增长引擎 [1] 战略进展 - 推进战略转型两周年 业务多元拓展和游戏行业战略协同取得积极进展 [1] - 积极发力"AI+"战略矩阵 涵盖"AI+直播""AI+IP"和"AI+服务"等领域 [1] - 继续推进AI与业务融合 围绕提升用户体验和增加新消费场景寻找突破 [1]
虎牙:战略转型两周年成果显著,收入和利润超过市场预期
金融界· 2025-08-12 09: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达15.67亿元(2.19亿美元) 实现同比和环比双增长 [1][3][4]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运营利润达40万元(5万美元) 实现盈亏平衡 连续六个季度实现Non-GAAP净利润 [1][4] - 归属于公司净利润为4750万元(660万美元) [1][5] - 毛利润2.12亿元(2960万美元) 毛利率13.5% [5] - 现金及等价物等流动性资产达37.66亿元(5.26亿美元) [5] 收入结构 - 直播收入企稳于11.53亿元(1.61亿美元) [1][3][5] - 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4.1%至4.14亿元(5780万美元) 占总收入比例超25% [1][3][5] - 非直播业务较2023年第二季度1.2亿元规模实现显著扩张 [3] 用户生态与运营 - 总MAU达1.6亿 多平台生态策略拓展用户触达范围 [1][3] - 通过主播资源与电竞赛事体系强化内容运营能力 [3] - 游戏用户触达为游戏分发、道具销售等商业化奠定基础 [3] 战略布局进展 - 海外业务用户增长明显 成为未来重要增长引擎 [4] - 推进"AI+"战略矩阵 涵盖直播、IP及服务领域 [4] - 通过业务多元拓展加强游戏行业战略协同 [3][4] 股东回报 - 累计回购7540万美元公司股票 [5] - 第二季度派发特别现金股息约3.4亿美元 [5] - 致力于深化行业协同创造长期股东价值 [5]
虎牙(HUYA.US)发布2025年Q2财报: 战略转型两周年成果显著,收入和利润超过市场预期
格隆汇· 2025-08-12 08:40
核心财务表现 - 总收入达15.7亿元(2.19亿美元)实现同比和环比增长 [1][3] - 直播收入企稳达11.5亿元(1.61亿美元) [1][4]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公司净利润为4750万元(660万美元) [1][3] - 毛利润2.12亿元(2960万美元)毛利率13.5% [4] - 现金及等价物等流动资产合计37.66亿元(5.26亿美元) [4] 业务板块表现 - 游戏相关服务、广告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上涨34.1%至4.1亿元(5780万美元) [1][4] - 非直播业务占比超过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2] - 游戏相关服务收入较2023年第二季度1.2亿元实现显著增长 [2] 用户与生态建设 - 总MAU达到约1.6亿 [1][2] - 多平台生态策略推动额外用户触达规模快速扩大 [2] - 通过主播资源与电竞赛事体系强化内容推广能力 [2] 战略进展 - 海外业务用户增长明显 成为未来重要增长引擎 [3] - 推进"AI+"战略矩阵涵盖直播、IP和服务领域 [3] - 游戏生态布局为游戏分发、道具销售等商业化奠定基础 [2] 运营与股东回报 - 连续六个季度实现Non-GAAP下净利润 [3] - 本季度实现Non-GAAP运营利润盈亏平衡(40万元) [1][3] - 已回购7540万美元股票 派发3.4亿美元特别现金股息 [3] - 成本结构改善与运营效率提升推动盈利能力优化 [3]
“出川”失败,“新零售”效果待显,红旗连锁中报营收首降
经济观察网· 2025-08-08 09:5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8.08亿元,同比下降7.3%,为2012年上市以来首次中报营收下滑 [1] - 扣非净利润2.62亿元,同比增长8.63%,经营利润增长得益于成本费用节约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14亿元,同比下降4.85% [1] - 对联营企业新网银行投资收益7283万元,占利润总额22.32% [1] - 2023年营收101.3亿元(+1.12%),2024年营收101.2亿元(-0.09%),净利润同比下降7.12%,系上市十余年首次年度双降 [4] 战略调整与扩张 - 2020年通过合资公司甘肃红旗尝试"出川",计划三年内在甘肃开设500家门店,但2024年以1元转让股权宣告战略失败 [2][3] - 2023年起探索直播+O2O新零售模式,通过"线上销售+线下核销"引流,但2023-2024年营收增速不足1% [3][4] - 2025年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常态化抖音直播,并布局川南下沉市场配送中心 [6] 公司治理变动 - 2023年12月四川商投投资受让16.91%股份,控股股东变更为四川省国资委 [5][6] - 2024年12月董事长曹世如辞职转任总经理,董事会由袁继国接任 [6] - 永辉超市2025年连续减持,4-7月减持1.01%股份后持股降至9.99%,并计划再减持不超过1% [7] 创始人背景与历史 - 创始人曹世如1970年代加入国企红旗商场,2000年带领40多名员工负债改制创业,2012年推动公司成为A股"便利超市第一股" [2]
直播行业税务风暴来袭,对公会、主播有何影响?
36氪· 2025-08-07 10:47
互联网税务新规核心内容 - 国家税务总局要求所有网络交易平台每季度次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身份信息和收入数据 [4][6] - 报送信息包括经营者名称、证件号码、店铺标识及商品销售收入、佣金分成、直播打赏、广告收益等经营数据 [6] - 平台需建立常态化报送机制 视频号、快手等平台已通知公会10月起落实报送要求 [7][8] 主播税务申报规范 - 主播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被明确界定为劳务报酬所得 [12] - MCN机构为主播代扣代缴个税分两种方式:建立劳动关系的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税率 建立劳务关系的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40%税率 [14] - 陌陌等平台已通知公会10月起主播需按劳务报酬交税 无法继续使用灵活用工模式 [14] 行业监管背景与案例 - 2024年国家税务总局对169名主播开展调查 累计补税8.99亿元 平均每位主播补税526万元 [16] - 广东惠州某MCN机构通过空壳公司转移资金 为700余名主播偷逃个人所得税3200余万元 [17] - 新规实施后将彻底堵塞通过个人工作室等渠道进行税务违规的操作空间 [19] 对行业参与者的影响 - 大平台和大公会已实现税务合规 平台自提50%分成时已处理税务 [19] - 小平台面临重大冲击 90%高分成模式难以维持 部分平台已暂停大流水主播结算并调整分成比例 [19] - 行业将迎来整顿期 缺乏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小公会将面临淘汰风险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