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海鲈

搜索文档
广东培育“千百十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3 07:19
"今年蜜柚大丰收,我家的800多亩柚园,预计总产量在200万斤左右。"金秋九月,梅州大埔的柚农又开 始忙碌起来。 在9月23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广东最大的蜜柚种植基地、中国最大的红肉蜜柚种植基地 迎来丰收,产量再创新高,预计可突破35万吨。 当前,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做好"土特产"文 章,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一幅"千帆 竞发、百舸争流"的广东乡村产业版图加速成型。 10个千亿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动能强劲 在阳江市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合作社内,先进的恒温设备与循环水系统取代了传统靠天吃饭的养殖模 式。"我们实现了1公斤鱼卵产出400万尾鱼苗的突破。"合作社负责人林李泉自豪地介绍。 目前,阳西县海水鱼苗年产量占全省市场份额超60%,全县种苗生产场增至202个,面积约2万亩,成为 名副其实的海水"鱼苗摇篮"。 2024年广东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增长5.47%,增速再创10年新高;代表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深水 网箱养殖产量、工厂化养殖产量实现3年翻一番,在做好"海"的文章上取得切实成效,为全力打造海 ...
谁是火锅赛道的“流量王”?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臻品来了
南方农村报· 2025-09-20 04:05
谁是火锅赛道 的"流量王"?广 东现代化海洋牧 场臻品来了_南 方+_南方plus 秋分至,渔 正"丰",恰是 品"鲜"时! 9月的南海之 上,广东现代化 海洋牧场正迎来 丰收。在一座座 稳稳锚定的重力 式深水网箱中, 钢索轻收,网衣 顺着浮力向上拢 合,生鲜诱人的 金鲳鱼在网兜中 翻腾,鳞片映着 粼粼金波,鲜活 劲儿满满。刚从 网箱收捕的它 们,带着深海的 清鲜,每一口都 是秋日大海的馈 赠。 在广东,海鲜是 生活中不可或缺 的"烟火"。广东 人一年四季都爱 吃海鲜,待客 时,海鲜更是餐 桌上的C位担 当。湛江金鲳鱼 凭借一身好滋味 被誉为"海鲜中 的黄金",金黄 的外皮裹着雪白 细腻的鱼肉,入 口先是淡淡的海 鲜清甜,接着是 在舌尖化开嫩滑 的质感。更难得 的是,它不仅高 蛋白、低脂肪, 还只有一根主 刺,可谓是老少 皆宜的海鲜优 选。珠海白蕉海 鲈也是妥妥的广 东海鲜"实力 派"代表,它生 在咸淡水交汇的 珠江口海域,肉 质比普通鲈鱼更 加紧实弹嫩,只 用姜丝、葱段清 蒸,就能让鲜美 的汁水牢牢锁在 肉里。 这样的"鲜"味, 若是遇上重庆火 锅的热辣,会碰 撞出怎样的味蕾 惊喜? 场"鲜"与"辣"的 一 ...
珠海打造“年鱼经济”城市IP,“媒体+”助力鱼经济破圈
搜狐财经· 2025-09-16 03:21
政策背景与战略规划 - 广东省印发《"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媒体传播力和连接力推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1][3] - 珠海市配套发布《珠海市"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要点》,重点推进"珠海年鱼"及预制菜节庆经济活动 [1][3] - 方案涵盖市场开拓、品牌塑造、科技赋能和智库支持等全方位布局 [3] 白蕉海鲈产业基础与规模 - 斗门区海鲈养殖面积超3.9万亩,年产量占全国60%以上 [6] - 形成"龙头企业+基地+渔户"产业模式,实现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全产业链条 [6] - 白蕉海鲈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提升至186亿元 [12] 媒体+品牌传播实践 - 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通过短视频、直播、条漫、小程序游戏等形式提升品牌曝光度 [8][9] - 全网话题曝光量累计超7亿人次,包括"白蕉海鲈一桌宴""主播带你吃年鱼"等热门内容 [9] - 广东广播电视台《从农场到餐桌》栏目促成集元水产与九龙冰室茶餐厅达成年采购20吨合作意向 [1] 直播与销售成效 - 品珍科技联合东方甄选生鲜号开展白蕉海鲈溯源直播,两天销量超30万条,全渠道销售额破800万元 [3] - 白蕉海鲈销售区域从粤港澳大湾区扩展至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城市群及陕西、黑龙江等地 [12] 年鱼经济与文化赋能 - 广东首倡"年鱼经济",通过场景化营销创新水产品消费形式,结合"年年有余"传统文化符号 [4][8] - 珠海举办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将白蕉海鲈升维为区域文化IP [8] - 2025年珠海创新融合丰收节与年鱼大会"双IP",打造全国首个"丰收+年鱼"主题品牌 [10] 产业升级与区域拓展 - 珠海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深远海养殖转型,2024年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深海养殖水体实现翻倍 [10] - 借鉴白蕉海鲈模式,推动金湾黄立鱼、万山金鲳鱼、乾务鳗鱼等本土水产品牌全国化 [10] - 开渔季活动升级为城市级IP,通过开渔宴、美食市集等活动提升海鲜饮食文化影响力 [11] 跨领域合作案例 - 联合南方都市报举办"国鲈食尚"美食分享会及直播带货活动 [11] - 联合羊城晚报开展"粤味明珠"推广活动,深度挖掘饮食文化与品牌价值 [11] - 珠海市商务局联合传媒集团开展"绿美集市"系列活动,带动农产品销售 [12]
媒体+年鱼!白蕉海鲈游进东方甄选,单日卖了650万元!
南方农村报· 2025-09-06 06:05
直播销售表现 - 东方甄选生鲜号白蕉海鲈鱼溯源专场单日斩获6.5万订单[7][33] 销售额达650万元[8][9][34] 开播两小时销售额突破200万元[24][25] - 活动由广东品珍鲜活科技与东方甄选联合举办[27] 采用塘头直销模式实现从捕捞到发货全程无缝衔接[18][19][20] 产品均为9月新鲜捕捞的海鲈[28] 产品与产地优势 - 白蕉海鲈是珠海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0] 斗门地区养殖面积超3.9万亩[42] 年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43] 白蕉镇为全国最大海鲈产区[43] - 产品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特点[30] 企业基于营养价值与市场潜力提前五六年布局当地合作[31][32] 产业升级与支持 - 产业采用"龙头企业+基地+渔户"模式带动近半数农户增收[45] 珠海市财政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47] - 2024年2月获批"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48][49] 实现种苗本地化突破(首批300万尾本土研发苗种交付)[51][52] - 格力定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投产[54][55] 覆盖去鳞/去鳃/去内脏及分拣包装全流程自动化[58][59][60][61] 物流与市场拓展 -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超26亿元[63] 规划用地523亩[63] 预计年交易量400万吨、年交易额200亿元[64] - 项目依"海吉星3.0"标准建设[64] 将填补珠西区域农产品流通枢纽空白[65] 提升大湾区农产品集散与冷链物流能力[65][66]
白蕉海鲈溯源直播拓销路 2小时销售额破2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07:22
为扶持白蕉海鲈产业化发展,珠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海鲈产业化发展扶持资金400万元。今年2月,中国 (珠海)白蕉海鲈产业示范园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基地正式揭牌,白蕉海鲈产业正式迈入国家 级平台支持的新阶段。 据悉,斗门鲈鱼养殖面积超3.9万亩,年产量占全国60%以上,是珠海市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其中白 蕉镇是全国最大的海鲈产区。近年来,白蕉海鲈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渔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 条鲈鱼产业带动半数农民致富。 陈翠颖表示,此次直播是生鲜产销对接的一次成功合作,也展现出广东水产在全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生 鲜电商采取的直播溯源、实时捕捞、48小时发货等模式,实现了"鱼从水中到家中"的新鲜保障,这种新 型营销模式正推动广东渔业加速升级。此外,依托"粤菜师傅"工程,品珍旗下"御鲜锋"品牌已成功研发 多款海鲈鱼预制菜产品,希望通过水产预制菜推动农产品食品化转型。 9月4日上午,珠海斗门白蕉镇的水岸码头,一场生鲜电商的"速度与激情"正在上演。 "2025年新鱼开售!"在海鲈鱼溯源的专场直播间,主播在镜头前热情讲解,渔民将捕捞上岸的鱼现场分 拣,用户下单量不停上涨。捕捞、下单、发货无缝衔接,开播2小时销售额已 ...
打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广东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09:31
展水平有待进一 步提升、要素保 障有待优化。 为此,广东省政 府及有关部门将 按全要素集聚、 全链条增值、全 产业融合的思 路,着力培育现 代化海洋牧场和 农产品精深加工 2个万亿级、粮 食等10个千亿级 和茶叶等20个百 亿级产业集群。 无人机前往海洋牧场养殖平台"格盛一号"取白蕉海鲈渔获 打造2个万亿级 产业集群!广东 加力提速推 进"百千万工 程"_南方+_南方 plus 7月28日-29日, 广东省十四届人 大常委会第二十 次会议在广州召 开。会议审议了 省人民政府关于 构建现代乡村产 业体系、深化农 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发展工作情况 的报告(下 称"报告")。报 告指出,近年来 广东加力提速推 进"百千万工 程",取得诸多 成果成效,但特 色产业资源还有 待发掘、经营主 体队伍实力有待 加强、产业链发 一是强化规划引 领。启动农业强 省规划、省农业 农村现代化"十 五五"规划、乡 村产业发展等规 划编制,总结发 展成效短板,科 学研判发展趋 势,制定未来发 展路径。继续完 善扶持政策体 系,在金融、科 技、用地、人才 等领域发力,统 筹引导全社会要 素资源关注支持 乡村产业发展。 二是抓好稳产保 供。 ...
珠海强枢纽:珠西城市“抱团”打造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3 13:39
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 - 珠海市国资委与深农投集团签署《建设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省农业基金、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运通资本签署《共同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斗门区政府、深农集团、珠海农控集团签署《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农投集团等9家涉农国企签署《珠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 - 协议旨在整合资源,通过多元合作模式提升珠西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与现代化水平,保障区域农产品供应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升级[1] 珠海城市功能与产业协同升级 - 珠海从"生产基地"升级为"流通枢纽",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2] - 流通体系建设将促进珠海农业与食品加工、物流、电商等产业融合,形成更完整产业链条,向农业高端价值链攀升[2] 区域协同发展重塑流通格局 - 区域协同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实现优势互补,珠海提出打造协同港澳、辐射粤西珠西、联动大西南的生产性服务业新高地[4] - 珠西农产品流通保供体系将联动深圳、珠海、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云浮等地国资国企和农业产业资源[4] 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架构 - 构建"(1+N+x)×A1×A2×A3×……"模式,包括核心枢纽市场、产地集配中心、次终端集群及多服务支持平台[4][5][6] - "1"指在珠海建设国际领先的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N"指珠西各城市建设特色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x"指多样化农产品销售次终端集群[4][5][6] - 多服务支持平台包括基金及融资平台、产业资本运作平台、进出口贸易服务体系、离岸现货交易体系、数字化基座等[6] 金融创新与项目投资 - 广东省农业基金联合深农投集团、珠海农控集团及运通资本发起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保供环网基金,重点投资省内农产品流通保供项目[8] -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总投资超26亿元,占地面积约523亩,按"海吉星3.0"标准打造,预计年交易量超400万吨、交易额超200亿元[9] 项目定位与预期效益 - 珠西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定位为全品类一站式采购中心、港澳农产品保供核心基地及珠西农海产品流通加工高地[8] - 项目建成后将填补珠西区域综合性农产品流通枢纽空白,提升区域农产品集散与冷链保障能力,服务大湾区优质农产品需求[9]
珠海海洋经济突破千亿大关,耕海牧渔打造“蓝色粮仓”
搜狐财经· 2025-05-15 09:45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珠海海洋生产总值达千亿元,占全市GDP的22.3%,贡献率26.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1] - 海洋经济呈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占比分别为2.4%、40.4%和57.2% [1] - 珠海围绕"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目标,推进海洋管理改革、空间布局优化及新质生产力培育 [1] 细分产业数据 渔业养殖 - 2024年海域养殖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97% [1] - 2025年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10.22万吨,同比增长6.4%,增速居全省前3 [1]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海水养殖水体规模达116.5万立方米 [1] 滨海旅游 - 2024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19.2%),旅游收入640亿元(+21.4%),横琴长隆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 - 2025年"五一"期间海岛旅游数据创历史新高 [2] 其他海洋产业 - 海洋交通运输业:2024年珠海港货物吞吐量1.26亿吨(+5.7%) [2] - 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业:2024年规上企业产值163亿元(+4.1%) [2] - 海洋新能源:2024年海上风电发电量13.6亿度(+18.3%) [2] 区域发展动态 - 香洲区:推进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入驻企业包括朗诚科技等"小巨人"企业 [3] - 金湾区:谋划2.7万亩海域养殖及悦禾海洋综合体等项目 [3] - 斗门区:发展河口渔业经济,"斗门鳗鱼""斗门笋壳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3] - 高新区: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科研任务稳步推进 [3] - 万山区:渔业产值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3] - 经开区:聚焦临港石化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 [3] 金融与政策支持 - 珠海挂牌珠三角首家海洋支行,2024年涉海企业贷款金额665.62亿元(+4.96%) [3] - 2025年一季度涉海企业贷款投放超200亿元 [3] - 推广"标准海供应"模式,2024-2025Q1获批用海项目48宗,面积4142.69公顷 [4] 战略规划与平台建设 - 珠海提出"12345"海洋工作思路,推动陆海联动及"三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 [4][5] - 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国家海洋试验场等4大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 [4][5] - 目标打造产业海洋、科技海洋、丰收海洋、美丽海洋、平安海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