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手表

搜索文档
疏堵结合管好电话手表
经济日报· 2025-09-16 00:04
全国多地教育部门针对电话手表的使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有的倡导"分类管理、疏堵结合", 对仅具备基础功能的电话手表,统一入柜保管;对含有附加功能的产品,直接拒之门外。有的开发了电 话手表专用充电柜,避免充电带来的安全风险。有的设立公共亲子热线,缓解孩子因被收走手表带来的 情绪波动。这些充满智慧和弹性的措施让电话手表回归到"方便联系"的本质,既尊重了家长和孩子的诉 求,也兼顾了校园管理的实际需要。 当然,对电话手表的管理光靠学校还远远不够。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管理规则,在保障 校园秩序、降低潜在风险的同时,让数字技术真正服务于孩子的成长成才。企业应摒弃以娱乐属性吸引 消费者的逐利思维,简化非必要功能,立足校园场景推出更贴合实际需求的"学生模式"。家庭也应承担 起引导责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念,培养良好的数字素养,让智能产品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好 伙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琼艳) 随着新学期开启,电话手表再次成为校园争议的焦点。近日,深圳部分家长建议教育局禁止电话手 表进入校园的提议引发全网热议,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反映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如 何平衡学生群体对电子产品的合理需 ...
电话手表进学校,管理要更人性化(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9-07 22:16
对于电话手表,分类管理、疏堵结合,不失为更人性化的方式 最近,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在广东深圳,有家长建议教育部门禁止中小学生带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到学 校,引发网友热议。 家长的初衷可以理解。如今的一些电话手表,不仅可以通话、定位,还具备玩游戏、刷视频等娱乐功 能。过度使用电话手表,不仅分散学习注意力,还可能带来视力下降、消费攀比等问题。 然而,学校完全禁止电话手表也不现实。电话手表通话、定位等基础功能可以让家长掌握学生动向,及 时取得联系。虽然不少学校已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开通班主任热线,但在学生独自上学放学等脱离学校 的场景中,如遇突发状况,电话手表在保障安全方面确有积极作用。 管理电话手表,很难一禁了之。对于该家长的建议,深圳龙华区教育局回复中提到的分类管理、疏堵结 合,不失为更人性化的方式。 分类管理,关键在于差异化施策。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 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电话手表虽与手机有差异,但部分款式功能完备程度已 经趋近手机。学校必须明确课堂上严禁使用电话手表的底线。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探索分类管理模式:对仅具备基础功能的电话手表,结合使用场景明确 ...
换新需求旺盛 “开学经济”持续升温
新华网· 2025-08-25 07:22
文具教辅产品销售情况 - 文具销量在8月以来相比平时增长近50% 造型独特的中性笔和卡通图案笔记本特别受欢迎 文具盲盒受小学生青睐[2] - 教辅材料成为开学季刚需 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和练习册最为畅销 科普读物和文学名著等课外书籍也受青睐[2] 3C数码产品销售表现 - 手机 耳机 平板 电脑仍是学生换新装备首选 运动相机凭借轻巧易用特点快速抢占学生市场份额[4] - 笔记本电脑销售同比增长184% 平板电脑销售同比增长129% 智能手表销售同比增长94%[4] - 融合AI AR技术的数码产品获得更多关注 AR眼镜搭载的AI技术能实现翻译 提示词 导航等功能[4][5] 消费行为特征变化 - 家长消费观念更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 有针对性地选购商品 引导孩子合理消费按需购买[6] - 家长通过线上线下比价后购买 利用国补补贴获得划算价格 不一味追求高端昂贵产品[6]
暑期户外活动,这些技能需掌握(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46
行前应急准备 - 出行前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天气状况并避开恶劣天气 仔细了解地形路况 选择正规景区和成熟路线 避免进入未开发区域[1] - 需准备家长联系信息卡片 儿童电话手表或定位器 备用电源 以及针对不同地形的专用装备:山区需登山杖 防滑登山鞋 防风外套 卫星电话 雨衣 手电筒 应急食品和饮用水 草原沙漠需防晒用品 防风保暖衣物 便携风扇 降温贴和保温毯[2] 伤病预防与处置 - 前往草原或森林需穿浅色长袖长裤 涂抹驱避剂预防蜱虫叮咬 若被叮咬需用镊子垂直拔出头部并碘伏消毒 观察数周若出现皮疹发热需立即就医[3] - 沙漠活动中儿童需每两小时补涂专用防晒霜 避免高温时段剧烈活动 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 中暑需转移至阴凉处 用湿毛巾敷身 严重时送医[3] - 户外药箱应包含:基础清洁消毒物品(无菌手套 碘伏棉棒 酒精棉片 生理盐水 抗菌药膏) 伤口处理工具(防水创可贴 消毒止血棉 镊子 水泡贴) 日常药品(儿童退烧止痛药 抗过敏药 解暑药 晕车药 止泻药 外用抗炎消肿药) 防护用品(驱避剂 防晒霜)[4] 自救与求救方法 - 需提前教授儿童基本自救技能:学习游泳及"水母漂"防溺水 利用指南针或北极星辨方向 遇山洪向沟道两侧高地转移或抓漂浮物[6] - 通信设备可用时立即拨打110/119/120 需教会儿童描述标志物相对位置定位 在人多的景区需原地等待 寻找穿制服人员求助[6] - 野外迷路无信号时 可爬至山顶或沙丘高处恢复信号 用石块树枝摆"SOS"符号 使用手电筒或求救哨发信号 过夜时用保温毯保暖并补充食物维持体温[7]
出行前备好应急物品、掌握自救及求救方法 暑期户外活动,这些技能需掌握(民生一线·暑期安全要当心)
人民日报· 2025-08-19 22:09
户外安全准备 - 出行前需密切关注目的地天气状况 避开雷雨 大雾等恶劣天气 选择正规景区和成熟路线 避免前往未开发景点 [1] - 山区活动需备登山杖 防滑登山鞋 防风外套 卫星电话 雨衣 手电筒 应急食品 饮用水 草原沙漠需备防晒用品 防风保暖衣物 便携风扇 降温贴 保温毯 [2] - 家长需为孩子准备信息卡片 佩戴电话手表或定位器 携带备用电源 并教授求救哨 指南针使用方法 [2] 户外伤病预防 - 草原森林活动需穿浅色长袖长裤 涂抹驱避剂 发现蜱虫叮咬需用镊子垂直拔出并消毒 观察数周身体状况 [3] - 沙漠活动需每两小时补涂儿童专用防晒霜 避免高温时段剧烈运动 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 中暑需立即转移至阴凉处湿敷 [3] - 需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生熟混放 饮用野外生水 防止急性肠胃炎 [3] 户外医疗装备 - 推荐药箱包含无菌手套 碘伏棉棒 酒精棉片 生理盐水 抗菌药膏等消毒物品 [4] - 需配备防水创可贴 消毒止血棉 镊子 水泡贴等伤口处理工具 [4] - 应携带儿童退烧药 抗过敏药 解暑药 晕车药 止泻药 外用抗炎药等日常药品 [4] 自救求救方法 - 需提前教授儿童游泳技能 水母漂自救 指南针辨向 山洪时向高地转移等常识 [6] - 求救时优先拨打110/119/120 需教会儿童描述标志物定位 走散后原地等待或向穿制服人员求助 [6] - 野外迷路可登高恢复信号 用石块摆SOS 使用手电筒 求救哨 夜间需保温毯防失温 [7]
孩子独自在家,“安全弦”要绷紧
人民日报· 2025-08-11 00:54
居家安全风险隐患 - 厨房存在刀具、电器和燃气等风险隐患 家长应锁住厨房门防止孩子进入[2] - 高层住宅阳台和飘窗存在坠落和高空抛物隐患 应加装间隙小于11厘米的安全护栏[3] - 打火机、火柴、药品和化学制剂需锁进柜子 防止儿童误触引发火灾或中毒事故[2] 燃气安全措施 - 应教会年龄较大孩子识别燃气泄漏气味 掌握开窗、关阀、撤离和求助流程[2] - 家庭需安装或更新燃气报警器和自动切断装置 预防燃气泄漏事故[2] - 曾发生11岁女孩因不熟悉燃气操作导致泄漏 经及时报警避免重大事故[2] 用电安全规范 - 需确保家用电器负荷不超过线路承载能力 使用正规合格电器并安装接地线[4] -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测试 避免使用外壳破损或导线裸露的设备[4] - 湿手不能触摸插座或操作电器 插拔电源时需着力于插头而非拉拽电线[5] 儿童用电事故案例 - 孩童插电源时遭遇漏电事故 所幸未受伤但暴露安全隐患[4] - 11岁女生湿手触碰带电插头遭电击 左手中指被击出洞孔[4] - 手机充电时接打电话或放床边易引发爆炸或火灾[5] 安全防护设备 - 低处插座需加装保护罩或防触电插座 防止幼童插入异物[5] - 建议安装智能摄像头实现远程监控 家长可随时关注和语音提醒[7] - 配备电话手表便于视频通话提醒安全 同时加强亲情联络[7]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 - 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期间 易发生安全事故需特别关注[6] - 村委会可组建互助巡查网 志愿者定期入户排除隐患[7] - 建议制作安全联络卡包含报警电话、家庭住址及父母联系方式[7] 邻里互助机制 - 家长离家前应委托邻居定期查看 发挥远亲不如近邻的作用[7] - 典型案例中二年级学生趁奶奶外出时摔伤 反映无人看管风险[7] - 三年级学生与哥哥独自在家 父母通过每日视频通话进行安全监督[7]
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生实施电诈
人民日报· 2025-08-06 01:10
核心观点 - 不法分子利用中小学生暑期闲暇时间 通过租借微信账号 盗取电话卡 虚假兼职等方式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电信诈骗活动 涉及金额高达数万元 单张电话卡日均产生30余次异常通信记录 [1][2][5] 微信账号租借诈骗 - 不法分子以每天100多元价格租用学生微信号 承诺不影响正常使用 实际用于冒充熟人实施诈骗 涉案金额达数万元 [2] - 出租出借实名制社交账号涉嫌违反平台规则 号主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即便不知情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3] - 公安机关提示不轻信高价租号广告 不帮陌生人解封账号 加强账号安全保护 [3] 电话卡盗取与利用 - 不法分子以手机没电为由借儿童电话手表 盗取内置电话卡 以每张200元价格卖给境外诈骗团伙 [4][5] - 被盗电话卡用于发送钓鱼短信和拨打诈骗电话 单卡日均产生30余次异常通信记录 [5] - 骗子通过扫码领奖 游戏充值 解除防沉迷等理由引诱孩子 家长需设置复杂密码和白名单功能 [6] 虚假兼职诱导 - 诈骗分子以每小时120元报酬为诱饵 诱导未成年人准备两部手机 下载小众聊天软件 充当人体手机接口拨打诈骗电话 [7] - 涉及代发短信 代打电话 出租电话卡等有偿行为均涉嫌违法犯罪 需警惕含门槛低 轻松 高薪字样的兼职广告 [8] - 建议通过官方平台核验雇主信息 拒绝先交押金 提供银行卡等要求 可拨打反诈专线96110求助 [8]
4名男子向小学生借电话手表,被警方抓了!
环球网· 2025-07-16 02:55
犯罪手法 - 4名嫌疑人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获取高价收购小学生电话卡的信息后,流窜各地专挑放学时段作案 [4] - 作案时两人一组,一人以借电话为由偷取SIM卡,另一人分散学生注意力 [4] - 得手后通过境外聊天软件与诈骗团伙对接,将电话卡用于实施诈骗 [4] - 待电话卡被封停后直接丢弃 [4] 案件侦破 - 永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根据学生描述锁定同一伙嫌疑人 [1] - 民警追踪侦查后在外地抓获4名嫌疑人 [1] - 打掉一个横跨福建、江西、湖南三省的专门盗用儿童电话卡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 [1] 受害者情况 - 7名小学生家长收到电话卡涉诈被封停通知 [1] - 学生反映在放学途中被陌生人以借电话为由偷走SIM卡 [1] - 返还后电话手表无法使用,家长检查发现附属卡丢失 [1] 行业影响 - 随着公安机关对"两卡"管控加强,不法分子转向社会经验欠缺的小学生下手 [5] - 案件显示儿童智能穿戴设备存在被利用进行电信诈骗的风险 [1][4]
暑期诈骗分子盯上孩子的电话手表 这些“隐形威胁”要重点防范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5 12:58
电信网络诈骗暑期风险 - 暑期学生上网时间增加 电信网络诈骗成为未成年人"隐形威胁" [1] - 海南海口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小学生拥有电话手表 部分学生曾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 [3] 电话手表安全隐患 - 电话手表绑定银行卡存在高风险 可能成为诈骗新目标 [5] - 不法分子通过弹出网页弹窗诱导下载App 进行大金额转账操作 [9] - 建议家长设置每日消费限额 开启账单提醒功能 定期检查删除陌生App [11] 校园反诈教育措施 - 学校将防诈知识融入课堂 采用情景剧模拟陌生人借用手表场景 [5] - 创新教学方法应对AI换声等新型诈骗 建议设置家庭暗号验证身份 [7][9] - 通过真实案例分享强化学生"护卡"意识 检查电话卡槽异常痕迹 [9] 家长防范建议 - 调整电话手表功能设置 加强风险提醒和反诈意识培养 [3] - 避免点击陌生链接和中奖信息 消除占便宜心理 [7] - 根据日常活动安排设置禁用时间段 监控手表端消费行为 [11]
暑期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未成年人?要这样筑牢反诈“防火墙”↓
央视网· 2025-07-04 05:47
暑期未成年人电信网络诈骗风险 - 随着暑期来临,学生上网和独处时间增加,电信网络诈骗对未成年人的威胁加剧 [1] - 海南海口部分学校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小学生拥有电话手表,部分学生曾接到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 [1] 电话手表使用现状与风险 - 电话手表因定位和通讯功能被家长广泛采用,但成为诈骗分子的新目标 [1][6] -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盗取电话卡、弹出网页弹窗诱导下载App、进行大金额转账等方式实施诈骗 [11] 学校与家长的反诈措施 - 学校建议家长调整电话手表功能设置,加强风险提醒和反诈意识培养 [5] - 部分学校将防诈知识融入课堂,通过案例分享和情景模拟提升学生防范能力 [6] - 针对AI换声等新型诈骗手段,师生约定"暗号"或"常用词"进行身份验证 [8] - 家长应设置每日最高消费金额、开启账单提醒、制定禁用时间,并定期检查删除陌生App [13] 学生防范意识测试 - 模拟测试显示,部分学生对借出电话手表保持警惕,会检查卡槽并质疑借用原因 [9] - 学生普遍具备"护卡"意识,能主动防范电话手表相关风险 [9]